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风险管理

一、风险管理

(一)风险管理的定义

风险管理是指经济单位通过 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 ,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致的损失,期望达到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活动。

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管理学科,主要是为了适应现代企业自我发展和自我改造的能力。首先,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形中使各种风险因素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并且使风险事故发生所造成的损失规模有了很大的变化,例如,万吨巨轮遭遇海难、钻井平台倾覆海中等。这都说明,现代化的工业也会造成巨额经济损失,这就对企业所负担的责任,提出更高的管理要求。其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企业面临着国内外众多商家的激烈竞争,其各种经济活动、经济关系日趋复杂,使各种动态风险因素剧增,并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企业为防止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以及解决损失后如何获得补偿等问题,就必须进行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妥善处置风险所致损失的后果,期望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目标。

风险管理目标由两部分组成:损失发生前的风险管理目标和损失发生后的风险管理目标。前者是避免和减少风险事故形成的机会,包括节约经营成本、减少忧虑心理;后者是努力使损失的标的恢复到损失前的状态,包括维持企业的生存、生产服务的持续、稳定的收入、生产的持续增长和社会责任。两者有效结合,构成完整而系统的风险管理目标。

1.损失发生前的风险管理目标

1)降低损失成本。风险事故的形成势必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影响企业利润计划的实现。因此,企业必须根据本身运作的特点,充分考虑所面临的各项风险因素,并且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处理,从而使风险事故对企业可能造成的损失成本变为最小,达到最大安全保障的目标。

2)减轻和消除精神压力。风险因素的存在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各种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损失发生前的管理目标,以便减轻和消除这种压力,从而有利于社会和家庭的稳定。

2.损失发生后的风险管理目标

1)维持企业的生存。在损失发生后企业至少要在一段合理的时间内才能部分恢复生产和经营。这是损失发生后的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最低目标。只有在损失发生后能够继续维持受灾企业的生存,才能使企业有机会减少损失所造成的影响,尽早恢复损失发生前的生产状态。

2)生产能力的保持与利润计划的实现。这是损失发生后的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最高目标。如何使风险事故对企业造成的损失最小,保证企业的生产能力与利润计划不因为损失的发生而受到严重的影响,是企业风险管理工作中必须策划的目标。为了保证这个目标的实现,企业在制定和设计损失发生后的风险管理目标过程中,就必须根据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资产分布状况确定消除风险事故影响的最佳经济和技术方案。

3)保持企业的服务能力。这是损失发生后的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社会义务目标。企业的社会责任之一就是保证对社会和消费者做出的服务承诺的正常履行。这种责任的履行不仅是为了维持企业的社会形象,而且是为了保证企业发挥作为整个社会正常运转的一个链条的作用。所以对于企业来说,这个目标具有强制性和义务性的特点。例如,公共事业必须保证对公共设施提供不间断的服务,生产民用产品的企业必须能够在损失发生后保证继续履行对其客户承诺的售后服务,以防止消费者转向该企业的竞争对手。

4)履行社会责任。履行社会责任即尽可能地减轻企业受损对其他人和整个社会的不利影响,因为企业遭受一次严重的损失会影响到雇员、顾客、供货人、债权人、税务部门,以及整个社会的利益。这是损失发生后的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社会责任目标。企业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它本身的损失可能还涉及企业员工的家属和企业所在社区的直接利益,从而使企业面临严重的社会压力。因此,企业在制定自身的风险管理目标时,不仅要考虑企业本身的需要,还要考虑企业所负担的社会责任。

3.风险管理的作用

目前风险管理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保险型风险管理,其经济范围仅限于纯粹风险;另一种是经营管理型风险管理,其经营范围不仅包括静态风险,也包括动态风险。

风险管理之所以得到普遍应用,是因为它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对整个经济、社会的作用在于:有利于资源分配最佳组合的实现;有助于消除风险给整个经济社会带来的灾害损失及其他连锁反应,从而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有助于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和保障人民生活的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风险管理对企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力图以最小的耗费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从而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有助于企业各项决策科学化、合理化,降低决策的风险性;能够为企业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生产经营环境。

(二)风险管理的分类

风险管理按其管理的主体划分,可分为个人风险管理、家庭风险管理、企业风险管理、国家风险管理和国际风险管理五大类。

1.个人风险管理

个人风险管理是指个人为实现生活稳定和工作的安全,对可能遭遇的种种不测在经济上所做的各种准备和处置,如储蓄等。

2.家庭风险管理

家庭风险管理是指一个家庭为保障收入稳定和生活安定,对可能遭受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如人身保险、家庭财产保险等。

3.企业风险管理

企业风险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生产、经营和财务的稳定与安全,对可能遭受的各种风险损害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如建立消防组织、购置消防器材等。

4.国家风险管理

国家风险管理是指一个国家为了应付经济、政治、战争、社会以及巨灾风险损害,而采取的各种处理措施。

5.国际风险管理

国际风险管理是指跨国公司、国际公司、国际组织为了应付涉及国际的各种风险而采取的各种处理措施。

二、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

由风险管理的定义可知,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为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选择风险管理技术和风险管理效果评价等环节。

