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说说心里话
就这么6 000天

写于2021年5月25日

养育孩子,身在其中的时候,感觉似乎是个无穷无尽的旅程。但其实仔细算算,按17年算的话,也不过是365×17 = 6 205天。

我们真正养育孩子的时间,往往还不到 6 000 天。 是的,这么算,哪怕长寿的人,一生也不过3万多天,如白驹过隙。

这6 000天,怎么过?

我们向往的,当然是平安喜乐地过,但真实的生活,往往差了十万八千里。

从怀孕开始,就这么多事不懂,这么多事要做,面临体力、心力、脑力三重挑战。

这么多压力和焦虑,这么多不确定。

每天好像都学了一点,但是好像每天又都学不够。

有时候感觉好像掉进了海里,费劲挣扎探出头来,刚喘上一口气,又被海水淹没了。

那天在某教育群里看到这样一个发言:

邻家有一二年级小学生,自孩子上学起,家中鲜有笑声。周末的时候,听到的要么是妈妈的怒吼,要么是小提琴的练习声。妈妈老是生气,每隔几天就会把孩子推出门外,说不想要他了,然后就是孩子的哭泣声……

我看到后的第一反应,其实并不是——哎哟,这个妈妈怎么能这样!而是——哎哟,好熟悉啊,我也这样过!

甚至能清晰感受到在气头上时身体的每一处紧绷:头部充血、发晕,气愤,着急,怨恨,担忧;为自己辛勤付出感到的委屈,对“队友”的不满,对孩子的失望,对未来的害怕和担忧,新“仇”旧“账”,又厚又紧地缠作一团,黑压压地堵在那里……发泄之后,会后悔,会下定决心以后再不这样了。但是不久以后的下一次,又会重蹈覆辙,生活里的新状况,会接着按那个按钮,一按,又爆了,像机器一样精准。爆发之后再后悔,如此反复,无穷无尽……

所以,真正的6 000天,往往是在 “对孩子不满——语言暴力——后悔和自责——与孩子短暂亲密——对孩子不满” 的循环中度过的。

而且这个过程,不用等到孩子练小提琴就开始了。朋友发给我她14个月大的宝宝的照片,我正想夸赞,她说道:“刚喂完娃吃午饭,一顿饭吃一个多小时,收拾两个小时,真想打她屁股!”

当然朋友后来也说:“她才14个月,我真是没必要!”

你看,其实道理我们都懂,就是做不好。

为什么?因为养育孩子,不像“照顾孩子”这么简单。

真正意义上的养育,需要我们面对人生最深的恐惧——对未来,对前途,对不确定,对求而不得。 这些恐惧,我们自己也远不能从容面对。当看到这个我需要“负全责”的孩子,这份恐惧只会加剧,而且往往是压倒性的。所以在看似琐碎的生活杂事里,掩藏的是我们和这人生最深的恐惧相处的能力。

这恐惧,其实是我们动物性的一部分。什么是动物性?说白了,就是指丛林法则、弱肉强食、你死我活。所以我们要划领地、要占有、要竞争、要赢。从这个角度说,人类的很多行为,其实都是穿了衣服的动物的行为而已。我们的那些怒火,其实都是动物性在作怪。

但问题是,如果只有动物性,这人生是不是很不值得?

如果你是被“灭掉”的,当然没有幸福可言,但就算你是胜出的那个,一定会幸福吗?事实是你可能随时都会被下一个挑战者攻击和打败。所以如果我们人的终极目标是平安喜乐,那么在丛林法则里,是完全没有可能的。在这个规则里,只有动物意义上的、暂时的“赢家”,永远不会有“人”这个层面的赢家。

动物性,每个人都有。我们需要解决的,不是泯灭动物性——你也泯灭不了,而是学会透过动物性,看到后面的人性。人类,英文叫human being,动物不叫animal being,所以人和动物的区别,就是这个being。

其实人性和动物性的核心属性是相反的。

动物性要索取和占有;人性则有无限的能力给予且不计回报。

动物性要赢;人性里面没有所谓输赢。

动物性有领地,有限制;人性的本质,是无限性。

动物性是我们的小我,我执;人性是大我,去执。

我们做人的修行,就是透过我执,看到后面的真我,也就是透过动物性看到人性,看到how to be。当我们思考how to be,就会从不同的高度问自己:养育孩子的这6 000天,应该怎样过?当我们这样做后,就会看到我们对孩子的那些怒火,其实都是因为在那一刻我们被恐惧挟持而产生的机械一般的反应;就会知道,其实我们看上去很繁忙、很努力的时候,也无非是在“梦游”。

