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性格与家庭教育

既然性格对人的一生如此重要,那么性格是如何养成的呢?在家庭教育中,如何才能培养出一个性格健康的孩子呢?

性格由行为模式与情绪模式组成。要了解性格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我们可以分别从行为和情绪两个方面来看。

四种典型的教养方式

前面我们讲了五种常见的性格:指责型、讨好型、超理智型、打岔型、一致型。前四种性格都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孩子很可能一生都要挣扎于性格的桎梏。

父母在孩子性格的养成中会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就像复印机一样,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父母是怎么做的,孩子就有样学样。可现实中,“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孩子与父母的性格也各有差异,有的父母很暴力,孩子却很怯懦;有的父母性子急,孩子反而很温和。也就是说,孩子与父母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模仿和复制的关系。这中间有什么规律在发挥作用呢?

我们先回顾一下这四种问题性格的底层逻辑:

指责型: 我好,你不好。

讨好型: 你好,我不好。

超理智型: 我不好,你也不好,道理最好。

打岔型: 我不好,你不好,整个世界都不好。

然后,我们从一个常见的案例入手,看看家庭教育是如何养成孩子性格的。

生活中,这样的场景肯定非常普遍:孩子在玩手机,已经有挺长时间了,作为父母,你会怎么做呢?

别着急往下读,先想想自己的习惯性反应,因为你的反应模式,就是孩子性格养成的根源。

对于这个场景,我相信不同的家长会有不同的反应,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四种。

权威型

父母:“别玩手机了!”

孩子:“我还没看完,我再看一会儿行不行?”

父母一把把手机夺了过来。父母绝对权威,孩子的想法、情绪根本不重要。

这属于典型的权威型家长。面对权威型家长,孩子有两种走向。

如果孩子内心的力量弱小,他会感到憋屈或者沮丧,他不明白,大人可以每天看手机,为什么他就不能看呢?家长要用手机处理工作,家长的工作重要,为什么他的事就不重要呢?他有很多的不明白,可没人向他解释。家长传递给他的信号是:你必须无条件服从。孩子的力量感会越来越弱,直至被彻底摧毁。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变得盲从,在他心中会慢慢形成“你好,我不好”的信念,于是,讨好型性格就养成了。

如果孩子内心的生命力强大,他就会像弹簧一样,越是压制,就越是反抗。当家长传递“你必须无条件服从”的信号时,他会奋起反抗,于是,“我好,你不好”的信念在心中形成,慢慢就会形成指责型性格。

这些孩子从父母身上体会到权威的好处,大喊一声,孩子就得乖乖听话。于是他们有样学样,开始用这种方式去欺负弱小、攻击别人。有一些孩子会完全失控,为了宣泄愤怒或者沮丧,不在乎受到惩罚,没有畏惧,也没有底线,这就非常可怕了。

这就是权威型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他很可能让孩子走向两个极端,屈从的就发展成了讨好型性格,反抗的就发展成了指责型性格。

顾问型

父母:“孩子,你玩手机很长时间了,可以停一下吗?”

孩子:“我再玩一会儿。”

父母:“我建议你去找同学玩一下,或者去打打球,不要整天玩手机。”

孩子:“好吧。”

采用上面这种对话方式的属于顾问型家长。

这类家长大多受过高等教育,他们时刻提醒自己要尊重孩子,所以会跟孩子商量。这些话语看起来是在和孩子商量,实际上,却没商量。他们的潜台词还是那句话:“你得听我的。”只是在表述上,他们会更文明、温柔一些。

面对顾问型家长,孩子仍旧是被动的,他没有机会提出自己的想法,他的思想、自我表达、情感,也都是被抑制的。顾问型家长同样会培养出两种极端性格:有些孩子因为长期被剥夺了决定权,会不假思索地盲从权威并盲目采纳别人的意见,认为“你好,我不好”,发展成了讨好型性格;有些孩子在压抑中反抗、攻击,认为“我好,你不好”,发展成了指责型性格。

说教型

父母:“我说过多少遍了,不要长时间玩手机。”

孩子:“我玩完这一局就不玩了。”

父母:“长时间玩手机会损害眼睛的。”

孩子:“没事,我眼睛好得很。”

父母:“你看×××,眼镜片都赶上瓶底厚了,再这样下去,你也会一样。”

孩子:“不会的……”

采用这种对话方式的属于说教型家长。

说教型家长比顾问型家长更有耐心,更懂得教育孩子,他们遇到问题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跟孩子掰开了揉碎了,把利弊全部呈现出来,并且会强调再强调。

单单“手机有害”这个论题,这类家长就能轻松展开三千字的即兴演说:

玩手机,眼睛会近视。近视了要戴眼镜。戴眼镜,生活会很不方便,有些工作也受影响。

玩手机,小孩子难免会受到不良内容的侵害,会影响认知发展、大脑发育。

……

这类家长,道理讲得都很好,也很耐心,可孩子是什么感受呢?

孩子仍然是被动服从的角色,他的情绪、想法,父母听不到,也理解不了。双方的沟通是错位的,甚至是背道而驰的。父母再好的道理在孩子这里都成了耳旁风。这样的沟通,会给孩子这样的意识:“你不好,我也不好,道理才是好东西。”这会促使孩子发展成超理智型性格。这类孩子长大后,很有可能成为某领域的专家、学者,只是生活中很容易给人冷漠无情的印象,与人沟通时,他们会模仿父母,常采用说教的方式。

教练型

前三种父母的教养方式都有所偏颇,那什么样的教养方式才可以培养出一致型的孩子呢?我们来看看第四种父母的应对方式。

父母:“游戏很好玩,是吗?”

孩子:“当然。”

父母:“能不能教教我?”

于是,父母和孩子玩在一起。

过了一段时间……

父母玩不过孩子,孩子赢得比赛,正在高兴的时候,父母抓住时机对孩子说:

“你打游戏确实比我厉害,不过,你能打得过设计游戏的那个人吗?”

孩子:“那当然打不过。”

父母:“设计游戏的和玩游戏的哪个更厉害?”

孩子:“当然是设计游戏的。”

父母:“如果你能设计出一款游戏来,那会怎样?”

