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躺平很容易,前进也会有不期而遇的乐趣

冬天来临,万物凋零,可供摄取的营养来源和数量急剧减少,动物们为了自己能在冬天来临之时不伤及本源甚至饿死,过冬之前就要做好食物储备。凭借刻在基因里面的本能,动物的天性会在过冬之前积极寻找食物,努力进食,让自己能撑到下一年的春天。而人类似乎比较特殊,刻在骨子里的本能逐渐在退化,没有很强烈的主动意识,要在冬天来临之前提前做好储备,所以往往很容易造成原本可以避免的诸多悲剧。

近三年,很多行业和企业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我也曾亲身经历了几家企业成批裁员的残酷和无奈,因为十多年都从事HR(人力资源)工作,对裁员工作深恶痛绝却又无可奈何。其实没有人愿意经历裁员,有的员工直到被约谈的那一刻都不敢相信这一天这么快就到了。很多资深的老员工按部就班地上班,非常本分,直到失业后才惊觉自己并没有积累有竞争力的背景或经验,再找到同样收入和背景更好的企业机会甚微。于是有些人愤愤不平,抱怨企业,有些人干脆躺平,不愿奋力找工作或学习技能来提高竞争力,反而是在家里吃吃睡睡、玩游戏,没有钱了就向父母亲友要。尽管听到周围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也会觉得羞愧,但后来也慢慢麻木了,从无辜到恐慌,从无奈到躺平,最后向现实屈服,“破罐子破摔”地过一天算一天。

明明知道自己的行业即将步入夕阳,还不断怨天尤人,又心存侥幸,不做多方面的技能储备。当裁员潮来临时,必然将会手足无措,生存也会受到威胁。所以,我们永远要自问:如果下一秒就是冬天,我的准备工作是不是已经就位,能顺利过冬吗?假如能居安思危、具备远见,积累了多种谋生技能,一旦遇到行业或企业大变动就顺势更换赛道,这样的危机也成了机遇。

除了工作,其实婚恋上也会遇到中途“夭折”的爱情和婚内变故。结婚20年的朋友突然宣布已离婚,旁人听起来都感到不可思议和惋惜。深究后却发现,其实裂缝早已存在,一方忍无可忍而选择放弃,不愿修补也不愿包容,用了最激烈的方式解决矛盾问题。大龄未婚的单身贵族虽没有经历婚姻变故的可能,但也曾经历过铭心刻骨的情感伤害,或一直没有遇到“对的人”。

对于内心真正想要步入婚姻,建立亲密关系的人来说,面对令人痛不欲生的情感挫折和婚姻生活,选择躺平、放逐还是不断积极面对,解决问题,重新期待美好降临?人生的结局将会完全不同。

驻足的意义

人在经历创伤或危机时,往往伴随恐慌、焦虑、挫败、愤恨或其他消极感受,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对此深有体会,他说:“人都是被自己打败的,而且首先是被自己的情绪打败。”

也许大家都听过关于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的解释。当代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可以分为本能脑(又叫爬虫脑),在脊椎的最顶端,在我们脑部的最中心;第二就是情绪脑(又叫边缘系统);第三就是理智脑(又叫大脑皮层或新皮质)。几十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生物,直到3.6亿年前,在爬行动物的身上才出现了本能脑。本能脑结构简单,是一块反射结构,使爬行动物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本能的反应。2亿年前,在哺乳动物的身上出现了情绪脑。情绪脑可以使哺乳动物在环境中趋利避害。到250万年前,在灵长类的动物上出现了理智脑,位于我们大脑前额区域的新皮层。直到20万年前,理智脑才成形,赋予我们智慧。人类进入了高速发展和瞬息万变的智能化时代,生存环境没有了远古时代的艰难和危机四伏,人们开始追求生存以外的事物,没有了原始人的野性,开始变得西装革履、文质彬彬,但我们的大脑中还会维持原始人那种“要么战斗,要么就逃”的状态,依然具有避难趋易、急于求成的天性,于是我们经常会陷入“我知道,但我做不到”“我想要,但我不行动”的这种知行无法合一的状态。

科学研究表明,我们的大脑中有着数以亿计的细胞,其中神经元约有860亿个,这个数字比现在地球上人口总和的10倍还要多。大脑中本能脑与情绪脑占八成,而且本能脑与情绪脑更接近于心脏,可以优先得到血液的供应。本能脑与情绪脑控制着人类的潜意识与生理系统,包括听觉、视觉、触觉、呼吸、心跳、血压等等。在运算速度上,本能脑与情绪脑每秒达到1100万次,而理智脑只有每秒40次。而且,理智脑在运行的时候相当地耗能。所以,这也导致人类的很多决策都是来源于本能脑与情绪脑,理智脑很少参与决策。

