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言

物理学拥有漫长的历史,事实上,它可能是最古老的科学。人类总是好奇地想弄清事物运行的规律,于是有的人不辞辛劳,开始努力探索大自然的秘密。在那遥远的过去,一定曾有无数原始人坐在夜幕下,仰望头顶璀璨的星月,猜测它们运行的规律。每种文化都有独特的创世神话和无数有关天空的传说,但物理学却另辟蹊径,试图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揭开世界的真相。

天文学总是走在科学的最前沿,你可以用裸眼观察星空,列出星星的名字,为它们编制星图,记录行星神秘的运行轨迹,还有偶尔出没的流星、彗星和超新星。1600年左右,望远镜的出现让天文学迈上了新的台阶,但天文学家不做实验,所以这本书里很少提到他们的名字。

从恩培多克勒的漏壶实验到阿基米德的浴盆顿悟,中间隔了差不多两百年。在这段时间里,人类的计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了巨大的进步。希腊文明衰落后,科学曾一度裹足不前,直到伊斯兰黄金时代的曙光初现,众多阿拉伯科学家、工程师和炼金术士为科学揭开了新的篇章。不过随之而来的是又一次的蛰伏期,直到1543年,哥白尼提出石破天惊的日心说,67年后,观察到木星卫星的伽利略义无反顾地加入了拥护他的阵营。

伽利略做了一系列突破性的实验,在他之后,罗伯特·波义耳和艾萨克·牛顿为化学和物理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依靠新的理论和实验技术,科学家开始测量音速、光速和地球质量,并试图研究翅膀的流体力学特性。在这个时期,欧洲是物理学研究的中心,德国更是天才云集的重镇,不过美国人很快迎头赶上,独占鳌头,这样的局面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19世纪末,物理学领域涌现出一批惊人的发现——短短五年内,科学家先后发现了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新的想法和理论应运而生,在此基础之上,人们又设计了进一步的实验;20世纪初,我们对物质特性的理解突飞猛进。

两次世界大战迫使研究者将工作重点转向军事领域,由此创造出雷达、微波和环磁机,最重要的是,我们开始试着利用核能。二战结束后,基础科学再次蓬勃发展,尤其是在天文学、天体物理和宇宙学领域,科学家开始更加深入地研究宇宙的性质。我们将望远镜送上了太空,那里没有干扰视野的大气;与此同时,我们拥有的计算能力也在飞速增长,根据摩尔定律,高密度集成电路上镶嵌的晶体管数量每两年就会增长一倍,所以电脑的计算能力也遵循同样的发展规律。

21世纪,我们迎来了大科学的时代,许多前所未有的大型昂贵实验纷纷启动,某些实验由数千名物理学家共同参与,为了分析这些实验产生的海量数据,他们动用了多台超级计算机。

即使付出了这么多努力,但我们离物理学的尽头依然非常遥远。无论做了多少实验,每个实验总会带来新的问题,等待我们去一一解答。 B1O0y54nbvVnQOGfwHhQI60pWxhvCNlssJdsk5n5InsCytUu/x4HH9cYzsejj06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