……

以上是我的老师张国维博士跟他儿子的对话,采用这种对话方式的属于教练型家长。在张老师的教育下,他的儿子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兴趣,现在成了一名计算机工程师。

教练型家长跟孩子沟通有两个基本点:

一是平等,他不会站在高处向孩子说教,而是跟孩子站在同一水平线上。

二是以孩子为核心。孩子才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而不是家长高高在上地灌输大道理。

前面三种沟通,家长都是填鸭式,以强塞的方式单向地向孩子灌输。而教练型家长的重点在于唤醒,唤醒孩子的大脑,让他自己思考、做决策。

就玩手机这事来说,教练型家长首先会倾听孩子的想法,跟孩子一起玩,卸下孩子的心理防备,告诉他:“我们不是对抗的,而是一起的。”然后启发式提问:“你打得过设计游戏的那个人吗?”以此唤醒孩子内在的动力,变被动为主动。

教练型家长跟体育教练一样,并不是运用权力去控制孩子,而是掌握了一定的技巧,把现实中发生的一切当成对孩子的训练,让孩子在训练中成长。

教练型家长与前三种家长最大的区别是让孩子成为一个主动的人,在这种教育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往往具有内驱力。面对教练型父母,孩子参与了“该不该做,应该怎么做,不做会怎样”整个思考过程。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能拥有主动、独立、多维思考的能力,能看见“你”、“我”和“情景”。同时,整个过程中,孩子是被尊重的,而不是被强迫的,他的情绪是流畅的,他的感受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也就是做到了一致性。

教练型家长的理念跟中国儒家思想是一致的。儒家经典《大学》的第一句话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把一个人好的品德呈现出来。

中国心学代表人物之一王阳明先生说得更简单——“致良知”,所谓“致良知”,就是把一个人的良知唤醒。

教练型家长的核心也在于唤醒,把孩子本身的能量、潜能唤醒。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成长的孩子,性格是健康的、一致型的。

再举一个例子:如果你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谈恋爱了,你应该怎么做呢?

女儿:妈妈,我跟班上一个男生谈朋友了。

妈妈:我们宝贝这么小,就有男孩子追了啊?

女儿:那当然,看是谁生的嘛。

妈妈:是全校每个人都谈朋友了,还是只有少数几个?

女儿:少数吧。

妈妈:你就是少数中的几个,对吧?肯定是因为你太优秀了。妈妈像你这个年纪的时候,也会对优秀的男生心动,看来你跟妈妈是一样的。

女儿:对啊。

妈妈:这是好事。不过妈妈想问你几个问题。现在就开始谈朋友,有没有可能会错过更优秀的男生呢?

女儿:我管不了那么多。

妈妈:行,把这次谈朋友当成一次学习也行。你觉得你跟他谈朋友有什么好处?

女儿:他很优秀,我觉得跟他在一起,能学到很多东西。我们可以互相帮助。另外,有人关心的感觉真好。最起码,这段时间我的心情很好。

妈妈:我们的宝贝女儿真的长大了,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过,任何事情都有两面,妈妈再问你一个问题,如果现在就谈朋友,有没有可能需要付出一些代价?

女儿:可能会分散一些精力吧。我看到身边的同学分分合合的,经常搞得很痛苦。

妈妈:可能会经历失恋的痛苦,是吧?还有呢?还有没有别的可能性?

女儿:我暂时还没想到。

妈妈:以你对你们老师的了解,你觉得老师会怎么想?你喜欢的那个男孩子,他的父母知道后会怎么想?

女儿:没有任何事情是十全十美的,有好处,就有代价吧。

妈妈:我知道,我的宝贝女儿会处理好这些事情的。不过,你以后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来找我。毕竟你所经历的,我都曾经历过。

女儿:我现在就有一点困难,他马上就要过生日了,我想送他一份礼物,但我的钱不够。

妈妈:人人都能够买到的礼品,对他来说,未必觉得珍贵。有没有一些东西是市场上买不到的,同时能够给他留下珍贵记忆的呢?

女儿:那我只能动手做了。

妈妈:非常好,我们宝贝可以自己想办法了。不过,你想买也是可以的。你知道的,我每个月给你的零花钱,你是可以自由支配的。

女儿:但是还差一点。

妈妈:如果你真爱他,可以不吃饭,把伙食费都省下来。

女儿:可我还是差一点点,妈妈能不能支持一下?

妈妈:我的宝贝这么努力,这么优秀,一定会自己想到办法的,对吗?

……

上述对话中,妈妈一直把握教练型父母的两个要点:(1)平等地拓宽孩子的思维;(2)唤醒孩子内心的力量。不去干预孩子的决策,但把一些基本规则给到她,比如,看问题要看两面,既要看到积极的一面,又要看到消极的一面;考虑事情,不能只考虑自己,还要考虑到相关的人,比如老师,对方的父母;每月的零花钱可以自由支配,超支的话,自己想办法解决。

这样的沟通,家长不用去讨好孩子,也不去指责孩子,孩子就能做到一致性。

前面讲了四种典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四种教养方式是呈阶梯状的(如下图所示):

第一类权威型父母,他们的观点是“必须听我的”。第二类顾问型父母,他们的做法是“给建议,给答案”。第三类说教型父母,他们会“摆事实,讲道理”。虽然侧重点各有不同,但他们都是高高在上,一直对孩子发出单向指令。第四类教练型父母的教养核心是“陪伴和挑战,唤醒孩子的内在潜能”。他们与孩子之间是平等的,是能够双向沟通的。

以上四种典型的教养方式中的前三种分别对应了指责型、讨好型和超理智型性格。那么打岔型性格是怎么养成的呢?

