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对于心理安全的需求

童年对于心理安全的建立至关重要。如果童年不顺,通往成年的道路将会异常痛苦。

我们来看看塞浦利安(Cyprian)的案例。1990年4月,这个名叫塞浦利安的健康可爱的男婴出生在罗马尼亚的卡普尼斯。男婴的生母阿林,丝毫不想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这是她的第四个孩子。然而,尼古拉·齐奥塞斯库统治下的罗马尼亚政府严令禁止节育和流产,阿林和她的一家只能靠着在小农场上养鸡,在杂乱无章的院子里种些蔬菜过活。生活极度贫困,阿林和她的丈夫觉得他们根本无法养活这个新出生的儿子。因此,塞浦利安刚出生,他们就把他丢到了一所州孤儿院,继续捉襟见肘的生活,为养活他们自己和其他三个孩子而忙碌。

在可怕的动物园般的孤儿院中有17万名罗马尼亚婴儿,塞浦利安只是其中的一名。这些婴儿只是被喂食,偶尔换洗尿布,他们从来没有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的机会。他们居住的房间散发着阵阵尿骚和体臭。几十个婴儿却只有一两位保育员,因此,这群婴儿根本没有可能被大人抱在怀里,享受爱抚和呵护。他们没有玩具。因为经常被拴在脏兮兮的婴儿床上,他们连爬行和走路都没学过。他们不会说话,只会用头撞婴儿床的金属杆。1992年的夏天,塞浦利安的养父母将他收养的时候,他根本没有“茁壮成长”的迹象,也就是说,他的身体已经停止了成长发育。对于两岁的年龄来说,他的体型明显偏小,营养不良,心理状态就更糟糕了。

塞浦利安是为数不多的幸运儿之一,他的养父母重新给他取了名字——卡梅伦(Cameron),并把他带到了美国。新的家庭给了他很多的爱和呵护。他们抱着他,给他喂食。他学会了走路,体重也趋于正常了,看上去似乎没什么问题,很正常,很健康。可是,长到四岁左右,他开始有了一些奇怪的行为。“他害怕在草地上行走,”父亲丹尼尔回忆说,“痴迷漆皮的皮鞋。会像松鼠一样,把食物全部塞到嘴里。经常一阵阵的狂躁、尖叫。他摔打东西,对人情世故一窍不通。我们都不知道他到底怎么了。”

直到卡梅伦五岁时开始接受治疗,丹尼尔和妻子才慢慢理解了到底是什么在折磨着他们帅气的儿子。卡梅伦患上了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即反应性依恋障碍,这种心理疾病多发于有心理创伤的儿童,他们没有机会和第一位照顾者(通常是他们的妈妈)建立亲密的纽带关系。卡梅伦的心理疾病归咎于婴孩时期对于心理安全极度渴望却没有得到满足。

安全感对于婴孩来说,和饱腹的牛奶、身体的温暖一样不可或缺。然而,这种感觉并非每个婴孩都可以轻易获得。孔雀鱼生来就会游泳、进食、躲避捕猎者。小狗、小猫出生两个月后就可以断奶,完全独立于母体而存在。相反,我们人类的新生儿却是所有生物中最弱小、最无助的。离开母亲的子宫,没有外界的帮助,我们甚至无法抬头,无法翻身。只有和父母建立坚固的情感纽带,孩子才可以生存和成长。情感纽带该怎么建立呢?

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心理学家都认为,婴儿爱父母,原因只有一个——父母给它们喂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就坚信,乳汁可以带来愉悦感,婴儿因此形成了对母亲的依赖和感情。从根本上说,弗洛伊德认为,作为婴儿,我们会爱上让我们产生这种愉悦感的人。后来,行为心理学家B. F.斯金纳提出了新的理论,婴儿期建立纽带无非是靠强化作用,不管是谁,只要他和奶一次又一次同时出现,就会让婴儿与其建立联系,产生感情,因为婴儿坚信,他的出现与喂食有关。

弗洛伊德的弟子奥托·兰克对于婴儿建立联系的理论提出了质疑。他和哈里·斯塔克·沙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等精神分析思想家提出,感觉到被爱、被保护,感情纽带才能形成。然而,直到20世纪50年代晚期,哈利·哈洛(Harry Harlow)进行了一系列的著名实验 [3] 之后,这一观点才被广泛接受。哈洛将刚出生的猕猴与其生母分开,然后将其关进笼子,由两个无生命的“母亲”抚养,一个由金属丝网制成,一个由柔软的毛巾布制成。猕猴虽然靠着安装在金属丝网母亲身上的瓶子喂食,但多数时间却与柔软的毛巾布母亲依偎在一起。

在另一个实验中,猕猴被分成了两组,一组由金属丝网的母亲抚养,一组由柔软毛巾布的母亲抚养。尽管两组猕猴都喝同样剂量的奶,成长的速度也相同,可在新奇或可怕的境况中,它们的反应却截然不同。和柔软毛巾布母亲一起的猕猴在笼子里踱步时,意外地遇到了一只打鼓的机械泰迪熊,它们迅速跳向母亲,并拼命地紧紧挨着她。它们似乎感觉到了来自母亲的慰藉,之后又勇敢地迈出了脚步,继续探索周围的环境了。有趣的是,另一组猕猴并没有跑向它们的“金属母亲”,而是突然趴在地上,不停翻滚,抱着自己,非常痛苦地尖叫起来,其行为和罗马尼亚孤儿院被冷落的孩子非常相似。

哈洛提出,幼小的猕猴把毛巾布母亲当成了安全的堡垒。一旦最初的恐惧通过和柔软的母亲的接触得到了慰藉,平息下来,它们就会重获自信。他总结说,我们爱我们的父母,不是因为他们的喂养行为,而是因为和他们的身体接触让我们得到了慰藉,获得了安全感。

哈洛在进行实验的同时,精神病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与其不谋而合,提出了“依恋理论”。鲍尔比具备丰富的关于灵长类动物进化和动物行为学的知识,并在精神分析训练以及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期间和父母分离的幼童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这一理论。他认为,婴儿要存活 [4] ,在心理上必须依恋于一个有回应的照顾者。因为无助、脆弱,人类在婴儿时期尤其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和依恋对象的分离,无论从表面看,还是从其象征意义看,都是对婴儿的最大威胁。因此,他注意到,对于婴儿来说,建立“基本信赖”至关重要,也就是说,出生之后第一年,他们必须感觉自己安然无恙。只有看似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照顾者给予帮助,婴儿才能获得这种感觉。 Af3lrni6L0Wt14POgDWSEbSTh0dQIdOG113b4wzItMT/Bb72zBI99jNBv0lROkc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