那我们是不是就对此无能为力了?不是的,人类通过学习和刻意练习,可以协调三重大脑之间的关系,跳出旧有的惯性,提升认知。

在慌不择路或开始走下坡路时,我们要打开让理智脑发生作用最关键的一个开关——驻足,安住当下,让自己回归清醒和理智。

电影《超体》是一部科幻片,电影涉及生物、医学、物理等方面,最后上升到了哲学意义。电影中女主人公露西原本是个普通人,不料因意外摄入过量CPH4而意外拥有了超能力,当大脑开发接近100%时,她的大脑打开了上帝视角,变得如神一般“无处不在”。电影虽然是夸张的,也缺乏科学依据,但我们从中能看到,每一次露西在险境中逃生,都是无比镇定地进行了360°局势观察分析。当一个人足够冷静和理智,也就少了被情绪脑和本能脑操控的机会。

在很多竞技类比赛和极限挑战中,运动员需要有振奋和稳定的竞争状态,才能感到信心十足,避免紧张焦虑,能够充分认识到潜在的困难和复杂的比赛形势,同时又感受到自己势在必得。与此类似的场景还有马戏团表演中的空中飞人。

如果我们的生活忙碌到无法驻足片刻或我们已经陷入情绪崩溃边缘,该怎么办呢?在这里分享一个心理学技巧——逐步抽离法。NLP心理学上有一个可以消减事情带给自己情绪的方法叫自我逐步抽离法,是指从一个复杂而失控的局面里面,把自己瞬间抽离出来,通过外部视角看当下这一幕,把自己从演员突然变为导演,一旦成功抽离,一瞬间我们就清醒了,从狂躁、悲愤、怒火中开始冷静下来,开始关注如何自救、如何找到最佳打法。逐步抽离法能够把自己从事情发生的现场和负面情绪中抽出,如外人一般注视自己和环境。这样既能保持对现场情况的了解和掌握,同时又能摆脱情绪困扰,使自己能有效和冷静地找到解决方案。

自我逐步抽离法的具体练习:

1.通过几次深呼吸,尝试想象自己站在所处的房间的门口,看见自己此时正坐着、站着或躺着?穿着怎样的衣服?表情如何?可以练习几次。

2.想象有另一个自己站在自己旁边约2米处,看到自己周围的环境。

3.想象自己慢慢回到本人所处位置,然后再抽离去刚才的2米外,反复做几次,直到熟练为止。

4.如果此时情绪难以自控,想象有另一个自己走近并给予自己安抚,可以是拥抱,可以是一些鼓励的、表达同情和理解的话语,想象有充满爱的眼神和温暖的鼓励围在自己身边。

5.回忆一次让自己感到紧张的经历或者未知的害怕,重温当时的景象、声音及内心感受,然后想象自己抽离本人的位置,站在10米远,隔着一层玻璃,看房内当时的你。注意内心感受的减轻,然后再往后退,想象所处的大楼也在变小,所有周围景象都正在不断缩小,当自己心情平和时,再次返回现场,可以让自己心中不再有情绪困扰。

6.想象一些无关的事(可以想一些开心的事或者无关的小事,不要想那些需要深度思考的事)。

以上抽离法练习到熟练后,可以继续练习多种抽离的视角,比如在时间上的抽离、在空间上抽离、在情绪上的抽离。每当在一个场景中发现自己情绪即将失控,或者因为压力和劳累极度压抑,便可以凭这样的抽离消减情绪,给自己爱的能量。

我在培训时运用过五分钟静心冥想法,也提倡很多企业在培训或开会前进行一分钟正念冥想,既可以让与会人员放下各种待办事件,全身心投入到接下来的时间里,又可以起到定神和解压的作用。不管是聚焦问题的会议还是全身心投入的培训,会前冥想都能起到积极作用。

每年做员工满意度调查时,很多员工都会提到会议管理问题,大家都惧怕无效会议和严重拖延的会议。一不小心,会议就会陷入偏离问题的讨论,因为某个人提出的有争议的问题而过度讨论,最后双方或多方进入到非理性的情绪中彼此抨击、控诉,引发更深的人际矛盾。有时参加会议或培训的同事心不在焉,还在想着家里或工作上不愉快的事,或者还在思考自己未完成的工作,这样是不可能做到全身心投入会议的。这时候,主持人带领大家进行会前冥想就是良策,大家把思绪做一次暂停和整理,由主持人提出本次聚焦的主题、限定的时间和要求,这样一来,会议就会高效很多。关于会前冥想,有四个关键要领能确保这个环节起到全场聚神安心的作用:

