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7.第二次出诊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经到了初夏时节,草长莺飞,燕北大地呈现出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眨眼间距上次出诊已经3个多月了,这时我已经轮转到外科实习了。这一次,恰巧还是这位办公室主任总值班,他来找出诊大夫一看又是我。主任说:“又得请你出个诊。关家屯有一家7口都吃蘑菇中毒了,已经死了两口人了,你马上去。”正好我同学小王也在场,我和他一起,坐上救护车,带上一些抢救药品和液体就出发了。关家屯在县城西北方向80多公里,号称“小西藏”,一是比较偏远,二是比县城海拔高,并且十分寒冷,因此得名。

这次因为是夏天了,天黑得晚些,我们出发时是晚上7点多,大部分时间在公路上跑,司机路也熟,一个多小时就到了病人家。病人的亲戚邻居都在帮忙,还有村里的赤脚医生也在。我们向医生大致了解病情是全家人吃了“蘑菇”(菌类)后出现胃肠炎症状,接着就出现神经精神症状。

这个七口之家,主妇和她最小的女儿已经死去多时了,男主人发病较晚,还以胃肠症状为主,剧烈呕吐,腹泻,已经出现脱水,村里的赤脚医生已经给他输上液体。剩下的3个孩子都出现呼吸急促,流涎,多汗,瞳孔缩小,典型的蕈毒碱中毒表现,来不及做更多处理,每人都根据体重注射阿托品,输上液体,抬上救护车后,车子一路呼啸着奔向县医院。医院早已经做好了抢救准备,我和小王一起参加抢救,等到所有病人病情稳定后,我们发现天边已经泛起了朦朦的晨光。这趟出诊总算没白跑。

毒蕈中毒是比较常见的食物中毒,因为毒蕈和正常可食用菌形态难以区分,容易造成误食。我国所见毒蕈有百余种之多,涉及10多个科蕈种均可引起严重中毒。临床表现根据毒蕈类型不同而表现不同,大致可分四类型:(1)胃肠炎型:多为误食毒粉褶蕈及部分白蘑科,牛肝蕈科,乳菇科等野蕈引起,潜伏期半小时至6小时不等。表现为剧烈腹泻腹痛,经适当对症处理可以迅速恢复,死亡率较低。(2)神经精神型:多由误食捕蝇蕈,斑毒蕈等野蕈引起。其毒素为蕈毒碱,类似乙酰胆碱。潜伏期1~6小时,临床表现除胃肠炎症状外,还有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多汗,流涎,流泪,脉搏缓慢,瞳孔缩小等症,少数人可有幻觉,谵妄,呼吸抑制甚至昏迷死亡;误食角鳞灰伞蕈及臭黄菇等引起的神经精神症状者与上述表现相似,但昏迷1~2天即可自行恢复,死亡率甚低;误食牛肝蕈引起的中毒除胃肠症状外,多有幻觉,矮小幻视,谵妄,部分病人可有迫害妄想,类似精神分裂症。经过适当治疗亦可恢复,死亡率也不高。(3)溶血型:因误食马鞍蕈等毒菌引起者,因所含毒素有红蕈溶血素。潜伏期6~12小时,除了胃肠炎症状外,并能引起溶血性贫血,肝脾肿大等,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积极治疗可以恢复,死亡率一般不高。(4)中毒性肝炎型:多因误食瓢蕈,白毒伞蕈,栗茸蕈等毒蕈引起,因其所含毒素为α,β或γ瓢蕈毒,中毒病情凶险,变化多端,如无积极治疗,死亡率极高。此类毒蕈中毒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潜伏期长,多在15~30个小时。二是胃肠炎期吐泻多不严重,常在1天内自愈。三是有假愈期,此期病人除轻度乏力和食欲不振外并无其他症状,实际上肝损害已经开始,轻症可能就此进入恢复期。此时容易造成人们思想麻痹。四是内脏损害期,内脏损害可以累及肝、脑、心、肾等器官,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甚至引起急性肝坏死。五是精神症状期,此期患者表现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嗜睡,甚至进入惊厥昏迷。可以神经中枢抑制或肝性昏迷而死亡。经过积极治疗存活的患者经2~3周进入恢复期,各项症状体征逐次消失而愈。还有少数病人呈爆发性,潜伏期后1~2日内因中毒性心肌炎或中毒性脑膜炎导致突然死亡。

这次毒蕈中毒事件是家庭集体中毒,临床表现除胃肠道症状外,均有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符合神经精神型的中毒表现。死亡两例中一个是食用的量大,二是年幼,发病急,症状重,未来得及抢救也是原因之一,毕竟患者在乡下发病。需要重视的是蕈类(蘑菇)食品涉及全国许多省份,各地野生菌种的差异较大,所以一旦中毒表现的类型也就不同,因此在治疗上一定确定毒蕈大致类别才能对症下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减少死亡。

毒蕈中毒既然凶险,预防显得格外重要。首先采集野生蕈类要由有经验的人员加以指导。其次是要了解毒蕈的几个重要特征:(1)毒蕈外观大多色泽鲜艳美丽;(2)蕈盖上有肉瘤,蕈柄基部大多有毒托;(3)质柔多乳状汁液的;(4)采集后容易变色的;(5)夜间能发磷光的。有上述特征的蕈类多为毒蕈,采食时需格外注意,以免发生中毒事件。 Apa3DU6ylyapXiu3CKXq2jrmwKzvQbgTOKRxyyqyMFOugEJqEtJ08QqFeueqIZ2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