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乳牙:反正很快就要掉,所以无所谓?

正如我祖母常说的那样,孩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存在。此言非虚,但作为父亲,我还是多操了不少心。有一天,一位母亲带着小女儿来到我的诊所。四岁的妮莉带着灿烂的笑容向我打招呼,而她的母亲却忧心忡忡。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位母亲在前一天被吓坏了——妮莉刷牙时发现她口内左下角的乳磨牙全部变成了褐色,她甚至说这颗牙摸起来是尖尖的。

妮莉的牙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龋洞吗?如果最坏的情况发生,她是不是得拔掉这颗乳牙?还是说这只是乳牙上有时会出现的磨牙凹槽染色?又或者说,妮莉得的是一种叫不出名字的新型牙科病,即俗称的“白垩牙”?无论如何,妮莉还是冲我咧嘴一笑,对治疗——或者是对治疗后可以在礼物盒里一通翻找——兴奋不已。简要检查一番后,我明白了:妮莉的确长了一颗“白垩牙”,这种疾病在医学界被称作磨牙-切牙釉质矿化不全(Molaren-Inzisiven Hypomineralisation,简称MIH)。

不幸的是,家长对孩子乳牙的担忧还不止于此。举个例子:如果孩子从攀爬架上摔下来之后,牙齿往下颌里缩了几毫米,几周后颜色还变深了,这该怎么办?或者是一些非常日常的问题:孩子们可以像吮冰棒一样大吃小熊软糖口味的牙膏吗?什么年龄段换用什么样的牙膏合适?还有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到底该怎么让孩子张开嘴,把牙好好刷到位?

在这一章中,既是牙医也是父亲的我将向您说明有关您孩子牙齿的各种不可不知的知识,例如乳牙什么时候长出来,乳牙能使用多久,还有其他可能出现的问题。

解剖学小课堂

解剖学算不上我在大学里最喜欢的科目,但直至今日,解剖学知识依然让我在熟人圈许多忧心忡忡的母亲中间连连上分。

因此,多了解一些也没什么坏处:乳牙和恒牙一样,都由牙冠、牙颈和牙根构成。牙齿通过牙根固定在颌骨上 ,牙颈被牙龈包裹,牙冠则露在牙龈外面。另外,乳牙和恒牙的牙冠都由三部分组成:最内部的、被牙本质包裹的牙髓,像牙齿的框架一样的牙本质,覆盖着牙本质在牙龈上方“可见”区域的牙釉质。(牙本质在牙龈下方的“不可见”区域则被牙骨质覆盖。)与恒牙相比,乳牙的牙釉质保护层要薄得多,牙齿之间的距离也更近。这些差异让乳牙比恒牙更容易龋坏,也使补牙材料更难以固定——它们都是应该好好保护乳牙的原因!

如果您认为乳牙无关紧要,因为它们反正很快就会脱落,那我要告诉您,除了扮演着恒牙“占位器”的重要角色,乳牙对您孩子的下颌发育和语言发展同样非常重要。不信的话,您在没有切牙的情况下学一门新语言试试?

一副完整的乳牙由二十颗牙齿组成,它们在婴幼儿时期的不同阶段萌出。

注意,能让您和其他家长在喝咖啡时吹牛长脸的知识来了:婴儿通常会在六到八个月大时先长出两颗下颌中切牙,然后是上颌中切牙和侧切牙。等到两岁半或三岁时,孩子嘴里就该长齐一口闪闪发光的小牙了。

牙齿是人体中的一大特殊部位——只有牙齿是既暴露在体表,又不会持续生长更新的固定结构。换句话说,孩子的牙齿是个让家长们操碎了心的特殊器官。

孩子还在肚子里,乳牙就已经出现在脑袋里了?

想必您一定听说过这句老话:“生一个孩子掉一颗牙。”的确,怀孕期间的激素水平波动往往会反映在孕妇口腔中,特别是牙龈上。怀孕期间,孕妇的牙龈会发生变化,可能会在刷牙或咀嚼时出现肿胀出血的情况。

不必担心,这完全是自然现象,因为怀孕会对身体带来巨大的变化。我们目前还不清楚为什么身体的过度反应会体现在牙龈上,但许多科学研究表明,尽管牙龈的变化(如牙龈肿胀出血)有时看起来很可怕,但它们只影响牙龈的表面部分,实际上对人体无害。通常情况下,您的妇科医生也会跟您谈及这个话题,但研究表明,截至目前,并不是所有孕妇都能获得有关口腔健康的医学信息,因此这里给大家一些小提示。

如果您的牙龈一直很健康,在怀孕前也不容易患牙周病,那您大可放宽心。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兴许再跟您的牙医预约一次洗牙,这就足以让您的牙龈顺利度过这段紧张的时光,毕竟怀孕期间最不希望碰上的就是牙齿出现问题。