1.冥想带领需要一定专业和经验,不是随便找一个员工就可以引导。

2.开始前尽可能创造安静和幽暗的会场环境,比如关灯和放下窗帘,不要有噪音和人员进出打扰。人在这样的场域可以做到完全放松,不用担心自己会被注视,能够配合引导进行深度放松和闭目凝神。

3.冥想音乐的选择要优美轻缓,长度适中。节奏不可时快时慢,或一首曲子很短就中途就没声音了,建议可以专门搜索冥想音乐然后单曲循环。

4.冥想引导需要提前准备好引导词,除非你是非常有经验的冥想引导师,否则就会毫无准备,在引导过程中说错话或结巴,或者大脑断片接不上话,大家好不容易进入深度冥想的状态中,却因为引导表达失误而走神被拉回现实,这样的表达失误不仅不能起到放松解压作用,效果还会适得其反。

一念天堂,修炼正向思考力

在家庭的生活里,我们会看到这样的一幕:丈夫下班回家感到非常疲惫,看到妻子正在看一个偶像剧,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很是投入,丈夫觉得妻子总是看这些电视剧,没有品位,又想到很多精英女性与时俱进,热爱学习,一对比,就觉得妻子这么多年都不思进取,除了家务和带娃什么也不会做……这样想了一会儿,丈夫在阳台默默抽了一支烟,然后觉得生活无聊透了,和妻子没有共同语言。此时,他正好听到妻子说起这个周末全家度假的事,就冷冰冰地说这周末要加班,实在去不了。妻子觉得很失望,开始抱怨丈夫总是忙工作而心里没有家庭,不陪老人孩子,也不分担家务……于是,一场夜晚上演的家庭闹剧就拉开帷幕了。

画面切换到另一个场景,同样是丈夫回来,发现妻子在看偶像剧,丈夫觉得自己在外面打拼,常常没有时间陪伴家人,妻子能看电视打发时间也挺好。回家有妻子、孩子,有热菜、热饭,有电视的声音,真是温馨,像极了小时候与自己父母一起度过的温暖时光。丈夫一起陪着妻子看了一会儿偶像剧,顺便问了几个演员名字,觉得跟下属有话题聊了。丈夫想到自己的妻子看电视的爱好比逛街购物省钱,因为他知道很多女性都爱外出购买昂贵的化妆品、服装鞋包,有时还会去美容整形,花钱如流水。他觉得过日子还是简单好一点。于是,他主动提出周末全家老小一起去度假,好好吃一顿大餐,把时间留给最重要的家人。妻子非常开心,说老人孩子一直都在盼望着度假,老人年龄大了,能让他们看看世界也是尽孝。

两个场景,同样的人和事,因为看法和观点的不同带来了认知和行为的不同。一个是吵架之夜,一个是温馨之夜,完全不同的结果。

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有一个“ABC情绪理论”。他认为,人的情绪主要源于自己的信念以及他对生活情境的评价与解释的不同。即事情的前因A(Antecedent),透过当事者对该事情的评价与解释,以及对该事情的信念B(Belief)这个桥梁,最终才决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C(Consequence)。在家庭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可以用ABC情绪理论进行转念。正如叔本华所言:“事物的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

对事情的观点和看法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但有积极与消极之分,而且每个人都多少会因为消极或积极的心态而产生下意识行为,也会为此去承担最后的结果。一刹那的某个选择或决定,即使看起来微不足道,对未来的影响也是很关键的。构筑出什么样的生命图腾,取决于我们人生中的各种“蝴蝶效应”。

有一位女士约了一个许久未见的好友聚会聊天,出门前她打扮得非常漂亮,还带了一份精心包装的礼物。结果走出家门不一会儿,刚才还晴空万里的天空突然间雷电暴雨。不仅礼物打湿了,她穿的漂亮衣服也打湿了,就连高跟鞋里面也进了水,她的心情瞬间变得很糟糕,心想:“我怎么这么倒霉,遇上这种大雨,看来今天不适合外出,诸事不顺,我还是不出门了。”于是她打电话给朋友说改次再约。她的朋友本来已经出门,而且为了这天和她的约会推迟了其他安排,现在只好冒着大雨再返回家,心里想:“怎么这样突然爽约,看来这个朋友对我并没有在意,算了,以后我也不约她了,本来想着有一个非常棒的合作项目要一起合作呢,一场雨就会放弃的朋友,以后合作估计也难长久……”友谊的小船就被这场雨打翻了。

