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千零一夜,苦等周荣昌

明清两代名家手制紫砂壶,流传至今的皆为吉光片羽,得一便足以额手称庆。我有缘偶遇这样一把好壶,春去冬来,苦盼三度春秋,终得抱入独羊居。

记得还是2013年晚春时节,忽一日,醴陵我二弟的儿子来电话,说是看见“醴陵桥头堡老瓷器店”货架上,搁着把开价18000元的紫砂壶,感觉古旧香色逼人,于是多侧面拍了七八张照片微信传给我,问我是否感兴趣。

原来是把八棱紫砂壶,双系软提梁,泥色紫黑,八面模压寓意牡丹富贵、龙凤呈祥等吉瑞纹饰。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八棱紫砂壶那个木质保温桶,着暗红色土漆,明显可见多处自然蚀落的痕迹。桶身匝上下两道铁箍,锈蚀斑斑。底款“周荣昌制”方章,楷书阳文。这种型制配国漆保温桶的八棱紫砂壶,且古旧气韵昭彰,有经验的收藏家称之为“开门”,即开门见山名符其实的古代遗物。细细审察,认为至少为清代康(康熙)乾(乾隆)时期旧物,只是底款上的“周荣昌制”,闯荡收藏市场多年,却并无耳闻。

于是上电脑搜索,好不容易找到一则网售周荣昌紫砂壶盖的消息,碎成三四块而后镉拼完整,标价300元,竟然已经售出。另见网上有收藏者发布一“周荣昌制”壶底图片,镉钉竟达20枚之多,居然也刻意宣传。我且惊且喜,两则消息,说明周荣昌必是名家!否则,一只破壶盖哪能卖300元?一块破碎壶底,何必煞费苦心拼拼凑凑,且还公之于天下。只是这个“周荣昌”,仍然遍寻不得,自然不敢贸然讨价还价。

恰巧那几日,我正忙着审看《收藏快报》网传来的二三十篇稿件,无暇顾及,事情也便搁下了。

此一搁便是三两月,只是那个红色保温桶的身影,仍时不时在眼前晃悠。醴陵是江南文化名城,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曾多次来醴陵渌江书院讲学;明时理学名儒、兵部尚书王守仁数次赴醴陵游览赋诗,亦曾在该书院讲习理学。晚清政治家、军事家左宗棠则任过渌江书院山长,中国近现代历史名人李立三、程潜、左权、陈明仁等,皆为渌江书院学子。南宋始,醴陵兴办的书院就有9个,遍及四乡。我的远外祖父黎贵臣是朱熹的弟子,曾受朱熹之请去长沙岳麓书院讲学,返乡后,在城南玉屏山创建昭文书院。醴陵人常自叹家乡无状元,但历代进士即40余人、举人217人,贡士393人,无愧于文化名城的冠冕……每每念及醴陵千载蔚蔚文风,总觉得世传一把名家名壶,该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这一来,八棱紫砂壶更是“耿耿于心怀,萦萦于梦寐”了。

眼见得秋声渐近,那一日,古玩商人钟镜良携把紫砂壶来串门,顿时勾起我对八棱紫砂壶的思念,当即电话询问侄子,那壶是否还在。

侄子毫不迟疑,立即回答说:“当然在啦。醴陵卖不出去的,搞收藏的人都说是老东西,就是没有人出得起价。”

于是,我叮嘱侄子速去打探打探,弄清楚那壶的来龙去脉。次日下午,侄子电话告知,早在2012年江水如蓝的季节,有人提个纸箱走进“桥头堡老瓷器店”,说是祖传的一把茶壶,询问老板李明强收不收购。李明强见是把棱角分明的古旧紫砂壶,装在暗红色土漆的木桶里,漆桶和紫砂壶皆古气扑面,认定必是清代之物。不料来人索价并不高,700元成交,李明强随即标价18000元上架。不几日,几个古玩收藏爱好者闻讯而来,众口一词“老东西”。只是醴陵收藏爱好者视野受限,18000元亦非小数目,欣赏者常有,还价者却无……

我要侄子问问李明强,价钱是否可以商量。不料第三天侄子答复我,说他已经30000元卖给长沙专营“红色瓷器”的曹爹了。乍一听,陡然生了几分失落感,尤自徒唤奈何。第二天便托学生吴波去长沙几个古玩市场找这个“曹爹”,想着加个三五千元,“曹爹”生意场上人,定能买将回来。不料遍寻多日,买卖“红色瓷器”者无一姓曹,事情不了了之。

春风再起时,忽一日,侄子来电话,说他发现李明强将八棱紫砂壶典当在江湾“德成典当行”了,要价28000元,提高了10000元!果然,八棱紫砂壶远去长沙是假,李明强见我侄子只是问问而已,并无心购买,卖了个关子!

于是,周荣昌紫砂壶的国漆保温桶重又在我眼前闪现,总也挥之不去。我叮嘱侄子再去找李明强商洽个价格。谁知这一去,吓他一跳,价格竟然再次翻番。

原来,醴陵古玩收藏界大多知道我侄子的伯父是我,我在长沙的臭名,咫尺之遥的醴陵岂能不有所耳闻?侄子几次三番去询问,李明强终于明白过来,侄子必是受我之托。而我看中的东西,十之八九非等闲之物,于是价格水涨船高,非50000元不卖。

得知八棱紫砂壶尚在醴陵,春光竟比前几日格外地明丽,耳畔响起“青草池塘处处蛙”的鼓乐。机缘稍纵即逝,宝物失之交臂的错误犯过三五次,岂能重蹈覆辙?