如果您的牙齿已经出现了牙周病的迹象(参见 “噫,好臭啊!我得了牙周病!” 一章)或本身有一些风险因素(如抽烟或患有糖尿病),那就又是另一回事了。这些情况会加重怀孕期间的浅表性牙龈炎,甚至会加重骨质流失和牙齿松动。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也可能因为牙龈炎症而恶化,进而对您的孩子造成影响。

因此,如果您是高风险孕妇,您应当在孕早期(怀孕的第一至第三个月)联系您的牙医,讨论一下如何在不进一步损害牙龈的情况下平安度过孕期。通常最终结果都很理想,因为无论是改善口腔卫生的技巧加上专业的洗牙,还是必要情况下对牙周袋的治疗,都可以防止更多问题的出现。饮食也在这个问题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知道,巧克力和酸黄瓜是您这段特殊时间的最爱,但“一天一苹果,牙医远离我?”一章中的推荐和建议尤其适用于孕妇!

除此之外,您也在为您的孩子做一件好事:目前,有科学研究表明,如果孕妇的牙龈炎治疗不及时,有可能会造成早产和更多的妊娠并发症。因此,对您和您的宝宝而言,牙龈出血的频率越低越好!

护牙小贴士

怀孕期间牙龈出血增加是正常现象,如果您容易患牙周病或有其他风险因素,尽早接受牙医检查非常重要。把您口腔里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告诉您的妇科大夫!自己也要多加注意——强化口腔卫生和维持健康饮食有助于轻松度过妊娠期。

烦人的话题:安抚奶嘴与牙齿

“安抚奶嘴”真是个烦人的话题。我是牙医所以我知道,安抚奶嘴显然不是最有利于颌骨发育的东西。当然,我一开始也怀揣着崇高的目标,希望我的两个孩子都能在不用安抚奶嘴的情况下长大。但正如经常发生的那样,现实很快追上来教我做人了。我的女儿海伦娜非常喜欢她的安抚奶嘴,一让她放弃奶嘴她就要大闹一场。最后,“奶嘴仙女”送来了一份从教育学的角度看问题多多的礼物,抚平了她与奶嘴分离的痛苦。最终的后果呢?她有轻微的开颌 ,好在还是可以用牙套纠正的。

我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吧:吸吮奶嘴或拇指会导致牙列不齐和所谓的深覆颌 ,牙科医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已经比较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吸吮安抚奶嘴会在儿童口中产生负压,使颌骨纵向生长幅度大于横向。然而,也有资料显示,吸吮拇指会比吸吮奶嘴导致的颌骨变化更明显。这大概是因为拇指要比硅胶奶嘴头更粗,弹性也更差,而且“使用”时间往往更长——儿童停止吸吮拇指的平均年龄是三岁零八个月!

但也不必过度担心:吸吮导致的畸形——通常情况下是所谓的开颌——可以通过正畸治疗相对快速地得到纠正。从这个角度来看,奶嘴似乎是比拇指更好的选择,毕竟可以选择对牙齿更友好一些的款式,而且可以挑一个适当的时间让孩子们戒掉它——换成拇指可就难办多了。这样一想,作为父亲的我倒也不那么在意自家俩孩子用奶嘴了,毕竟奶嘴的确给了他们一些支持与安全感。

几乎没有科学研究能够证实奶嘴对孩子有积极作用,除了牙齿问题,安抚奶嘴还会让孩子更快断母乳,但母乳喂养是各方都强烈推荐的喂养方式。在牙科医学方面,有一个好消息等着您:如果您的孩子三四岁了仍在使用安抚奶嘴,那才会引发语言与牙齿错位的问题。

所以什么才值得推荐呢?如果您的孩子没有奶瓶和奶嘴也很开心,那我建议您维持现状就好——不要画蛇添足!如果非用安抚奶嘴不可,那它至少是比拇指更好的选择。

下面是选择安抚奶嘴的终极标准:从牙医角度出发,安抚奶嘴的奶嘴颈越细越好。维滕/黑尔德克大学与耶拿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调查中发现,奶嘴的体积和个头越大,使用者牙列不齐的风险就越高。因此,在挑选奶嘴时,一定要注意挑奶嘴颈比较细的。还有一些奶嘴上有牙齿小人儿标记,这些奶嘴经过了临床测试,可以减少牙列不齐的情况发生。有些口香糖和糖果上也能看到牙齿小人儿图标,它说明这件产品经过测试,对牙齿友好。

