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译者序

黑塞其人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1877 年出生在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卡尔夫镇,1904 年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 Peter Camenzind ),以诗意流畅的语言和亲近自然的文风在德语文坛一举成名。

1911 年,黑塞前往印度进行了长达八个月的旅行,这里是他祖父母曾经传教的地方。在此期间,他对印度佛学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的思想和创作也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妻子的离去给黑塞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更激发了他创作的新灵感。

战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创作了《德米安》( Demian )以及《荒原狼》( Der Steppenwolf )等兼具社会批判和自我分析主题的名作,《悉达多》( Siddhartha )也是年过不惑的黑塞在这个艰难的时期完成的(发表于 1922 年)。黑塞于 1946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欧洲文坛乃至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悉达多》的诞生

在《悉达多》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黑塞舒缓浪漫的笔触和平静淡然的叙述,也可以看出他对于东方文化传统的探索和吸收,而全文的主旨同样回归到黑塞作品中最为经典的心灵成长主题。

《悉达多》一书全文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共四章,后半部分共八章,两部分的情节是连续的。故事背景设置于古印度,小说的完整名称为《悉达多—一部印度文学》( Siddhartha, Eine indische Dichtung ),文中关于人物姓名、称呼、地点以及宗教等方面的表述均透露出了古印度的气息。主人公是名为悉达多的婆罗门之子。

关于主人公的身份原型,一般认为是佛教创始人佛陀释迦牟尼,他在小说中被拆分为“悉达多”和“乔达摩”两个角色,这两个名字都来源于佛陀的本名。小说的主人公便是青年求索时期的悉达多,而他在求道之路上也遇到了已成为佛陀的乔达摩。实际上,主人公悉达多更像是作者借用了佛陀的名字而创造出的、个性更加鲜明的人物形象。

整部小说的情节便是围绕着悉达多数十年间的经历,讲述了他从少年到壮年再到中年,从闯荡到迷惘再到领悟,一路不断追求真理的故事。这部作品没有紧凑的情节,也没有戏剧化的冲突,但是从娓娓道来的叙述中,悉达多的成长故事也时常能够给人以启发。

《悉达多》的情节

故事开始于悉达多的家乡。在这座古印度的小镇上,婆罗门之子悉达多博学聪慧,被父亲和智者寄予厚望。但是他并不甘心于眼前的赞誉,始终渴望向着终极意义不断追寻。当几位苦行的沙门来到镇上时,悉达多向父亲庄重而坚决地表达成为沙门、离家修行的意愿,而他自幼的好友乔文达也愿追随他一同前往。

三年的沙门生涯却并没有让他满足,当他得到消息,听闻有一位已经开悟的世尊佛陀乔达摩时,便与乔文达一同前去谛听乔达摩的宣讲。乔文达很快皈依了乔达摩的教义,选择成为他的众信僧之一;悉达多尽管十分赞赏乔达摩的教义,却依然试图以自己的方式继续未尽的求索,独自一人又踏上了旅程。与乔达摩的对话让他陷入沉思,而觉醒之后,他认为自己应当以全新的方式走入世界、拥抱生活。

在一座华贵的林园中,悉达多遇到了美丽的名妓迦摩罗。悉达多想要拜她为师,向她学习爱情的艺术,尽管迦摩罗十分欣赏他,却仍要求他以诗歌和金钱来交换。为了赚钱,悉达多在迦摩罗的引荐下帮助富商迦摩施瓦弥打理生意,并凭借他的才学和智慧很快就积攒下一笔可观的财富。

时光流逝,在灯红酒绿的城市中,在世俗生活的诱惑中,悉达多落入了尘网,青年时的激情与渴求渐渐在内心中消失无踪,空虚的享乐和逐利让悉达多在痛苦和空虚的深渊里无法自拔。除了迦摩罗,再没有人能真正走入他的内心。一次噩梦之后,悉达多终于顿悟,在夜晚悄悄地抛下一切独自离开,他不知道迦摩罗此时已有了身孕。

悉达多来到一条小河边,痛苦地责怪着自己,唾弃自己悲惨而可耻的生活,想要跳河来了结自己的生命。在做出决定后的某个瞬间,他突然再次顿悟了生命的意义,筋疲力竭的他沉睡过去,等到醒来时,却发现乔文达坐在他身边。乔文达依然在追随着佛陀进行修行,旧日好友的出现激励了悉达多,让他重新焕发出了求索的活力,再次踏上追寻生命意义的旅途。

