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保卫黄河》
黄河在咆哮

作者:刘彦莎

“中国川原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中国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千米的沃土上河流众多,但万水千山中,能从声、形两方面使人震撼的,唯有黄河。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发源于此。黄河无私地哺育华夏民族,为人们提供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五千年以来,黄河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伟大昌盛;在战乱时期,她又守护着成千上万颠沛流离的人们。2019年6月入选中宣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的《保卫黄河》便记录了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黄河边的故事。

唱响主旋律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

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在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一曲慷慨激昂的《保卫黄河》在延安奏响。无数仁人志士高唱着《保卫黄河》奔赴前线奋勇杀敌,奏响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时代强音。《保卫黄河》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由光未然、冼星海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冼星海回国后深感民族危难深重,深知民众的苦痛。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他毅然站在了斗争前列。他确信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于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解放,“为抗战发出怒吼”,他纵笔谱写歌曲。1939年他去看望病床上的青年诗人光未然,听其朗诵《黄河吟》,听其讲述黄河呼啸奔腾的壮丽景象,乐思如潮。他用了一周时间进行创作,半月之内又完成了该作品八个乐章及伴奏音乐的全部乐谱,写就了这一时代中华民族的音乐史诗。

这首歌以民间打击乐节奏和广东狮子舞音乐旋律为素材,采用进行曲体裁,以短促跳动、振奋人心的音调,响亮的战斗口号,铿锵有力的节奏,快速大跳的动机和逐步扩张的音型,使歌曲充满力量和感情,极富号召性与战斗性。

而演唱时,歌曲的一、四部分合唱,二、三部分轮唱,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恰似黄河的波涛滚滚奔流,势不可挡。轮唱时“龙格龙格”的人声伴唱,听来变化无穷,情趣横生,增强了生动、活跃、乐观的气氛,巧妙地隐喻了抗日武装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终于汇成了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显示了英雄民族的伟大气魄。轮唱之后的一大段器乐间奏,不仅渲染了气氛,刻画了形象,又为结束段转向高潮做好了铺垫,使结束段凸显了中国人民誓将侵略者消灭干净的坚定决心。

科普传智慧

黄河流域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也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古时善治国者必先治理黄河水,此所谓“黄河宁,天下平”。在世界各地大都还处在蒙昧状态的时候,我们勤劳勇敢的祖先就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斩荆棘、辟草莱,劳动生息,创造了灿烂夺目的古代文化。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全长约5464千米。黄河流域内地势西高东低,高低悬殊,形成自西而东、由高及低三级阶梯。黄河源区位于第一阶梯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而下游第三阶梯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巨大的高度差为黄河提供了惊人的重力势能。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为什么叫黄河呢?原来黄河上游河段其实非常清澈,但黄河中游河段流经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集中分布区——黄土高原地区后夹带了大量泥沙,导致河水呈黄色,因此得名。

1.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黄河每年携带16亿吨的泥沙滚滚向东,所以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如果用这些泥沙筑一道1米高的墙,可以绕赤道27圈。人们普遍将黄河沿岸的河口镇、桃花峪两个地方作为其上、中、下游的分界点。黄河源头至河口镇的上游主要流经青藏高原,河水携带的泥沙较少,河水清澈。尤其在西宁市的贵德县清水长流,一贯雄壮的黄河却是难得一见的柔美。之后黄河进入支离破碎、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从此含沙量急剧上升。黄土高原的土壤主要为黄土,黄土土质松散,干燥时坚如岩石,遇水便容易溶解;而黄河从第一阶梯跌入第二阶梯,水流速加快,河水对沿岸的泥沙的侵蚀作用巨大,因此大量泥沙被携带于黄河之中。黄河出河南省中西部丘陵山区后,进入华北平原。面对地势突然变缓,黄河流速突然变慢,携带的泥沙逐渐沉积,使得黄河的下游段(即桃花峪至入海口)形成“地上河”。