同样还是这个场景的另一出剧情:这位女士出门遇到大雨淋湿后,打电话给自己的朋友说:“真不好意思,我要迟到20分钟,大雨让我衣服鞋子全部湿了,我回家换一下,然后等雨稍微小一点儿就出来。”因为她还带了一个不能淋雨的礼物给她的朋友。朋友会想:“今天这种天气还能一起出来聚会的绝对是真爱啊!”朋友非常高兴,说为了这次约会自己也推掉其他很多安排,一定会等她来。最后两个好朋友一起度过了非常美好的一个下午,不仅友谊升温,两个人还谈成了一个非常棒的项目合作,可以让她们此后每年增加几十万收入,她们还约定拿出赚到的钱一起出国旅游,一起美美地购物,享受人生。同样一个被大雨突袭的日子,不同的人的看法和观点会决定不同的行为,又会促成此后完全不同的际遇,是不是很神奇呢?

修炼正向思考力就是提升积极思考的能力,遇到挑战或者挫折时,不断地改进思路,不逃避、不否定,而是强化正向力量来迎接挑战。正向思考力也是一种克服挫折的信念,凡事都往好的方面想,相信天下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积极的心态展露出信心、诚实、希望、乐观、勇气、进取、慷慨、容忍、机智、诚恳,当负面情绪的困扰来临,就可以通过正向思考力,改变行为模式,过上积极正向的生活。

正向思考力的培养有三个途径:

第一,多和欣赏你的长处并愿意表扬你的人在一起。被人肯定和表扬,是一件提升能量的事,会让你更加乐观、充满斗志地生活。

第二,减少浏览和散播负面信息。首先,我们自己可以具备远离负面信息的意识,不要总是围观微博上的各种网络暴力或对骂战,不要经常跟喜欢抱怨、喜欢吐槽他人的朋友在一起。其次,我们自己也要谨防自己是负面信息的传播源,不要盲目抨击或言语攻击他人。

第三,多做利于自身成长的事,包括培养兴趣爱好、学习一项技能等,让自己进入心流时间。有些人闲暇时喜欢阅读、写作、跑步、画画、书法、听歌等等,这些都可以让我们进入心流状态中,让自己充满积极情绪。

吐槽和感恩练习

一对夫妻可以轻松快乐地吐槽彼此,这样其实很好。一段对对方幽默的吐槽,不仅可以消除疲惫,还能愉悦心情,增进夫妻感情,简直羡煞旁人。然而,现实中很多夫妻从来不是在吐槽,而是在挖苦、贬损、嫌弃甚至吵架;有的夫妻惧怕总是吵架,干脆从来不吐槽,一生气就直接进入冷战,导致怨气越积越多。所以,吐槽是一门艺术,不仅需要智慧和幽默的口才,还需要夫妻两人站在同一个频道中。

我和丈夫曾经也发生过比较大的家庭危机。本来只是经济危机,差点就成了婚姻危机,好在当时在十字路口似的关键节点,我用了心流法则,让自己愤恨焦躁的心重新回到内在的平静,找到了心中的答案。我求助了国内知名心理专家王兴林老师,他教给我的方法就是吐槽和感恩疗法——把决定家庭未来的重大决定先放放,先完成6周的吐槽和感恩练习,排除双方积怨。人在恐慌和愤怒中会失去理智,接下来的一周,我内心各种悲伤、惶恐、焦躁、愤恨全部交杂涌上心头,无法安静思考,只能像个怨妇,看到谁都想哭诉自己命苦。后来通过吐槽与感恩练习,我们终于能心平气和,重新面对难关,协商处理办法——是作为冷静的成年人进行的商讨,而不是作为两个缺乏担当只想攻击或逃避的孩子。最后我们的确找到了最佳解决方案,确保了婚姻大船没有触礁,继续航行。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本自俱足的,不管多么复杂和困难,当我们足够冷静,都能找到迷宫通道。

以下是吐槽和感恩练习的具体方式:

