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屋顶

房顶是中国建筑的最重要部分。大木一章里所讲的柁梁桁椽,无非都是房顶的架子;所有举架、平水、歇山、推山等等讲究,无非都是在美丽的房顶上再加美丽。所以房顶的瓦作,在中国建筑中,尤其是宫殿建筑中,所占的位置最为重要。

房顶的瓦作在形制上也可分为两大类——大式和小式。大式瓦作的特点是用筒瓦骑缝;脊上有特殊脊瓦,有吻兽等等的装饰。材料可用琉璃瓦或青瓦。小式没有吻兽,多用板瓦(间或也有用筒瓦的),材料只用青瓦。大式瓦多用于宫殿庙宇,虽然并不一定限于大式木作上,但是大式木作上却极少用小式瓦的先例。

宫殿庙宁所用的瓦多大式,材料则为琉璃瓦(图七十八)或青瓦,普通民房只能用小式青瓦。青瓦的质地松而且有孔,下雨的时候,水量要先把瓦浸饱了然后能泄下,所以干的时候与湿的时候重量很不相同。琉璃瓦表面有釉子,完全不吸收水量,虽然平时重量较大,但雨后不增加,不唯是美丽,而且坚固耐久。

无论为大式、小式,为琉璃瓦,为青瓦,用法差不多完全相同。基本的用法是将微弯的板瓦凹面向上,顺着屋顶的坡放上去,上一块压着下一块的十分之七,摆成一道沟。沟与沟并列着,沟与沟之间的缝子,若是小式,则用同样的板瓦覆盖;若是大式,则用半圆筒形的筒瓦,凹面向下覆盖,使雨水自板背或筒背上落到沟中,顺沟流下。每一列成沟的瓦叫做一陇。沟的最下一块是滴水,大式者曲下成如意形,水由沟流下,顺着如意的尖就滴到地下;滴水是放在檐上瓦口之上,并且伸到檐外,以防雨水伤害檐部。覆在陇缝上的筒瓦,最下一块有圆形的头,称勾头或瓦当。若是小式板瓦覆缝,则滴水勾头都用微微卷起的花边瓦。

脊的做法因为屋顶形式之不同,略有几种:

庑殿(图四十)共有四坡五脊。正脊的骨架是脊桁和扶脊木,垂脊的骨架是由戗及角梁。正脊两端有正吻,一种龙头形的装饰,张开大口将正脊咬着;吻下山面有吻座,吻背上有扇形的剑把,背后有背兽。在较大的建筑物上,正吻常常有八九尺高,由若干块拼垒而成。两吻之间是正脊。正脊的构造法是先按前后坡上瓦陇的大小,在扶脊木的两旁安当沟,当沟上放几层线砖——压带条、群色条,连砖——上面放通脊,通脊上覆一陇筒瓦,正脊就算完备了。为使脊不致移动,有多数的脊桩穿过通脊,插在扶脊木上。瓦件里面还须灌满灰浆。

垂脊是四角由戗和角梁上的结构,分为两大段——兽前和兽后。由最下端说起(图四十及图七十九),仔角梁头上有套兽榫,榫上套一个套兽。梁上有扒头窜头,做仙人的座。仙人背后是一列走兽;按着次序是:(1)龙(2)凤(3)狮子(4)麒麟(5)天马(6)海马(7)鱼(8)獬(9)吼(10)猴。这些走兽的多寡,以坡身大小和柱子的高矮而定。大概每柱高二尺可以用一件。走兽的数目要单数,最后一兽的后面再放一块筒瓦,接着就是垂兽。由下端安上来,要将垂兽正正的安在正心桁中心线上,或正面及侧面正心桁相交点的上面。垂兽的后面就是垂脊,结构与正脊大略相同,沿着由戗一直上到正吻的两旁。垂兽以前一段就是所谓的兽前,后面就是兽后。

图七十八 琉璃瓦各件分图(1)

图七十八 琉璃瓦各件分图(2)

本图以三样为例其余各样参看琉璃尺寸表。

硬山、悬山只有前后两坡,没有左右山坡。大式正脊的结构与庑殿同。垂脊结构法也略同庑殿(图五十八),不同的只在位置方向;庑殿的重脊是两面坡的接缝处,其主要功用在防雨水之浸入。硬山悬山垂脊的地位是房与山墙或博风板的接缝,而山墙却又盖在屋瓦之下,垂脊的功用因而减少多了。

硬山、悬山垂脊上垂兽的位置是在檐桁之上,兽前照例安走兽,但最下一件仙人与脊作四十五度角;兽后还是一样安垂脊瓦。垂脊外面,将勾头和滴水,与垂脊成正角形,排列在博风之上,称排山勾滴。若有正脊,则山墙中线上,正中一块用勾头,若是卷棚式顶没有脊,正中就用滴水(图八十一)。

歇山是悬山与庑殿合成(图八十一)。垂脊的上半,由正吻到垂兽间的结构,与悬山完全相同。下半与庑殿完全相同,由博风至仙人,兽前兽后的分配同庑殿一样。下半自博风至套兽间的一段叫戗脊,与垂脊在平面上成四十五度角。在山花板与山面坡瓦相接缝处则用博脊(图五十九)。在山面当沟及压带条之上安承缝连砖,上覆博脊瓦或蹬脚瓦,再上接满面黄(绿色者称满面绿),倚在山花板上。两端的承缝连砖,做成尖形,隐入博风上勾滴之下者称挂尖(图七十八及图八十一)。

重檐建筑的上层屋顶是平常做法,下层狭窄的廊檐,往往只深一步架或两步架。在上檐金柱(或同地位的柱)间有承椽枋,枋上有博脊板,顺着博脊板安博脊瓦及满面黄,两端安合角吻,将角金柱绕过(图八十)。

图七十九 垂脊兽前走兽仙人(太庙门)

图八十 重檐(午门)

图八十一 歇山琉璃作(1)

图八十一 歇山琉璃作(2)

琉璃共有八样大小,每样有标准尺寸,按柱高⅖或24斗口定吻高并定样数。参看琉璃尺寸表。

小式瓦作多半用在硬山或悬山。这两种的房顶都只有两坡一脊。正脊上或做简单的清水脊,两端用翘起的鼻子。或不用脊而用板瓦,将两坡上在脊处相衔接的陇盖上。小式的垂脊多用一陇的筒瓦,以表示与板瓦部分的区别。 8keiCt0KJskjEuLA7TWynADsXveD6A3nVf8Ce6uErhGDxqqQs/uMu67qvTyx0me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