黄河的泥沙不仅仅只有坏处,也可以在河口处形成河口三角洲。著名的粮仓华北平原就是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河流形成的冲积平原。同时,黄河所携带的河沙也是优良的建筑原料,这也导致了大量挖沙船几乎掏空了此河段的泥沙,使黄河变清澈了。黄河每年携带的16亿吨泥沙,其中有12亿吨流入大海,剩下4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2.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这是明代人惠世扬对壶口瀑布这一景象的真实描述。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它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镇,为两省共有旅游景区。黄河奔流至此,滔滔河水被两岸峭立的石壁挟持,束缚在狭窄的石谷中,300米宽的洪流瞬时收束至50余米,河水奔腾怒啸,山鸣谷应,形如巨壶沸腾;接着河水从20余米高的断层石崖飞泻直下,浊浪翻滚,水沫飞溅,烟雾迷蒙;最后跌入30余米宽的石槽中,形成“雷首雨穴”“万丈龙槽”“彩桥通天”等奇观。千里黄河一壶收,仰观水幕,“黄河之水天上来”,狂涛怒吼,声震数里,气概非凡。

黄河壶口瀑布

3.罕见的“揭河底”现象

黄色的河水奔腾咆哮,浊浪翻滚,淤积在河底的泥沙,成块成块地被翻滚的水流掀起,露出水面,但很快又破碎、坍落,被水流冲散带走。这样强烈的冲刷,在几小时至几十小时内就能将该段河床冲深几米至十几米。这便是有着黄河百年奇观之称的“揭河底”现象。

“揭河底”现象的形成条件十分特殊,很多学者开展过大量的研究。目前认为“揭河底”现象的发生应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河床的结构特征,呈明显的层理淤积结构,存在着具有一定强度的成块的胶泥层沉积,且下面有胶结强度极低的散粒体淤积物;二是水流能量,发生一定程度的洪水才能使揭底河段的水流能量达到揭掀条件。有研究报道,“揭河底”发生时水流顶冲到胶泥块以后,形成下潜水流,水流在能量转换过程中,形成强大的载能涡旋,淘刷胶泥块下部的薄弱层(可动性较强的粗砂层)。这种因胶泥块上下表面脉动压力波传播速度的不同而形成的瞬时上举力是“揭河底”现象发生的主要力学原因。

“揭河底”属于黄河上独有的泥沙运动,主要发生在黄河小北干流、渭河临潼河段。最近一次出现“揭河底”现象是2017年7月28日,在黄河小北干流合阳段发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上一次还是在1977年7月6日。据统计,1950年以来黄河小北干流共发生了13次“揭河底”现象,有8次“揭河底”现象引起河道长距离冲刷、6次河槽发生了大摆动。“揭河底”现象有利有弊,有利的一方面是,经过冲刷后形成了高滩深槽,便于河道泄洪排沙,对河床调整起着重要作用。不利的一方面是,“揭河底”容易造成河道主槽的摆动,增大对河道整治工程的威胁,甚至造成坍塌或者垮坝,使防洪抢险的压力增大;同时,河床携带的粗泥沙进入水库和下游河道,增加了泥沙淤积。

4.黄河为什么会“咆哮”?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河流长度长,上游下游的海拔差距大,途经省份多,河道曲折,有“九曲十八弯”之称,因为弯道多,所以河流流向变换频繁。具体来说,黄河因为上游地区落差大,在下落过程具有较大的重力势能,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因此黄河流速加快,具有较大的冲击力,水在流动过程中撞击岩石、堤岸、山崖都可以发出声音。只要水流有波浪,就可以改变空气的形状而产生声音。

咆哮的黄河

而歌曲中所唱“黄河在咆哮”,两句连续反复,铿锵有力,音乐性和形象性极强,比喻全国人民抗日热情高涨。在国土即将沦陷,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社会形势带来的压迫感、紧张感,人民对侵略者的愤怒、渴望战斗与胜利的愿望交织在一起,才会在听到黄河水奔腾的时候,觉得风在怒吼,马在叫喊,黄河在愤怒咆哮。咆哮的黄河,充满了战斗豪情,代表着中华民族永不屈服的精神。

四方学党史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了武装抗日的旗帜。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悍然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国共产党奋起进行全民族抗战,在卢沟桥事变发生的第二天就通电全国,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

