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里仁

题解 皈依我们内心的仁德

仁是一种境界,是思想的深度,是道德的极致,是为人处世的艺术,是我们精神的归宿,灵魂的栖居。仁之为用,用于己则身修,用于家则家兴,用于乡则正风气化民俗,用于国则政通人和,用于天下则治化太平。

使我们内在的仁德达到极致,随时把修养、精神放在仁的境界。世事变化,仁为根本。“为仁由己”,善恶由心。天地有大仁而不言,日月润泽,万物化育,如春之霖,滋润无声,无迹可寻。不论我们身居何处,仁自在我心。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里] 邻里,此处用作动词,居住的意思。

[知] 通“智”。

孔子说:“内心存有仁德的愿望,这是多么美好的心灵啊。在人生的一些关键时刻,当我们面临着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候,如果不依据仁的原则,怎么能说是智慧的呢?”

朱子曰:“里有仁厚之俗为美。择里而不居于是焉,则失其是非之本心,而不得为知矣。”

美在心灵

对于此章,历来的理解是:“乡邻仁德最好。选择的住处如果没有仁德的邻居,怎么能算是聪明的人呢?”这是历代学者的观点,并被人们普遍接受。但是,从《论语》的精神来分析,上述理解似乎有些牵强,流于表面。对于居住之所的选择,实际上受制于社会,并不是我们想在哪里居住就能在哪里居住。一个人出生何处,生在谁家,并不是自己能选择的,何以择邻?邻居往往在我们出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何以择处?

所谓的远亲与近邻,正是使其比闾族党,各相亲爱,有急相周,有喜相庆,死丧相恤,疾病相养。当然,作为平凡的人,不论是谁都有缺点,如果我们太过苛求他人,谁是完美的仁人呢?我们又能在哪里找到朋友?我们又能在哪里居住呢?因此,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有向往仁德的美好追求。只要我们具有仁德的精神,那么,这个世界就是美好的。

当然,环境是重要的,它是人才成长的重要因素。以德为邻,依仁而居,择善而处,古风如此。同时风俗教化影响至大,不容忽视。远亲不如近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恭亲睦邻,是历来为人们所奉行的美德。因此个人品德的修养既是自身的事,又与所处环境有着必然联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仁德的人相处,耳濡目染,自会受到仁德的熏陶;反之,就会受到不良行为的影响,故有“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

尽管我们很难选择邻居,但是我们可以选择交往的朋友,我们可以按照仁的指引选择与人为善的待人态度。在漫长的人生之旅,我们总是会面临许多的选择,需要在各种诱惑中做出自己的抉择,因此必须以仁德作为选择的出发点,勇于摒弃功利的诱惑,求得大仁大义。其实,仁就是人,依于人而成于人。与人为善,就是善待自己。只要我们内心存有仁德的美好愿望,那么,仁德就在我们心中,何必苛求别人?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约] 俭约,引申为贫困,困窘。

[知] 通“智”。

[利仁] 认为仁有利于自己才去施行仁。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是不可能长期安处穷困的,也不能长久地享受安逸快乐。有仁德的人,能够安守仁道;聪明睿智的人则利用行施仁德达到自己的目的。”

谢氏曰:“仁者心无内外远近精粗之间,非有所存而自不亡,非有所理而自不乱,如目视而耳听,手持而足行也。知者谓之有所见则可,谓之有所得则未可。有所存斯不亡,有所理斯不乱,未能无意也。安仁则一,利仁则二。安仁者非颜、闵以上,去圣人为不远,不知此味也。诸子虽有卓越之才,谓之见道不惑则可,然未免于利之也。”

朱子曰:“不仁之人,失其本心,久约必滥,久乐必淫。”又曰:“盖深知笃好而必欲得之也。惟仁者则安其仁而无适不然,知者则利于仁而不易所守。盖虽深浅之不同,然皆非外物所能夺矣。”

