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从音乐艺术中发掘“科学密码”的有益尝试

一群有科普情怀的音乐艺术爱好者策划编写了这部书稿,我阅读后感到这是一种既让人熟悉亲近又蕴含着科普新意的有益尝试,在这里和读者朋友分享自己的点滴体会。

之所以说“让人熟悉亲近”,是就音乐艺术而言的。书里面不少歌曲都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比如《南泥湾》《红梅赞》《浏阳河》等,我们正是听着这些亲切熟悉的旋律,由稚嫩走向成熟。如果说,生命是一首行进的歌,这些旋律里其实也蕴含了我们的生命密码。

之所以说“蕴含科普新意”,是因为编写者对这些歌曲里面的科学密码进行了一些科普性解读。这些歌曲,我唱了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以这样的方式,从这样的角度来诠释解读。这对于我们理解音乐艺术的丰富性,歌曲内容的知识性提供了一种有益尝试。显然,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从中吸收养分,增补能量,健康前行。

记得20世纪80年代末,我第一次来到中共中央党校学习,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给我们面授“系统工程”理论时,就提到过科学与艺术融合的话题。后来,我又在其他地方见到他的学生讲课时,引用了他写给中央音乐学院张帆教授的信件中的内容,“我认为高度文明社会就应该是艺术、美无所不在,科学技术也无所不在!”的确,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是艺术的,艺术也是科学的。钱学森曾在纪念他夫人蒋英教授(音乐家)执教40周年教学研讨会上的发言中说,他与夫人蒋英二人所从事的是完全不同的工作,一个是音乐、一个是科技,但夫人蒋英的工作对他却有很大的帮助。常常是他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夫人的歌声给他以启示和灵感。在这里,钱老再次生动地描述了文艺与科学的相互作用。

无独有偶,最近我在阅读百岁科学家杨振宁的一些文稿时,发现他也不约而同地谈到了科学与艺术的异同,他认为科学追求的是认识和理论,以及理解造化,从而在这些认识中窥见了大美。艺术之美的存在与之相同之处就在于顺应了造化的发展方向。这令我进一步想到,如何从艺术中发现科学之美,从科学中发现艺术之美,如何让科学之美和艺术之美“联姻”,这应该是我们这个新时代继续探索的命题。编写者在立足本职,辛勤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还结合自己的爱好做这么一件事情,我由衷地敬佩。我们不必也不可能人人都去追求“高精尖”,但像雷锋那样在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忠实履职的过程中,尽己所能让大家活得更健康更快乐一些,应该是予以倡导的。因此,以科普和艺术融合的方式,传承红色基因,传播健康能量,提高科学素养,推动社会进步,是值得赞扬的。这种融合不仅能在工作之余温暖个体生命,更能把个体生命的温暖聚合起来,共同温暖这个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伟大的新时代。

我正是基于这些想法来谈自己的阅读体会。我记得,2021年5月,我所尊敬的科学家袁隆平老师临终前的时光也是在家人的歌声中度过的。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由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牵头主办的《红色基因时代魂——党史中的革命歌曲密码解读》活动,本书中一些成果曾有过初步展示。时任湖南省委的领导参加了活动,对这一创新的党史学习教育方式给予肯定。2022年,我们迎来了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传唱、解读这些镌刻着时代标记的红色经典歌曲,将鞭策我们不忘初心,勇毅前行,共同为“健康中国”建设奉献自己生命的光和热!


历史学博士
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
湖南省文联第九届主席团主席
湖南省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 9YPpGYc6iiGhfTwnfN510AEvtnGkEBQjsy1hJK5hvch2tGKfRN0XSzzxEbY78pu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