正如《人间失格》作者太宰治对自己的描述,打岔型性格的养成,通常是创伤性经历所致,因为一些创伤性事件,孩子无法面对他所生活的环境,因此学会了用打岔的方式逃避。也有可能是父母长期不和,或者冷漠,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不知所措,因而学会了用打岔的方式应对恶劣的环境。总之,因为曾经有过非常不好的感受,孩子不愿意再去感受。

我看的书很多,唯独这本《人间失格》,看完之后,心情抑郁了很多天。太宰治笔下的叶藏,父亲专横独断,母亲柔弱多病,家庭是远近闻名的豪门望族,同时又有靠投机买卖和高利贷发家的粗鄙背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他陷入了对家庭既依赖又批判的矛盾挣扎中,从小就自学了一种应对世界的方式:用幽默的方式迎合讨好他人。他越是笑,越给人一种寒彻入骨的悲哀。

他的底层逻辑是:“我不好,你也不好,整个世界都不好,于是,我要搞笑一点,这样才能好受一点。”这就是打岔型性格的成因。

除了上述四种教养方式,还有很多影响性格养成的因素。比如,在童年时期,孩子的情绪得不到父母或者养育者的回应,或者父母不允许孩子流露情绪,孩子会养成冷漠的超理智型性格。这一点,我们在后面的情绪模式中还会继续讲述。

总之,性格是一个人适应生存环境的行为习惯。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孩子性格养成的重要原因。

本节功课

1.对照本节内容,思考一下自己是哪种教养方式?

2.在你的教育下,孩子有哪些优点?有哪些隐患?

3.如果你的孩子考试失败了,情绪低落,你应该怎么做呢?

道理都懂,但不会用怎么办?

韩寒在电影《后会无期》中写了一句经典台词:“我们懂得许多大道理,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孩子教育也是一样,道理容易明白,做到却不容易,怎么办?团长通过27年的教学经验发现,最好的学习就是体验。道理是储存在大脑中的记忆,只有体验才会成为能力。请大家感受一下如下场景:

有一天,你坐船出海,半路上撞到冰山层,就像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场景一样,船分崩离析,而你独自一人漂流到了一个荒岛。

这个荒岛上的所有东西都比你所知道的要放大三倍以上,树上有很多果子可以充饥,可树又粗又高,以你的身体根本爬不上去;海里有很多鱼可以果腹,可鱼又大又壮,以你的体力根本抓不到它。这时,有两个身高体重都是你三倍以上的巨人发现了你,他们愿意照顾你,很有爱心地摘果子、捞鱼给你吃。

这两个巨人非常爱你,因为你的身体太小,他们担心你的安全,所以,给你很多约束,不准独自出门,更不能下海,因为,树上的果子掉下来可能会伤到你,水里的鱼也可能会让你受伤。为了保护你,他们事事都要掌控你,衣食住行、说话、做事都必须按照他们说的来。

在这个小岛上生活,你是什么感受呢?你愿意在这个岛中生活下去吗?

我想没有人愿意,不是吗?因为没有自由。

你现在所感受的,正是你孩子生存的世界。对孩子来说,父母就像是那两个巨人,在自己没有生存能力的时候,从他们那里得到了照顾、疼爱,同时也被控制和约束。

实际上,我们也曾经是孩子,每个人都有当孩子的体验,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把这种体验封锁在心灵深处了。心门打开,整个世界都会发生改变。

儿子出生的时候,我正处于求温饱、求生存的阶段,从来没有去关注过他的感受。后来,女儿出生后,我不用在饥饿线上挣扎了,再加上我学了心理学,感觉突然之间被唤醒了。有一段时间,我特别敏感,每当看到女儿被老师或者其他大人下命令的时候,我心里会立刻浮现出小时候被同样对待时的画面,有时会忍不住泪流满面。

我们如果能从孩子身上看见曾经的自己,其实不需要学任何东西,自然而然地就会知道怎么与孩子相处,毕竟我们也曾经是孩子。

懂了很多道理,仍旧管不好孩子,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我们没有感受到孩子所感受到的,没有体验到孩子的不容易。教育孩子,至少要做到:允许他做自己。

行为模式:孩子偏差行为背后是教育方式的缺陷

前面我们讲了,我们面对外部情景会产生行为反应和情绪反应,这两种反应不断重复并最终固化下来后,就是一个人的性格。

孩子的行为反应和家庭教育有怎样的关系呢?

孩子的每一种行为都有其正面动机

十几年前,我儿子读小学的时候,有一件事让我至今难忘。

当时,因为没有广州市户口,我儿子只能在一家私立学校就读。大家都知道,私立学校的学费比较高,所以,在这里就读的孩子家庭条件都很优越,很多人的父母都在经商做老板。因此,当听说儿子班里有一个女同学经常偷东西的时候,我是非常诧异的。

这个女同学不仅偷东西,还屡教不改。她偷了很多次,每次偷都被抓到,被老师训话,找家长,然后下次接着偷。当然,小学生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可偷,无非是尺子、本子、笔等不值钱的文具。

在一次家长会上,老师实在是忍无可忍,就没有顾及家长的感受,当众提出了批评。

当时,老师批评家长:“你的孩子出现这种行为是非常不好的,你回去之后要跟孩子好好沟通……”孩子的妈妈非常难受,她一个劲儿地说对不起,哭着给老师道歉,还给在场的所有家长一个挨一个地鞠躬,说“对不起,给你们添麻烦了!”

这个女同学当时就在妈妈的身边,我不经意间看了她一眼,当场就被震惊了,这个八九岁的女孩,脸上竟然浮现出一种得偿所愿的笑容。

妈妈当着一屋子人的面道歉,她因为孩子的行为感到屈辱、羞愧、伤心、难过,可孩子却在笑,这是为什么呢?

阿德勒有一个观点: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目标激发的。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有其正面动机,他一定是能得到某种好处的。那么,这个孩子偷东西,让妈妈屈辱地向别人道歉,对她有什么好处呢?

