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宋小娥进城啦

老五是六岁的宋小娥最喜欢的朋友。它多漂亮啊,眼睛大大的,睫毛长长的,眼珠子是深棕色的。每当它安安静静看着小娥的时候,小娥心都软了。老五沉默,从不会像其他伙伴那样大呼小叫、上蹿下跳,只是默默地陪着小娥,好像懂得她的每一点喜怒哀乐。很多个傍晚时分,夜幕轻轻降下来,小娥对爸爸妈妈的想念升起来,就会去牛栏找老五,抱抱它的大脑袋,它也会用头轻轻地蹭宋小娥的脸。牛栏里有牛屎和干稻草混杂在一起的臭味,但宋小娥觉得很好闻,那是一种温暖的气味,是老五给她的安定感。

老五是去年冬天南山村集体牛栏第五头出生的小牛,生出来叫小五,现在变成老五了。

可是老五不见了!

怎么会呢?小娥想不通,每天早上天不亮堂伯就牵它上山吃草,到中午肚子吃得圆鼓鼓地回来,然后就在牛栏里反复嚼吧,这么乖的牛,能去哪儿呢?大人们都上山去找了,小娥也不能对好朋友置之不理。

“大黄,这个是老五的草窝,你来闻闻!”草窝是宋小娥特地找来干稻草给老五堆起来的,这样躺地上肚皮不会冰凉。大黄很听话,凑过去闻了闻,然后抬头看宋小娥,拼命摇尾巴。

“行不行啊小娥,大黄这条傻狗,有那本事吗?”说话的是刘斌,宋小娥隔壁家的小哥哥,他曾经在清晨四点多把宋小娥拍醒,一起去放牛。老五走丢了,宋小娥第一反应就是喊他来帮忙。

“电视里演过的,狗鼻子可灵了,找牛肯定行。”宋小娥很有信心。

“小娥姐姐,吃番薯。”一只脏兮兮的小手捏着半个烤番薯递过来。这是刘斌的妹妹刘芬,永远的小跟屁虫,特别崇拜小娥姐姐,因为她觉得宋小娥总有很多好主意,就像今天吧,居然能想出让狗找牛的好主意!必须要讨好姐姐!

宋小娥咬了一大口番薯,特别有信心地喊了一声:“出发!”三个小屁孩和一只大黄狗,就嗷嗷跑到田野里去了。

南山村是夹在一条河与一道山梁之间的小村子。河水并不宽,清澈透亮,平常挺温和的,可到了雨季就会暴涨。小娥爸爸说自己小时候放学回来,正赶上涨水,只能把书包顶在头上,一步一步小心从石桥上挨过去。那个石桥隐没在水里了,只能靠脚丫子抠着上面的石缝,感受青苔滑溜和水流冲击,一点一点往前挪,“水深的地方都到我胸口了!”爸爸这样讲的时候,小娥比画了一下,可吓了一跳!爸爸好厉害呀!可现在这条河很安静,并没有看到老五的影子。老五很喜欢在水里泡着的,水牛就是这样的。唉,水牛啥都好,就是不像黄牛那么好说话,让骑背上。小娥每次想爬到老五背上,都被它扭脱了。

老五你去哪里了呢?

从河岸走过来,就是大片大片的责任田,小娥特别喜欢冬天就是因为冬天这些田里的水稻都收割了,整片土地就像一个敞开胸怀的人,累了、叹口气就躺在天底下歇着了。小娥常和刘斌刘芬他们在田里踩稻茬,几公分高的稻茬,踩起来咯吱咯吱响,特别过瘾。他们边踩边追在地里啄稻穗的鸡,害得奶奶站在田边跳着脚喊,真开心呀。可是,老五也不在田里。

“小娥姐姐,我脚痛,我们回去吧。”刘芬是小伙伴里最爱哼唧的。

“不许痛,快走!”刘斌可看不上他妹的这份娇气了,早知道就不带她出来了!

“姐姐抱。”宋小娥对刘芬很有耐心,姐姐应该照顾妹妹,而且老五还没找到,怎么能打退堂鼓呢?

六岁的宋小娥,把四岁的刘芬抱了起来,她们俩身高相差并不多,所以哪怕是抱起来,刘芬的脚也快拖地了,看着着实好笑,而且刘芬也并不舒服,于是抱了两步,她又要下来,不再哼唧,乖乖跟着走了。

田野走过去就是南山村,南山村再过去就是南山。牛栏是在南山脚下的,里面有吃饱的其他牛,就是没有老五。水里、田里、牛栏里都没有!傻大黄已经全然忘记了自己的使命,跟着三个小朋友到处转,乐得快发疯了。

“老五肯定在山上,我们去找它!”宋小娥笃定地说。

“奶奶说小孩子不能上南山的。”刘芬说,她没少在奶奶那里骗吃的,所以对奶奶的话很听得进。

“娇气鬼,你自己回家好了。”刘斌对这个妹妹一直很嫌弃,最不乐意带她玩。

“我告妈妈去,让她拿笤帚打你。”

“你敢告,我以后再也不带你出来玩。”

眼看兄妹两个说得急眼了,小娥有责任管管了:“我们不爬到南山山顶上。”

那走去哪里呢?