除了奶嘴,奶瓶对您孩子的牙齿同样有影响。在用奶瓶吸吮时,瓶中含糖或酸性的液体往往会不断冲刷着牙齿。那些睡前用奶瓶喝甜饮料的孩子口中时常会有惊人的发现,因为睡前喝甜饮料会让糖(果糖也是糖!)在牙齿上停留很长时间,并对牙齿造成影响。因此,孩子满一岁之后就应该学会用杯子喝水,绝不能为了哄孩子睡觉把奶瓶带上床。

家长小贴士

这两样里您总得选一个:吸吮拇指或吸吮奶嘴。从牙科角度看,安抚奶嘴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根据临床测试,细颈奶嘴要比其他款奶嘴更不容易引起牙列不齐。购买时请注意牙齿小人儿标记。当然,从两岁开始,吮吸奶嘴就只是习惯问题了——不管是请来奶嘴仙女,还是出门度假时“不小心”把奶嘴忘在家里,再难也得让孩子告别奶嘴。有一个招数尽管听起来很不厚道,但似乎非常有效,那就是循序渐进地在奶嘴上开洞,吸吮的乐趣越来越少,孩子就能慢慢戒掉!

儿科医生还是牙医——我该听谁的?

孩子刚出生后的几周内,家长最关心的问题肯定不包括牙齿发育。我家的情况也一样,我们根本没有想过乳牙和错颌畸形之类的问题。但等到出院后第一次儿科检查(U2检查)时,医生会建议您给孩子补充氟化物和维生素D,以防止孩子患龋齿和导致骨骼软化的佝偻病。关于这个问题,儿科医生和牙医的观点多年来一直存在分歧。氟化物(注意不要和有毒的气态氟弄混了)是一种自然界中的健康微量元素,也是牙科医学研究得最透彻的物质之一,科学研究证明,氟化物可以保护牙釉质、防治龋坏。

儿科医生在儿科检查时首先关注的是儿童,因此他们会给婴儿开氟化物片剂。他们的主要论据是,氟化物在牙釉质形成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牙釉质是在婴儿出生后前几个月形成的,通过服用药片,氟化物可以经血液直接进入正在形成的牙釉质中。

然而,牙医尤其是专业的儿科牙医则倾向于认为,在第一颗牙齿萌出后局部使用氟化物(例如刷牙时使用含氟化物的牙膏)更为重要。通过牙刷按摩使氟化物直接作用于牙表面,要比经血液循环送达的少量氟化物更能强健牙釉质。当我和妻子带着女儿去找相熟的儿科医生做第一次婴儿体检时,我们也讨论了这个问题,于是学生时代牙医和医生之间的陈年拉踩又被翻了出来:你们牙医到底是不是正经医生啊?明明当年在大学里跟法学生针锋相对的时候,我们医学生可是一致对外的!

所以究竟谁说得对,是儿科医生还是牙医?作为父母,您又该怎么做呢?通常情况下,这个选择并不难做,因为这会儿您还没带孩子看过牙医。从科学角度看,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局部使用氟化物(用牙膏刷牙)强化牙釉质的效果似乎更好,也更明显。显而易见,我是站在我的牙科同行这边的。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也决定不参与这场争论,但他们提出了一个中立的建议:只使用一种形式的氟化物。目前,儿科医生和牙医似乎成功达成了共识:等到孩子第一颗牙萌出之后,这两种氟化物补充方式(继续服用氟化物片或换用含氟牙膏)都是可行的,但必须在二者中选择一个。

给家长们一个简单的建议:儿科医生之所以会让孩子同时服用氟化物和维生素D,是为了预防因维生素缺乏而造成的骨骼畸形(佝偻病),因此您应当遵循医嘱。但如果您居住地的饮用水氟化过,或者您给孩子喝了氟化的矿泉水,那您需要注意一下,不过这种情况大概也比较少见。

因此,在我看来,您可以放心地听从儿科医生的建议,在孩子第一颗牙齿萌出前就给他们服用氟化物和维生素D。等孩子的头几颗牙长出来之后,您再决定如何给孩子补氟化物也不迟,这个问题我们在后文中就会讲到。

家长小贴士

在孩子第一颗乳牙萌出之前,请遵循儿科医生的建议,用片剂补充氟化物,除非您的居住地有氟化饮用水……但医生肯定也会提醒您的。

比青春期还能熬通宵——要长牙啦……

婴儿出生后,为人父母的头几个月着实令人兴奋。孩子成长的每一小步都伴随着喜悦,长牙也不例外。孩子还只有几个月大时,您就能看到并摸到他的下颌中的头几个小凸起,但头几颗下牙通常要到孩子半岁时才会真正萌出。

您问我做父亲是什么体验?身为牙医,我自然是每天都要摸一摸我女儿和儿子的下颌,但我的女儿海伦娜长牙长得特别晚,吓得我翻阅了一堆教科书,琢磨她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十个月大的时候,她的头两颗下乳牙终于长了出来,但她随后便开始发烧、哭闹、腹泻,让我们整整手忙脚乱了两个星期。我儿子尤斯图斯的情况则大不相同,他的两颗下切牙准时地在他半岁时的某天清早同时长了出来——他出生时也是这样,刚到医院二十分钟他便降生了!

