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WTO焦虑症候群

2001年完结的WTO谈判打开了两扇门,一扇是中国的门,一扇是世界的门。

保险先于其他金融行业“打印”了开放的时间表,而此前限制外资发展的画地为牢和时间枷锁均被打破。

多年之后,保险行业回首,WTO金融开放首先做出牺牲的就是保险,而保险之中,产险的牺牲最大。因为寿险没有开放外资独资牌照,而产险则几乎都完成了本地独立法人改造。不过,极为幸运的是,产险中唯一没有开放的业务领域便是法定保险——交强险,外资公司不得车险之门,避免了中资产险的倾巢之覆。

面对WTO的压力,国内保险行业加快了对内松绑的步伐,内资的中小保险公司迎来一次机构扩张的热潮。

提前一年,这样的准备就已经“随风潜入夜”。

加入WTO前夕,保监会一次性批准新华人寿、泰康人寿、华泰财险等3家中资保险公司在国内筹建300多家分公司和中心支公司。其中,新华人寿获准筹建25家分公司、105家中心支公司,泰康人寿被允许在省会城市筹建18家公司、138家中心支公司,华泰财险也取得了18家分公司和22个中心支公司的筹建许可。

截至2002年4月底,最终获保监会开业许可的仅占总数的23%,包括新华人寿的7家分公司、18家中心支公司,泰康人寿的11家分公司、38家中心支公司,华泰财险的1家支公司。这样的扩张速度,前所未有,同时也激起保险行业激烈的人事动荡。

寿险以新华人寿和泰康人寿两者为典型。

二者于2001—2002年之间,抢在WTO之前,借审批闸门猛然放开的契机,疯狂地跑马圈地,扩张分支机构,成为形式上的全国性保险公司。其中,2001年新华人寿只有4家分公司、9家中心支公司,但经过2002年一年的跑马圈地,到2003年底,新华人寿拥有了29家省级分公司、89家中心支公司、460家营销服务部,同时还有4家分公司还在筹建,基本完成全国布局。

如此“暴饮暴食”,对于两家年轻的公司而言,其结果似乎都是消化不良。受制于人才的紧缺和资本的局限,此后的消化、调整,以及财务压力持续经年。

产险以华泰财险为代表。2002年,华泰完成了7家分公司和10家中心支公司的筹建工作,这是华泰财险分支机构建设速度最快的一年。截至2002年底,华泰财险已经在全国25个城市设立了分支机构,完成全国布局。

但是,在主业车险上,华泰财险却栽了一个大跟斗。

2001年,华泰财险发起的降价盛宴,最终成为无米之炊。“一方面是不懂车险市场的规律,另外一方面市场的时机也不对。彼时混乱的车险市场环境,会让任何一个冒进者都‘吃不了兜着走’。”

吃一堑,长一智。2002年,华泰财险于财险公司中首次引入美国ACE集团 作为国际战略合作者,这成为华泰财险转型的拐点。此后,华泰财险的治理结构和考核标准都发生转变,车险业务的策略也由“粗放”收缩为“精选”。伴随着策略的变化,华泰的保费规模自然整体下降,增长趋缓。根据保监会的数据,2007年,华泰财险在全国42家有业务统计的保险公司中排名第13位,低于多家开业一两年的新公司。

华泰财险转型成为一家“小而健康”的公司,并成为监管部门放心的“好学生”。

不过,保险主业表现得平庸,并不妨碍华泰投资的异军突起。从另外一个角度,或许恰恰是因为主业的一般,才使得华泰投资从一开始就获得了业内少有的重视,并被赋予了令同业羡慕的独立地位和发展空间,成为一只彻彻底底披着保险“羊皮”的基金“狼”。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ilC1f+Z7jTyzokXL0nXMWRohQFZjAlfjL/cqzTrMQcmlg8WCjWwYi/GOmVjgB6v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