安守仁德

提高人的素质决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针对性。品德的修养不仅决定着个人的人生发展,更重要的是它将影响整个社会风尚。缺乏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安处贫困或安乐之中。因为困穷的小人是鲜有立场和原则的。“小人穷斯滥矣,”小人不可能长久地遵守原则,穷则盗,困则孤注一掷,无所顾忌;小人也不能够长久地享受富裕的生活,必然挥霍无度而自我膨胀,最终又陷于窘困。富则逆,乐生淫,是他们的通病。他们会因为贫困而为非作歹;也会因为沉迷骄奢淫逸,忘了自己是谁。正如当今社会的一些暴发之徒,由于他们不是经过辛勤的劳动和正当的经营获得财富,因此不予珍惜,奢侈挥霍,以至于害人害己。

真正有智慧有修养的人,无论身处贫富、得意失意,都能够准确地把握自己。他们既不会因之得意忘形,也不因之失意怨天尤人。“君子固穷”,始终保持着平和中正的心境,矢志不移,乐天知命。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唯] 唯独,只有。

[好] 喜爱。

[恶] 憎恶,讨厌。

孔子说:“只有那些心怀仁德的人才有资格褒扬人、批评人。”

朱子曰:“盖无私心,然后好恶当于理,程子所谓‘得其公正’是也。”

游氏曰:“好善而恶恶,天下之同情,然人每失其正者,心有所系而不能自克也。惟仁者无私心,所以能好恶也。”

建立正确的爱憎观

谁有权对别人的行为作出评价?谁又有资格对别人的德行进行评定?人皆有过失和不足。所以,一个人对别人的褒扬或贬抑,往往会失之偏颇。只有仁德之人才能够秉持公正,对人的评价也才能够把握得当,也才有资格对别人做出评判。

“谁个人前不说人,谁又背后无人说。”我们历来生活在是是非非之中。在我们对别人做出褒贬之前,自己须先做一番反省:自己的行为如何,又有什么资格对别人评头论足?与其热衷于品评别人,不如反躬自省,好好修养自己的德行。

对别人进行评论其实体现的是评论者的人品。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苟] 如果。

[志] 立志,心之所向往。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诚心修养仁德,也就不会做出恶劣的事情。”

朱子曰:“其心诚在于仁,则必无为恶之事矣。”

杨氏曰:“苟志于仁,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

德昭日月

天地有大德,万物自相生,既让庄稼成长,也给杂草以阳光雨露的滋润,既不因为是庄稼而给予特别的呵护,也不因为是杂草而做出戕杀的虐行。天地之于万物,永远也不表示出特别的喜好和厌恶,总是一视同仁,包罗万象。因而人们在赞美他人品德的时候,总是题写“德昭日月”等词句。由此可见,真正能够对人做出好恶评价的人其实并没有特别的好恶。

诚有为善之仁心,自会消除做恶之邪念,不会做出邪恶的暴行。仁德的修养,首先应当放弃爱与憎的偏执之念,杜绝有损德行养成的欲求和私心,因为爱与恨同样都会左右人的心性,影响人心灵的平和中正。

我心中有仁,又有什么能够破坏我的心情呢!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终食] 一顿饭的时间。

[造次] 仓促急迫。

[于是] 如此,这样。

[颠沛] 本义是跌倒,引申为倾覆流离的境遇。

孔子说:“富有与显贵,是人人想拥有的。但是,如果用不合乎道义的手段得到,这是不能接受的。穷困与贫贱,是人人所厌弃的。但是,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摆脱它,也是不能接受的。君子如果放弃了仁德,又何以称为君子呢?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就是因为君子有仁德啊。君子没有须臾背离仁德,就是吃饭也不例外。即使身处仓促急迫的时刻也必定谨守仁德,纵然久困于窘迫流离的境地,也一定会固守仁德。”

朱子曰:“君子之不去乎仁如此,不但富贵、贫贱取舍之间而已也。言君子为仁,自富贵、贫贱取舍之间,以至于终食、造次、颠沛之顷,无时无处而不用其力也。然取舍之分明,然后存养之功密;存养之功密,则其取舍之分益明矣。”