也许我们之所以感觉第二个孩子长牙更容易,是因为我们不再像初次为人父母那样,事无巨细地关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不过孩子和孩子之间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原则上讲,婴儿长出第一颗乳牙对其自身和父母而言都是一件很有压力的事。随头几颗乳牙接踵而至的是无眠之夜、孩子发烧烧红了的脸颊和许多眼泪。即便孩子有了一些成长,夜晚的安眠也依然会被打断。

各种指南都给出了帮助小宝宝度过这段时间的提示。从医学角度来看,长牙这段时间是婴儿的一大重要发育阶段,因为这是硬物(牙齿)第一次突破人体屏障(上皮屏障)。因此,身体和免疫系统对这种情况做出反应和调整是非常合理的。

首先,我想告诉各位忧心忡忡的父母,孩子长出第一颗牙时出现免疫反应(发烧)是完全正常甚至健康的。当然,腹泻和进食困难也是长牙这一特殊发育阶段造成的,因为孩子们往往会在这个阶段从喝母乳或牛奶转为喝粥或开始吃固体食物。我家孩子长到这个阶段时,我们在餐桌下垫了一块时髦的有机玻璃来保护我家漂亮的木地板,以防没有进嘴的“欧洲防风粥”把地板弄得油腻腻的。

到底有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减轻这段时间的痛苦,还是说非得硬着头皮熬过去不可?用磨牙环帮助牙齿萌出可能是个不错的主意,有些磨牙环可以放进冰箱里冰镇,宝宝们可能会觉得咀嚼磨牙环很舒服。不建议家长给孩子使用药店里卖的镇痛药膏,因为那种药膏中往往含有较为温和的麻醉剂,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而言实在没有必要,而且药物通过口腔黏膜被吸收的速度非常快且不受控制。如果真有镇痛的需要,选择布洛芬口服溶液显然更加明智,也更加有效,睡觉前喝一次就好。

家长小贴士

婴儿长牙往往伴随着发烧等反应,这是正常现象,因为那时口腔中的细菌可以直接接触到裸露的黏膜,而身体必须对其做出反应。冰镇的磨牙环可以减轻孩子的不适。针对这一阶段,我的最佳建议是请您从现在开始以游戏的方式(例如使用手指牙刷)教孩子刷牙,这是培养您的孩子养成日常刷牙习惯的最佳方法。

第一颗牙已经长出来了——天哪,现在得开始刷牙了!

婴儿第一颗牙齿萌出之后,家长就该和孩子一起“刷第一次牙”了。这样做有两个原因:一是正如我们刚刚已经了解到的那样,乳牙的牙釉质很薄,在早期阶段特别容易龋坏;二是孩子必须养成“刷牙”的习惯。

如果您现在面露不快,觉得我是个管天管地的“直升机爸爸”,毕竟乳牙迟早都要掉,何必大费周章,那请您看看下面的研究吧。一个瑞典研究小组对四百九十九名受试者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从受试者三岁一直持续到二十岁,调查结果非常清楚:乳牙龋坏的孩子到了二十岁,他们恒牙上的龋坏也要比其他人更多——正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啊!

当然,也有其他影响因素,比如饮食、社会地位等,但基本原理就是这样:只要您从现在开始坚持注意刷牙和饮食,您孩子的恒牙肯定会感谢您。

所以开始吧:我们该怎么刷牙?用什么牙膏?一天刷几次?

从根本上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一种物质对龋齿有着重大的影响,那就是氟化物。患者在家中使用不同氟化物浓度的牙膏,而牙科诊所则使用高浓度的氟化物进行涂氟治疗。

当然,这又让我们回到了儿科医生和牙医之间那个看似已经解决的争论上:氟化物片剂和氟化物牙膏究竟哪个更有效。从原则上讲,双方的观点都有一定道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儿童龋齿的减少有很大一部分确实要归功于氟化物。

但是,我们依然不完全清楚氟化物防龋齿的作用机制。过去,人们认为在牙齿萌出前补充氟化物至关重要,因为那段时间是牙齿的形成期,片剂中的氟化物可以让牙釉质更加坚固;而如今我们又了解到,氟化物的局部作用——刷牙时使用含氟牙膏——更加重要。但正如前文所说,人们直到最近依然不能在这个问题上达成统一。无论是整体作用还是局部作用——氟化物确实有作用,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在前文中已经说过,您应当遵循儿科医生的建议,让孩子服用氟化物和维生素D复合补剂。但在我看来(绝大多数牙科专家也深有同感),这只适用于第一颗牙齿萌出之前。等牙齿萌出之后,更重要的就是用含氟牙膏刷牙进行局部氟化了。

