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弱国如何走出萧条

19世纪40年代,影响世界形势的经济波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前工业时代的农业周期,这种周期与庄稼的收成、牲畜的繁衍息息相关;另一种是新出现的“商业周期”,自工业革命以来,逐渐成为资本主义经济机制的一部分。

然而,在19世纪40年代以前,商业周期只发生在英国以及与英国密切相关的经济区域,比如比利时、美国等。1825年、1837年的金融危机,虽然打击了英国、美国东部沿岸等经济圈,但绝大部分欧洲地区都没有受到损害。

但从1848年开始,商业性的周期危机开始具有世界性。

1848年初,英国已经顺利摆脱危机,恢复了秩序和增长。除了零星的工人罢工,英国政治基本没有遭到什么困扰。对于英国来说,这只是漫长的维多利亚时代扩张繁荣时期的一次普通的周期性萧条。英国是当时世界上唯一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强大的经济力量、健全的金融体系,以及遍布世界的影响力,使英国具有很强的市场韧性和广阔的回旋空间。

但是,这场危机对欧洲大陆造成的影响,却并没有那么容易消散。

旧经济制度的崩溃

1845年,法国马铃薯歉收,到1846年秋天,谷物和饲料的收成也严重受损。一些地方的农民开始阻碍谷物流到城市里去,有的地方则“强迫拥有谷物者出售”,甚至为此搜查住宅。当时,法国铁路建设情况与英国类似,投资狂热难分伯仲,原材料涨价和股票投机成为危机的重要推手。

危机到来时,面包价格飞涨。与英国类似,法国民众不得不把更多收入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结果,人们不再购买服装和其他物品。工人,尤其是纺织工人面临失业威胁。铁路投机则使这场危机变得更加复杂,股市行情暴跌后,大量铁路建设停工,冶金业订单中止。失业、破产、倒闭给法国带来一系列苦难。

这次以农业为主的旧式萧条,令整个欧洲惶恐不安。

在霍布斯鲍姆看来,这是旧经济制度的最后一次崩溃,也是最严重的一次。

相比英国,法国经济总量小,贸易范围狭窄,面对来势汹汹的金融动荡,有着诸多无奈。当时,英国在法国进行了大量投资,这些英国资本投入的往往是那些实际上由英国工程师、劳工和资本控制的项目,法国的许多铁路就是由英国公司主导建设的。当银根紧缩时,这些投资者立刻变卖财产返回英国。在他们看来,英国更加安全。当时,英国因为输入谷物而引起黄金外流,但这部分外流很快得到了来自欧洲大陆600万英镑资本回流的弥补,资本短缺极大缓解。

追随英国投资者的脚步,许多法国投资者也纷纷把黄金送到伦敦。

与其说是英国较早地摆脱了危机,还不如说,英国利用自身强大的经济力量和金融体系,有意或无意地把危机“转嫁”给了法国等其他国家。

这种利用经济金融优势转嫁危机的做法,在后来的危机中一再上演。

1848年1月,法国的黄金储备从2.25亿法郎下降至8000万法郎。

法国政府和法兰西银行当然不会坐以待毙。

与英国一样,法国的第一反应是操纵贴现率,并在危机明朗化的时候限制要求贴现的票据。25年来,法国第一次把它的贴现率提高到5%。同时,法国从英国巴林家族那里取得了一笔100万英镑的信用贷款——这笔贷款其实来自英格兰银行。英国也曾想帮法国一把,但危机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野火春风

英国与欧洲大陆的不均衡发展,迫使欧洲大陆独自起义。

1848年2月,法国的经济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演变成了一场革命。

杰出的法国思想家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在法国众议院发表看法:我们正睡在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上……与此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正在夜以继日地起草一份文件,并于1848年2月24日在伦敦匿名出版,书名叫《共产党宣言》。2月25日,法国七月王朝被推翻。3月2日,革命的火焰在德意志西南部燃起,随后抵达柏林、维也纳、匈牙利、米兰……不过几个星期,欧洲10余个国家的全部或部分区域纷纷垮台,其他地区也都经历了大小不一的动荡。