我们从另一个孩子身上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这个孩子也是儿子的同学,一个男孩,他经常跟人打架斗殴、逃学,同样屡教不改,比偷东西的女同学更让老师头疼。老师听说了我的职业跟教育和心理学有关,就约上我和孩子的爸爸一起吃了顿饭。那个爸爸跟我说了一番话,基本代表了那个阶层的大多数家长的心声。

他说:“黄先生,听说你是搞心理学的,你帮我搞好我儿子,多少钱都没问题,为了这个家伙,让我倾家荡产我都愿意。”

我说:“先生,不用钱的,我可以免费送你一个课程,你只要愿意来上课,课上会有很多教育方法,你换种方式教育孩子,孩子就好了。”

他说:“我哪有时间上课?你帮我搞好我儿子就可以了,我实在没时间管他。”

我能理解他,家里的生意很赚钱、不差钱,同时,孩子的问题已经让他饱受折磨了。他可以砸很多钱用于孩子的教育,就是不肯花心思和时间在孩子身上。可孩子的教育问题,没有父母的配合,大罗神仙都无计可施。

回头再看偷东西的女同学,她的家庭跟这个男同学有共同的问题:父母太忙,顾不上孩子。妈妈道歉,她为什么笑呢?她获得了什么?答案很明显了:平时父母都忙,难得一见,但只要她一偷东西,父母再忙,也必须到学校来领她回家,她成功吸引到了家长的关注和重视。

生命需要营养,心理也需要营养

人有两条命,一条是肉体、物质的生命,另一条是精神层面的,我借用佛家的一个词,称之为“慧命”。

肉体的生命需要各种营养才能存活、生长。精神层面的慧命也需要营养。

生命需要的营养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那么,精神层次的慧命需要什么营养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很多孩子失去父母成了孤儿,国家很重视这些孤儿的生活,投了很多钱给福利院,让这些孤儿可以衣食无忧,并且得到最好的照顾。可事情发展却不顺利,这些孤儿的死亡率连年攀升,是普通儿童的好几倍。得了同样的病,普通家庭的孩子很快就能康复,可孤儿院的孩子却会因此失去生命,到底是为什么呢?有研究小组为此做了深入调查。

当时,美国有一种育儿思想:成人身上携带的细菌会危及孩子的身体健康,为此,孤儿院有严格规定,在照顾这些孤儿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禁止与他们有身体上的接触。调查人员发现,问题就出在这个规定上。跟普通家庭相比,孤儿因为从没跟成人亲密接触,患上了“原始情感饥渴症”,丧失了生存下去的意志力,稍微生点病就被击垮了。对这些孩子来说,来自养育者的拥抱、关爱就是一种心理滋养。

心理营养是一个人精神层面的需要,比如爱、安全感、价值感、归属感等,要让孩子获得这些心理营养,父母必须给予孩子肯定、赞美、鼓励、关注、接纳等。

肚子饿了,我们都有清晰的认知:“不太饿,可以先不吃饭。非常饿了,必须尽快吃饭。”如果一个人长期饥饿,身体会出各种问题。

同样,一个孩子如果精神上长期处于饥饿状态,也会产生各式各样的问题。事实上,孩子出现各种不良行为,很大原因就在于心理营养缺乏。

问题孩子是怎么教育出来的?

有学员曾经给我反映:“我家孩子原本很乖的,但上了你的课程后,他反而变得叛逆了,敢跟我顶嘴了,你怎么把我的孩子教‘坏’了呢?”

其实,我不仅会教“坏”孩子,还会教“坏”爸爸。

记得有一次,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受妈妈的委托,来到我的课堂上找我,把我骂了一顿,说我教坏了她的爸爸,说她爸爸本来很听妈妈话的,但上了我的课后,敢跟妈妈吵架了,说我破坏了她的家庭关系。

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把敢于反抗叫作“坏”的话,那确实是被我教“坏”的。但如果全面地看,你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我们先来看看那个被教“坏”的孩子。他原来确实很乖,对父母言听计从,不过就是不肯上学,辍学在家一年多了,但变“坏”之后不久,重新回到了校园。

而那位被我教“坏”的爸爸,本来已经下定决心要离婚的,用他的话来说,他在这个家一点地位都没有,什么都要听老婆的,自己说什么都没有用,干脆就什么都不说了。上完我的课之后,用我教的方法,回家跟太太确实吵了好几架,神奇的是,他们夫妻的关系变好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要从乖孩子说起。很多家长错误地认为,乖孩子才是好孩子。乖孩子真的是好孩子吗?我们再来看一个乖孩子的案例。

小文是我的一个学员,因为得了抑郁症来上我的课。她长得漂亮,夫妻和睦,孩子聪明可爱,两口子都是公务员,工作稳定,收入也高,双方父母的家境都很殷实,有一个人人羡慕的完美家庭。小文明明过着人人羡慕的生活,可是为什么会得抑郁症呢?

带着好奇,我帮她做了一个个案。在家庭重塑时发现,原来她的父亲曾经是当地的副市长,有权有势,也有很强的掌控欲,从她出生那天开始,她的人生就全在父亲的安排之下,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饭,读什么幼儿园,考什么中学,大学选什么专业,大学毕业之后找什么工作,毕业之后结婚找什么样的老公,孩子上什么样的幼儿园……她人生的每一个重要的决定,都是她父亲安排的。她的人生,自己几乎没有做过一次主。因此,她感到自己很没用,仿佛一个废物,一点价值都没有。而且,她说她的内在有一个魔鬼,它总怂恿她去出轨,摧毁这看起来完美的生活。但另外一个理智的自己一直在跟魔鬼做斗争,所以,暂时还没有干出什么破坏家庭的事。不过,这样的内耗让她感觉很累。这就是她生病的原因。

有一个强大的父亲为自己安排好一切,这难道不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好事吗?为什么小文会身在福中不知福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从阿德勒的一个理论说起。

阿德勒是奥地利心理学家,他并不认同弗洛伊德的性本能冲动理论,他认为人的问题并非来自内部的性本能冲突,而是来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人是社会性动物,人生所受的苦都源自人际关系。

阿德勒认为,幼儿的成长需要父母的关注,也就是前面所讲的心理营养。如果缺乏关注,孩子会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得父母的关注。在获得关注的努力中,孩子的行为会出现各种形式的偏差,也就是问题行为。偏差行为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1.寻求关注

什么叫作“寻求关注”呢?

前面我们说了,心理营养不足跟身体营养不足一样,会带来各种问题。下面我们用饿肚子做一个场景演绎。

下午最后一节课,原本应该6点下课,可7点了,老师还在讲,孩子们肚子饿了,他们会怎么做呢?

