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对我们有利的启发式,有时也会有害

即便了解了流畅性效应,我仍会时不时掉入它的陷阱。有一回,我在网上看到一段40分钟的视频,内容是如何给长毛狗梳毛。接着,我花了40分钟给我家那只可爱的哈瓦那犬梳毛,最后以失败告终。美国养犬俱乐部说:“不管怎么摆弄哈瓦那犬的毛发,它们都好看。”这点我可不赞同。

我还喜欢看园艺产品手册。一看到册子里得到人们精心照料的花园,尤其是菜园,我就忍不住下单买一堆菜种,足够种满4 000多平方米的土地。当然,我没有那么大的地方,但我会用特殊的室内灯催芽。付出那么多时间和金钱,收获却根本拿不出手。去年的收成不过4个辣椒和一些羽衣甘蓝,我们吃了3顿羽衣甘蓝沙拉就没了。明明产品手册上写得挺容易啊!

我研究和教授认知偏差30多年,依然抵抗不了诱惑,被宠物造型师轻松流畅的演示和繁茂花园的漂亮照片冲昏头脑。了解认知偏差不正是为了识别并避免它吗?如果我真的是这方面的专家,为什么没能跳出误区呢?

答案是,即便了解认知偏差,我们依然容易受到影响,因为大部分(或者说全部)认知偏差是我们大脑高度适应机制的副产品。这些机制随着人类几千年的发展而进化,帮助人类这个物种生存下去。不能说消除就消除它们。

元认知: 知道自己是否知道某事。它是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指导行动。

流畅性效应源自认知心理学中的元认知这个简单直接的概念,即知道自己是否知道某事,比如你知道如何游泳,知道什么是固定利率抵押贷款。元认知是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会游泳,你就知道不要跳进深水池,天再热也不能通过这种方式给自己快速降温。如果你没听说过固定利率抵押贷款,你就知道在签贷款合同之前要了解它。元认知指导行动:知道自己知道什么,我们就明白该追寻什么,该避免什么;哪些水池可以跳,哪些不可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元认知。

元认知最有用的一条线索是熟悉、轻松、流畅的感觉。我们熟悉自己知道和能做的事情。如果我问你认不认识约翰·罗伯逊(John Robertson)先生,你会根据对这个名字的熟悉程度回答“认识”、“不认识”或“可能认识”。在外国的租车行里,孤身一人的你发现这个地方只能租到手动挡的车。左脚踩离合器,同时右手换挡位,你对这个动作的熟悉程度决定了你是否知道如何开手动挡车。

熟悉程度只是一个启发式 、一条经验法则、一条妥协的捷径,让人不用花费太多力气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判断一个人买得起多少价位的房子,一个众所周知的依据是贷款28%定律,即房子的月供不应超过每月税前收入的28%。启发式提供的不是最佳选项。28%定律只是一个粗浅的建议,你最终能否买下某套房子,或者是否有能力买房子,取决于许多因素。同样, 在无法全面确定自己所知的情况下,我们习惯于根据熟悉程度或流畅性做出元认知判断。 我们不可能在每次需要判断自己是否会游泳时去做游泳测试,于是就依赖我们熟悉的感觉。

这么做的问题在于,在大多数情况下对我们有利的启发式有时候也会对我们有害。就像我之前举的例子,在观看太空步视频20遍之后,人们会认为自己对这种舞步非常熟悉,这种熟悉感或者说流畅性会让他们误以为自己也能跳。同样,播种、施肥、浇水,最后收获美味的蔬菜,想象这个过程很简单,简单到即便是研究认知偏差的教授也产生了错觉,认为自己是园艺高手。

流畅性或者说熟悉度的启发式虽然有时会将我们引入歧途,但能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真正知道什么。 这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人类会依赖这一启发式,因为元认知的好处多过其引起错觉的害处。如果你觉得这太深奥、太抽象了,那我再讲具体一些。我们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的著名视错觉发现做类比,他在著作《思考,快与慢》( Thinking, Fast and Slow )中描述了这一发现。

我们用眼睛看到的世界是投射在视网膜这个平面上的。视网膜是眼球底部的一层感光组织,它是平的,所以我们大脑通过它接收到的图像是二维的。问题在于,世界本身是三维的,我们大脑中的视觉系统会借助各种线索感知这个三维世界。其中一种线索是线性透视,如图1-1所示,两条平行线看起来好像会交会于远处的某一点。我们的视觉系统会自动判定,只要看到两条线在远处某个消失点交会,靠近消失点的物体(线段A)与观者之间的距离一定大于前景中的物体(线段B)。我们已经知道离我们远的物体看起来小一些,当看到两条等长的横线放在线性透视图中时,我们的视觉系统会判定离消失点更近的那条线段更长。事实上,线段A和线段B等长,但我们的视觉系统“认为”A比B看起来要长。这就是所谓的蓬佐错觉,以发现者意大利心理学家马里奥·蓬佐(Mario Ponzo)的名字命名。你可以用尺子或者自己的手指测量A和B,它们完全等长,但看起来就是A更长。与此类似,对于流畅性效应等认知错觉,即便在你知道那是错觉之后,它们依然存在。

图1-1 线性透视

此外,为了避免过度自信而忽略自己的流畅感,就如同为了克服蓬佐错觉放弃线性透视而将世界看作平面,两者同样荒谬。错觉来自我们认知系统采用的各种线索和方法,这些线索和方法是认知系统对世界的适应,让我们能在充满无限可能性的世界里活动。显然,如果产生蓬佐错觉的系统能让我们感知世界的三维结构,那么这一错觉就可以忍受。同样,如果依靠流畅感能判断我们知道或不知道什么,即便它有时会将我们引入歧途,也没什么不好。

不过,视错觉的类比到此为止。视错觉于人无害,而在缺乏充分证据的情况下,过度自信则会带来严重后果,这些后果远比暂时毁了一条哈瓦那犬的形象,或者在菜场多花50倍的钱买4个辣椒严重。准备不充分,你可能会搞砸一次事关职业生涯的演讲;由于市场上一只股票的名称而高估其价值,你可能会输掉全部身家。

仅仅知道流畅性效应的存在和危害还不够。这就像体重超标,我们的身体生来就渴望食物,想要减重就不能只想着少吃点,还要采取措施对抗身体对食物的渴望。那么,在元认知根深蒂固的前提下,我们能否避开流畅性效应?答案是肯定的。 7IVAZzMJ67Sud5dNA1gJmSnLDzAJtg/9uQcr3MjYCii+7Jb3k02v3RW+6aHN2bs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