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解放基辅

1.基本态势

苏军收复基辅的战役即将开始。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两军的基本态势。

1943年11月1日,德国野战陆军(不含武装党卫军等)在苏德战场共有278万人(详见下表)。其中有72万人在曼施坦因指挥下。此时,在苏德战场南部战区(主要是乌克兰地区),德军除了南方集团军群外,还有克莱斯特元帅的A集团军群(10月1日有25万人的德国陆军部队;11月1日有30万人的德国野战陆军部队)、乌克兰军区(11月1日有5万人的德国野战陆军部队)、中央集团军群南翼的第2集团军(约10万人),约10万人的罗马尼亚仆从军。以及大量的德国空军部队等等。

1943年11月1日 德国野战陆军在苏德战场的兵员(人数)分布

冬季战役中的德军四号坦克

注:以上兵数不包括武装党卫军

9—10月份,曼施坦因的南部防线被打得一塌糊涂,而他以基辅为中心的北部防线,情况还比较稳定。沿着这段战线展开的对峙双方,在苏联方面为:瓦图京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10月20日前为沃罗涅日方面军,辖第13、第60、第38、第40、第27、第47集团军,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空军第2集团军);德方则以霍特将军的第4装甲集团军为核心,其北南两翼,分别由第2集团军两个军和第8集团军一部掩护。

11月初,沿着基辅两岸的第聂伯河战线,苏德两军的兵力对比为——苏军:兵员663000人,火炮迫击炮近7000门,坦克自行火炮675辆,飞机700架。德军:兵力500000人,坦克强击火炮400辆。

很显然,德军的兵力和装备,数量上都处于很大劣势。原本他们可以利用第聂伯河的天然屏障来弥补这些不足。但在俄国人建立了大量对岸桥头堡的前提下,德军的期待显然是要落空的。所谓“东方壁垒”无法给曼施坦因伤痕累累的集团军群提供保护。毁灭性的打击即将来临。

2.强攻基辅

苏军在柳捷日桥头堡越来越多的活跃迹象,终于让德国人意识到,俄国人的主攻方向将是柳捷日登陆场。至少第4装甲集团军司令霍特将军相信会是如此。1943年11月3日,德国第4装甲集团军作战日志写道:“今天将发生主要军事行动” 。可是曼施坦因所感受的急迫却没有这么强烈。他依然认为,集结在基辅以北登陆场的苏军,未必是要展开深远进攻,或许只是想在西岸扩大地盘而已 。事实上,德国军官们普遍认为,凭借他们技术高超而且善于集中射击的炮兵,就足以遏制住蹲在狭窄桥头堡里的俄国人。

曼施坦因想得过于乐观了。正是在11月3日,一个阴沉而多雨的早晨,红军的2000门火炮、500门火箭炮突然一齐轰鸣,在柳捷日登陆场汇集成了一片火海风暴!虽然不良的能见度限制了红军使用重炮的精度,凶猛的炮击依然给德军造成了很大损失。前沿的大量德军阵地被彻底摧毁,官兵们死伤众多,幸存者也乱成一团。俄式的猛烈炮击下,即使能活下命来,也少有人能保持神志清醒。

10时20分起,天气趋于好转,苏第2空军集团军也开始出击,全天出动1150架次飞机。大量俄国飞机向德军阵地倾泻弹药,造成了更多的伤亡和混乱。

猛烈的炮火和空袭之后,苏第60、38集团军的众多步兵跃出战壕,由近卫第5坦克军的部分坦克配合着进攻。没用很多时间,曼施坦因的第一道防线就像纸房子一样垮塌了。苏联第38集团军很快击溃了德军一线步兵,然后继续深入发展。此时,道路已被雨水浸烂,却未能妨碍苏军攻击部队沿着河岸穿过茂密的林区。

面对红军的强大攻势,霍特将军孤注一掷,很快把全部预备队——第7、8装甲师以及增援来的第20装甲步兵师投入反击,却无法阻止红军当天突入其纵深5~12公里。这些战斗力单薄的装甲师,很快也被打得七零八落。在基辅西北的战斗期间,德国第8装甲师(23辆三号、四号坦克,其中14辆可用)遭到了重创,被迫退向日托米尔。战败的第7装甲师也逐渐退向同一方向。坦克反击失败,霍特几乎失去了所有指望。残余的德军步兵只能和败退的装甲师一道,且战且退,勉强维持着临时的抵抗据点。

在遥远的莫斯科,斯大林对当天的战果却并不满意。他反而抱怨瓦图京没有突破防御全纵深。就在这天,斯大林和安东诺夫致电瓦图京,要求加快速度:“多拖延一天,都对敌人有利。因为他们可以利用有利的道路调来援兵”。斯大林还规定了作战期限:11月5日,必须切断基辅—科罗斯坚铁路;11月5—6日,必须占领基辅。

躲在被毁房屋里的德国士兵。在一些苏联城镇,砖石结构建筑往往被德军当作火力点

古德里安

瓦图京很清楚,仅靠支援步兵的那些先头坦克,无法如期完成任务。11月3日夜,他使出了杀手锏,将雷巴尔科的近卫第3坦克集团军投入战斗。黑夜里,大批红军坦克前灯大开,拉着刺耳的警报器,以机枪和大炮一路狂扫着快速推进!