宋小娥给出的方案是从牛栏出发,走到半山的鱼塘就行。一方面因为这是每天放牛的必经之处,而且是一条直路,因为有几次跟去放牛的经验,宋小娥他们绝对不会忘记这条路;另一方面,鱼塘旁边有一块紫云英地,开满了紫红色的花,老五有时候会走过去嚼几口。那么老五有没有可能在那里?既然路程不远,不如出发去找找?奶奶问起来也没关系,反正没爬到山顶呀。

这个安排得到了大黄热烈的摇尾赞成,刘斌刘芬也很同意。小孩子也有社会,也有规则,而这个规则,就是听宋小娥的准没错!

这是一个仲春的上午,阳光照在南山的山梁上,好像给它抹了一条金边,没有照到太阳的地方,草木好像刚醒不久,长长地伸着懒腰,发出淡淡的甜味,透着一种欢乐的感觉。宋小娥带着三个小跟班,走在山路上。这是一条青草铺就的小路,路中间有人和牲畜踩出来露出地皮的一条线,沿着它就能一直爬上去。翻过山,就能到外面的枫岭头乡了,不过太远了,连小娥这么厉害的孩子,也走不动呢。

就在宋小娥他们一路蹦跶着找老五、摘野茶花吮吸花蜜的同时,王佳到了南山村。

王佳是宋小娥的妈妈,三十出头,和宋小娥的爸爸宋成是大学同学,一个学中文,一个学计算机,两个人都是初恋,一路走得甜甜蜜蜜,又磕磕巴巴。毕业之后两人竟然没分手,反而一起努力留在同一个城市,王佳去报社当了编辑,而宋成则成为了一个软件开发公司的程序员。宋成是农村家庭出来的孩子,王佳家里也就普通双职工家庭,要在城市里扎根不容易,工作了五年多,两个人拼拼凑凑好不容易攒足了房子的首付,从此成为房奴。

可是,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呀!过了半年,又有了宋小娥。宋小娥出生那天下了一点小雨,王佳一个人躺在空调太足的产房里观察,疼痛已经慢慢平复了,浑身又冷又乏,已经到了极限,但是精神上却高度亢奋,她拼命想感受女儿在哪里。刚出生的宋小娥被裹在被子里,就放在产床旁边的留置台上,她并没有发出婴儿该发出的啼哭声,而是安安静静的。王佳有些慌,好在医生很快进来了,告诉她,宋小娥很乖,在睁着眼睛东看西看呢。

王佳不知道该怎么喜欢女儿才好,这是她的宝贝啊,有时候看着小娥睡着的样子,整颗心又软又酸又疼,这个小女儿怎么那么好呢。可是到宋小娥六个月大断奶后,王佳还是把她送到了奶奶家。没有办法的,如果把老人接来照顾孩子,房子太小住不下;而雇保姆的话,一个保姆的工资和王佳的收入差不多高,还不那么让人放心;王佳或宋成也不可能辞职,两个人都是干事业的好时候,商量来商量去,还是决定把小娥送去宋成的妈妈家。

把宋小娥送到南山村那天,王佳哭得很伤心,宋成安慰她:“这是为了将来,这几年我们好好干,等条件好起来,我们再接回女儿!”

六年过去了,条件确实好起来了,王佳从助理编辑升为编辑,宋成也从程序员变成软件开发工程师,家里宽绰起来,是该接宋小娥回来了。小娥明年就要上小学,要早做安排。

小娥奶奶看见王佳来很是高兴,她拿儿媳妇当女儿看。昨天电话里知道王佳要来,老母鸡早就炖下了,屋子里现在是浓浓的肉香。她高高兴兴端出来:“宋成加班来不了啊,那你把这母鸡都吃喽。”

“妈你也吃。”

“乡下有,这个特意给你炖的,小娥也说给妈妈吃,她不吃。”

“小娥呢?”

