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一个认识误区:治愈焦虑和不安的最好方式就是让自己拥有得更多、更好。尤其是金钱和名利,越多越好。
但其实,一个人的内在如果没有安全感,那么他拥有的东西越多,不安全感也就越大。就好像你拿着1个杯子,就只有打破1个杯子的可能;拿着20个杯子,那么就有打破20个杯子的可能;若是拿着20个水晶杯子,就有打破20个水晶杯子的可能。相同的条件下,这3种情况的危险系数会随着拥有得越多而变得越大。人们在焦虑的状态下,拥有得越多就反而越容易陷入害怕失去、害怕自己能力不够、害怕自己不能创造出更多价值的恐惧泥潭里。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最终的结果就是我们的心灵不堪重负。
我想很多人或许会说,按照这个说法,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曾拥有的人就是快乐幸福的吗?
当然不是。
物质,一定是我们获得快乐生活的基础。
但是人们很容易为了逃避恐惧去创造物质财富,而不是享受创造带给自己的快乐。比如一部分人会说小时候学习是为了取得高分,不用挨打;大一点的时候学习是为了在班里有个好名次,让老师喜欢自己;等考研考博的时候,是不知道除了学习自己还能做什么。这些理由都是外在的,其实我们学习的真正原因应该是学习好带给我们的荣誉感,喜欢的某个学科带给我们好奇心的满足,攻克某些知识难关带给自己的力量感、成就感等。
为了逃避无力感和自我不确定性,人们很容易陷入焦虑怪圈,丝毫不敢放缓繁忙工作的节奏。我接触过很多严重焦虑的企业家,身家已经上亿,每天忙得无暇顾及孩子、家人和自己的健康,当孩子出现重大问题的时候,他们才来到咨询室。企业家在诉说自己作为创业者的艰辛和不被理解的心酸时,他的孩子则坐在旁边一脸冷漠。我问这些企业家真的一年之中连完整陪孩子一天的时间都没有吗?他们先是说太忙,接着又说事情有轻重缓急,再后面说不得不……而最后的答案通常都是:我不敢停。
更常见的是,人们还喜欢把内在价值感和外在物质价值强行关联,从而忽略了自己内在真正有力量的东西。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别人家的孩子之所以好是因为成绩好”“好男人的标准是能赚钱、有权力”等。
甚至,人们不仅仅这样残酷地对待自己,他们对待身边的亲人时,也完全以物质作为衡量优劣的唯一标准。这样做的后果是人们不是和自己爱的人一起生活,而是把在一起的人打造成自认为正确的人之后再去爱。
所以,我认为快乐的人不是手上拥有很多个杯子且杯子材质昂贵的人,而是不论手上有多少个杯子,他都相信自己有喝到水的能力,能创造出拥有更多杯子的可能;快乐的人是相信水的甘甜和杯子的材质没有关联的人;快乐的人是即便没有杯子也没有水,他也相信自己能找到其他的东西让自己渡过难关的人。
创造物质财富,获取权力,不断提升知识,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的能力。没有这些能力的人也渴望能够逃避生命的有限性带给自己的恐惧。
即便我们有这样的能力,但如果内在匮乏,不能自我觉察和修复,那拥有再多外在的东西也只是暂时性地逃离恐惧,而不会真正实现对自己内在创伤部分的修复。
简单来讲,只要发炎的伤口没处理好,我们就停不了消炎药,并且还会加大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