1.夫妻两人达成共识,一起完成这6周的练习,每人一周,轮流进行。

2.所选择的环境要尽量独立和舒适,不被打扰。在沟通过程中全身心投入,尽量不处理其他任何事。

3.每人在轮到自己的这一周里的前3天,找一个时间段和对方进行一次吐槽练习,吐槽时长双方自己定,尽量现场进行。吐槽中说的一方可以面对墙进行(避免面对面吐槽有顾忌而放不开),墙面上可以放对方照片或写一个名字贴上;听的一方坐在侧面倾听,不可轻易打断,遇到吐槽的一方情绪过于悲伤而哭泣,可以递纸巾和表示安抚的动作。如果遇到吐槽一方情绪怒火难抑,有激烈行为,可以表达感谢对方的倾诉,表示抱歉和自己需要成长完善,而非针锋相对地辩解,将吐槽演变为吵架。

4.吐槽练习和感恩练习需要分开两次进行,感恩练习可以在一周后4天找一个时段进行。感恩练习可以面对面,看着对方眼睛诚恳地表达,同样不限制时长。

5.每人轮流一周,是为了避免变成双方一起抱怨、吐槽对方而缺少了倾听的机会,建议可以各进行3周,即一共6周时长。

这个过程的体验式是这样的:第一周我先开始吐槽练习,因为是表达不满和怨气,不用任何思索,张口即来,虽然吐槽的很多问题不一定马上解决,但吐完心里很轻松、很畅快。几天后的感恩练习时,我担心说不出感恩的话,就跟自己心灵对话:感恩一定是有的,伴侣不可能一无是处,于是我从时间线找灵感,从恋爱期开始讲起,边想边讲,最后非常自然和诚恳地表达了一个小时的感恩,分享了婚后感到庆幸和自豪的事,容易被忽略的幸福甜蜜的小细节,说到感动时,我们两个都有抹眼泪。我当时想,感恩环节实在太神奇,两个战斗中的人,因为感恩环节,心开始变柔软,从冰点开始一点一点回暖。

等到我丈夫开始第二周吐槽练习时,我的第一反应是,你凭什么还有可以对我吐槽的呢?我里外操持家务,一直隐忍包容,只有被感谢的份,没理由还被吐槽。而事实上,那一次吐槽,我听丈夫说了整整2个多小时,中间还吃了一顿晚饭,饭后居然还能不用做准备地继续吐槽,每当我故作大方问“吐完没有”,我丈夫就像巨型牙膏,又能挤出一些。我全程沉默,因为吐槽需要倾听,我丈夫不忍心地问:“你还可以吗?是不是听得怀疑人生了?”事实上,我的确有这样的挫败感,甚至有两次不受控地抽离出现场,我远远看着现场的两个人,我在思考是否所有看似美满的家庭一旦开吐槽大会,夫妻双方都会如此滔滔不绝?我总是认为男人话少而神经大条,原来仅仅是没有给他一个大胆倾诉的机会?我突然就明白了心理咨询师的用意,为何要轮流倾听吐槽?因为换在平时,听到每一句吐槽我们都会觉得刺耳,然后会像乒乓球冠军一样力求把球打回去,最好能凶猛扣球,不给对方生还余地。

吐槽和感恩练习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忽略对方的感受和需要,家庭生活中其实遍布盲区,有不了解对方喜好而强压硬塞的好意,也有很多对彼此付出熟视无睹甚至毫不领情的麻木。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女人在家里几十年操持忙碌,男人并不感动。没有感恩的家庭文化,夫妻双方做什么事都得不到正面反馈,经常盲人摸象,而对方的诉求和喜好又经常被忽视和否定。因为缺少平时的倾诉和相互理解,最后导致很多情侣和夫妻在积压大量不满后,爆发激烈争吵。

我们非常幸运地完成3周的吐槽感恩练习,夫妻两人发现情绪得到清理后,终于可以不带着愤恨、攻击或逃避等负面情绪进行问题讨论了,而是双方心平气和地沟通和商议家庭危机的解决办法。

有的女人认为自己贤惠持家,一心一意,对方就会更爱自己;有的男人认为自己努力挣钱就是给家人爱的方式。我们认为的自身很多的成绩和优点,其实在对方眼里未必如此。

《绝望主妇》里的完美主妇是一个让周围所有邻居和好友们感到羡慕和佩服的女人,每天能变戏法般地做出小镇上最美味的餐点,家里布置得美如样板房,干净又艺术,毫无地方可挑剔。然而她的丈夫和儿子却生活得非常痛苦,他们认为自己就是平凡人,和完美人格的人一起每天听着“正确的大道理和最佳做法”,这样的生活太累。

