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员工缺乏执行力的四种表现

虽然执行力如此重要,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但缺乏执行力的现象比比皆是。执行不到位,就会导致战略发展出现偏差。

战略是工作目标,执行是工作态度,工作态度不认真,是战略发展出现偏差的最大原因。以下是企业中常见的缺乏执行力的四种表现。

“差不多”就行

不少人对执行缺乏敏感性,也不重视。想一想,在我们的工作中,“差不多”“还可以”“过得去”这样的口头语是不是出现的频率很高?“那有什么关系”“这又不要紧”“不就是一件小事嘛”这样的话肯定也不少出现。其实,这就叫偏差。

因为对偏差没有感觉,所以对很多事情也不觉得重要。约会迟到 5 分钟,很多人会认为不就 5 分钟嘛,那有什么关系呢?我参加过一场结婚典礼,请柬上写着婚礼开始时间为 11 点,可10 点半的时候,礼堂还没布置好,等到 11 点的时候,司仪还没到,总算等到 11 点半宣布婚礼可以开始了,又发现伴娘还没到……结果婚礼到 12 点半才勉强开始,说它勉强,是因为新娘的一位娘家人还在路上没赶到。这样的婚礼真是让人感到心里不爽。对比我参加过的另一场结婚典礼,请柬上写着开始时间为晚上6 点 33 分。当 6 点 33 分一到,音乐响起,礼炮齐鸣,分秒不差。虽然这只是个案,但也能看出重视偏差与否,会给别人带来截然不同的体验。

为什么有的企业花费大量经费去学习其他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无论是派人考察,引进外方管理人员,还是每年不断增加企业培训课程,重金聘请培训讲师,最终都不见效果?原因就是企业里的员工工作态度不认真,对执行中出现的偏差没感觉。

国泰港龙航空公司(2020 年 10 月因集团重组计划而停止运营)曾连续几年当选为“中国地区最佳航空公司”。我乘坐他们的飞机十几年,极少被误点,我想,这与他们用心解决这个问题是分不开的。

有一次,我在香港乘机回上海,而那一天正好碰到香港下暴雨,全部飞机都不能起飞。待天气转好,轮到我搭乘的航班起飞时,已经延误了大概 50 分钟。飞机起飞后,我就听到空中小姐广播:“各位旅客请注意,由于香港地区暴雨,我们没有办法按时起飞,到目前为止,本次航班已经延误 50 分钟。刚才机长通知我们会加速飞行,希望能够将各位准点送到上海。”那次航班原本应该在 1 点 15 分到达上海,实际降落时间是 1 点20 分。

飞机加速飞行,到达目的地时,只比原定时间延迟了 5 分钟。那架飞机一天要排好几个班次,如果第一个班次误点,后面的班次就会全部误点,而且如果不注意控制延误,往往会第一个班次误点 5 分钟,最后一个班次就可能误点两个小时。有些航空公司可能就一直延误下去,因为它们永远只有一句话:“没有办法。”而国泰港龙航空公司对偏差看得很重,并积极弥补这种偏差,所以它成为最佳航空公司是理所应当的。

什么叫“差不多”?差 1 分也是差,差 9 分也叫差。什么叫“过得去”?过去就是过去,没过去就是没过去。什么叫“还可以”?可以就是可以,不可以就是不可以。

一个工作态度认真、执行力强的人,永远都不会讲“差不多”“过得去”“还可以”这样的话。

员工如果在业绩考核中,得了 80 分就很满意了,而不是争取得到 85 分、93 分或 96 分,对成绩和结果无所谓,就会导致很多工作都浮于表面,许多目标就此搁浅。

执行要点

一个工作态度认真、执行力强的人,永远都不会讲“差不多”“过得去”“还可以”这样的话。

不注重细节,不追求完美

一个做事不追求完美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而要做事完美,就必须注重细节。

古人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话强调做大事业不要忽视微小的细节。然而,环顾我们周围,大而化之、马马虎虎的作风随处可见,“差不多先生”比比皆是,“好像”“几乎”“似乎”“将近”“大约”“大体”“大致”“大概”“应该”“可能”……成了“差不多先生”的常用词。就在这些词语被一再使用的同时,许多决策停留在纸上,许多工作停在表面上,许多宏大的目标成了空中楼阁。

提高执行力,就是要树立一种严谨再严谨、细致再细致的工作作风,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以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折不扣地做好各项重大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把小事做细,把细节做精。

要取得成功,必须在每一个细节上都一丝不苟。反之,不注重细节,就容易出现大问题,造成大的损失。

密斯·凡·德罗是 20 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在被要求用一句最简练的话来描述成功的原因时,他只说了“魔鬼在细节”五个字。他强调的是,不管建筑设计方案多么宏伟,如果对细节的把控不到位,那么造出的建筑就不能被称为一件好作品。

细节是成就伟大的关键点。能够成功的人,都是非常注重细节的人;而失败者,则往往缺乏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把工作当成负担,马虎、敷衍、拖沓的行为随时可见。这样的人往往就是因为忽略了细节,离成功总是差最后一步。

电影《泰坦尼克号》里有一个镜头,在船要沉没、船尾翘起来的时候,船上所有的碗、杯子、盘子都散落在地。等拍完这个镜头,导演卡梅隆发现这些餐具上面都没有商标。而实际上,人们在真正沉到海底的“泰坦尼克”号里找到的碗、盘子、杯子都是有商标的。

卡梅隆决定重新拍摄这个镜头。影片投资人说:“你疯了,一万多个盘子重新做一套,那可要不少钱啊。”卡梅隆说:“那就扣我的薪水吧,即使我不领薪水,我也要把它们重新做一遍。”

