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生命的意义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不断变化的。尼采说:“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20多岁时,我每每回忆家境的艰难、举家大迁移适应新环境的困难和从小到大如考试机器般存在的悲哀,总以为30岁后一切就能顺心如意。

30多岁时,回味一路走来,职场沉浮的广漂奋斗路、九苦一甜的自学进修路、不断邂逅又不断受伤的情海红尘路,路路都是苦多甜少,总是期盼40岁后就顺遂不惑。

如今40多岁,回望这些年成家育儿的脑力、体力、心力三重考验,家庭经济危机的逢凶化吉,创业阶段的越挫越勇,却发现已经不再翘盼什么大顺,干脆把每一天都当成真人版“饥饿游戏”。上天助自助者,含泪播种的人必能含笑收获。

每天从床上醒来,我都感到非常庆幸,又非常喜悦,工作依然是繁重的,要化解的难题依然排着队,意外和惊喜也都如硬币的两面不知正反,但我无比笃定——只要活着就有希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上天每一天都会发出一些杂乱无序、时好时坏的牌,只看每一刻我们如何珍惜和如何把握,要做身穿盔甲的雅典娜女神、威武圣斗士,还是认栽认怂、随便可捏的“软柿子”,都是自己说了算。

古人云:“人生有所求,求而得之,我之所喜;求而不得,我亦无忧。凡事不强求,尽人事,听天命。”以“入世”的态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态度去收获,才能活出人生的大智慧。 rvp11VU9HFfuZSvyKK3/3Iq+5aimZ8a33EPHaqbEBBxg4yRklrwEOQ71gWLfLRA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