又于是,我催着侄子立即去找李明强,同时交代重新拍照传给我,壶的各个角度都拍,桶的各个角度都拍……照片传来了,侄子慎重,又发了四维小视频。视频中有街景,围观者甚众,人声嘈杂,想必是在典当铺门前了。反复观看几遍,壶和桶之形制,之纹饰,之包浆,桶之搭头鱼背闩,它们凝汇而成的悠悠古韵,再次证明我判断其为清代早期紫砂壶不离谱。虽说周荣昌其人还得细细查找,我仍决心拍案一搏,万一走了眼,权当进了趟“老年大学”。

我随即告诉侄子,我马上去银行打款,加典当行要的2000元利息,共计52000元。建设银行近在咫尺,半小时后钱款到了醴陵。时已是2014年3月初,侄子不日便将壶送达长沙。

果然好一把八棱紫砂壶啊,它形态古朴,它纹饰素雅,它棱角分明,它端庄稳重,重要的是它包浆熟润,古风袭人,业内依其制作工艺称之为筋纹器。

筋纹紫砂壶最早出现在明代,直到明末清初才由时大彬(1573—1648)确立并充实为一个技术体系,是采用泥片和镶接技术无模成型、高难度纯手工工艺,早期器形凝重、质朴,古风古韵。清代康(康熙)乾(乾隆)时期,紫砂壶传承着明代艺人的审美情趣,周荣昌八棱紫砂壶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周荣昌八棱紫砂壶阴刻与棱角相映成趣,桥状灵芝如意纽与云头提梁别子相辅相成,高颈,无棱美人肩,子母口碟形平沿盖,肩下收腹八棱八瓣,双股紫铜软提梁。其流一弯半,四瓣,流两侧对称模压灵芝如意,流根有灵芝如意包托,与壶面的连接贴切自然,平顺而端正。壶底四角有牵瓣脚,四平八稳。八面模压“福寿”、牡丹等吉祥富贵纹饰,肩上模压四组长脚灵芝纹,与双头灵芝如意纹桥形纽互为呼应。八棱壶瓣四宽四窄,模压组合图案者宽,模压单株牡丹者窄,棱角线皆用脂泥敷接。壶内壁修饰过的八条镶接串钱纹,痕迹历历在目,壶内肩线敷接处则凹凸可触,平添了几多古趣,于是壶身棱角分明,大气端庄。仔细观察肩上提梁双系圆孔,其上沿已被铜质提梁磨损出一弯月牙,足可见证其传世岁月悠久。

锦上添花的是八棱壶的国漆保温桶。旧时文人士子喜好或郊游或雅集,为保茶水温暖适口,作个保温桶,备满一壶茶,携上一小童,即可远足十里。那时日,茶客以赛壶为乐事,犹烟客之赛烟壶(鼻烟壶),若非名家名壶,不会携壶会友的。因此,好壶配好桶,既可以保温,更可以护壶。当年八棱紫砂壶的主子,自然对制壶人的名声名气,自然对手中壶的珍贵难求,皆是了如指掌的。否则,制桶岂不多此一举?

“能探风雅无穷意,始是乾坤绝妙辞”。窗前把赏八棱壶,越看越喜欢,便越发地希望弄明白周荣昌其人其事。历经月余多方搜索,终于发现一篇2010年11月24日由省文物局主办、省博物馆承办,杭州华夏紫砂博物馆协办的《紫砂印象—浙江民间紫砂精品特展》的报道。消息说,共展出明清两代和民国时期名家紫砂精品226件。逐一查核,周荣昌果然赫然在列,第29号便是一把周荣昌制八棱紫砂壶,老气旧韵皆不错,只是无提梁亦无桶。排在周荣昌前面的有史继长、徐飞龙,后面的有钱芳林、凌万兴、邵玉庭、蒋天佑,尽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紫砂名家。周荣昌与之同伍,他生活在康(康熙)乾(乾隆)时期是毫无疑义了。开云见日,我兴奋极了,手舞足蹈,傻乐了一回。

继而,又发现知名作家和记者徐卫华采访当代紫砂工艺大师钱樟法的报道。文中提及钱樟法的成就,说他与另二位中国艺人携作品参加某国际陶艺大赛,全部展品中仅25件作品获奖,钱樟法为铜奖得主之一,其他二位同胞仅得优秀奖。他的力作《守望》,被韩国陶艺博物馆永久收藏。钱先生的成就是得到国家充分肯定的,他的紫砂作品,多次获“中国十大紫砂茗壶金奖”,被故宫博物院永久收藏。此文特别提到,钱樟法“深入研究古人的紫砂壶,从型制、刻绘、文化和雕塑等方面进行剖析,不仅研究时大彬、周季山、周荣昌、徐飞龙、李玉树等名家的艺术珍品,而且还特别钻研陈曼生与杨彭年,吴大激与黄玉麟这些文人与艺人合作的作品”。毫无疑问,值得当代紫砂名家钱樟法效法的周荣昌,是清代早期紫砂艺术大师,可见周荣昌在中国紫砂艺术史上,是占有一席之地的……继而又发现,网上宣传的“周荣昌款”八棱紫砂壶有三四把,棱角萎钝,造型平庸,包浆肤浅,显见并非清代中期紫砂工艺大师周荣昌手制。

时过却未能境迁,横贯春夏秋冬的1000个日日夜夜,未见真容,却惘幅无华,拍案一搏得到八梭紫砂壶的曲折经历,至今难以忘怀。这样做,收藏界是视之为忌讳的,亦难免有粗忽之嫌。也正是这种贯穿我一生敢于拍板的作风,让我在古玩收藏大潮中常常收获珍玩,奇闻轶事脍炙人口。抚今温昔,每每又暗自庆幸,做一回口角春风的旁观者…… Wx2VKXJm0M5rItjQyCD0XCGXjL0ru54IIikDtQ8yTebZir2OoGfXugqZT8XCPv9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