功名利禄不可妄求

贫贱或富贵,成功或失败,都是仁德修养的结果。得之以道,非道莫取;守之以节,非礼不移。富人是值得羡慕的,只要他的财富是合法的劳动所得;穷人是需要同情的,因为贫穷往往不是他们的原因导致的。

富与贵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人们都希望有前途,顺遂得意,有所成就。相反,贫与贱是人人都讨厌的,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生活得富贵安逸。即使一个有仁德修养的人,也是不愿意受困于贫贱的。但是,这一切都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获取。凡事总是要付出代价,不要想着有什么不劳而获的美事。在当今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有所为有所不为。往往人们在身处寒微之时为了改变自身的处境能够拼搏上进,但是当目的达到,就会有所变化。一些人变得贪婪,腐化糜烂,骄奢淫逸。更有甚者,狂妄自大,把什么都不放在眼里,自以为天下第一,什么事都敢干,其后果可想而知。因此,加强“仁”的修养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重视,不可须臾放松的。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尚] 超过。

[加] 强加,施加。

[盖] 发语词,无实意。

[有之] 有这样的人。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一个真正喜爱仁、憎恶不仁的人。真正爱好仁德的人,认为天下没有什么是超过仁德的。憎恶不仁的人,之所以崇尚仁德,是为了不使不仁的行为落在自己身上。如果有人真正能够始终如一地潜心修养仁德,那么,我还没有发现有力不从心的人。或许确实有这样的人,但我还没有见到过。”

朱子曰:“夫子自言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盖好仁者真知仁之可好,故天下之物无以加之,恶不仁者真知不仁之可恶,故其所以为仁者,必能绝去不仁之事,而不使少有及于其身。此皆成德之事,故难得而见之也。”又曰:“好仁、恶不仁者,虽不可见,然或有人果能一旦奋然用力于仁,则我又未见其力有不足者。盖为仁在已,欲之则是,而志之所至,气必至焉。故仁虽难能,而至之亦易也。”又曰:“人之气质不同,故疑亦容或有此昏弱之甚,欲进而不能者,但我偶未之见耳。盖不敢终以为易,而又叹人之莫肯用力于仁也。”

朱子曰:“仁之成德,虽难其人,然学者苟能实用其力,则亦无不可至之理。但用力而不至者,今亦未见其人焉,此夫子所以反复而叹息之也。”

“仁”在我们生活的每个细微之处

“仁”并非不可企及,它距离我们并不很远,它存在于我们的每一个意念之中,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时刻、每一个细节,是从普通百姓所能做到的细微之处开始的。为仁由己,非在他人。只要我们真诚地修养仁德,一心向仁,自愿自觉地努力,以一颗宽厚博大的心灵包容一切,那么,仁还遥远吗?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党] 同类。

[过] 过错,失误。

孔子说:“人的过失各不相同。考察其过失的性质和对待所犯过错误的态度,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德行了。”

何晏曰:“观过,使贤愚各当其所,则为仁矣。”

尹氏曰:“于此观之,则人之仁不仁可知矣。”

程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类。君子常失于厚,小人常失于薄,君子过于爱,小人过于忍。”

吴氏曰:“后汉吴祜谓:‘掾以亲故,受污辱之名,所谓观过知仁。’是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比犯错误更恶劣的行为是为错误辩解,倒退的基本特征是错误的不断重复,过去犯过的错误今天又重来一遍。观察一个人对待过失、失误的态度,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和人品。

兹辑录苏轼《观过斯知仁》篇如下:

孔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自孔安国以下,解者未有得其本指者也。《礼》曰:“与仁同功,其仁未可知也。与仁同过,然后其仁可知也。”闻之于师曰:此《论语》之义疏也。请得以论其详。人之难知也,江海不足以喻其深,山谷不足以配其险,浮云不足以比其变。扬雄有言:“有人则作之,无人则辍之。”夫苟见其作,而不见其辍,虽盗跖为伯夷可也。然古有名知人者,其效如影响,其信如蓍龟,此何道也?故彼其观人也,亦多术矣。委之以利,以观其节;乘之以猝,以观其量;伺之以独,以观其守;惧之以敌,以观其气。故晋文以壶飧得赵衰,郭林宗以破甑得孟敏,是岂一道也哉?夫与仁同功而谓之仁,则公孙之布被与子路之緼袍何异?陈仲子之螬李与颜渊之简箪瓢何辨?何则?功者人所趋也,过者人所避也。审其趋避而真伪见矣。古人有言曰:“鉏麑违命也,推其仁可以托国。”斯其为观过知仁也欤!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道] 事物当然之理,即天理命数。

孔子说:“如果早晨我悟知了事物深藏的道理,既使当晚就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程子曰:“人不可以不知道,苟得闻道,虽死可也。”又曰:“皆实理也,人知而信者为难。死生亦大矣!非诚有所得,岂以夕死为可乎?”

朱子曰:“道者,事物当然之理,苟得闻之,则生顺死安,无复遗恨矣。朝夕,所以甚言其时之近。”

努力使我们的生命少些遗憾

人生是一个不断体会和学习的过程,当你在某一天早晨突然有所体悟时,也许你发现,你的人生已经走到了尽头,就像落日归山,即将逝去,面临着无可回头的憾恨。这样的滋味真是令人痛心!

生死是任何一个人也无法回避的,生无法选择,死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我们自当努力。如此,即使早晨悟解了困扰我们的问题,晚上就死去,那么又有什么遗憾呢?

生命是短暂的,谁都无法回避自然规律。眼前的一切很快就会成为过去,无论荣辱成败都只是一瞬,只有事业永存。生命会渐渐离我们而去,肉体终将消亡,只有名字能够流传。我们一定要懂得,要在生命存在时,干完自己该干的事情,理解自己孜孜以求的“道”。我们一生的努力、意义就在于此。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士] 读书人,其位次于大夫。

[耻] 以……为耻。

[恶] 粗卑。

[未足] 不值得。

[议] 言论,议论。

孔子说:“读书人虽然有志于德行的修养,但却以敝衣陋食为耻辱,不能安于清贫,这种人是不值一提的。”

程子曰:“志于道而心役乎外,何足与议也。”

朱子曰:“心欲求道,而以口体之奉不若人为耻,其识趣之卑陋甚矣,何足与议于道哉?”

生活的态度

信念是生命的支点,志向是点燃人生的火炬。一个人可悲的不是贫穷、困窘、苦难,而是泯灭了心中的希望,毫无理由地放弃了自己的志向。君子不论穷达,都能以一种坦然的态度去坚持,他不会因为生活而改变自己。执著于自己的目标,为之孜孜不倦地努力,这才是成就辉煌生命的唯一途径。

贪图个人享乐,必然是没有远大的志向。虽然表面上立志要做出一番事业,却不可能成就什么大事。只有那些安于清贫,耐得住寂寞,向着既定方向不懈努力的人才会有所作为。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適,莫] 指情意的厚薄。適:通“嫡”,指嫡长子,此谓亲厚。莫:薄,疏远、冷淡。

[义] 适宜,妥当,亦指德行。

[比] 偏袒。

孔子说:“君子对任何人没有厚薄、远近、亲疏之分,只以道义为准绳,而不偏袒任何人。”

谢氏曰:“適,可也。莫,不可也。无可无不可,苟无道以主之,不几于猖狂自瓷乎?此老佛之学,所以自谓心无所住而能应变,而卒得罪于圣人也。圣人之学不然,于无可无不可之间,有义存焉。然则君子之心,果有所倚乎?”