在全面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协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局面。“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开展的游击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罕见的艰苦战斗。面对日军的反复“扫荡”,八路军只有非常简陋的武器装备,物质条件也极其恶劣,但是战士们仍旧“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抗日卫国,誓死保卫家乡,保卫中国。

为了打破日军的封锁和“扫荡”,遏制当时出现的投降危险和妥协暗流,1940年8月至12月初,八路军总部对华北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战役。8月20日,参战部队、游击队、民兵同时发起攻击。随着战役的展开,陆续参战的部队达到105个团20余万人,即百团大战。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大战在刚开始时,并不叫百团大战,而是被称为“正太路破袭战”等名称。按照之前的战斗计划,规定参战兵力不少于22个团。但战役打响后,对日军深恶痛绝的敌后抗日军民参战热情极高,各部纷纷投入大量兵力。

彭德怀和左权听取关于战况和实际参战兵力的汇报。当听到作战科长王政柱说参战兵力有100多个团时,左权兴奋地说:“好!这是百团大战,作战科再仔细把数字查对一下。”当王政柱正想再查看一下是否还有漏报单位时,彭德怀摆摆手说道:“不管一百多少个团,干脆就把这场战役叫作百团大战好了。”这样,才有了“百团大战”的称谓。

百团大战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0年8月20日—9月10日,主要任务为进行交通总破袭战,重点在于摧毁以正太(铁)路为重点的日军交通线。第二阶段,是1940年9月22日—10月5日,主要任务是扩大第一阶段的战果,继续破击日军交通,重点攻占交通线两侧敌人和深入抗日民主根据地内的日军据点。第三阶段,是1940年10月6日—1941年1月24日,中心任务是进行反“扫荡”作战。

战役自“正太路”打响后,迅速覆盖了除山东外的整个华北地区的主要交通线。一颗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划破了夜空,各路的突击部队简直像猛虎下山,扑向敌人的车站和据点,雷鸣般的爆炸声,一处接着一处,响彻正太路全线。地方抗日武装也纷纷参战,对日军铁路、公路、车站和据点等重要目标一同发起猛攻。根据地军民在“不留一条铁轨,不留一根枕木,不留一座桥梁”的战斗口号下,不顾敌机的疯狂扫射,进行了大规模的破袭战,铁路以及主要公路都被成功切断,华北各交通线一时陷入了严重瘫痪。

1940年10月30—31日,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进入反“扫荡”阶段最为惨烈的一场战斗——关家垴战斗,日军第36师团冈崎大队窜犯八路军总部设在太行山黄崖洞谷的水腰兵工厂。战斗陷入胶着状况,彭德怀在距战场仅500米的距离,观察并指挥129师、总部特务团和决死队,最终围歼该敌400余人于关家垴高地。

到12月初,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多次,毙伤日军2万多人,另外毙伤、俘伪军2万多人。此外,还破坏或摧毁了大量铁路、公路、桥梁、隧洞、火车站,缴获一大批武器和军用物资。根据当时的战报统计,八路军共摧毁日军据点近3000个。

面对惨重的损失,日本侵略军不禁惊呼:“共军乘其势力的显著增强,突然发动的百团大战,给了华北方面军以极大打击。”他们哀叹道:“八路军的抗战士气甚为旺盛,共产地区的居民,一齐动手支援八路军,连妇女、儿童也用竹篓帮助运送手榴弹。我方有的部队,往往冷不防被手执大刀的人包围袭击而陷入苦战。”

在这场大战中,抗日军民展现出高度的爱国热情和顽强的斗争意志。当时,抗日根据地的条件极为艰苦。因为“地瘠贫寒,交通阻塞,一切补给极感困难,有不少部队竟数日而不得一饱,不少部队旬日不曾休息”,但全体将士士气高昂,毫不畏惧,奋勇杀敌。其中,不少优秀的八路军指挥员、政治工作人员、战斗员英勇负伤,很多人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一次战斗结束后,一些战士身受重伤。看到伤痕累累、浑身鲜血的他们,许多战友都很难受。受伤的战士却反过来安慰说:“我的腿吃了两个‘黑枣’(枪子),一个在腿上,一个在脚上,这么一包看起来吓人,实际没有关系,取出子弹来就好了。”还有一位从脚到腹部都包扎了纱布,鲜血外渗的战士为了不让战友们担心,满面笑容地望着慰问的同志说:“同志,谢谢你!我很好,我是一个老兵了,受这点伤没有关系,伤很快就会好的。伤好了还上前线,不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誓不罢休!”

