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文中,由于存在多义词,有些句子可能会产生歧义。这些歧义句构成了许多好笑的段子,比如:
学生: “老师,为什么你净教一些没用的东西?”
老师: “我不许你这样说自己!”
这里的“东西”,原本是指老师教的内容,但老师幽默的回复则是用了它的另一个意思——教学的对象(含贬义)。
因为中文里词与词之间不存在空格,所以分词也可能产生歧义。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武汉市长江大桥”,可以读成“武汉市/长江大桥”,也可以读成“武汉市长/江大桥”。还有些例子成了段子,比如:
“跑步机很重要吗?”
“不要!”
这里产生歧义之处在于分词是分在“重”的前面还是后面。这种分词不清产生的歧义是一个中文里常见的错误,而英文里因为有天然的分词,所以没有这类问题。
英文里当然也存在许多多义词,比如“bank”(意为“河岸”“银行”)等。有的甚至有两个词性(如“break”,可作动词“打破”,也可作名词“休息”;“cold”可作形容词“冷”,也可作名词“感冒”)。我觉得这些多义词在写作时问题倒不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可以根据上下文辨认词义和词性的。问题可能更多地出现于在意思非常相近的词中做选择的时候,比如描述可能性的词“possibly”和“probably”。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中,小男孩让爸爸第二天带他去游乐场玩,爸爸说“possibly”,小孩不高兴了。爸爸问他为什么不高兴,他说“Probably means yes.Possibly means no”。可不是吗,母语者在很小的时候就可以知觉两个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而非母语者则很难感受到。
还有一个例子关于动词“finish”和“complete”及其形容词形式“finished”和“complete”。有些人可能觉得这两个词是可以互换的,比如“I have finished/completed my homework”,都表示“完成”的意思。但读读下面这个段子,你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这两个词的区别了。
“When you marry the right person, you're complete.When you marry the wrong one, you're finished.”(跟对的人结婚,你的人生就完整了;跟不对的人结婚,你的人生就完蛋了。)
看似意思相近的两个词,其实表达了完全相反的意思。
类似的例子在中文里也有很多。例如,很多学生习惯在答辩PPT的最后一页加上“感谢聆听”,但“聆听”其实暗含晚辈听长辈教诲的意义,所以这里使用这个词并不准确。由此可见,搞不清词语的精准含义,就很容易弄巧成拙。
用英文写作的中国作者,大部分都没有长期在英语文化中生活过,对于一些词的潜在含义无法辨别,这对我们写作时的精准用词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这里有两点建议。第一,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来查询词义。我建议查英英字典,或者英汉双语字典,英文的解释或许比中文的翻译能提供更多有助于精准理解的释义。第二,在语料库中寻找各种意义相近的词,然后看上下文的语境,看它们更多被用在描述正向事件还是负向事件上。善用语料库,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词的微妙含义以及使用场景。
图4-1是2018年“信息之美奖”(Information is Beautiful Awards)的获奖作品,图片内容关于英文中如何描述一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Zonination,2015)。这样的数据能帮助我们很直观地了解词与词之间精准的差别。
还有一些精准用词的困难来自缺乏对一个词使用场合的理解。对于一个词是属于专业的(professional)用词,还是日常的(casual)用词,甚至是粗俗的词语,我们通常没有办法体会,这也给需要写英文文章的中国作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我们经常会说某个人的英语语感好,我一开始不能理解什么叫语感,现在认识到,大概就是指经过一定的积累以后,形成的对词汇背后微妙含义的精准理解。形成语感后,当看到用词不精准、隐含意思不符合情境时,会感觉“这里怪怪的”,但是也说不出为什么。
图4-1 英语中如何描述一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资料来源:https://www.informationisbeautifulawards.com.
有时候,小孩反而比大人对此有更强的敏感性。我女儿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有一次老师给他们看了兔子跳的动画,说那叫“jumping”,她说:“不对,应该是‘hopping’。”我仔细想了想,她是对的。后来我问她“jumping”和“hopping”有什么区别呢,她说“jumping”是跳,“hopping”是蹦。我想这应该是力道上的区别,而中文中的“蹦”“跳”也有这个意义上的区别。这样的语感其实没有人刻意教过,是在长期的语言学习中积累起来的。
语言在翻译的过程中可能会损失一定的精确性。比如有人问我“autism”到底翻译成“孤独症”还是“自闭症”,我回答说我国内地为致敬孤独症泰斗陶国泰先生,一般叫孤独症,而港台沿用自闭症这个叫法。我个人更喜欢孤独症,为什么呢?就中文语义来说,孤独症这个词正好精准地描述出了孤独症孩子孤独、淡漠、疏离的状态,而“自闭”一词更容易让人联想到内向或者类似的性格特质,容易产生误解,认为这是一种心理或者性格问题(孤独症其实是神经发育问题)。所以用词的翻译,其实也非常考究。
这里还需要注意的是,某些修辞手法和成语的使用会导致模糊性,比如我前面举的例子:“或多或少的相关”。对于相关来说,Evans(1996)建议这样描述:
· .00-.19 “very weak”(非常弱)
· .20-.39 “weak”(弱)
· .40-.59 “moderate”(中度)
· .60-.79 “strong”(强)
· .80-1.0 “very strong”(非常强)
可能还有其他描述方法,但这样的描述显然比“或多或少”要精确得多。回到第2章中说明的原则,在创意写作中学到的修辞手法或者技巧,最好不要用到学术写作中。
总之,我们在学术写作中,要尽量做到精准用词,避免用引起歧义的词,平时也要下功夫研究同义词、近义词之间精妙的区别,以便将它们用在最合适的场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