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CHAPTER 4
第4章

利差损毒丸(1996—1999)

1996—1999年,整个保险行业躁动不安。

躁动不安的中国保险业,在此期间制造了史上最大的一批坏账——“利差损”,成为长时间危及行业的毒瘤。1996—1999年,无知而蛮干的中国保险行业的主色调是暗红色。

1996年,中国保险业开始实施财险和寿险分业经营。原人保一分为三,成为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即之后的中国人寿)和中保再保险有限三家公司,共同组成集团公司。

1996年,保险行业迎来第一次“大扩军”。此时,一纸保险牌照依然极为稀缺,市场中渴求者甚众。在100多份牌照申请中,中国人民银行只批准了其中5张。不过,这5个“幸运儿”后来却多不幸,除了泰康人寿和华泰财险表现稳健,其余或经营几度浮沉,或股权易手他人,或高管不得善终,陷入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怪圈”。

1996年11月,在友邦进入中国4年之后,加拿大宏利人寿保险公司(简称“加拿大宏利人寿”)拿到了中国市场的入场券。随后中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简称“中宏人寿”)闪亮登场,成为首家中外合资人寿保险公司。

开业之时,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和时任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莅临开业典礼,并主持剪彩仪式。两位总理同时主持开业,时至今日,这项纪录尚未有人超越。加拿大宏利人寿吹响了国际保险巨头挺进中国市场的集结号。不过,此时外资寿险巨头已经不复AIG之运气,只能以合资公司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

中宏人寿的股东架构是一个特别的案例,其中方股东为一家非保险机构。另外一个特例是1999年成立的金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简称“金盛人寿”),股东为法国安盛集团和中国五矿集团。

早期中国寿险市场的开放模式中,更为常见的是海外寿险巨头携手国内保险公司的“保—保”模式。这样的设计,显然沿袭了产业政策的开放逻辑,即以市场(合资)换技术。

1998年10月,两家“保—保”模式的公司先后成立。全球最大保险集团之一的德国安联保险集团(简称“安联集团”)进入中国,和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众保险”)合资成立安联大众人寿保险公司(简称“安联大众”),注册资本2亿元。旋即,太保和美国安泰组建太平洋安泰人寿保险公司(简称“太平洋安泰”),注册资本金5亿元,成为当时注册资本最大的合资寿险公司之一。

此后,2000年6月,中国人寿和澳大利亚康联保险集团(简称“康联集团”)组建中保康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简称“中保康联”)。2001年2月,恒康人寿和天安保险合资成立了恒康天安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简称“恒康天安”)。

合资就是一场博弈,尤其以“保—保”模式为甚。

外方最垂涎的就是管理权;而中方引入外资的潜意识就是为了“偷师”,论熟悉程度、学习能力,当然以内行——国内保险公司最优,因此“保—保”模式自然成为市场开放的首选。

不过,第一批合资公司遭遇的最大挑战不是“内战”,而是股东,或者说股东策略的变化。上述6家公司中,4家公司的股东横遭更替。例如安联大众的中方股东大众保险最终退出;太平洋安泰被荷兰国际集团收购,并形成了两个安泰一南一北的尴尬局面;康联集团开业后不久便被澳大利亚联邦银行吞并,保险不再是新股东的重点业务;最不走运的是恒康天安,其外方股东恒康人寿被加拿大宏利人寿收购,直接和中宏人寿在上海“撞车”。

同时,由于中国人寿和太保先后上市,旗下的合资寿险公司亦因为竞争关系而被预期转手他人。

最早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巨头,多受困于合资模式,遭遇成长的烦恼。而这6家幸运的先行者,多数成为难言成功的小白鼠。第一批合资公司始终没有找到真正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不仅保费规模长期落后于纯外资的友邦,和中资公司更没有可比性;就算合资同业,先行者也是不断被其他新的合资公司赶超。

1998年11月,国务院成立了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保监会”),保险行业的监管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不同公司的新篇章在1999年之后书写不同,有的发展向上,有的向下。 PVnTtCUcTnH7GkV3mMIVSLBC9IIn34Qtc7CbMYJKjD8Rf7EjpPPVvJn3hNjfKor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