有的孩子屁股扭来扭去、东张西望,有的开始跟同桌抱怨、聊天,有的趴在桌子上,捂着肚子。

孩子们会故意搞出各种小动作,提醒老师:我肚子饿了,该下课了。

孩子心理缺少滋养,也就是内心有需要却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他没有办法通过好的行为来取得父母的关注,就会故意搞点事情出来,以引起家长的注意。

这是孩子偏差行为的第一个阶段:寻求关注。

孩子哭闹、搞小动作、捣乱等行为,都发生在这个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孩子的行为让父母感到烦躁不安。

这是孩子出问题最初始的阶段,这个阶段的问题非常容易解决,我们只需把握一个原则:忽略不良行为,奖励好的表现,补充缺失的心理营养就可以了。

比如,孩子在家里故意乱吼乱跳,很多人的反应是不耐烦,然后直接训斥:你不要这样。这样的训斥只会让情况恶化。我们先忍住,努力漠视他,静待时机。他一旦安静了,我们立刻抓住机会,大力表扬:“你现在好安静,妈妈好喜欢你这个状态。”这就传达给孩子这样的信息:安静也能够吸引妈妈的关注。

2.争夺权力

如果孩子通过第一阶段的努力,依然得不到父母的关注,孩子接下来的不良行为会升级,开始直接对抗。这就进入了孩子出问题的第二阶段:争夺权力。

这个阶段的特点就是,你让孩子干什么,孩子偏偏不干,处处跟你对着干。孩子的行为让父母十分生气。

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我偏要偷懒。

家长:早点睡觉;孩子:我偏要晚睡。

家长:提前出门,别迟到;孩子:我偏要磨蹭。

家长:多运动对身体好;孩子:我偏要宅在家里。

家长:与同学好好相处;孩子:我偏要欺负别人。

……

顶撞、不服从、对着干,这些行为的目的通常都是在寻求权力。

孩子故意事事跟家长对着干,以获得一种自我掌控感。面对孩子的对抗,很多家长的反应是愤怒、生气:“这孩子不管就反天了。”家长越努力管控,孩子越对抗,你强我更强,进入了恶性循环。

这个阶段,孩子的底层需求是:我要争取我的话语权。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进入了这个阶段,不用担心,这虽然比第一阶段处理的难度稍大一点,但还是可以轻松解决的。你只需要尊重孩子,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让孩子为自己的人生做主。当他拥有了自己的权力范畴时,他自然不会再跟你作对。

也许有些家长会担心,孩子还小,什么事都不懂,让孩子自己做主,那他不得走上弯路了啊!

其实,人生的路很特别,有时,弯路比直路更接近目标。

为什么这么说呢?

邻居家有一个跟我女儿同龄的小男孩,两个孩子经常一起玩,连带着两家人也经常走动。女儿1岁多的时候,有一次,邻居来我家,正赶上我们在吃饭,他看到我女儿自己坐在婴儿椅上,手抓着饭菜往嘴里塞,弄得满身满脸都是食物,就很不理解:“团长,你搞心理学,还做儿童教育,你女儿这样,你怎么也不管?”我说:“这就是我的教育方式。”邻居一脸的不敢置信,因为他对儿子可宝贝了,孩子吃饭的时候,他一口一口喂,保证哪里都干干净净。

看起来我让女儿自己吃饭是走弯路,但结果如何呢?我们把时间拉到十多年后。

女儿初中毕业的时候,几个家庭组织了一次毕业旅行。在旅行时我看到了这样一个画面:在吃早餐时,孩子们都拿着盘子去选自己想吃的,然后变着花样吃了起来。而邻居家的男孩却端端正正地坐在座位上,等着父亲把食物端过来放到他眼前,放什么他就吃什么。

幸好这位父亲在我的影响下学了心理学,慢慢把孩子的选择交回给了孩子。如果父亲不做改变,孩子习惯了事事由父母做主,他长大之后会怎么样,可想而知。

我放手1岁的女儿自己吃饭,虽然过程很难看,但几个月后,她越吃越干净;我放手女儿自己选中学,虽然学校并不是我喜欢的,但女儿喜欢;我放手让女儿自己选大学专业,也许会走弯路,但她自己选择的专业,她一定会用心学习;我还会放手她自由恋爱,也许她选择的对象未必是最好的,但只要是她喜欢的就好。

孩子的人生经验,只有在她去亲身经历之后,才能有所得、有所感,父母代劳的话,孩子整个人生都会处于无力感的包围之中。一定程度上说,我们应该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哪怕他会为他的选择付出一定的代价。

如果你压缩了孩子选择的空间,剥夺了孩子选择的权力,他会用一生跟你对抗,并且还会变本加厉,进入下一个让你痛苦的阶段。

3.报复

如果在寻求权力阶段,父母通过强力压制的方式,让孩子无法通过抗争获得权力,孩子的偏差行为就会进入第三个阶段:报复。

孩子与父母争夺权力,争不过,他就转用报复的行为来刺伤父母。这个阶段的孩子会故意做一些让家长痛苦的事儿,比如,偷东西、伤害别人、搞破坏、自残、生病、尿床等,总之,什么事情会让父母痛苦就做什么。前面讲过的那个面带微笑看着妈妈边哭边向别人道歉的孩子,就进入了这个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深受精神饥饿的折磨,他已经饿到极致了,不是忍一忍、再坚持坚持就能解决的。家长必须填饱孩子的肚子,重新建立亲子间的信任关系,给他补充心理营养。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进入了这个阶段,父母必须彻底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最好能上一些疗愈性的心理学课程。因为我们掌握的教育方式基本上来自我们的父辈,如果我们不去疗愈自己曾经的伤痛,就很难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就像萨提亚说的,一切没有疗愈的,都会传给我们的孩子。

4.放弃

在第三阶段,双方虽然痛苦,但还不至于无药可救。但如果在这个阶段父母还是不做改变,依然用强权对待孩子,孩子的行为就会进一步恶化,进入第四个阶段:放弃,也就是自暴自弃。

什么叫作放弃?我的老师张国维曾跟我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他说,有一天,他在一家餐厅吃饭,刚好邻桌有个小女孩在过生日,以下是他听到的一段对话。

妈妈对孩子说:“宝贝,今天是你生日,你想吃什么,随便点!”