但您大概也想到了,事情并没有想象中这么简单。长期以来,牙科中盛行着这样的规则:乳牙接受的氟化物少,恒牙接受的氟化物多。因此绝大多数(包装上带有艾莎和安娜图案的)儿童牙膏中的氟化物浓度较低,为500ppm(“ppm”即“parts per million”,意为百万分之一,1ppm等同于0.000 1%),可以说是相当少。让我们说回到剂量问题上来。几十年来一直有这样一条非常明确的规则:乳牙应当每天用儿童牙膏(含氟量500ppm)刷两次,恒牙应当每天用成人牙膏(含氟量1000ppm以上)刷两次。2013年的S2k指南(由专家委员会根据学术国际科研状况提出的一份高阶建议)也收录了这一流程。

但在医学研究领域,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正如这句古老的德语谚语所说:“没有什么比昨天的报纸更古老的了。”2016年和2018年开展的大规模研究表明,在过去几年中,氟化物几乎在各个社会群体当中“根除”了80%的青少年龋齿(恒牙龋齿)。而乳牙这边的情况却糟糕得多。尽管青少年患龋齿的总数有所减少,但几乎每十颗乳牙中就会有一颗龋坏,这巨大的差异不能仅仅用乳牙牙釉质较薄来解释。

乳牙与恒牙之间唯一真正存在的巨大区别是氟化物的使用量(儿童牙膏和成人牙膏)。其他国家在更早之前就发现了这一点,例如美国牙科协会自2014年起便推荐从第一颗乳牙萌出起使用含1000ppm氟化物的牙膏。最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发布的牙齿健康权威报告中公布了推广这项建议的结果: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美国的乳牙龋齿数量几乎减少了一半。

当然,随着牙膏中氟化物含量的增加,被吞下肚的氟化物也变多了。据估计,儿童牙膏中大约有20%~40%都被孩子们吞了下去。但只要孩子不额外服用氟化物片剂,这对他们是无害的。记住一条原则:只有一个氟化物来源。

目前,最新的建议是从第一颗乳牙萌出起就要保持使用氟化物浓度较高的牙膏。因此,现在该领域几大牙科协会,如德国儿童牙科协会(DGKiZ)、德国预防牙科协会(DGPZM)和联邦牙医协会(BZÄK)建议,两岁至六周岁的儿童应当使用氟化物浓度为1000ppm的牙膏刷牙。2020年,许多欧洲专业协会同样给出了一致建议:从第一颗牙齿起使用浓度为1000ppm的氟化物。

给孩子用多少牙膏(含氟量1000ppm)合适?

听晕了吗?我们来简单概括一下:忘掉那些含氟量低的儿童牙膏吧。新萌出的乳牙每天要用少量(米粒大小)含氟量1000ppm的牙膏刷两次,牙膏的用量应当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增加。孩子长到两周岁之后,每天要用大约豌豆大小的牙膏刷两次牙,但别忘了在开始之后停掉氟化物片剂。

下面来谈谈第二个重要的问题。近几年科学研究清楚地说明了一点:氟化物虽好,但如果饮食方面错误百出,氟化物一样没法力挽狂澜。

作为父亲,我知道要禁止孩子吃棒棒糖和冰激凌或不让他们在午饭时吃炸鱼柳有多难,但这样做非常有必要。制订一些不会对您和孩子造成太多局限的小小规则至关重要,在“一天一苹果,牙医远离我?”一章中我们会展开谈这个问题。但简单总结一下:如果您能够直接(尽量完全)放弃含糖饮料,在两餐之间和正餐时坚持只喝矿泉水,您将为您孩子的口腔健康带来极大的积极影响。当然,从教育学角度看,允许在某一顿正餐中饮用含糖饮料是更明智的选择——苹果苏打水也算数!

在饮食均衡方面,儿童和成人需要注意的事项一样:尽量少吃加工食品、多吃鲜鱼、少吃臭名昭著的炸鱼柳;除此之外,每天要吃一次“彩色”食物——这里指的是水果和蔬菜,不是五颜六色的小熊软糖!

家长小贴士

从第一颗乳牙萌出时开始刷牙,立刻停止服用氟化物片剂。选择含氟量较高(1000ppm)的儿童牙膏——放心,这个量依然很小——并随着年龄增长改变牙膏用量。饮食是预防龋齿的第二大支柱。多吃彩色食品(水果和蔬菜),尽量少吃加工食品。

哪种牙刷效果最好?怎么用?