回答how to be这个问题,其实和孩子无关。但因为我们自身养育者的角色,使得我们被动地、不停地和未来面对面,不停地和自己的恐惧狭路相逢。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 养育,是每一个父母的自我突破和完成之旅。

其实这些恐惧,都是幻象。但人生最大的悖论就是:我们每天被恐惧追着跑,不敢面对;而恐惧是幻象这件事,只有当我们敢于面对时,才会明白。

这个自我完成之旅,很难,特别是在一个高焦虑的环境里。因为人最终是社会动物,周围的人如果都在被恐惧追着跑,周围的事物如果都给恐惧赋能,制造焦虑,哪怕这些恐惧都是幻象,你似乎也很难不跟着人群跑。

那怎么办?其实是有答案的。一个答案就是:找一个不一样的群体,一个不那样奔跑的群体——那些愿意停下来,问“为什么”、问“一定要这样吗”的人组成的群体。

这个群体很难找。因为这些问题,似乎很难问出口。那些被追着跑的人,听到你的问题会大声发笑,让你也产生自我怀疑:这问题是不是问得毫无意义,是不是不应该“浪费时间”去思考,而是应该赶紧追上去奔跑?

其实这样的人是存在的,而且很多。只不过像沙子里的金子,因为周围都是沙子,所以作为与众不同的个体,经常会感到孤独,觉得自己的发问不合时宜,进而选择沉默。

我们做自媒体、开社区、拍视频,写这本书,都是希望能让这些发问的“金子”找到彼此,从而知道有很多这样的人,在问这些看上去“不着调”的问题,并希望用不一样的方式,度过这 6 000 天。

每一个人的思考和发问,都是无价之宝,影响的是一个个真实的生命和家庭。

当然这样发问,还有一个巨大的挑战——我问了,去哪里找答案?

我不仅有方向性的问题,还有具体的问题——语文该怎么学?阅读能力该怎么提高?艺术该怎么启蒙?英语该怎样练习?是不是应该鼓励孩子多玩?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该如何处理?

一方面教育专家似乎满天飞,到处都是教育论坛、养育大咖,而另一方面我们经常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时间有限。如何甄别?有限的时间,我该听什么?孩子应该接受怎样的教育?

我也是家长,从孩子出生开始也有同样的困惑,也买过各种靠谱的和不靠谱的产品,交了很多学费。这些年因为创立“一土”的经历,认识了很多教育领域的专家和朋友。一些朋友,我说不上为什么,就是特别喜欢。因为开始面对这6 000天的时间,我开始思考:我为什么喜欢他们,他们都有什么特质?

2017年起就支持成立广州“一土”的广州华美实验学校的陈峰校长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他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问他:“给你两分钱,买什么可以把这个房间装满?”他挠头想不出答案。这时候父亲拿出一根火柴,一划,房间就亮了,虽然是微弱的光,但照亮了整个房间……

他说这就是他后来这么多年做教育的起点。这两分钱的火柴的微光,闪耀着无比耀眼的人性的光。

所以我明白了,我喜欢的这些人,不管在什么领域,都是闪耀着人性之光的人,都是坚持诚信、敢于直面恐惧的人。

教育充满了焦虑,其实并非偶然。当很多人内心的恐惧没有被面对和与之和解的时候,必然会有很多“产品”,利用这个焦虑,给你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似乎只要买一个什么,孩子就可以“胜出”。其实当你学会了听焦虑和恐惧的语言,就能够一眼看出这些产品是在利用我们的“动物性”的真相。

而不管环境如何,其实像陈峰校长的父亲那样点燃火柴光的人,一直存在。那些人性的光,一直闪耀,只是它们可能会被人为制造出来的聒噪淹没,或者被挤到边缘。

所以我喜欢这些人,这些“边缘人”,这些没有放弃“点火柴”的人,无论这火柴的光是多么微弱。 JMASs3BZ14lmXoPOqN+1RQtMlZeGrt2p41L1fPRhPF2MWwJj1QuOYMzaw9UMHA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