君子用世,以道义为准绳

个人的道德修养是十分重要的,不容忽视。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只以大义为重,应该做的就义无反顾地付诸实施,躬行不辍;不应该做的坚决不做,有所为有所不为。他们公正无私,以天地正道为心,直道而行,无须优亲厚友,也无厚此薄彼之卑行。他们肩负责任,夙兴夜寐,为天下苍生立命,为天下苍生虑心,而无一丝忧怨与私念。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怀德] 怀着感恩的心灵,不忘受到的惠泽。

[怀土] 沉溺于安逸之所。土:乡土,此处引申为安逸之所。

[怀刑] 敬畏礼法。

[怀惠] 贪利,感念恩惠。

孔子说:“君子致力于德行的修养,小人看重生活的安逸。君子畏法循礼,小人趋利贪得。”

朱子曰:“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矣。”

尹氏曰:“乐善恶不善,所以为君子。苟安务得,所以为小人。”

君子与小人的分野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君子、小人,志趣不同。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不在于是否拥有财富,也不在于地位的高低,而在于心灵。

小人之行,损人利己。损人利己的事抢着去干,即使损人不利己的事也会去干。

君子之风,在于舍己为人,道人之善,成人之美。道德高尚,胸怀远大。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放] 放纵,无所约束。

[多怨] 多取怨怼。

孔子说:“只为了追逐个人的利益肆意而行,必然招致更多的怨愤不平。”

程子曰:“欲利于己,必害于人,故多怨。”

先义后利,节欲自律

古希腊《伊索寓言》告诉我们:“贪婪往往是祸患的根源。”“那些因贪图更大的利益而把手中的东西丢弃的人是愚蠢的。”趋利是常人的本性,重义是君子的本色。《国语·晋语》说“义以生利,利以丰民”,精辟地阐释了利与义、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作为品格高尚的人,不应该只是考虑个人利益的得失,一心追逐私利,那样只会招来诸多指责。道义和财利可以兼得,但是有先后、有轻重、有取舍。《荀子·荣辱》说:“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春秋时越国著名的政治家范蠡到齐国经商,史称“与时逐利”。他赚钱的原则是从不亏负于人,取利后多行善举,资助穷人,取之于人而利之于民。他赚钱不是为了自己的享乐,因此司马迁称赞他“好行其德”。面对义与利表现出来的不同行为,是检验人品的试金石,体现的既是一种社会规范,又是个人的修养。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让] 谦让。

[何有] 不难,有什么。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治理国家吗?那又有什么困难?不能用礼让治理国家,虚设礼仪又有何用?”

朱子曰:“有礼之实以为国,则何难之有?不然,则其礼文虽具,亦且无如之何矣,而况于为国乎?”

建设发扬积极进取的文化精神

安邦定国重在建立秩序,秩序的建立应以谦虚礼让为原则。谦虚礼让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主旨,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历来被奉为圭臬。因此,谦虚被视为一种美德,而成为人们立身处世必须遵守的法则。

在古代中国,诸侯立国总是要经过一番谦让然后就位。即使他们以武力豪夺、阴谋篡逆的手段夺得了王位,但在登上大位之时,也要做出一番谦让的虚伪之举,以显其德。尤其是那些以阴谋诡诈或武力威逼夺取政权者,更是要大张旗鼓地做出禅让的举动,使名正言顺,使自己心安理得。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这样的史实比比皆是。

谦让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如果面临利益的取舍时,能够保持真诚的谦让之心,那么这是值得赞美的;但是,谦让到了虚伪的程度便是危险的。尤其是在大义面前如果没有勇于承担的大无畏精神,一味地谦让只能令人觉得不可信赖。

在现实社会,竞争已经成为主题,一味的谦让只能使自己陷于被动。尤其在商业活动中,过于谦让并不值得提倡。这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你的谦让将使自己无法适应周围的环境。我们为什么不能树立“我能做,我能做好,我一定能做好”这样的进取精神呢?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孔子说:“不必忧虑没有地位,应当自问是否具备立乎其位的学问道德修养;不必介意没有人知道自己,而要力求使自己成为值得人们称道的具有真才实学又德行高尚的人。”

程子曰:“君子求其在己者而已矣。”

成名成家

人的成就是命定的。一时一事的沉沦、荣耀并不是最终的结论,不必在意,重要的是充实自己,坚持到底。仔细想想,我们的失落无不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浮躁和矫情。还是应该静下心来,立足于自身的学习和才能的修养,使自己具备足以胜任事业要求的素质。不必自我烦忧,只要努力了,就会有成就。命运对于任何人都是不可改变的。不论成功、失败,也不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是必经的历程,谁也不能改变。只有经历了这样的起伏,才能成就人的一生。