孩子高兴地说:“好啊好啊,妈妈,我要喝可乐。”

妈妈说:“不行。”

孩子疑惑地说:“妈妈,不是说生日点什么都可以吗?”

妈妈说:“可乐是碳酸饮料,对身体不好,除了可乐,什么都可以。”

孩子想了想说:“嗯……那我要雪糕。”

妈妈说:“不行。”

孩子不开心了:“你不是说我今天过生日,点什么都行吗?”

妈妈说:“雪糕是冻的,不能吃冻的东西,对身体不好,除了可乐和雪糕,其他都行。”

孩子嘟囔着说:“那好吧……我要点炸鸡总可以吧?”

妈妈坚定地说:“不行!油炸食品会上火,除了可乐、雪糕、炸鸡,什么都行。菜单上有很多好吃的,随便点。”

孩子这次不点了,她说:“随便……”

看到了吗?为什么孩子会说“随便”,不是她真的宽容大度,而是因为她的选择权被一次次无情地剥夺了。一个选择权被剥夺的人,就是一个没有了自我的人。

经过前三个阶段的努力,如果孩子依然无法获得心理营养,最终孩子会感到绝望,此时就到了最后一个阶段:放弃。

进入这个阶段的孩子通常的表现是退缩、懦弱、被动、不与人交往、自闭、自我刺激(如手淫)或者打岔。前面讲过的打岔型性格就是这样养成的。

前面不是说打岔型性格是创伤导致的吗?这个阶段也算是创伤吗?当然!虐待是对肉体的强暴,而“随便”则是精神被强暴的结果。

这样的孩子,轻则懦弱、顺从、讨好、退缩,一事无成;重则会得抑郁、精神分裂等各种神经症。

一个总说“随便”的孩子无疑是个乖孩子,但乖孩子未必是健康孩子,很可能是个病孩子。所以,教育孩子,光有爱是不够的,还得有智慧。

看到这里,我想聪明的你已经明白了团长为什么会把孩子教“坏”,会把爸爸教“坏”了吧?

其实那个听话的孩子已经进入了第四阶段,我只是把他拉回到第三阶段而已,当他有力量去重新争取权力(敢于跟父母顶撞)时,他自然有力量重新上学。当然,回到这个阶段后,就要看父母的改变了,如果父母不做改变,孩子依然会被打回原形。

亲密关系跟亲子关系一样,也会经历这四个阶段。那位丈夫在太太的强权之下,也已经进入第四阶段了,表面上看,他逆来顺受,像个乖孩子,但他的内心已经濒临绝望,处于离婚的边缘。我能做的就是唤醒他内心的力量,让他重燃希望,回到第三阶段,再加上一些夫妻沟通的方法,如此才能挽救一段婚姻、一个家庭。

世事很奇怪,有时候变坏是变好的开始。

写到这里,我耳边响起了那英的一首歌:

终于你找到一个方式

分出了胜负

输赢的代价

是彼此粉身碎骨

外表健康的你心里伤痕无数

顽强的我是这场战役的俘虏

就这样被你征服

切断了所有退路

……

如果父母用这种方式征服自己的孩子,总有一天你会后悔、会失望的。

虽然作为乖孩子的家长很难自我觉察,但我还是想给大家敲个警钟:如果你的孩子是个乖孩子,你是时候学点心理学了!因为,你以为的好孩子,不过是你的提线木偶罢了。

本节功课

1.你的孩子现在在哪个阶段?

2.你打算怎么做?

情绪模式:如何应对孩子的情绪

情绪是好还是坏?

记得多年以前,广州日报社邀请我去做过一次亲子讲座。在互动时间,有一位妈妈说她有个4岁的儿子,她一直认为,男人应该掌控自己的情绪,她觉得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所以,她从小都很注重培养儿子的情商,但是她所理解的情商,可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情商。她说她看了很多书,用了很多方法,终于在今年把儿子训练到不会闹情绪、不会发脾气了,可是有个朋友跟她说这个方法是不对的。她希望我作为亲子教育方面的专家,告诉她从小教育儿子控制情绪到底好还是不好?当我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感觉头皮发麻,试想一下,一个4岁的孩子就开始学会控制情绪,那他长大之后,会变成一个怎样的人?

还记得本章开头讲过的我那个脾气很好的朋友小明吗?小明就是一个情绪控制得非常好的人,我认识他20多年,从来没见他发过一次脾气,可惜的是,他早早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稍微懂点情绪心理学的人都知道,一个压抑情绪的人,他的情绪就会向内攻击,伤害自己的身体。社会上一直流传一句话叫“百忍成金”,其实“百忍”只能成病。

不知大家是否留意到一个现象,公园里的老太太比老先生要多得多。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老先生不喜欢出门?并不是。

给大家看一份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统计数据:2022年,我国人均寿命是76.53岁,其中男性的平均寿命是73.64岁,女性的平均寿命是79.43岁,男性比女性的平均寿命短了近6岁。也就是说,如果夫妻双方是同龄人,老先生会先去世,然后留老太太孤独度过人生的最后几年。

男性的平均寿命为什么比女性的低呢?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因素是:男性更善于情绪管控。有句话叫“男儿有泪不轻弹”,男性自小就学会了把悲伤、痛苦等情绪闷在心里,而不会像女性那样通过哭泣、诉说发泄出来。各种情绪堵在内心,会对身体带来不利影响。

也许有读者朋友会说,情绪碍事,控制好情绪的人做事效率高,短命几年没关系。

善于管控情绪的人做事效率确实高,不过,控制情绪除了会影响健康,还有其他代价。我们看一个经典案例。

《卡尔·威特的教育》曾一度受到整个教育界的追捧,被认为是世界教育奇书。

在书中,老卡尔·威特讲述了自己教育儿子小卡尔·威特的经历。婴儿时期的小卡尔反应迟钝,是个痴呆儿,用了他的教育方法,小卡尔8岁时就能自如运用六种语言(德语、希腊语、法语、意大利语、英语、拉丁语),14岁时就拿到了博士学位,直到现在他仍旧是《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最年轻博士”的纪录保持者,16岁就被大学聘为副教授。而且,并不像某些小天才那样“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小卡尔·威特成年后依然有巨大成就,特别是在文学方面,他翻译的但丁作品,至今依然被认为是最好的翻译作品之一。

