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你会受到害羞的困扰吗?比如,父母带你去亲戚家时,你非常紧张、不自在,回答亲戚的问题时扭扭捏捏,声如蚊蚋;需要自我介绍、发言、和人搭话时,你总想逃避、拖延,即使开口了,也一直磕巴,额头冒汗,面红耳赤;你很想和别人交朋友,却总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或者好不容易迈出了第一步,却发现自己把事情“搞砸了”……
如果这些事常发生在你身上,别担心,心理学家有办法。
菲利普·津巴多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的心理学教授,他对害羞这种现象进行了非常细致的研究。
津巴多对来自各行各业的5000个人做了问卷调查,问题包括:“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容易害羞的人吗?”“通常你会在什么时候害羞呢?”,等等。然后,津巴多还和一些觉得自己容易害羞的人谈话,问他们害羞时都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调查显示,有超过40%的人会觉得和人相处时容易害羞,未成年人感到害羞的比例更高,达到60%。也就是说,你周围10个小伙伴中可能就有6个容易害羞,这个数字是不是让你大吃一惊?
津巴多又研究了让人害羞的原因。通过和害羞的人交流,他总结出了一个“ 害羞表格 ”(见下方)。
和哪些人相处更容易让人害羞呢?排名靠前的是陌生人、异性和权威人士。
在哪些情况下人会更容易害羞呢?大部分人认为,当自己成为公众的焦点时,比如在很多观众面前演讲的时候,会更容易害羞。还有,当他们面对一大堆人时,也会容易害羞。
为什么大家在这些场合,和这些人相处的时候,会容易害羞呢?津巴多又做了一个小实验,他找来一些容易害羞的男生,让他们作为观众观看一位漂亮女生的演讲。不过,当观众看演讲也分3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 :参与者会和这位女生在一个房间里,听完她的现场演讲之后,还可以向她提问,和她聊天。
第二种情况 :参与者依然和女生在一个房间里,不过女生讲完就走,不能和她互动。
第三种情况 :参与者会在另一个房间里,通过电视来观看女生的演讲。
参与者需要努力记住女生讲的内容,看完之后,要尽量回忆出来她都讲了些什么。津巴多认为,如果参与者光顾着害羞、紧张,就可能什么也记不住了。
请你先猜猜看,在这3种情况下,哪种情况会让害羞的人更紧张呢?大部分人根据直观感受,都觉得参与者在第一种情况下会更紧张,毕竟是和女生在一个房间里,还要交流互动啊!
出乎意料的是,答案是第三种情况,也就是在另一个房间通过电视看女生演讲时,参与者最容易紧张。为什么会这样呢?
津巴多和男生们进行了沟通。原来,在第一种情况下,参与者能清楚地感觉到自己不是这个场合的焦点,演讲的女生才是。但是,当参与者一个人在房间看电视,周围还有实验人员观察着自己的时候,参与者就会觉得自己成了这个场合的焦点。
这样看来, 导致害羞的最大原因,就是我们把自己当成了舞台聚光灯的焦点 。所以,津巴多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害羞的核心问题,就是过度的自我关注,过分关注负面评价。”
当我们理解害羞的核心问题之后,解决它的方法也就呼之欲出了——增强你的 自我意识 。有较强自我意识的人,往往比较自信,不会过度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会更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关系。
具体怎么做呢?津巴多有一套专门的方法来帮助害羞的人,其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练习,叫“ 保护隐秘的自我 ”。
请你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你发现了一个博士的邪恶阴谋,他制作了一个和你一模一样的机器人,但这个机器人是为邪恶势力服务的。如果你不想让别人把这个坏人错认成你,你该怎么做呢?可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你有什么独特之处是无法复制的吗?
2.最了解你的人,能够把你们区分开吗?
3.有没有人知道只有你们两个人知道的秘密,可以通过这个暗号认出你?
4.假设你做任何事,机器人都可以完美地模仿,那么如果你隐藏一些东西,只在关键时刻展示出来,是不是就可以使自己不被认错了?你可以隐藏一些什么呢?
这个练习能帮你找到自己 独一无二的特质 ,有的特质甚至你以前都没有意识到。思考完后,请结合“害羞表格”中的“人物”部分看一看。不过,这次要从下往上看,先看看那些让人相处时不那么害羞的人,比如父母、朋友。
把“隐秘的自我”和表格内容结合起来看,会有什么效果呢?举个例子,如果你觉得自己擅长玩拼图,就别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想一想,谁最了解你?如果有谁因为你擅长拼图而和你成了朋友,你就可以多和这位朋友一起玩。进一步想,既然你的拼图能力很强,那么你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应该也不错,如果学校举办一些和这方面有关的团队活动,你就可以积极参加,说不定能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保护隐秘的自我”练习的整体原则,就是从这个“害羞表格”的下方开始,逐步往上走。经过不断练习,你会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合群了。
对于“害羞表格”,我们不是非得全都挑战一遍,你并不需要锻炼到那么强大,毕竟很少有人能在一大堆陌生人面前完全不紧张。 适度害羞是非常正常的 ,你能通过这个练习获得一些亲密的好友、信任的同伴,就已经很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