人的成功有先后,不必抱怨,也不必忧虑,任何人的前途都是确定的,总会有自己的时代,重要的是自己要有充分的准备,有自己立足的根本,能使自己适时地站在合适的位置,并发挥出自己的作用。“莫道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重要的是为自己的未来做好准备。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贯] 贯穿,概括。

[唯] 是。

[忠恕] 尽心竭力,忖己度人,尽己之力为忠,推己及人叫恕。

孔子说:“曾参啊!我的学说有一个核心贯穿其中,始终不变。”曾子说:“是。”夫子离开后,同学们问曾参:“是什么呢?”曾子说:“孔子的思想概括起来就是‘忠恕’二字。”

程子曰:“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违道不远’是也。忠恕一以贯之,忠者天道,恕者人道;忠者无妄,恕者所以行乎忠也;忠者体,恕者用,大本达道也。此与‘违道不远’异者,动以天尔。”又曰:“‘维天之命,於穆不已’,忠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恕也。”又曰:“圣人教人,各因其才,‘吾道一以贯之’,惟曾子为能达此,孔子所以告之也。曾子告门人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亦犹夫子之告曾子也。《中庸》所谓‘忠恕违道不远’,斯乃下学上达之义。”

朱子曰:“圣人之心,浑然一理,而泛应曲当,用各不同。曾子于其用处,盖已随事精察而力行之,但未知其体之一尔。夫子知其真积力久,将有所得,是以呼而告之。曾子果能默契其指,即应之速而无疑也。”又曰:“夫子之一理浑然而泛应曲当,譬则天地之至诚无息,而万物各得其所也。自此之外,固无馀法,而亦无待于推矣。曾子有见于此而难言之,故借学者尽己、推己之目以著明之,欲人之易晓也。盖至诚无息者,道之体也,万殊之所以一本也;万物各得其所者,道之用也,一本之所以万殊也。以此观之,‘一以贯之’之实可见矣。”

忠恕,即为仁

忠厚宽恕,是仁的基本精神。为人做事,尽心尽力,对人宽恕、包容,这是仁的内在精神实质。拿与人相处为例,必须能够容忍、宽恕他人的过错,容纳他的想法。尤其是,不要苛求别人而容忍自己的过失。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并不总是因为有根本的利害冲突,而往往是由于每个人对事物的看法不同。因为人与人的文化素养、生活阅历、道德水准不同,所以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也必然有差异。愚蠢的人总想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于是难免发生冲突。聪明的人则坦荡地面对差异,并且以别人能够接受的方式慢慢消除彼此间的差异。即使一时不能达成一致,也能够体谅、尊重别人,使其在敦厚中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宽容是以别人对你的无意损害为前提的,而容忍则往往是别人对你的故意伤害。一个宽容的人不一定能做到容忍,一个能够容忍的人却绝对是宽容的。容忍需要比宽容更博大的胸怀。有容,就是智慧,就是胸襟,就具备了高贵的品格。“宰相肚里能行船”,讲的就是包容、忍让,就是给他人改过自新的机会,就是一种善良的期许,一种与人为善的美好祝福和充满信心的期待。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喻] 晓谕。

[义] 道义,天理之所宜。

[利] 私利,利益。

孔子说:“君子通情达理,可以晓之以大义;小人注重私利,只能以利害进行引导。”

程子曰:“君子之于义,犹小人之于利也。唯其深喻,是以笃好。”

杨氏曰:“君子有舍生而取义者。以利言之,则人之所欲无甚于生,所恶无甚于死,孰肯舍生而取义哉?其所喻者义而已,不知利之为利故也。小人反是。”

义与利

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方法就是,看他们面对义与利的态度。君子以道义为先,小人以利益为重。

君子蹈义,小人趋利。君子以义兴,小人奔利亡。

荀子说:“身劳而尽安者为之,利少而义多者为之。”

