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翰林变绿林

北京琉璃厂一带原来称作海王村,明清时期这里是书肆,也是读书人经常光顾,挑选和搜罗善本古籍的地方。1853年2月的某一天,李鸿章在海王村逛书摊,偶然遇到一位安徽同乡,此人见他气定神闲,当即惊讶地对他说:“少荃(李鸿章号少荃,亦作少泉),你难道不知道咱们的省城已经失陷了吗?怎么还有闲情逸致买这些无用的东西?”

安徽当时的省城是安庆,根据这位同乡得到的最新消息,太平军从武昌顺流东下,刚刚攻占安庆,安徽当地已是一片混乱。李鸿章一听,顿时感到浑身热血沸腾,他马上想到应该赶紧促请朝廷发兵“剿贼”,拯救桑梓。

李鸿章时为翰林院编修,官职不高,资历又浅,从他本身来说,并不具备直接与朝廷对话,为皇帝出谋划策的资格和条件,退一步来说,就算他上疏奏本,人微则言轻,能不能受到重视,也是个未知数。

自己不够格不要紧,还可以搬动大佬。京城有很多安徽籍的名人及高官,在这些人当中,工部右侍郎兼署刑部左侍郎吕贤基与李家是世交,他不仅很早就认识李鸿章,而且因为这位同乡后生写得一手好文章,人又聪明伶俐,对他非常喜爱和看重,一直把他当笔杆子使用,遇到上疏言事,总是请他捉笔代刀。李鸿章的差使比较清闲,不用处理各种繁杂公务,写东西有的是时间,同时能够代草奏折,李鸿章自己也常常为之沾沾自喜,自然乐于效劳,故而此事早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吕贤基既为乡贤,又是老资格的朝中大吏,若是以他的名义上书朝廷,必能事半功倍。李鸿章打定主意,离开海王村后,便直奔吕贤基家中,这个时候他还不知道,他和吕贤基的未来命运都将由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Foj6ietgBitI8TmLPDeV1a6JZwAK2ytTEj4JmwpwGvw8Ecf0Zl21TjE54Kl34As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