“跑出去玩了呗,她呀,天天吃饱饭就满村子玩,一会儿钻稻草,一会儿赶鸡,一会儿去隔壁帮忙,全村最爱管闲事的就是她,大家都叫她‘村长’呢。”

说起孙女,奶奶又乐又停不下来。

王佳却慢慢皱起了眉毛。城里这么大的孩子,已经开始准备幼小衔接了。她跟几个同事打听过,幼小衔接很重要,孩子早一点掌握珠心算、硬笔、艺术课程,对于申请和适应小学生活是非常有用的,家长准备充分,孩子将来才不会吃力。看来这个时候接回小娥,真的太有必要了。

“妈,我这次来,想把小娥带回城。”

奶奶听见这句话,僵了一下。小娥从那么小的时候起就是她带的,每天晚上贴着她睡,那么柔软暖和的小肉团子呀,那么嘻嘻哈哈的小宝贝呀,就要回城了。但这是为孩子好,迟早的事。所以奶奶只是僵了一下,就想通了,她点点头:“是啊,是该回去啦。”她不免又有些忐忑:“小娥这些年跟着我散养着,有点野,城里规矩多,回头你们慢慢教她啊。”

王佳点点头,是啊,一个农村的野孩子,要适应城市,确实需要时间。她也觉察出奶奶的难过,正要安慰一下,这时,外面传来小孩子开心的大叫声:

“我妈妈来了!我妈妈来了!!!”

王佳站起身来,手里的筷子还没放下,一个小身影就冲了进来,直撞进她的怀里,力气之大,她被撞得退了一步。

怀里那个小东西抬起头来,嘻嘻笑着看她,眼睛亮晶晶的:

“妈妈!”

王佳眼睛立刻就湿了。这是她的女儿!

她的女儿宋小娥开心地对着跟进来的两个小孩一条狗大喊:“快看,我妈妈来了!”

王佳这才注意到,隔了一阵子不见,女儿黑了高了壮实了,头发乱七八糟的,小辫子摇摇欲坠,脖颈里还探出一根树枝——天啊,她不知道难受吗?王佳把树枝拿了出来,捧着女儿的脸要亲亲,凑近一看,嚯,这脸上还蹭了泥,手上也是,脚上也是,一只鞋的鞋带还全散了,沾了泥浆脏透了!

“妈妈,我找到老五了!”

小人儿得意地高喊邀功。王佳还没搞清楚老五是谁,就听见小娥一径地讲下去:“奶奶,妈妈,你们猜老五躲到哪里去了?伯伯他们都快翻过南山去了也没找到,是我,噢不是,是我们四个找到的!”

“对对对,小娥姐姐带我们去鱼塘了!”刘芬跳起来喊。

“鱼塘?”王佳吓了一跳,半山腰那个鱼塘,旁边都是陡坡,这几个小孩子怎么敢跑去那里!她狐疑地看了看奶奶,而奶奶则笑眯眯地看着宋小娥:“奶奶不是和你们说过,可不能去南山吗?”与其说是批评,奶奶的语气简直是表扬!

“小娥带着我们,没问题!”刘斌很自信地说。

“嗯,不过老五没在水塘里,它呀,躲在鱼塘后面的紫云英地里睡大觉!要不是大黄叫,我们还看不见它呢,全给树挡着啦。”宋小娥摸摸大黄的耳朵,大黄也骄傲地嗷嗷叫了两下。“我给老五说要乖一点,不许再乱跑了,今天我妈妈要来的,一会儿我带妈妈去牛栏看你。”

“小娥做得对,快去洗手,带大家吃饭。”

什么?奶奶说小娥做得对?王佳瞪大了眼睛,这才多大的孩子啊,哪能放任她去那些危险的地方瞎跑?而且那么多大人都找不到的牛,这几个小孩找到了?这几年宋小娥过的都是什么日子?!王佳在城市里长大,每次来南山村看孩子,也住不了几天,完全想不到是这样的情况。她努力平复了一下自己。

“小娥呀,妈妈今天来是带你回城,以后和爸爸妈妈住在一起,好不好?”

“好呀好呀!我要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小娥很高兴,“我要带上奶奶,带上大黄,刘斌刘芬有爸爸妈妈的,就不带了,老五每天要吃草,妈妈,城里有草吗?有山吗?有水塘吗……”

“奶奶和大黄,还有老五,都不去呀。”奶奶打断了兴奋得说个没完的宋小娥。

“奶奶不去?”

“城里有高楼大厦,有游乐场,有小学校,还有很多很多好吃的,妈妈特地给你的小房间贴了Hello Kitty的墙纸呢。”王佳想到宋小娥接下来在自己身边的生活,也很高兴,却没留意到女儿皱起了眉头。

“可是奶奶不去,大黄也不去,那我……也不去。”她有点犹豫了,她一天也没离开过他们呀。

“那怎么行呢,”王佳蹲下来,把小娥的辫子拆散了重新编:“爸爸妈妈一直在等着小娥回家,我们商量好了,要带你去动物园看老虎狮子,带你去游乐场坐飞机,而且你明年七岁了,就该上小学啦。”

“妈妈,什么是小学?”小娥的头发被妈妈拽着,有几次扯得头痛,但她只是咧咧嘴,忍住了。

“就是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玩的地方,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知识。”

“知识是什么?”