君子胸襟博大,以天下为己任,“大道可行,与民由之;大道不行,独行其道”,有利非义而不苟取。小人目光短浅,私心极重,有义无利则不为,毫无道德廉耻之心,以攫取为第一。他们挖空心思、千方百计地为自己谋取好处,而置国家、公众的利益于不顾。有利则来,利尽则去,这种人迄今屡见不鲜。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思齐] 向往看齐,希望达到同样的境界。

孔子说:“看到贤德的人,就向他学习,努力使自己也达到同样的修养境界。看见没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就对照进行反省,修正自己,提高修养。”

胡氏曰:“见人之善恶不同,而无不反诸身者,则不徒羡人而甘自弃,不徒责人而忘自责矣。”

见贤思齐

真正有大德嘉行的人是让人敬仰的,是人们自愿效仿的楷模。向往完美与高尚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类能够进步的内在原因。任何人都不愿意被人唾弃、受人责骂,都希望得到众人的称赞。见贤思齐,做一个真正贤德的人,做到了,不论是否被宣传,人们都会心悦诚服地敬重之。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几谏] 把握时机,婉言劝谏。

[见志不从,又敬不违] 劝谏没有效果,仍然恭敬地不违背父母意愿。

[劳] 烦劳,忧愁。

孔子说:“侍奉父母,应该委婉地劝谏。如果自己的劝谏没有被父母采纳,就应该更为谨敬谨孝,不要违背父母的意志。要任劳任怨,等父母面色缓和,再进言劝谏,而不能心怀抱怨。”

朱子曰:“此章与《内则》之言相表里。”

朱子曰:“所谓‘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也。”

敬奉不违,劳而不怨

中国是一个崇尚孝道的民族。孝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人品质的主要依据。你可以没有本事赚钱,可以贫穷,可以没有才能,一无所有,但是你不能没有孝心。只要你是一个孝敬的人,就可以得到亲朋好友的称赞,得到人们的信任。孝行是从最基本的方面做起的,也就是说,要在衣食等生活方面尽心侍奉、体贴父母,使父母因为你的德行而高兴、满足,这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孝顺。

孝敬“唯以顺适为安,自然为乐”,“出乎天伦至性”。“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礼记·内则》)敬事父母,成其大德,孝而不违,过而不怨。主动为父母承担生活的辛劳,努力使之在有生之年安享生活的乐趣,这是我们作为子女不容推卸的义务。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生活得舒适,正因为如此,就容易因为私爱过盛而出现过错。为人子女当致敬谏,以救其私爱之失。每个人都是父母所生,是父母饱受生活艰难养育的,因此孝养父母、成就父母大德,是我们的天职。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曰:“父母健在,儿子不要外出到远方游历。既使不得已要外出游学,也一定要有确定的处所、时间和去向。”

范氏曰:“子能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孝矣。”

游必有方

历来对“游必有方”的解释,都认为是要有确定的处所、时间和去向。但笔者以为,此处的“方”应该解释为礼仪法度,即离开父母,出门远游,一定要时刻遵守礼仪法度,坚守做人的原则。有违道义的事不做,有悖良知的事不做,有损人格的事不做。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知] 记忆。

孔子说:“做子女的,父母大人的年龄,不能不敬记在心。一方面为父母颐年高寿而高兴,一方面又因为父母年迈体衰而诚怀忧惧。”

朱子曰:“常知父母之年,则既喜其寿,又惧其衰,而于爱日之诚,自有不能已者。”

敬老之诚及于天下

天下父母至死不忘儿女生辰,为人子女者能敬记父母诞辰的却不多。感恩当从记住父母生日开始。

政先慈孝,义笃友朋。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必定宅心仁厚,可付重任。那些不知父母年庚,连父母的养育之恩都不懂得感激而一味索取的人,怎么会去感恩别人?又怎么能够担当大任?一个不关爱父母的人,又怎么能奢望他关心国家和社会?他又怎么能以天下之事为重?一个不在乎自己父母生老病痛的人,难道能够为社会公众的事业尽力吗?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逮] 及。

