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大数据财务分析的方法及基本框架

一、大数据财务分析的方法

在实际进行大数据财务分析时必须灵活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

(一)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也称作对比分析法,是财务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指将可比的指标(绝对数或相对数指标)进行对比,计算差异,并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及其对差异的影响程度。该方法在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中应用得比较广泛,经常使用的比较标准有以下几种。

1.历史标准

历史标准即以企业历史最佳水平、平均水平等历史数据作为比较标准,通过比较分析期水平与历史水平的差异把握企业的发展规律,从而预测企业的发展趋势。将企业分析期水平与企业历史水平比较,是一种纵向比较。历史标准的优点在于可用于及时发现企业财务状况或者经营成果发生变化的原因。历史标准的缺点在于:一方面,历史标准比较保守,因为分析期的经济环境可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另一方面,采用历史标准进行比较只能反映企业自身的发展变化,不能评价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和水平。

2.预算标准

预算标准即以企业的预算或者计划完成数作为标准,通过比较企业实际情况与预定目标之间的差异,对企业本期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判,并为进一步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指明方向。由于企业的预算资料通常是内部资料,外部分析人员往往难以获得,因而预算标准一般用于企业内部财务分析,以考核、评价各部门经营业绩以及企业总体目标的完成情况。但是,预算标准的确立容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使用时要注意其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3.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即以企业所处行业的数据为标准,通过比较企业数据与行业数据之间的差异,确定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可作为行业标准的有行业平均水平、行业先进水平或者竞争对手的水平等。企业水平与行业水平的比较是一种横向比较,横向比较的优点在于可以找到企业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差距,为今后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应用行业标准应当注意同行业内相关企业是否可比,因为虽然都处在同一行业,但生产经营环境不同、采用的会计政策不同等,可能导致企业间缺乏可比性。另外,有些大型企业集团往往跨行业经营,对其不同的经营业务应当根据分部报告分项分析对比。

各种比较标准都有其优缺点,在具体分析时应当综合使用各种标准而不是孤立地使用某一标准。在运用比较分析法时,必须强调指标之间的可比性,必须保证对比指标在时间、范围、内容、项目、计算方法等方面一致。如果存在不可比的情况,应进行调整计算,剔除不可比因素影响后,再进行对比。只有指标可比,比较的结果才有实际意义,才能说明实际问题。

(二)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将相关联的财务项目数据进行对比,通过计算出具有经济意义的财务比率来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分析方法,经常结合比较分析法使用。常见的财务比率可分为反映偿债能力的比率、反映盈利能力的比率、反映营运能力的比率和反映发展能力的比率等。

比率是由密切联系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相关数据计算出来的,所以,通过比率分析法,利用一个或几个比率就可以揭示和说明企业某一方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或者说明其某一方面的能力。例如,净资产收益率可以揭示企业利用自有资产获得净收益的能力。

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一样,只适用于分析企业的某一方面,揭示信息的范围也有一定的局限。更为重要的是,在实际运用比率分析法时,应以其所揭示的信息为基础,结合其他有关资料和实际情况做更深层次的探究,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更好地为决策服务。因此,在财务分析中既要重视比率分析法的应用,又要结合其他分析方法,这样才能提高财务分析的效果。

比率分析的形式有:①百分率,如资产负债率为58%;②比率,如流动比率为1∶1;③分数,如流动资产为总资产的1/20。比率分析法以其简单明了、可比性强等优点在财务分析实践中被广泛采用。

(三)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是将企业连续几个期间的各类相关财务数据进行对比,以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变化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趋势分析法一般以某一年为基期,计算其他期各项目对基期同一项目的趋势百分比或趋势比率及指数,形成一系列具有可比性的百分比或指数,根据计算结果评价企业各项指标变动趋势及其合理性,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变动情况。基期通常可以分为静态基期和动态基期,静态基期指以某一固定时期为基期,动态基期指以各分析期的前一期为基期。趋势分析中比较的形式可以分为绝对数比较和相对数比较,相对数比较又可以根据基期的不同分为定基变动百分比比较和环比变动百分比比较。