对于完美型人格的人来讲,凡事都有标准和原则,凡事都应该更用心和更出色,似乎懒惰愚笨都像犯罪。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这样高标准要求自己。当我丈夫跟我吐槽我平时那些爱收拾整理的“优点”让他多么不适,我絮絮叨叨地说“人应该怎么样”让他每一分钟都想离家时,我几乎从自我感受良好的云间跌到冰窟。这也许就是生活的哲理,给一个讨厌吃鱼的人换着花样费心地做鱼,还希望对方明白吃鱼有很多益处,并希望他为你的用心良苦而感恩,这是不可能的。婚姻里有一个看不见的情感账户,每一次对彼此的失望都会让情感账户流失爱,最后婚姻就变得岌岌可危,只剩空头账户,任何一次小矛盾都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那根稻草”。

在之后几天的感恩练习中,我丈夫生平第一次跟我表达了半个多小时的感恩,一口气说了16项感恩,还用了MECE法则,不重叠也不遗漏,每一个感恩项归纳总结得都很有高度,并且也会举例说明。男人大多不擅感性表达,尤其理科男,不得不说,听伴侣表达感恩这个环节非常愉悦。悄悄说一句,我甚至愿意在用这样的感恩练习,替代自己生日当天的生日礼物和蛋糕。

我们是自己人生的主角,未来怎么样,我们未必都清楚,但当下做什么是我们能决定的。我们在随后6周的吐槽感恩练习后,决定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接受上天给的所有“烂牌”,因为怨天怨地不是最佳解决办法,当我们把最大的方向和基调定在挽救和向上攀爬时,我们开始把握一切机会,游到岸边重新站起来。那一刻,我们互望了对方一眼,笑了,因为虽然一身泥泞,狼狈不堪,可是我们没有在翻船后“溺亡”,我们想要重新玩一局。没错,如果人生只是一场游戏,只有最坚强和勇敢的玩家,才能做最后的赢家。

推荐所有情侣和夫妻把感恩和吐槽练习引入家庭生活,作为阶段性固定活动项目,每周或两周进行一次,可以避免大量的家庭误解和矛盾积压,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彼此了解和体谅,真正明白对方的需要和期望,从此不再出现“苦心无好报”的状况,不再带着自己主观的想法和控制欲不停地付出,不再不允许对方表现出不满意、不领情和不珍惜。

一盒充满未知的巧克力

很多人都看过《阿甘正传》,这部电影片头的经典台词是:“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的确如此,我们谁都不知道打开的这盒人生巧克力什么味,未来会是什么样,下一步会发生什么。我们经常性地悲观和焦虑,巨大的压力和恐惧让我们不敢放松,我们不可以任由事情发展。我们也会不甘心地发现自己开启的巧克力是某个口味,不停抱怨,并且期待改变。

我去菜场买菜常光顾一对中年夫妻,他们给我一种积极的生活状态,让我至今印象深刻。他们每天劳作,全年无休,每天只睡5小时,这样的工作应该觉得很苦吧!我以为如此。可是,我每次去买菜,看到他们都是互相体贴、高效联合,偶尔还会相互调侃,俏皮打趣。有多少家庭能如他们一般安于当下、相携相伴?

假如拿到一颗并不喜爱的人生“巧克力”,有多少人能用平常心品尝出生活的美味呢?唯有用心去珍惜每一分钟,做好每一件事,用爱的眼光去感受,才能看到五彩斑斓的世界和绚丽多彩的人生。人生也是充满变数的“巧克力”,你无法预料下一颗拿到的是什么,无法预料下一分钟迎来的是暖阳还是风浪。其实人生就是不断失去的过程,《阿甘正传》中阿甘深爱珍妮,但珍妮不断地离开他,她立志像一只小鸟一样,远走高飞,虽然最终也回到了他的身边,却没多久就生病,离开了阿甘;阿甘和巴布在越南的时候,巴布牺牲了,邓中尉失去了双腿;对于阿甘最重要的妈妈,也在老年的时候去世,离开了阿甘,最后只有阿甘和珍妮生的孩子相依为命。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拥有的最终都会失去,所以不妨大胆一点,爱一个人,攀一座山,追一个梦,如同《阿甘正传》里的那一句话:“只有把过去抛在脑后,你才能获得前行的力量。” Lp8Gnp9xiRQNS5MXrN6k4mQyH1t0gKVZPQuk0dlTroQZtJEJKa9qYnEUJRRg50Z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