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证实性偏差这么糟糕,为什么还会存在呢?既然它对个人和社会造成如此大的危害,怎么没有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被淘汰呢?证实性偏差有没有好处呢?
答案听起来多少有些讽刺:证实性偏差是人类适应环境的结果,它将人类变成“认知吝啬鬼”,人类才得以生存。我们需要保存脑力或者说认知力去思考那些关乎生存的事情,而不是保持逻辑清晰。如果我们的祖先在X森林发现了美味的浆果,日常需求得到满足,那就没有必要去Y森林寻找浆果了。只要X森林有足够的浆果,那么是只有X森林有好吃的浆果,还是所有森林都有好吃的浆果,都无关紧要。
1978年,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认知科学家。他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不过他说明了一个比证实性偏差更普遍的规律。为了理解他的观点,我们首先要明确世界上充满无限的可能性。拿国际象棋来说,尽管棋子的数量是有限的,对弈规则也是确定的,但可能出现的棋局据估计有10 123 种,比可见世界中的原子数量还多。那我们的未来有多少种可能性呢?实际上,当对现实生活感到满意的时候,我们就会停止追寻更多可能性。西蒙称之为“ 满意即可 ”,其英文单词satisficing结合了satisfying(令人满意)和sacrificing(奉献)两个词。
之后的许多科学家对此展开研究,结果显示,面对生命中所需要的搜寻活动,是尽最大努力去追寻还是满意即可,个体选择的差异极大。如果你喜欢做个性测试,网上有类似的免费测试,看看你对可能性的追寻是会尽最大努力还是达到满意即停止。尽最大努力的人即便对目前的工作感到满意,还是会想得到一份更好的工作,会幻想过一种不同的生活,即使是最简单的信件或电子邮件,也会打好几遍草稿。满意即可的人给朋友买礼物从不纠结,总会接受第二好的选择,他们也很难认同在开始一段关系之前要进行测试这一观点。
有趣的是,满意即可的人比尽最大努力的人快乐。这很好理解。相比于孜孜不倦地追寻完美的灵魂伴侣,满意即可的人会选择一个足够好的对象,享受两人的相处。同样,比起搞清楚是只有这个森林有美味的浆果,还是其他森林也有同样美味甚至更好吃的浆果,享受在一个森林中找到的美味浆果更能让人快乐。证实性偏差可能是“满意即可”这种心理需求的副产品,让我们在存在无限可能的世界里感到满意即停止追寻。这样做能让我们更快乐,更适应这个世界。不过,在证实性偏差不利于我们适应这个世界,甚至给我们提供错误答案的时候,我们仍旧会对它深信不疑,本章已经举过太多这种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