百团大战纪念碑

百团大战是全民族抗战以来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略性战役。这场大战,“犹如一阵暴烈的霹雳,轰动了整个华北战场,以至于全中国全世界。”对这场战役,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这样描述,整个华北地区都成了战场。战斗夜以继日,一连厮杀了5个月。这次战役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

党史人物
《黄河大合唱》作曲人

冼星海(1905—1945)

救国方式有很多种,有的人在前线用枪炮跟敌人作战;有的人以音乐为武器向敌人发出国人不屈的怒吼。作为家喻户晓的经典歌曲《黄河大合唱》的作曲者,冼星海便是后者之一。

冼星海出身贫苦但坚韧乐观,从小显现音乐天赋。1926年,冼星海进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学习,后赴巴黎勤工俭学,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至1938年间,他创作了《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黄河大合唱》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开拓了中国现代革命音乐的新局面,唤醒了民族觉醒意识,振奋了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抗敌救国的精神武器,获得了“南国箫手”“人民音乐家”美誉。

人物名片

冼星海,曾用名黄训,中共党员,祖籍广东番禺(今广州南沙区榄核镇)。中国近现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1985年我国发行《冼星海诞生八十周年》纪念邮票;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科学人物
1937年奔赴延安的红色科学家

高士其(1905—1988)

高士其192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赴美国留学。回国后,曾应邀在南京中央医院任检验科主任。当他认识到“见死不救的社会及黑暗势力才是吸病人血的大魔王”时,毅然辞职并拿起笔参加战斗,出版了《菌儿自传》《抗战与防疫》等众多抗日救亡主题的科普文学作品,在社会上形成较大影响。1937年他奔赴延安,与研究科学的青年们成立了延安的第一个科学技术团体——边区国防科学社。他是当时到延安的唯一留美学者,被毛泽东等称为“中国的红色科学家”。他一生写下数百万字的科学小品、科学童话故事和多种形式的科普文章,终生践行“把科学交给人民”的伟大事业,成为中国科普文艺的一代宗师。

人物名片

高士其,原名高仕錤,中共党员,出生于闽县(今福州市区)鳌峰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科学普及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顾问。被追授“中华民族英雄”称号,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3704号行星命名为“高士其星”。

总结强信念

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永不为过,她不仅地理位置独特,所孕育的文化也是独一无二的。正因如此,才会以“黄河”作为歌名,保卫母亲河,就是保卫中华民族的文化,保卫民族主权。“黄河在咆哮”仿佛是对当时社会的呐喊,鼓动全体中华儿女行动起来,增强爱国情怀,为抗日战争贡献自己的力量。

《黄河大合唱》为抗战发出怒吼,唤醒了中华民族的灵魂,表达了我国人民抗战的心声,激起了人民的斗志!听《保卫黄河》这一章的音乐,好像听到黄河水流奔腾湍急的声音,歌声此起彼伏,一个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场面跃然眼前。“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唱出了中国的危急,唱出了全国人民紧急抗战的形势。激扬的歌词与铿锵的旋律交融在一起,鼓励着中华民族团结起来,保家卫国,并肩作战,消灭日本侵略者,重建美好家园。

黄河,是中华民族生命的源泉,灿烂文化历史的发端,是不惧艰难险阻、压而不弯、奋勇向前的精神使者!吾辈缅怀先人丰功伟绩,感应传承红色印记,坚守初心使命。共产党人定能够矢志不渝,无畏前行,秉着一颗红色初心,让光辉照亮神州大地每一个阴暗的角落,14亿中国人民如同黄河流水——绵延不绝、团结一致、万众一心、神勇无畏!

扫码观看

扫码收听 cMVrsFxIM/oZzxDlS9JKHCDCXMHRZNeowdpnkul9+1jjx8IbNz9T1kmraE2o+iT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