“是……”王佳有点语塞。奶奶适时地解围:“小娥,吃了饭,奶奶给你收拾东西,你呢,去村里大家家里走一圈,告诉大家你要回城了,谢谢他们照顾。”

“好的,奶奶!”

六岁的宋小娥并不知道离别的具体含义,她笑哈哈地在饭后跑到村里经常去的邻居家,一个一个跟人家骄傲地宣布自己要回城了,以及城里很好玩等等好消息,获得了许多的拥抱、捏脸,兜里不是干枣冻米糖,就是花生瓜子,手里还满满的,几个姨姨还拎着土鸡蛋一路把她护送回来。王佳终于明白宋小娥这个“村长”的称号不是白来的,大家都打心眼儿里喜欢宋小娥,舍不得她。

最舍不得宋小娥的,当然是奶奶。

奶奶是个通达的老人,分别的时候她并没有过多地表达不舍,只是不停地摸宋小娥的脸蛋、头发,看都看不够地看她。宋小娥很真切地感受到了奶奶的心情,她小小的心里涌起了从未有过的悲伤,那么浓那么重,她忍不住抱着奶奶的脖子,嗷嗷哭了起来。奶奶已经说清楚了,自己离不开农村,而且要在家里照顾大黄老五它们,宋小娥多么希望可以把奶奶装在自己的口袋里,每一天都带在身边。可是不行,不行!

最后奶奶也哭了,可还是没有跟来,她带着大黄一直把王佳母女俩送过田野、小河、村口。来接的拖拉机突突突地响,宋小娥最爱坐拖拉机,可这回她顾不上了,她一直回头看奶奶的身影、南山村的样子,越来越远,直到再也看不见了。

宋小娥的心被一种看不见的,名字叫做忧愁的丝线缠住了,她一直默不作声,就算王佳逗她,也蔫不拉几的。直到火车开动,她的注意力终于被转移了。她的座位号是13D,这是什么意思?妈妈告诉她,13表示第几排,D表示第几座,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座位,车票上都写着呢。虽然看不懂车票,但这是她宋小娥的!小娥紧紧攥着自己的车票,想着以后要给刘斌刘芬显摆,他们还没坐过火车呢,嗯,下次也带他们坐!大黄也会喜欢的!老五可能坐不了火车,它身子太大了,进不来呀!车上还有可以拉的窗帘!可以放倒的座位!可以挂衣服的小钩子!火车怎么这么好玩!

宋小娥刚坐下来,正忙着东摸西摸,就听见前座有人吵了起来。一个拖着行李箱的大姐姐正在试图让坐在12D上的伯伯起来:“大叔,这是我的座位。”

“座位上刻你名字了?”

“我有车票呀,您看,12D。”

“这就是我的座儿!”

“那您是不是坐错车厢了呀?”

“你才坐错了呢!”

看着大姐姐急得快哭了,宋小娥觉得这事儿她得管管,奶奶说了,小朋友要友爱,不能吵架,小朋友都懂的道理,伯伯一定也懂的。于是她从13D探出身去:“伯伯,我妈妈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座位的,你看,这是我的车票,3车,13D,那你的车票呢?”

宋小娥肉肉的小手指点在自己的票上,却也好像点在了伯伯的脸上。他不由得恼怒了起来:“小孩插什么嘴,有你什么事儿!”

王佳本来觉得这事儿跟自己没关系,出门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没想到女儿被人呛了,不由得也提高了声音:“哎,怎么说话的你,你占座儿还有理了?”

周围几个乘客也看了过来,占座的男人多少有点没脸,于是说:“哎,小姑娘,我有座儿,跟你换一下行了吧,11车的,呐,车票归你了。”他打裤兜里掏出一张车票,直接塞进女孩子的包里,然后手一抄,闭上眼睛,顾自打起了呼噜。

那个原本坐3车12D的姑娘没办法,只好拖着大大的行李箱,去找11车了,走的时候,她还冲宋小娥点点头,苦笑了一下。宋小娥很不高兴,又想给伯伯讲道理,刚叫了句“伯伯”,就被妈妈猛地拉回座位,她很不解:“可是妈妈……”,王佳把一块削好的苹果塞进她嘴里:“没有可是,吃你的苹果!”

火车加速离开农村,驶向城市。看着扒在窗子上兴奋朝外看的女儿,王佳心里很忐忑,一段未知而漫长的道路正在徐徐展开,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可她必须做好。 bKywpRgA4JukeuEHd38gYrfkXxWWosnqYZH9omZncuM9tA8jIilu3Lltf1umXtI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