(一)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指对企业面临和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对风险性质进行鉴别的过程。存在于企业自身的风险多种多样、错综复杂,有潜在的,也有实际存在的;有企业内部的,也有企业外部的。所有这些风险在一定时期和某一特定条件下是否客观存在,存在的条件是什么,以及损害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等,都是风险识别阶段应予以解决的问题。识别风险主要包括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依靠感性认识,经验判断;另一方面,可利用财务分析法、流程分析法、实地调查法等进行分析和归类整理,从而发现各种风险的损害情况,以及具有规律性的损害风险。在此基础上,鉴定风险的性质,从而为风险衡量做准备。风险识别的主要方法如下。

1.生产流程法

生产流程法是指风险管理部门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来购买、投入到成品产出、销售的全过程,对每一阶段、每一环节,逐个进行调查分析,从中发现潜在风险,找出风险发生的因素,分析风险发生后可能造成的损失,以及对全过程和整个企业造成的影响有多大。该方法的优点是简明扼要,可以揭示生产流程中的薄弱环节。

2.风险类别列举法

风险类别列举法是指由风险管理部门就该企业可能面临的所有风险,逐一、归类列出,进行管理。

3.财务报表分析法

财务报表分析法是指按照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财产目录、损益计算书等资料,对企业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进行风险分析,以便从财务的角度发现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和财务损失。众所周知,对一个经济单位而言,财务报表是一个反映其状况的综合指标,经济实体存在的许多问题均可从财务报表中反映出来。

4.现场调查法

现场调查法是指由风险管理部门通过现场考察企业的设备、财产以及生产流程,发现许多潜在风险并能及时对风险进行处理的方法。

(二)风险估测

风险估测是指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所收集的大量详细资料加以分析,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估计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风险估测的内容主要包括损失频率和损失程度两个方面。

损失频率的高低取决于风险单位数目、损失形态和风险事故。损失程度是指某一特定风险发生的严重程度。风险估测不仅使风险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且使风险分析定量化。损失分布的建立、损失概率和损失期望值的预测,为风险管理者进行风险决策、选择最佳管理技术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它要求从风险发生频率、发生后所致损失的程度和自身的经济情况入手,分析自己的风险承受力,为正确选择风险的处理方法提供依据。

(三)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指在风险识别和风险估测的基础上,对风险发生的频率、损失程度,结合其他因素进行全面考虑,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并与公认的安全指标相比较,以衡量风险的程度,并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风险需要一定的费用,费用和风险损失之间的比例关系直接影响风险管理的效益。通过对风险性质的定性、定量分析和比较处理风险所支出的费用,来确定风险是否需要处理和处理程度,以判定为处理风险所支出的费用是否有效益。

(四)选择风险管理技术

根据风险评价结果,为实现风险管理目标,选择最佳风险管理技术与实施是风险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风险管理技术分为控制法和财务法两大类。控制法的目的是降低损失频率和减少损失程度,重点在于改变引起风险事故和扩大损失的各种条件;财务法是事先做好吸纳风险成本的财务安排。

1.控制法

控制法是指避免、消除风险或减少风险发生频率及控制风险损失扩大的一种风险管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措施。

(1)避免 避免是放弃某项活动以达到回避因从事该项活动可能导致风险损失的目的的行为。它是 处理风险的一种消极方法 ,通常在两种情况下进行:一是某特定风险所致损失频率和损失幅度相当高时;二是处理风险的成本大于其产生的效益时。避免风险虽简单易行,有时能够彻底根除风险,如担心锅炉爆炸,就放弃锅炉烧水,改用电热炉等,但又存在因电压过高致使电热炉被损坏的风险。有时因回避风险而放弃了经济效益,增加了机会成本,且“避免”的采用通常会受到限制。例如,新技术的采用、新产品的开发都可能带有多种风险,而如果放弃这些,企业就无法从中获得高额利润。地震、人的生老病死、世界性经济危机等在现有的科技水平下,是任何经济单位和个人都无法避免的风险。

(2)预防 预防是指在风险发生前为了消除和减少可能引起损失的各种因素而采取的处理风险的具体措施,通过消除或减少风险因素而达到降低损失频率的目的。具体方法有工程物理法和人类行为法。前者如精心选择建筑材料,以防止火灾风险,其重点是预防各种物质性风险;后者包括对设计、施工人员及住户进行教育等,其重点是预防人为风险。

(3)抑制 抑制是指风险事故发生时或发生后采取的各种防止损失扩大的措施。抑制是处理风险的有效技术。例如,在建筑物上安装火灾警报器和自动喷淋系统等,可防止损失扩大,降低损失程度。抑制常在损失幅度高且风险又无法回避和转嫁的情况下采用。

(4)风险中和 风险中和是管理人采取措施将损失机会与获利机会进行平分。例如,企业为应付价格变动的风险,可以在签订买卖合同的同时进行现货和期货买卖。风险中和一般只限于对投机风险的处理。