这场革命像野火春风般蔓延,深刻改变了此后的欧洲和整个世界。

可是,当时欧洲成立起来的各个临时政府并没有好的措施来拯救这场危机。

在法国,七月王朝虽然覆灭,但银行并没有因为政治上的溃败而失去经济权力。当时,很多法国人购买了法国国债,受国家雇佣或参与国家工程,甚至工业资本家也依靠国家保护,以避开外国竞争和工人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法兰西银行破产,许多资本家和中产市民的利益就会受到极大损失。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临时政府妥协了,他们不但支持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宣布清偿债务,而是向农民开征额外的税收。

1848年春,巴黎和外省的大部分银行都先后中止付款。

这似乎注定了法国要经历一次更加重大的革命。6月22日,愤怒的工人举行游行示威,六月起义爆发。但激烈巷战持续4天后,起义失败。

法兰西银行幸存了下来,其纸币发行权溢出巴黎,渗入外省重要工商业中心。危机也终结了法兰西银行保守的票据贴现政策,将贴现业务延展到仓单、政府债券和三方签署的商业票据等领域。此外,法兰西银行获准发行面额100法郎的纸币,超越罗斯柴尔德等私人银行,影响力遍及全国。

从此,法兰西银行演变为法国中央银行。

这次危机对欧洲金融业的影响十分深远,促进了金融业的成长和政府管理水平的提高。比如,马克斯·略伦斯认为,19世纪中期的金融危机推动越来越多的欧洲银行公布财务报表,对股份制银行的管理和实施财务披露有重要影响。

当巴黎在熊熊烈火中燃烧时,德意志的普鲁士也危机四伏。

科隆的房地产市场崩溃了,史法豪森银行因为过度投机而发生支付危机,与其来往密切的犹太银行家奥本海默家族也出现严重问题。1848年4月,奥本海默向普鲁士政府发出请求,要求以不动产和股票为抵押,申请50万泰勒的政府信用,以救援史法豪森银行。柏林方面刚开始不情愿给钱,当时整个普鲁士都在闹革命,要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奥本海默威胁称,救助史法豪森银行并不只是挽救个别银行的流动性那么简单,而是关乎革命能否被遏制,关乎普鲁士政府生死存亡,除非银行信用得以恢复,否则现有社会秩序行将崩溃。

普鲁士最终与奥本海默家族达成协议,为史法豪森银行提供50万泰勒救助金,将其转变为一家股份制银行。普鲁士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由此诞生。

发现大金矿

当整个欧洲大陆陷入革命的烈火中时,有两个好消息传来了:

第一个好消息是英国正在快速恢复,它将带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较快地复苏。如果核心国家的经济萎靡不振,其他国家就很难有真正的发展。

第二个好消息是在加利福尼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发现了大金矿。

1848—1856年,在大约7年的时间里,英国、法国和美国平均每年发行的金币数量从490万英镑增长到2810万英镑。短短7年,世界黄金供应量增加了6~7倍。纽约和伦敦的居民都习惯了旧金山和墨尔本船只的定期到达,它们每次都带来价值100万英镑的黄金,这为正在兴起的新一轮经济扩张提供了有益的“燃料”。黄金这个成倍增多的世界经济支付物,降低了利率,并推动了信贷业的发展,极大减缓了市场流动性,解决了欧洲国家的迫切难题。

大批黄金的出现,也有助于建立以英镑为本位的金本位制。

在金本位制度的推动下,国际贸易变得更容易、简单和可预测。

革命也在顷刻间瓦解。1848年的革命是一场既影响“先进”地区也影响落后地区的革命,是一场潜在的全球革命,是革命者梦寐以求的目标。但这也是一场传播最广却最不成功的革命。随着欧洲经济的复苏,离爆发之日才短短6个月,革命无一例外都失败了。不到18个月,所有推翻的政权都复辟了。法国,这个欧洲和世界革命的策源地,也在尽可能地远离起义者。

12月20日,就在1848年即将过去的时候,拿破仑·波拿巴在法国国民议会宣誓就职法国总统。正是这位雨果眼中的“宵小之徒”,从这次危机开始,带领法国走上了工业大繁荣之路。 HSMm+rAY9HbSUM2Fyr+w9yAH43xAU6JbX/TYYYWu/kTJ7cycNasZNKjKE8buWcb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