突然杀出的红军装甲军团一顿快速凌厉的猛击,把霍特打得狼狈不堪。他的众多士兵不是被打死碾死,就是丢下阵地逃跑。11月4日,德军的防御彻底瓦解。瓦图京继续给霍特“雪上加霜”,于11月4—5日将近卫第1骑兵军,还有各集团军的第二梯队和预备队(包括斯洛伐克第1独立旅),全部投入战斗。苏联军官要求坦克手们不要害怕脱离步兵,只需要不断地快速前进。11月4日夜,苏联坦克向南迅猛推进,势不可挡。战斗至凌晨,红军已经切断了基辅—日托米尔公路。第聂伯河防线的德军,尤其是几乎整个第4装甲集团军,面临后路断绝的危险。

曼施坦因终于清醒过来。他意识到,基辅无论如何是守不住了,只能要求霍特赶快把部队撤下来。德军各路部队慌忙向后退却,只有少量机动部队担负后卫任务。苏军沿着宽阔的正面追赶着德国人。11月5日,莫斯卡连科的第38集团军由近卫第5坦克军配合,击退了德军第20装甲步兵师的连续反击。当夜,第20、22近卫坦克旅以及各路步兵兵团先后冲入了基辅城。城市上空被无数照明弹和曳光弹映照成了白昼。11月6日凌晨0时30分,被德军占领778天的基辅城升起了红旗。经过短促的巷战,凌晨4时,基辅得到了完全解放。由于德第7军撤退得太快,苏军仅俘虏了约6000名德军(可能多为俄国籍的辅助人员,或者德国行政人员之类)。但是德军各部队都遭受了严重损失。如德国第208步兵师,现在只剩下165人 。1943年11月头十天战斗,仅仅第4装甲集团军就损失了1029人。

早晨9时,朱可夫和瓦图京等人乘车驶入基辅。他们所熟悉的城市街道,现在只剩下一片断壁残垣,一些房屋还在继续燃烧,城市上空飘荡着灰烬。德国人在逃跑前进行了非常彻底的破坏。渐渐地,躲在郊区的残存居民涌上街头,围住朱可夫的汽车倾诉痛哭。被占领的两年多时间内,有19.5万名基辅居民被德军杀害,另有10万人被掠走充当苦力。在基辅郊区的娘子谷,红军发现了大量腐烂成白骨的尸体。根据调查,约有10万名苏联平民在娘子谷被杀害,其中有很多是犹太人。德国老兵在回忆录里所缅怀的占领下的“美丽基辅”,本质却是如此狰狞可怕。

娘子谷

1941年9月,德军占领基辅。党卫军C特别行动队随即入城,大肆捕杀犹太人。配合其行动的还有德军第45、305警察营,以及乌克兰“辅助人员”。9月29—30日,德国人在娘子谷实施大屠杀。根据他们的报告,短短两天内,就用机枪射杀了33771名犹太人。

以后的占领岁月里,娘子谷继续成为德军的杀人场,还建立了集中营。苏联战俘、共产党员、神父,甚至还有击败德国空军足球队的苏联运动员,以及大量平民,均在此遭到杀害。除犹太人外,遇害者还包括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吉卜赛人等。

1943年夏季,德国人预感到将会失败。8—9月,为掩盖罪行,他们强迫300名囚犯花费了六周时间,挖掘并焚烧谷地内的尸体。但两个月后,红军在当地依然发现了大量的腐烂尸骸。根据掩埋尸体的工人的证词,被害者约有7万~12万人。苏联官方公布的数字为10万人,但回避了屠杀的具体细节,尤其很少单独提及犹太人的情况。这一点后来成为西方和苏联内部犹太知识分子的反宣传把柄。

资料依据:《大屠杀百科全书》《盖世太保》,苏联纪录片《无名战争》《赫鲁晓夫回忆录》

红军一举夺回了俄国的“众城之母”,也是乌克兰最大中心城市的基辅,斯大林这次算是非常满意了。莫斯科以空前规模的324门火炮齐射24响,来庆祝收复基辅的胜利!德国方面却陷入震惊和混乱当中。且不论军事上的巨大失利,乌克兰首都被红军收复的事实本身,也使世人极为明显地察觉到了希特勒的军事失败,动摇了第三帝国不可战胜的神话。自诩常胜将军的曼施坦因,更是感受到了深深的屈辱。

观察战场态势的德军“黑豹”坦克手

希特勒无疑也受到很大震动。就在苏军猛攻基辅的同时,希特勒刚刚签署了第51号训令,强调说德军目前在东线还占据着辽阔地盘,有足够空间和俄国人长期拖耗下去。如今基辅的丢失却是一个不祥之兆,预示着俄国人可能不需要很长时间就能越过这辽阔的空间,直接威胁到德国本土或石油资源地带罗马尼亚。希特勒意识到,必须投入更多的新锐部队,才能遏制住俄国人的快速攻势。 5MPcSfYp25PjsfEat0lDaWJEgQNQY7kuVO7ULz0AoFV5n8mN5kpFLPFOmZe7g65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