(5)集合或分散 集合或分散是集合性质相同的多数单位来直接负担所遭受的损失,以提高每一单位承受风险的能力。就纯粹风险而言,可使实际损失的变异局限于预期的一定幅度内,适用大数法则(又称“大数定律”或“平均法则”。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在随机现象的大量重复中往往出现几乎必然的规律,即大数法则)的要求。就投机风险而言,可以通过并购联营等手段来增加单位数目,以提高风险的可测性,达到把握风险、分担风险、降低风险成本的目的。该方法适用于大数法则,但只适用于特殊行业、地区或时期。

2.财务法

由于人们对风险的认识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因而对风险的估计和预测不可能达到绝对精确的地步,而各种控制处理方法,都有一定的缺陷。因此,有必要采取财务法。财务法是指在财务上预先提留各种风险准备金,通过事先做好吸纳风险成本的财务安排来降低风险成本的一种风险管理方法,即对无法控制的风险事前所做的财务安排。它包括自留或承担和转移两种。

(1)自留或承担 自留是经济单位或个人自己承担全部风险成本的一种风险管理方法,即对风险的自我承担。自留有主动自留和被动自留之分。经济单位或个人采取自留方法,应考虑经济上的合算性和可行性。一般来说,在风险所致损失频率和幅度低、损失短期内可预测,以及最大损失不足以影响财务稳定时,宜采用自留方法。但有时会因风险单位数量的限制而无法实现其处理风险的功效,一旦发生损失,可能导致财务调度上的困难而失去其作用。

(2)转移 风险转移是一些单位或个人为避免承担风险损失而有意识地将风险损失或与风险损失有关的财务后果转嫁给另一个单位或个人承担的一种风险管理方式。

风险转移分为直接转移和间接转移。直接转移是指风险管理人将与风险有关的财务或业务直接转嫁给他人;间接转移是指风险管理人在不转移财产或业务本身的条件下将财产或业务的风险转移给他人。前者主要包括转让、转包等;后者主要包括租赁、保证、保险等。其中,转让是指将可能面临风险的标的通过买卖或赠予的方式将标的所有权让渡给他人;转包是指将可能面临风险的标的通过承保的方式将标的经营权或管理权让渡给他人;租赁是指通过出租财产或业务的方式将该项财产或业务有关的风险转移给承租人;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义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的行为;保险是指通过支付保费购买保险将自身面临的风险转嫁给保险人的行为。例如,企业通过分包合同将土木建筑工程中水下作业转移出去,将带有较大风险的建筑物出售等。

上述控制法和财务法的各种形式各有利弊,适用于不同的风险损失类型。

(五)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风险管理效果评价是分析比较已实施的风险管理方法的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契合程度,以此来评判管理方案的科学性、适应性和收益性。由于风险性质的可变性、人们对风险认识的阶段性,以及风险管理技术正处于不断完善之中,需要对风险的识别、估测、评价及管理方法进行定期检查、修正,以保证风险管理方法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所以,我们把风险管理视为一个周而复始的管理过程。风险管理效益的大小取决于是否能以最小的风险成本取得最大的安全保障,同时还要考虑与整体管理目标是否一致,以及具体实施的可能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三、风险与保险的关系

风险与保险关系密切,两者研究的对象都是风险。保险研究的是风险中的可保风险。

风险是保险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无风险则无保险。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时时处处威胁着人的生命和物质财产的安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风险的发生直接影响社会生产过程的继续进行和家庭的正常生活,因而产生了人们对损失进行补偿的需要。保险是一种被社会普遍接受的经济补偿方式,因此风险是保险产生和存在的前提,风险的存在是保险关系确立的基础。

风险的发展是保险的客观依据。社会进步、生产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在给人类社会克服原有风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风险。新风险对保险提出了新要求,促使保险业不断设计新的险种、开发新业务。从保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看,作为高风险系统的核电站、石油化学工业、航空航天事业、交通运输业的风险,都可以纳入保险的责任范围。

保险是风险处理传统的、有效的措施。人们面临的各种风险损失,一部分可以通过控制的方法消除或减少,但风险不可能全部消除。面对各种风险造成的损失,单靠自身力量解决,就需要提留与自身财产价值等量的后备基金。这样既造成资金浪费,又难以解决巨灾损失的补偿问题,因而转移成为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保险作为转移方法之一,长期以来被人们视为传统的处理风险手段。投保人通过保险,把不能自行承担的集中风险转嫁给保险人,以小额的固定支出换取对巨额风险的经济保障,使保险成为处理风险的有效措施。

保险经营效益受风险管理技术的制约。保险经营效益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风险管理技术作为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保险经营效益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对风险的识别是否全面,对风险损失的频率和造成损失的幅度估计是否正确,哪些风险可以接受承保、哪些风险不可以承保,保险的范围应有多大、程度如何,保险成本与效益的比较等,都制约着保险的经营效益。 KgH3bg34OCBXrhuA945AUUV6VfFbYm3FHXjA0e4X8OslcHPXrRp4BwNKpct5LOA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