这么成功的人士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呢?我们来看看书中提到的两件事就知道了。

6岁时,父子俩到朋友家做客,主人给了小卡尔一杯他非常喜欢的牛奶。他刚要喝,却不小心洒了一点出来,朋友说关系,招呼小卡尔赶紧喝,可小卡尔坚定地拒绝了。因为父亲给他立的规矩:牛奶洒了,就不准再喝了。在规矩面前,孩子的开心或伤心等情绪都是无关紧要的。

还有一次,考虑到孩子需要同龄人的陪伴,老卡尔就给儿子找来两个优秀的小女孩做玩伴。可很快老卡尔就把这段友谊粗暴地掐断了,因为他觉得小卡尔跟女孩学到了任性和自以为是。

老卡尔的这种教育理念曾经在欧洲风靡一时。这种理念会培养出冷静甚至近乎冷漠的人。这种人会把所有时间都聚焦在一个点上,他们确实能够做很多事情,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学者。

既然这种方法这么成功,又有那么多人争相模仿,那不是很好的教育方法吗?

当然不是,任何东西都是有代价的,我们看看小卡尔·威特的真实情况如何。

在老卡尔·威特的眼中,小卡尔·威特是成功的。可是否成功,小卡尔·威特自己最有发言权。小卡尔虽然年纪轻轻就被大学聘为教授,可因为从小被限制交友,他不能自如表达,没有学生愿意听他讲课,因为性格懦弱、自卑,他在同事、朋友中也不受欢迎,一生都没有结婚。更严重的是,他一直憎恨他的父亲,直到父亲离世,他都没有原谅父亲。

从小控制情绪的好处是做事效率高,但代价是,这样长大的人很难与人相处。他没有朋友、爱人,人际关系一塌糊涂,这样的人生又怎么可能幸福呢?

团长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刚结婚的时候,我太太对我有很多抱怨,说我是个木头。后来,我走进了心理学的世界,她说我变了,自从学了心理学,我越来越像个“人”了。我是怎么变成“木头”,又是如何变回“人”的呢?

我妈生我的时候已经40多岁了,我比我姐小9岁。当时,姐姐要上学,爷爷奶奶已经不在了,而爸妈是家里的重要劳动力,要遵照公社的安排每天下田参加集体劳动。家里没人可以照顾我,村里就把我分配给了一个五保老人。这个老人是个自梳女,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自然也不知道怎么带孩子,再加上常年离群索居,对人很冷漠。我哭,没人理,我闹,也没人理,没有人呵护我、回应我,慢慢地,我就学会忽略自己的感受,压抑自己的情绪。与人相处时,我就成了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人,这也是为什么我太太会抱怨我是木头。

在学习心理学后,我的情绪开关慢慢打开了,当情绪可以在身体内顺畅流淌的时候,我也就越来越像个“人”了。

你如果不希望你的孩子像以前的团长那样,成为一个木头,最好早点学习心理学,不然,孩子长大后,你后悔就晚了。

孩子闹情绪怎么办?

压抑情绪不是一件好事,那么一味发泄情绪是不是一件好事呢?多年前,某明星企业家家暴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最终导致千夫所指、企业崩盘。好脾气不对,坏脾气也不对;忍受不对,发泄也不对。那么,关于情绪,怎么做才是对的呢?

给大家分享一个团长应对孩子情绪的方法。

女儿小的时候,我带她逛街,看到玩具、糖果这类东西,她就一定要买,我不想给她买,她就不肯走、哭闹。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处理呢?

在公众场合,孩子大声哭闹,父母会觉得很没面子,有些人会训斥孩子,会强硬地把孩子拉走。千万别这么干,因为这会传达给孩子一个信息:哭是不对的,伤心是不好的情绪。他的情绪开关也就关上了。

我的做法很简单,我会蹲下来看着她的眼睛,与她对话。

“宝贝,你很想买这个玩具对吧?”

“是的。”

“爸爸不给你买,你很难过,是吧?”

“嗯。”

“你难过就哭一会儿,我陪着你。”

……

女儿会看着我哭,哭一会儿,很快就会自己擦擦眼泪,跟着我继续往前走。

这个应对情绪的方法叫作“接纳”。

情绪是一种表达方式,是孩子引起家长关注的一种手段。你清晰地告诉他,我收到了你的情绪,孩子自然就不会再表达了。

这个技巧对孩子有用,也适用于成年人。

某天,你把报告交给老板,老板很生气,一拍桌子:“有没有搞错!这报告写这么烂!”你勇敢地看着老板:“老板,你看起来很生气,我知道了,是这个报告写得不够好,我马上去修改。”老板如果不想借机把你开掉,他看到你注意了他的情绪,也就不生气了。

这一招还可以用来应对伴侣的脾气:“我没有按你说的做,你有点生气,对吧?”当你能接纳对方的情绪时,对方会舒服很多。

可惜的是,大多数人都不明白这个道理。你看看家长们是怎么安慰孩子的就知道了。

孩子伤心难过时,你会怎么做呢?也许你会说:“别难过!”

孩子生气时,你会怎么说?也许你会说:“别生气了,怎么又闹情绪!”

孩子害怕时,你会怎么安慰他?也许你会说:“不要害怕!你怎么这么胆小!”

……

当你这样做时,孩子会收到一个信息:情绪是不好的。长此以往,他会慢慢把情绪压抑下去,就成了没有情绪的、冷漠的人,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述情障碍”,就是没有能力表达情绪。

当然,也可能是另外一种情况,因为太多太多情绪没有得到接纳、无处释放,全部压在自己的内心,孩子会因此变得敏感、脆弱,严重时会得抑郁症。

因此,当下次遇到孩子闹情绪时,不管是什么情绪,都跟他说:有情绪是可以的。

伤心是可以的;

愤怒是可以的;

害怕是可以的……

接纳孩子的情绪,就是告诉孩子:我看见了你的情绪,你的情绪是被允许的。

孩子从小被这样对待,他未来的情绪就会很流畅,他也能慢慢学会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

父母如何应对自己的情绪?

也许有读者会问,孩子闹情绪时,我自己也有情绪怎么办?

