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阿德勒的心理学对于家庭教育是非常有效的,并且能够给予很多困惑的父母一些指导,理清父母跟孩子之间的关系,理解在家庭成员互动的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进行家庭教育时,有多少人知道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有很多人会以培养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作为我们的教育目的,但是真正的家庭教育的概念是,如何让孩子知道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并且自主地设定人生目标,以及在完成这个人生目标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风格。
每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都有自己的一个人生目标,比如我们会说:“我要当一个工程师,我要当一个科学家,我要去遨游太空……”但是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很多父母并没有真正地让孩子去确认这个目标,甚至教育孩子的方式跟孩子的目标是有冲突的。父母既想让孩子有创新意识,敢去冒险,又不想孩子太有主见,甚至不允许孩子有任何错误,一旦犯错必然受到惩罚。这显然跟孩子实现人生目标的方向是相反的。一旦双方的目标不一致,那么父母跟孩子之间的权力斗争就会发生。权力斗争,本质上就是孩子说“你看看我”,而父母说“你听我的”。比如一个孩子在吃完饭后很想看电视,但是妈妈让他去做作业。那孩子说:“我看完电视再做作业,作业我一定会完成的。”这一刻,妈妈就有挫败感了:“不行,你要听我的,现在必须去做作业。”其实两种方式对结果没有太大影响,但是对妈妈的优越感是有影响的,因为孩子不听我的话会让我感觉到很挫败。
我的儿子在6岁左右的时候,有一天他跟我说他想当一名火车司机。当时我跟孩子讨论,他为什么想做火车司机。首先,我需要知道他的动机。孩子跟我说,火车司机很酷,还会鸣笛,而且开火车可以去到很多地方,看不一样的风景。听到这里,我要跟他讨论的是,为了成为一名火车司机,他可以做一些什么样的准备,比如火车司机要接受什么样的训练,要考取什么样的资格证,要形成什么样的生活习惯,然后才有可能达到成为火车司机这个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会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他,老爸想成为一位非常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所以我会为此学习很多相关知识,完成必要的心理学培训课程,最后才能成为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当我这样跟他讨论的时候,他能看到我是如何为我的目标而努力的,那么慢慢地,孩子就会知道,如果要达成某个目标,他需要经历和完成哪些事情,做出哪些选择,比如当他需要在“完成学业”和“玩耍”之间选择的话,出于本性,他肯定更想去玩,但是为了达成设定的目标,他可能会选择学习。当我们发现自己有选择的权利时,人生就会充满积极和进取,我们更愿意去实现和创造一些东西,从实现和创造的过程中获得一种优越的感觉,而不是通过幻想或者想象获得优越感。
然而,有一些人是生活在过去的,对于当下完全没有人生目标。我们经常说“好汉不提当年勇”,当一个人总是去提起“当年勇”,那就说明了他缺乏对未来的生活目标,或者说现在的生活并没有让他感觉到有任何的优越感,而恰恰“当年勇”可以给他一种优越的体验。当然,对过去念念不忘的人,不仅仅是因为对未来没有太大的目标感,也有可能是我们没有了追求目标的动力,或者说是失去了实现这个目标的勇气。比如,一些无法从失恋中走出来的人,他的目的就是选择让自己待在失恋的痛苦里,不去进行下一段恋爱。这样他会觉得自己是一个痴情的人,是一个受到伤害的人,这是他的优越感。他不需要再去冒险谈一场困难的恋爱,目前的状态就变成了他的舒适圈。在这种情形下,阿德勒的目的论就能够很好地帮助他去选择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每个人的选择都是不一样的。有些人遇到事情就会去解决,但有些人一旦遇到事情,他就会停留在情绪中,比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祥林嫂之所以没办法从她的悲伤中出来,是因为她渴望得到别人的同情。于是,为了得到同情,她一次又一次地诉说着自己的悲惨故事。当然,这是她的选择,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但这种选择缺乏一种勇气,缺乏让自己从糟糕的情绪状态中走出来的勇气。
情绪,有的时候也是一种选择。阿德勒提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例子。在一位母亲正因为自己孩子的作业没有做好而发火时,家里的电话铃响了,打电话过来的是学校的校长,那位妈妈的态度一下子就变得很平和,根本不会让人感觉到一秒钟之前她还在愤怒之中。这是因为两种情境中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妈妈情绪恢复平和的目的是为了能与校长很好地交流,而对孩子发火的目的是为了发火,而不是为了让孩子去改变。因为有时候,我们对孩子发火不是为了教育,只是为了泄愤。
这张照片拍摄于20世纪20年代,阿德勒在某个周六发表完题为“让学龄儿童适应环境”的演讲之后。
在这个时期,阿德勒主要做的一件事情是观察儿童。一个人儿童时期的经历,对人格的影响是非常大的。1919年,阿德勒及其学生们在维也纳建立了第一所儿童指导诊所,到1927年,诊所的数目上升到了22家。这些咨询性的机构主要配合教师来排除学生们的心理障碍。
当我们发现情绪是可以选择的,那么,我们就能意识到,情绪的背后往往也包含着某种目的,无论是意识层面的,还是无意识层面的。比如,在有些情况下,抑郁的状态也暗含着我们无意识层面的目的和需求。从目的论出发,当我们意识到自己能够选择的时候,我们便可以选择过去的经历对自己的影响。关键在于,你想要达成的目的是什么。
弗洛伊德的“原因论”强调过去的经历会影响甚至决定个体的行为,阿德勒则认为,我们做出的行为、表达出的情绪,更多受到目的的影响。
我们无法从某种痛苦或麻烦中走出来,可能不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走出来,而是不想走出来。比如一个人选择沉浸在失恋的痛苦里,可能是因为这种状态让他觉得自己是一个痴情的人,也可能是想借此向身边的人表达自己受到了伤害,最终的目的是想要得到同情和关注。
“目的论”的积极意义在于,它可以让我们更诚实地剖析行为的动机,通过调整动机来更好地面对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