说到儿童牙刷,市场上自然有层出不穷的创意。带各种各样卡通人物图案的儿童牙刷应有尽有,“环保派”可以买竹制牙刷,而“奢侈派”也可以选择配有刷牙应用程序的声波驱动电动牙刷。

我的基本建议是:挑自己喜欢的,毕竟这方面出错空间并不大。但出于卫生层面的考量,我建议您还是不要使用竹制牙刷,毕竟您一旦见过显微镜下竹纤维长什么样,就肯定不会乐意琢磨竹纤维缝隙里存活的细菌这会儿是一个月大还是三个月大。

因此,挑选一把儿童牙刷——如果您想的话也可以买电动的——并且每天使用两次含氟量1000ppm的牙膏,这样做应该就足够了。

您觉得您的孩子非常聪明,已经可以自己刷牙了?一项科学研究调查了四十名会自己刷牙的学龄前儿童的刷牙情况,他们中只有一半的人刷了咬合面,根本没人刷外表面。因此,您每天应该至少亲自帮孩子刷一遍牙——最好是晚上睡前那一遍。等孩子长到一定年龄之后,您可以使用一些机智的策略,告诉他们:“你先自己刷一遍,然后我再帮你刷一遍。”这样一来,您保准可以给孩子完整刷一遍牙。

关于给孩子刷牙,我还有两条建议:牙医总是告诫我们这些成年人,刷牙不要刷得太用力。今晚您给自己刷牙时这个建议也适用:刷牙请不要太用力,不然您可能会在牙齿上留下沟槽或伤害到牙龈。但刷乳牙的情况则有些不同,我们总是怕弄疼孩子,因此只敢轻轻地用牙刷蹭蹭牙齿。

我妻子一直对我给孩子刷牙时的“粗暴”程度颇有微词,而等到她给孩子刷了几天牙,我再次接手时,孩子的门牙上已经长出了草坪一般茂盛的牙菌斑,后面的磨牙更是如此。有一次,我用食用色素给这些牙菌斑染了色,其数量之多让我妻子非常震惊,毕竟她几小时前刚刚给孩子们刷完牙。因此,从今晚开始,请您将给自己刷牙的力度减半,然后把省下的力气用在您孩子嘴里。不用担心,您家孩子和他们的牙齿可不是蜡做的!

孩子五到六周岁这段时期也需要家长们格外关注一下。也许您没有注意到,但到了这个时候,第一颗恒磨牙可能已经在最后一颗乳牙后面露头了。这颗牙齿往往很长时间都不会被人发现,加上它一开始就长得比其他牙齿低,这使得它常常在刷牙时被遗漏,所以这颗牙在整口牙中龋坏的风险最高。因此,从孩子满五岁起,请您每隔一段时间就检查一下,看看其口腔深处是不是有一颗牙已经探出了头,在刷牙时记得稍微倾斜一下牙刷,避免这颗重要的牙成为漏网之鱼。

所以应该用什么技巧刷牙?当然,家长和孩子都能比较快掌握的“KAI”技巧依旧很盛行:先刷咬合面(Kauflächen),再刷颊侧面(牙齿外侧,Außenflächen),最后刷舌侧面(牙齿内侧,Innenflächen),合在一起就是KAI技巧。

在我看来,对于还在上托儿所或幼儿园的孩子,要求他们不仅做到完全自己刷牙,还得顾及牙齿的各个面,实在是有点儿强人所难了。老实说,我都不确定我每天晚上能不能把牙齿的每个面都刷到!

因此,在孩子上小学之前,我的建议是每天必须刷两次牙,其中一次要让家长帮忙刷。最理想的情况是“由家长先刷一遍,然后孩子自己刷,最后家长再补刷一次”,这样在教育学层面也比较合理。只要孩子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并开始换牙,就应该在牙医那里预约第一次洗牙,让牙病预防组的专业人员通过游戏的方式向孩子介绍正确的刷牙方法。其他方式只会给家里人徒增烦恼,通常也并不会取得成功。

所以,帮孩子刷牙时手上的劲要比您认为的合适的力度大一些,到了学龄期让第三方来教孩子自己刷牙——这样做不仅可以让您少操点儿心,可能还是最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家长小贴士

选您喜欢的牙刷,在孩子上小学之前坚持每天晚上帮孩子补刷一次牙。刷牙的技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力度。孩子满五岁之后记得检查一下最后一颗乳牙的后方,第一颗恒牙可能已经在那里萌出了,刷牙的时候可千万别落下它!

我的孩子要去看病了——现在就去看牙医?

