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西化

李鸿章在想方设法购买洋枪炮的同时,一直非常羡慕西方的军事训练方法,也即“练洋操”。当初华尔虽答应派军官教授“练洋操”,但进展并不大,在戈登之前,只有刘铭传的铭字营聘请了一名法国军官,在营中教练施放洋枪。

戈登在为淮军引入洋教习方面,比他的前任要积极得多,也认真得多,李鸿章因此命令各营都雇觅洋人。经戈登介绍,淮军各营先后从常胜军里陆续增雇二十多名英法军官,进入淮军担任教习。

淮军的训练模式沿袭自于湘军,湘军对新兵训练较为重视,但训练时间也仅一至两个月,而洋兵一般要操练六个月才能出战,洋教习们进入各营后,淮军即将新兵训练时间拉长为六个月。

所谓“洋操”,把打靶(也即射击训练)、队列训练、战术训练都涵盖了进去,这些训练项目以及其余一切阵法、号角、口令等,俱采用西方军队成法。由于洋教习不会中文,无论鸣角出令还是教授讲解,用的都是英语,弁勇们有时听不太懂,在实际训练中出现了不少困难,一度颇为影响军心士气。有鉴于此,后来淮军各营都各自组织人力翻译了洋操口令,刘秉璋、潘鼎新等进士举人出身的统领营官,还将翻译后的口令刊刻成书,分发军中使用。

李鸿章对于西式训练极为重视,亲自进行督导。淮军勇丁多募自于没有什么文化的乡下农民,即便是将口令翻译过来,在学习洋枪炮的施发时也显得笨手笨脚,李鸿章就让洋教习手把手地辅导,直至教会为止。有空时,他还自己搬把椅子,坐在教练场看弁勇演练。有一次,勇丁因操练失误,导致弹药被引爆,一下子炸死了二十多人。尽管如此,李鸿章却丝毫没有动摇强化训练的决心,说:“世间没有唾手可得之果,待弁勇能够百发百中之时,作战便将无坚不摧。”

以洋教习们为引导,淮军购置洋枪炮变得更加方便。当时英法等西方国家对“妙品”(即质量上乘的先进武器)采取禁止出售政策,一些过时的陈旧武器,在黑市上也价格高昂。英国政府既向常胜军出售军火,这些军火便可以按差不多的价格转售淮军,加上又有洋教习进行牵引和鉴定,淮军获得洋枪炮的大门一下子被打开了。此外,戈登还很大方地将常胜军停用、闲置和从太平军手里夺来的洋武器,大批赠给淮军使用,其中尤以程学启的开字营为最多,故而淮军所使用的洋枪炮,从1863年春季起,陡然大增。

李鸿章入沪后,在尚未与太平军交战之前,即惊叹于洋人炸炮(即开花炮)的强大火力,并有心仿习。他力主雇聘洋教习的用意之一,也是要购置和装备炸炮,“西洋炸炮,重者有数万数千斤,轻者数百数十斤,乃进攻防守的利器,天下无敌。”

淮军早期不但不掌握洋炮技术,购炮也很难,刘铭传想要货真价实的炸炮,但四处求购不得,后来好不容易才买到三门十二磅的炸炮,由两名法兵教习。有了戈登后,李鸿章便可通过他购买炸炮,一些更大的重弹子炸炮,因为上海缺货,戈登又特地托英法提督代购,自其本国寄来。

为了使淮军迅速学会使用洋炮,李鸿章又让戈登牵针引线,雇聘洋人数名,分给各营,加上各营自聘的洋教习,共同进行教授。1863年2月,李鸿章着手建立独立的洋炮队,淮军亲兵护卫营也即张遇春的春字营,已有炮队两百人参与战阵,这是淮军最早成立的正式炮队,中国炮兵制度由此开端。当时淮军所购用的洋炮,与洋兵一样,皆系前门炮,其中得力者尤以炸炮为最。这类洋炮不仅射程远,而且威力大,正如李鸿章所言,为攻坚防守的利器,一门洋炮的杀伤力要远远超过十几门乃至几十门劈山炮。

李鸿章在兵种方面的西化措施,不单单止于炮兵。湘军有一种长夫制,每营若以五百人计,其中有一百八十人为“长夫”,用于承担筑造工事、搬运武器弹药等杂役。淮军仿效了湘军的长夫制,李鸿章在坚持使用长夫的基础上,又参考西洋营制,将长夫发展为工兵,此后相较于长夫,淮军工兵的任务便更为复杂和专业化,可修筑洋式炮台、营垒,乃至承担疏河、修路等工程,已与西方早期的工兵类似。 e8z0xFQiYtLtfm/4BA55wCvDEmyljKuXwKV44hy/Nhwr2+n7QaNviGtWCEEFZTH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