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要半开,酒要半醉”,凡是鲜花盛开万分娇艳的时候,不是立即被人采摘而去,就是衰败的开始。人生也是一样。
做人切忌恃才自傲,不知饶人。锋芒太露易遭嫉恨,更容易树敌。当今社会,此理仍然。你不露锋芒,可能永远得不到重任;你锋芒太露却又易招人陷害。露了锋芒虽容易取得暂时成功,却为自己掘下了坟墓。当你施展自己的才华时,也就埋下了危机的种子。所以才华显露要适可而止。
世界上总有这么一些人,总是会因为过于高估自己而忽略了尊重别人,却不想想一个人只凭自己的才能是成就不了事业的,任何事业都是许多人合作而完成。如果你不知道应该在适当的时候闭上嘴巴,或者是在心里缺乏对别人的敬意,那么你的事业必然是一无所成。
唐代花间派词人的代表人物温庭筠,是宰相温彦的后代,他才思过人,名词佳句传遍天下。但是他一生落魄坎坷,屡试不第,时乖命蹇,造化弄人,只好流落于江淮之间,潦倒一生。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不懂得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结果是空误了满腹才情,终其一生大事无成。
温庭筠在诗文辞赋上费尽了苦心,但却不注意自己的穿着仪容,嗜酒好赌,经常与一些无赖子弟聚赌生事,动辄喝得醉醺醺。因为他的形象不堪入目,人送外号“温钟馗”,由此可知他是何等地不注意修身。虽然温庭筠小节不修,但江淮的一个官员姚勖却非常怜惜他的才华,送给他一笔银子,用以资助他求学上进。不想温庭筠却把这些钱全都花在了寻花问柳上,虽然是文士风流,但终究有负姚勖的期望。于是姚勖非常生气,就把温庭筠叫来打了一顿板子,希望温庭筠能够改过自新。
实际上,温庭筠屡试不第,原因在于他考试的时候喜欢作弊。以他的才情,就算是闭着眼睛,也能中举。可是他每次答完了自己的试卷之后,就替别的考生答卷,而且一答就是数人,所以他又有一个“救数人”的外号。考官沈侍郎虽然知道他不守规矩,但还是不忍心因此而失去这个人才,就有意将他的座位单独安排。但温庭筠习性不改,竟然一次性给八个考生口述答卷,到了这种地步,考官只能剥夺他的进士资格。
像温庭筠这样倚仗自己有才有能,却不明白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凡事只论人之过,闲时招惹是非,是社会生存之大忌。所以当子张问起如何在官场上谋生的时候,孔子指点他说:凡事要多看、多学、多经验多体会,不要轻易表露自己的疑问,任何时候也不可以轻率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因为你任何形式的表达都有可能引发别人的不安心理。所以少说话,多用两只眼睛看,是人生成功的不二法门。
所以,无论你有怎样出众的才智,但一定要谨记: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世济民的圣人君子,还是收敛起你的锋芒,掩饰起你的才华吧。
现在的许多年轻人通常会高估自己,有些人根本没有一技之长,却不愿意干简单普通的工作;许多大学生刚刚毕业就以为自己是人才了,就希望社会能争相高薪聘请,有时甚至有单位来聘用还挑三拣四不愿意去,宁愿什么也不干,也不愿意像其他普通劳动者一样去工作。
有一位博士在找工作时,被许多家公司拒之门外,万般无奈之下,博士决定换一种方法试试。他收起所有的学位证明,以一种最低的身份再去求职。不久,他被一家电脑公司录用,做一名最基层的程序录入员。没过多久,上司就发现他才华出众:他竟然能指出程序中的错误,这绝非一般录入员所能比的,这时,博士亮出了自己的学士证书,老板于是给他调换了一个与本科毕业生对口的工作。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现他在新的岗位上也游刃有余,能提出不少有价值的建议,这比一般大学生高明,这时博士亮出自己的硕士身份,老板又提升了他。有了前两次的事情,老板也比较注意观察他,发现他还是比硕士有水平,就再次找他谈话。这时博士拿出博士学位证明,并说明了自己这样做的原因,老板恍然大悟,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
在社会上适当对人低头,放下孤傲的心态,不失为一种策略。当你遇到一个很低的门的时候,你昂首挺胸地过去,肯定要给脑袋碰出一个包来,明智的做法只能是弯一下腰、低一下头,你就会很自然地走过去了。
因此,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保持适当的低姿态,绝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一种智慧。放低姿态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作为,学习谦恭,学习礼让,学习盘旋着上升,这既是人生的一种品位也是境界,它让我们脚踏实地地攀上成功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