1.绝对数分析

绝对数分析就是将各项目连续几期的绝对数进行对比,分析相关项目变动的大小和方向,并观察其稳定性。相关计算公式为:

绝对数变动额=某项目分析期实际数-同项目基期实际数

2.相对数分析

(1)定基变动百分比分析。定基变动百分比,即各个时期的变动百分比都是以某一固定时期为基期来计算的。基期的选择非常关键,因为基期数据是所有期间的参照。基期不能选择项目数值为0或者为负数的期间,否则计算的百分比就没有意义,因而选择的基期一般是企业状况比较正常的年份。

(2)环比变动百分比分析。环比变动百分比则是以各分析期的前一期为基期来计算的。在环比变动百分比分析中也要注意,如果分析期的前一期项目数值为负数或者为0,则计算出的环比变动百分比没有实际意义,但是表明该项目存在异常情况。

定基变动百分比分析和环比变动百分比分析的实质是一致的,只是侧重于从不同的角度对财务趋势进行分析,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中一种或者将二者结合使用。

(四)因素分析法

由于许多财务指标往往是由多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因此,为了揭示财务指标变动的原因,往往需要测量影响其变动的各因素对其的影响程度和方向,从而找出财务数据的本质特征,保证分析结果有用。这种根据财务指标与其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分析比较综合全面,一般应用于杜邦分析中。因素分析法一般分为连环替代法和差额分析法。

1.连环替代法

连环替代法是因素分析法的基本形式。连环替代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分解指标影响因素,即将经济指标在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分解或扩展,从而得出各影响因素与分析指标之间的关系式。如果影响因素之间是加减关系,则各因素对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很容易确定;如果各因素之间是乘除关系,则各因素对财务指标的影响需要采用连环替代法进行分解。

(2)根据因素分解结果,构建分析体系,确定分析对象。因素分解后,按照所确定的因素之间的关系,根据分析指标的分析期数值与基期数值列出两个关系式或指标体系,确定分析对象。分析对象就是指标之间的差异。

(3)连环顺序替代,计算替代结果。所谓连环顺序替代,就是以基期指标体系为计算基础,用分析期指标体系中的每一个因素的实际数顺序地替代相应的基期数,每次替代一个因素,替代后的因素被保留下来。计算替代结果,就是在每次替代后,按关系式计算结果。

(4)比较各因素的替代结果,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比较各因素的替代结果,即将每次替代所计算的结果与这一因素被替代前的结果进行对比,二者的差额就是替代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

(5)检验分析结果,分析变动原因。连环替代结束后将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额相加,其代数和应等于分析对象。如果二者相等,说明分析结果可能是正确的;如果二者不相等,则说明分析结果一定是错误的。

连环替代法计算过程

F = A × B × C

基期数: F 0 = A 0 × B 0 × C 0

实际数: F 1 = A 1 × B 1 × C 1

置换 A 因素: A 1 × B 0 × C 0

置换 B 因素: A 1 × B 1 × C 0

置换 C 因素: A 1 × B 1 × C 1

②-①即为 A 因素变动对 F 的影响;

③-②即为 B 因素变动对 F 的影响;

④-③即为 C 因素变动对 F 的影响。

连环替代法直观易懂、计算简单,因而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生产成本控制领域。但是,在使用连环替代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分解出来的指标影响因素应当具有相关性。所谓相关性,是指指标的影响因素按照因果关系确定,具有经济意义。也就是说,指标影响因素分解不仅要求遵循数学上的等量关系,还要求在经济上可解释,缺乏相应的经济含义的分解是毫无意义的。

第二,计算过程的假设性。所谓假设性,是指在分步计算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时,必须假设其他因素不变,否则就无法分清各单一因素的影响程度。这实际上是连环替代法的一个重要缺陷,因为实际中分析指标的变动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各因素的共同作用越大,连环替代产生的偏差也就越大。