在小河边,悉达多遇到了曾经不求回报渡他过河的船夫维苏德瓦,于是请求与维苏德瓦一同生活,并在船夫的指引下,聆听川流不息的河水给他带来的教诲。

一天,听闻佛陀时日不多的消息而前往朝圣的迦摩罗带着儿子来到小河边,因为被毒蛇袭击来到渡口求助。悉达多见了迦摩罗最后一面,并收留了他们年少的儿子。然而,小悉达多与他父亲并不亲近。悉达多几番试图用爱去感化他,始终以虔诚而宽容的态度对待他,可是永远只能得到叛逆的回应。

在一次矛盾冲突之后,小悉达多愤怒地离家出走了。悉达多一路寻找,来到了迦摩罗昔日的林园前,他回想起年轻时的自己,想起自己人生中曾经走过的那些不可避免的弯路,再一次感到虚无,放弃了寻找儿子,回到了河边。

失去了儿子的悉达多心伤难愈,他倾听小河的声音,接受船夫的开导,终于在小河的流水声中,听到了他始终在追求的那一声“唵”,感受到万物的圆满与统一,放下了尘世的痛苦。故事的最后,旅途中的乔文达路过悉达多的住处,两位少时的好友再次相逢,在潺潺的小河边,真诚而深刻地畅谈起来。

《悉达多》的影响

《悉达多》一书的国际知名度非常高,它很早就在各国广泛流行传播。中国也有众多译本。此书的译名并不完全统一,早年曾出现《席特哈尔塔》《悉达多求道记》以及《流浪者之歌》这几种译名,而近年来的再译、再版则比较统一地使用了《悉达多》这一个最为直接的译名。

目前国内流行的中译本译者有苏念秋、徐进夫、张佩芬、杨武能、杨玉功、李迎春、姜乙等人。由于这部作品篇幅并不长,而且很受读者欢迎,因此译者众多,再译、再版也较多,较新的版本是 2017 年天津人民出版社的姜乙译本,2018 年上海译文出版社也再版了张佩芬译本。该作品很早就在欧美国家流行并享有美誉,早期许多译者曾通过英文版本转译中文。本文的翻译也参阅了多个先前的中文译本。

早期中译本曾经使用过“流浪者之歌”这一题目,这个译名距离原文已经非常遥远,显然属于对全文思想加以总结和美化之后的意译。但是,这个早期中译本使用的书名,也是比较形象的。诞生之地远在欧洲的这本《悉达多》,就恰似一个身在陌生之地的流浪者,试图通过歌声—在这个比喻里也就是诗意—这一种超越语言的媒介,打动他乡的听众。

小说的主人公悉达多,在故事的开始是婆罗门之子,身份高贵的司祭接班人,可他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生活,宁可踏上艰苦的旅途,只为寻求终极的奥秘,寻求真正的自我。这样一个“流浪者”形象,在欧洲文学和德语文学中有非常深厚的传统。

悉达多不但是四处旅行的流浪者,更是热爱自然的漫游者、追寻真理的求索者、不断成长的思考者。小说着重描写了悉达多一路的磨炼和成长,讲述了他从蒙昧自负的少年到饱经沧桑的中年的人生经历,体裁上也很符合德语文学中的成长小说(也称教育小说)的追求。

悉达多的旅程是漫长的,他从家乡启程修行,为追寻佛陀前往圣地,在城市里结识了迦摩罗,并在一众世俗人的社会中堕落,最后在小河边的船夫处归隐并终于得道。这一趟历经挫折和坎坷的少年求道之旅,不但是脚下的漫游之路,更是心灵的冥思之路。经过无数次的追问,悉达多终于在成长的道路上得到了答案,而贯穿全文的“寻找”这一主题,在悉达多数十年的艰辛修炼后,也在故事的结尾迎来了结局。

黑塞的文字平静而优美,悉达多的故事动人而深刻。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得到属于自己的启发和感悟。

韩兆霆
2021 年 10 月 jlvr6YcT3AmD5UPydD+fghNEq8QcM+yni8z0FfKGx1q3y7i4dbFJTpFG66//mNF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