也就是说,自己的情绪很容易被孩子的情绪引爆。我们都知道,人在情绪状态下,智商会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做到接纳孩子的情绪。那怎么办呢?

要学会表达情绪,而不是带着情绪表达!

什么叫作表达情绪?什么叫作带着情绪表达?

我们来设想这样一个场景:

晚上12点,丈夫才结束加班回到家,妻子还在沙发上等他。这时候,妻子有两类反应:

第一类:

用手指着丈夫大声指责:“你还知道回家啊!干脆住在公司好了,你心里还有没有这个家?”然后,“砰”的一声关上了房门。

听到妻子这样说,丈夫也很生气:“你这是什么态度啊!我加班不也是为了多赚点钱吗?不也是为了这个家?你不想过就别过了!”当晚,丈夫睡到了沙发上,夫妻矛盾激化。

这,叫作带着情绪表达。

第二类:

妻子说:“老公,你终于回来了!我等你一个晚上了,一开始我很生气,觉得你不重视我和孩子。孩子睡了之后,我一个人坐在客厅里,感觉特别害怕,也很孤独。”

如果妻子这样说,丈夫会有什么反应呢?

丈夫会一把把妻子抱在怀里,安慰她:“对不起了,不用怕,我下次再也不这么晚了!”夫妻两人的距离更近了。

这,叫作表达情绪。

两种表达情绪的方式,会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这两种表达方式的区别在哪里呢?

在沟通中,传达信息的有三个元素:言语、声调、肢体语言。

用言语直接说出内心的感受,比如:我很生气、很害怕、很孤独等,这叫作表达情绪。上述例子中第二类就是表达情绪。

有了情绪之后,没有用言语直接说出来,情绪就会通过声调、肢体语言表达出来,说话的声音不知不觉间会增高,会用手指向对方,或者甩门、拍桌子等,这就是带着情绪表达。上述案例中的第一类就是带着情绪表达。

情绪总要有个出口,你不表达情绪,就会带着情绪表达。

表达情绪,会把人拉近;带着情绪表达,会把人推远。

当我们学会表达情绪,情绪就不会在体内积聚。如果我们内在没有情绪积累,孩子有情绪时,也就不会勾起自己的情绪,这样,你自然可以做到接纳孩子的情绪了。

如果你是那种一点就爆的爸爸或妈妈,大概是平时积累的情绪太多了。

本节功课

当你感到自己有情绪时,请把此时的情绪用言语表达出来。如:

1.我现在感到愤怒。

2.我现在感到难过。

3.我现在感到害怕。

……

重新认识情绪

经常听到有人说,情绪有正负之分。也就是说,有的情绪是正面的,是好的,比如喜悦、开心、兴奋、平静等;而另外一类情绪是负面的、不好的,如愤怒、悲伤、嫉妒、焦虑、害怕等。真的是这样吗?

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稍懂中医的朋友都知道这些,所以,人们很自然就会把这些情绪归为负面。可是,你知道喜悦也会伤人吗?

范进中举的故事大家还有印象吧?范进经过多年努力,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后在54岁那年考中举人,喜极而疯。可见,高兴过度也不是一件好事。难道喜悦也是负面情绪?

中医里有这样一句话:人参错用是毒药,砒霜用对是良方。可见,情绪跟其他东西一样,都有两面性。下面举几种常见的情绪例子。

1.愤怒给人力量

“不做东亚病夫!”抗日战争时期,很多人因为愤怒而激发身体潜能,舍身成仁,前仆后继。这个时候,愤怒就是一种力量,小到守护自己的家庭,大到保家卫国,它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2.悲伤是一种疗愈

原始时代,人们被野兽咬伤了,会找一个山洞躲起来养伤。我们的内心也需要这样一个山洞,而悲伤就是一个很好的山洞。当我们沉浸在悲伤中的时候,工作暂时停止了,内心也没人打扰,我们就这样悄悄地疗愈自己。悲伤也有疗愈的能量。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老人去世后,家人会做各种各样的法事。法事,是一种宗教仪式。这样的仪式对死人的灵魂有没有帮助,我不知道,但我很确定,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它对活着的人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在仪式中,亲人会集中在一起放声大哭,在大哭一场之后,伤心得到了宣泄,人得到了很好的疗愈。

3.恐惧可以保护自己

我们经常骂别人怕死鬼、胆小鬼,好像恐惧胆小是一件很可耻的事儿。我们来想象一下,一个人如果没有恐惧情绪了,会怎么样?不怕承担罪责,那就随意杀人放火;不怕身体的痛楚,那就跳楼自戕。没有了恐惧,也就没有了敬畏,没有了边界。恐惧让我们懂得保护自己。所以,恐惧是一种守护自己生命安全的能量。

4.焦虑让人未雨绸缪

假设你获得了诺贝尔奖,明天要面对全世界做一个15分钟的演讲。今天晚上你焦不焦虑?团长就算讲课27年,都会焦虑。可也正因为焦虑,我会提前精心做准备。这就是焦虑好的一面,它可以让我们未雨绸缪,早做完全的准备。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每种情绪都有其功能,所以,情绪并无好坏之分,只要我们能善用情绪,每种情绪都是我们的内在资源。

心理学上,有一个关于情绪的理论,叫作“钟摆效应”,情绪就像一个来回摆动的钟摆,如果我们把情绪分为“负面情绪”和“正面情绪”,那么,强行压抑了所谓的负面情绪,正面情绪也会跟着被压抑。因为,钟摆摆动的幅度是均衡的,你不会见到一个钟摆某一边摆动幅度很大,而另一边摆动幅度很小。

压抑的结果是全面压抑,这就是以前团长成为“木头”的原因。以前的团长,就是一名述情障碍患者,因为我既感受不到悲伤,也感受不到快乐。

也就是说,我们的心理遵循着大悲大喜、小悲小喜、无悲无喜的规律,一个不懂得悲伤的人,是没有办法体会到快乐的。一个不懂得愤怒的人,也就没有办法体会激情。 7Kt6cv2v/lT9+aBdm1U8MeH4tYS+UJe6pvHSkhRZl/+PlMZNTKEFQd9MEcUTrH1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