自然,每个儿科牙医都会告诉您,在第一颗乳牙萌出之后,儿童就应该和成年人一样每年看两次牙医。我家孩子每天都看牙医,虽然只有下班之后才能看……

在我看来,只要孩子长牙情况正常(参见前文 “解剖学小课堂” 一节),在孩子长出头几颗乳牙的时候带他们看一次牙医是最好的,之后每年做一次简单的例行检查就足够了。我们通常情况下不会轻易给孩子“治疗”,因为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而言,家长和医生必须特别注意,不要因为痛苦的牙齿治疗让孩子对牙医产生恐惧心理。如果您能坚持做到前文中提及的几点(给孩子补充氟化物、每天给孩子刷牙、注意孩子的饮食均衡),那孩子收获健康的乳牙应当是顺理成章的。当然,也有一些孩子容易得龋齿,第一次看牙医时就被诊断出有龋坏牙。对这样的孩子,家长应当提高检查的频率,并且在饮食、刷牙和补充氟化物方面多下功夫。

那么,有没有针对乳牙的预防性治疗呢?有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近几年越来越流行,我也想在此推荐给您,那就是所谓的乳牙“窝沟封闭”。我们在前文中已经说过,乳牙的牙釉质更薄,所以更容易龋坏,而且您也不可能每晚帮孩子刷牙时都能精准地刷到磨牙。

如果您仔细观察一下孩子的磨牙,您就会发现牙齿上有山谷和山脉一样的凹凸,而“山谷”部分——所谓的窝沟——有时会相当深。食物残渣非常喜欢堆积在这里,而如果您刷牙的时候漏掉了磨牙,这些凹坑中就会发生龋坏。

因此,如果您觉得孩子的磨牙上的坑很深,或牙医已经在其他牙上发现了龋坏,那就很有必要给乳牙磨牙做窝沟封闭,即用液体合成材料填充牙齿上的“山谷”,然后让材料固化,通过消除危险区的方式避免乳牙龋坏。

现在您也许想说:对于一颗三四年之后就会脱落的牙齿,这可真是大费周章。这话说得倒也没错,但换一个角度想,给幼儿治疗龋齿难于登天,如果龋坏很深,那往往只能拔掉那颗乳牙,而您也可以想见,拔牙无疑是孩子们的噩梦。因此对于乳牙,防患于未然比复杂的治疗要好得多。

家长小贴士

只要孩子开始长牙,就带他们去看牙医。如果乳牙萌出过程没什么问题,时间也比较正常,一年做一次简单的检查就够了——儿科医生往往也会简单看一眼孩子的牙。如果您觉得孩子磨牙上的凹坑过深,可以和牙医商量一下要不要做乳牙窝沟封闭。这项治疗简单快速,可以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却常常可以让孩子免于接受吓人的复杂治疗。

检查预算

六至七十二个月大的儿童有权利接受六次牙病早筛检查,它们通常都与儿科医生的检查联动,儿科检查手册里也有关于牙病检查的提醒,建议家长们好好利用,因为早筛检查中也会用高浓度氟化物涂层加固牙釉质。预防性治疗不收取额外费用。

天哪,我的孩子摔倒了:急诊医生在哪里?

我知道,看到自家孩子摔倒总会让人心头一紧,但事情发生了就是发生了,牙齿有时会摔出问题,但有时倒也未必。

孩子摔倒的概率当然要比成人高很多,因为他们在学习走路时有很多动作还没法非常协调,而孩子稍大些后的盲目自信也会让他们摔跤。

时至今日,我依然清楚地记得,一对朋友带着他们刚满一岁的孩子费迪南来拜访我们。小费迪南发现了一个木制玩具,像推着助行器一样在我家客厅里横冲直撞。突然,玩具在某个边缘上绊了一下,费迪南当场摔了个马趴。

我迅速在脑内过了一遍急救教科书上的各种细节:鼻骨骨折、牙齿骨折、颧骨骨折。现场血流满地,仿佛出了一场车祸。然而,简单检查后我发现,费迪南在跌倒时下意识用手做了缓冲,他的上下嘴唇像安全气囊一样承受了大部分的冲击,因此除了嘴唇肿了,其他地方都没有受伤。

牙齿意外伤通常发生在婴幼儿时期,家长们时常感到相当揪心,因为他们不确定该如何是好。这一点我完全理解,因为我女儿海伦娜三岁时曾经门牙着地,摔倒在我父母家门口的石台阶上,那时我也不知所措,因为她的牙齿忽然往颌骨里缩了一毫米,而所有人都在用问询的眼光看着我。尽管我是专业人士,实际上也知道该怎么处理,但我还是一连给至少五个同事打了电话,把女儿牙齿的情况拍了照片发过去,因为我实在是不放心。