第三,因素替代的顺序性。所谓顺序性,是指因素替代的顺序不一样,替代计算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因此,连环替代中替代顺序的确定非常关键。然而,实践中和理论上都没有很好的确定替代顺序的方法。一般认为,确定替代顺序必须以分析目的为依据,并考虑各因素的依存关系和重要程度。根据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一般的替代顺序是:基本因素在前,从属因素在后;主要因素在前,次要因素在后;数量因素在前,质量因素在后;实物量指标在前,货币指标在后。此外,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可比性,每次分析时应当按照同样的替代顺序进行计算。

2.差额分析法

严格来讲,差额分析法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因为其分析原理与连环替代法完全相同,不同的只是分析程序上的差异。与连环替代法相比,差额分析法直接利用各个因素的分析期值与基期值之间的差额,来计算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具体操作方法为:先确定各因素分析期与基期的差额,在确定各因素影响程度时,利用该因素差额乘以排在该因素前面的各因素的分析期数和排在该因素后面的各因素的基期数。

差额分析法计算过程

A 因素变动对 F 的影响:( A 1 - A 0 )× B 0 × C 0

B 因素变动对 F 的影响: A 1 ×( B 1 - B 0 C 0

C 因素变动对 F 的影响: A 1 × B 1 ×( C 1 - C 0 )

财务分析的内容非常广泛,分析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因而财务分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存在固定程序的工作,没有唯一的通用的分析程序。

二、大数据财务分析的基本框架

从企业经营活动与财务报表的关系可以看出,企业财务报表的质量受企业经营活动、企业战略、会计环境、会计策略等因素的影响,如果不了解企业的经营环境、经营战略、会计环境和会计策略,就难以把握和理解企业经营活动的实质。因此,要想进行有效的企业财务分析,首先必须了解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和施行的经营战略,分析企业经营范围和竞争优势,识别机会和风险,对企业获取收益的可持续性做出合理的判断,这也是企业战略分析的关键所在。评估财务报表对企业经营活动反映的真实程度,是保证财务分析质量的前提。通过财务分析揭示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潜力等,可以评估企业当前的业绩及业绩的可持续性。在财务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财务分析的结果可以对企业未来的风险与价值做出判断,从而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因此,大数据财务分析的基本框架应当是企业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前景判断。

(一)企业战略分析

分析人员首先应通过企业战略分析了解企业经营所面临的环境因素,为会计分析和财务分析奠定基础。企业战略分析通过对企业所在行业和企业拟进入行业进行分析,了解行业的收益潜力和风险程度,明确企业自身地位及应采取的竞争战略。企业战略分析主要包括行业分析和竞争战略分析。通过企业战略分析,分析人员能深入了解企业的经济状况和经济环境,从而能进行客观、正确的会计分析与财务分析。

(二)会计分析

财务分析的基础数据来自财务报表,而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受到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会计分析的目的是评估财务报表对企业经营活动反映的真实程度,避免会计信息失真。会计分析通过评估会计弹性、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的恰当性,评估会计信息的扭曲程度,从而去伪存真,调整财务报表数据,消除会计信息的扭曲,使会计信息能够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因此,有效的会计分析有助于提高财务分析结论的可靠性。会计分析主要包括四个步骤:一是阅读财务报告;二是修正财务报表信息;三是比较财务报表;四是解释财务报表,评价企业实际状况,解释生产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整个分析工作的主要环节,此前的各项工作都是为这一环节的工作服务的。在这一环节,需要根据报表数据进行大量的计算、对比,来揭示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等,以评估企业当前的业绩以及业绩的可持续性。财务分析常用的方法是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等。比率分析的重点是分析企业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它着重评估企业的产品市场业绩和财务政策。比较分析的重点是分析企业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存在的优势及差距,找到产生差距的原因。因素分析的重点是围绕某一财务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具体分析每一因素单独变动对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据此找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前景判断

前景判断是在财务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未来的风险与价值所做的判断。前景判断常用的方法是财务报表预测和企业估价。这两个分析方法可以把企业战略分析、会计分析和财务分析中得出的结论加以综合,从而对企业未来的风险及价值变化做出预测性判断。企业战略分析、会计分析和财务分析为预测企业风险及价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lXXN/YwjyVOdyTLo7/thzdN46VJGDl4vFuUR6WEedLJKOkSkrihCBqWNq97dmqX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