其实,有多少人知道这些餐具有商标呢?又有多少人会真正在电影的几个镜头中注意到这些商标呢?但对卡梅隆来说,事实上有的东西,就要把它真实再现。正是这种追求完美的精神、对每个细节都执行到位的态度,成就了这部影片,并使其风靡世界。

执行要点

要取得成功,必须在每一个细节上都一丝不苟。能够成功的人,都是非常注重细节的人。

在航天工程中,最危险的情况是什么?就是载人航天飞行器无法返回或爆炸。

1986 年 1 月 28 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 72 秒就爆炸了,7 名宇航员全部罹难。2003 年 2 月 1 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快要回到地面的时候,突然在空中解体,也导致 7 名宇航员遇难。

要想航天工程不出事故,就要坚持一丝不苟地按照指令行事,只要有一个环节没有做好,就有可能让一切毁于一旦。

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就是因为一个非常小的细节没有处理好而造成的。航天飞机的氢气燃料槽有一个橡皮圈的密封装置,这个橡皮圈遇到气温变化会热胀冷缩,在天气寒冷的时候,这个橡皮圈会变硬、缩小,使密封口有了缝隙,从而造成氢气泄漏。航天飞机在升空的时候,尾部喷出火焰,氢气一遇到火就爆炸了。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能忽视微小的细节。也许一个细微的失误,就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制度只是挂在墙上的废纸,没有人放在心里

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制度和标准,这些制度标准有没有起到作用,关键在于它们是被挂在墙上还是被人放在心里。如果只是挂在墙上而没有放在心里,那它们就是假的。

对于企业而言,光有制度是不够的,关键是上至领导下至员工都得坚持执行。

比如,新员工入职几乎都会接受有关企业规章制度的培训,有的人会认真阅读这些标准和制度,但是有的人从来就没把这些标准和制度当一回事,因为他们认为标准和制度都与自己无关,自己只要把工作做好就可以了。

难道真的没必要去关注那些标准和制度吗?如果你不去看,光知道努力工作,怎么知道自己的工作达到什么程度才叫合格,达到什么程度才叫完美?没有标准和制度来衡量你的工作行为和方向,你怎么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些,怎么可能把工作做好?即使你再努力,可能到最后还是达不到要求。

在企业里,员工守则是员工个人工作行为的标准和制度,而战略决策则是全体人员的奋斗方向和目标。一个工人,如果不知道自己生产的产品质量的标准和要求,就不可能对产品精益求精;一个医生,如果不知道医生的职业道德和技能标准,就不可能认真对待病人;一个教师,如果不知道教师的职业操守和教学规范,就可能误人子弟。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标准和制度,身在其中的每个人只有都坚持落实了,才会做好自己的工作,实现奋斗目标。

执行要点

对于企业而言,光有制度是不够的,关键是上至领导下至员工都得坚持执行。

不会尽职尽责地做好分内工作

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处在什么岗位,每个人都有其担负的责任,都有分内应做的事。做好分内的事是每个人的职业本分,也是执行力的基本要求。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层级和每一个阶段,我们都应重视执行力。

执行要点

做好分内的事是每个人的职业本分,也是执行力的基本要求。

如果一个人连分内的事都做不好,又何谈执行力呢?“在其位而不谋其政”或“在其位而乱谋其政”,其结果必定是“失职”,很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最近几年经常有媒体报道,因为人为失职造成交通事故、煤矿坍塌、火灾等重大事故。这时付出的代价往往就不仅仅是财产损失,还有宝贵的生命。

现代企业都采用电脑办公,上班时间,大部分人都坐在电脑前。这就给很多人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坐在电脑前就是上班。但是,你在用电脑搜索些什么?你搜索的那些东西对公司、工作有用吗?除了上网,你关注市场、产品和客户了吗?

其实我们不说也明白,有很多员工,每天一上班打开电脑,用半个小时浏览新闻,用半个小时回复一些没必要的邮件,然后是问候聊天工具上的朋友。就这样,一上午的时间浪费了大半,却又在下班后加班,忙到深夜,觉得自己工作很忙、很累。其实,你是真的忙、真的累吗?还是因为你太自由散漫,将宝贵的工作时间都浪费在无聊的新闻和聊天上了呢?

工作没有紧张感,对一切都无所谓,吊儿郎当,马马虎虎,得过且过,对自己的分内工作不能够尽职尽责,也不知道自我检讨,这样的员工何来执行力?

1999 年 9 月,日本某汽车公司因为巨额亏损,将36.8%的股权卖给了法国某汽车公司。法方派人出任由法国控股的日本汽车公司CEO。法方代表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使得连续七年亏损的日本汽车公司年赢利27 亿美元,创造了世界汽车界的奇迹。

在法方代表的回忆录里,我们发现了他获得如此成就的秘诀。他说:“我不是那种每天在办公室里应付几个小时,其他的时间都在高尔夫球场上度过的人。”他还说:“在工作中我始终保持紧张感。”

这就是有责任感的人与无责任感的人的区别。有责任感的人,在工作中时刻保持紧张感,利用一切时间去思考自己工作上的不足,并尽力去完善。

在企业中,无论你处于什么职位,都有自己分内的工作和需要担负的责任。如果你能随时保持紧张感,坚持标准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何愁执行力不强?何愁工作业绩不能提升?如果一个人连自己分内的工作都做不好,即使抱负再远大、目标再宏伟,也依然会裹足不前,毫无进步可言。

执行要点

在工作中时刻保持紧张感,利用一切时间去思考自己工作上的不足,并尽力去完善。 1MYEK03RiZiiily5TffD13+Lls/8iGpzibw4dFY2BZHvgufQN6Ga5xkhjgE12WH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