当然,和平时处理乳牙问题一样,我们最终什么都没做,而这样做其实是对的。关于这个问题,有一篇专业文献的标题总结得最为精准:《乳牙外伤后的“无为艺术”》。所以您看,不用担心,通常情况下,什么都不做才是最好的。但这个道理只适用于乳牙!对恒牙而言,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个问题我们会在“我打架打赢了,可我的门牙不见了!”一章中展开聊聊。

然而,说到乳牙,您也得分清两种情况,一种是牙齿断裂,另一种是牙齿移位。如果乳牙只是掉了一小角,那您什么都不需要做;如果乳牙断了很大一块,或者乳牙里面在出血,那您应该及时带孩子去看牙医,让医生覆盖乳牙上的创面。

而对于由摔倒等原因造成的乳牙移位,您最不该做的事情就是用手扶住松动的牙齿,更不应该用手把牙齿推回原来的位置。请您一定记住:首先,这样做有可能让皮肤上的细菌或跌倒时接触到的细菌进入伤口;其次,每颗乳牙下面都有一颗恒牙,这样乱动乳牙有可能会损伤恒牙牙胚——这一点更加重要。

所以说,如果孩子出了意外,嘴里乳牙的外形或位置出现了异样,您最好不要自行处置,请跟您的牙医预约就诊,如有必要,您所在地区的牙科诊所往往有专门的创伤急诊,可以应对这种情况。

即便牙齿从嘴里掉了出去,也千万不要把它放回伤口里去!同样,这一点只适用于乳牙!

家长小贴士

牙齿意外伤看起来总是非常吓人,因为嘴唇往往也会受伤,所以经常会流很多血。医生治疗乳牙的意外伤时总是慎之又慎,因为保护乳牙下面的恒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因此,请您先观察一下情况,确认需不需要因为伤口被污染而使用抗生素,但请千万不要自行处理移位的乳牙,这样做造成的损害往往要比您让一切保持现状大得多。

我的孩子长了颗“白垩牙”——我该怎么办?

白垩牙疾病是一种钙化障碍,主要出现在恒牙中,会出现这种疾病的乳牙大部分是后磨牙。白垩牙呈深棕色或乳黄色,有时看起来像是牙齿上沾了巧克力或食物残渣。除此之外,白垩牙往往非常敏感,孩子可能会在刷到那颗白垩牙时闪躲一下,或根本不想碰到那颗牙。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通常会立刻怀疑孩子的牙齿是不是出现了龋坏,他们心中会油然而生一种负罪感,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刷牙不够仔细。但这种学名为“磨牙-切牙矿化不全”的疾病并不是龋病,而是牙釉质的一种畸形:病牙的牙釉质并没有充分钙化,因此可能非常脆。

学界就这种病的成因进行了大量的讨论,但眼下依然没人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有人怀疑塑料奶瓶和塑料奶嘴中的软化剂及其他类似化学成分会引发这种疾病,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也许吸吮拇指确实是更好的选择;但就目前来讲,这只是一种猜测。

如果您在您孩子的嘴里发现了这样的牙齿,不要害怕!靠着氟化物和良好的牙齿清洁卫生习惯让乳牙坚持到换牙期完全不成问题。

但不可否认,如果乳牙上出现了这种症状,那恒牙中招的概率也相对较高。所以,如果您发现您孩子的后磨牙变成了棕黄色,而且您相当确定那并不是粘在牙上的小熊软糖,您该怎么做呢?

自然,首先应该请牙医来看看这个情况。但前面提到的治疗原则也同样适用于这个问题:牙医基本不会对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做什么治疗,而氟化物也可以让钙化不足的牙釉质层变得更加坚固。因此,我能给出的建议就是,针对那颗牙,每天重点用含氟牙膏(含氟量1000ppm)刷两次;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和牙医商量,将高浓度氟化物涂在牙齿表面。窝沟封闭或补牙也有利于控制病情进一步恶化,避免牙齿龋坏,毕竟龋齿显然是我们下一个要担心的问题:乳牙本身的牙釉质就薄弱,白垩牙疾病又会让牙釉质变得更加脆弱,于是牙上很容易出现大龋洞,而这显然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

家长小贴士

您家孩子嘴里有一颗磨牙变成了棕色或乳黄色?不用担心,那很可能是一颗白垩牙,这意味着您的孩子恒牙变成白垩牙的概率也会上升。您要从现在开始注意,一直坚持到孩子换牙都不要让这颗牙龋坏。使用含氟牙膏,认真刷牙,最好保持低糖饮食。 s3MaLWf3wUscAIUdrx/SyuWOHxa19CTquPulaFQ7A460FTU844jXR+gRf8b0jHf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