孔子说:“古人不轻率地发表言论。因为,他们耻于言而无行、躬行不及啊。”

范氏曰:“君子之于言也,不得已而后出之,非言之难,而行之难也。人惟其不行也,是以轻言之。言之如其所行,行之如其所言,则出诸其口必不易矣。”

古人重然诺

空谈无益,不能解决任何现实存在的问题。

只有实干,实干才是唯一出路。有时间夸夸其谈,不如以实干兴邦。邓小平说:“不干,则没有半点马克思主义。”实干是立业之本,实干是强国之路。我们的现代化大业不需要空谈家。曾读到《人民日报》上江帆的一篇《时代需要实干精神》,很是精警,就借用在这里,共勉。

《时代需要实干精神》(江帆):少说空话,多干实事,是个人成才的关键,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光说不做,世上无可成之事。有则寓言,说的是“蜀之都”有两个和尚,一胖一瘦。胖的成天价嚷嚷着要到东海去游览一番,可就是不肯动身;瘦的却没有吱声,拿起一只钵就动身了。不久,瘦的已从东海回来,胖和尚还在那儿嚷嚷呢。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光凭嘴讲,实现不了理想;不肯实干,成不了大事。说空话,一害自己,二害别人,三害国家。如果身在领导职位,就会失去群众对自己的信任,被人嗤之以鼻。

力戒空谈,崇尚践行,应当作为工作、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去提倡。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以] 因,信守。

[约] 原则,约定。

[鲜] 少。

孔子说:“谨守规矩的人失误就很少。”

谢氏曰:“不侈然以自放之谓约。”

尹氏曰:“凡事约则鲜矣,非止谓俭约也。”

守约自律

广泛交际,就必然多花费用,多耗时间;多花费用,就要多经营;多经营,就要多方设法;多方设法,就会多蒙受耻辱。生活简约,所受的损失就少,失误也就相应减少了。

约就是简约。“约之以礼”,严谨的人谨慎地固守礼仪规范,因而会减少过失。没有仁德修养的人则不可能长期遵守约束。因此个人的修养也好,处理大事小情也好,要能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从而尽量减少失误。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讷] 语言迟钝,说话谨慎。

[敏] 迅速,敏捷。

孔子说:“君子的修养是尽量使自己做到说话谨慎,做事行动敏捷。”

谢氏曰:“放言易,故欲讷,力行难,故欲敏。”

言约而行速

藏拙,自救其所失,养精锐浩然之气。

唐朝宰相刘洎谏唐太宗曰:“皇天以不言为贵,圣人以不言为德。老子称大辩若讷,庄子言至道无文。”由此可知,重要的是少说空话,多做实事。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邻] 邻居。此指亲近的人。

孔子说:“有仁德修养的人是不会孤立的,必然会有敬从之人,如居之有亲邻。”

朱子曰:“德不孤立,必以类应。故有德者必有其类从之,如居之有邻也。”

德行照耀我们远行

所谓德,就是能够做到舍弃自己已经得到的东西,把它给予需要的人。德行,使我们从容立于世间,垂范史册。在此,我借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来作为本章的解读吧。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数] 多次,屡次。

[斯] 就。

子游说:“事君,历数其事而频繁进谏,这是自取其辱呵。朋友交往,多次劝导他的言行,反而会使朋友感到难堪不快而疏远自己。”

胡氏曰:“事君,谏不行,则当去;导友,善不纳,则当止。至于烦渎,则言者轻,听者厌矣,是以求荣而反辱,求亲而反疏也。”

范氏曰:“君臣朋友,皆以义合,故其事同也。”

朋友之道在于平等互敬

古人说:“盖未信而谏,圣人不与。交浅言深,君子所戒。”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谁也不能代替别人思考,谁也不能代替别人作选择。我们只能将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告诉他,至于他是否能听取,取决于他自己。不要凌驾于他人之上,替人设计。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具有独立的人格,都有自己选择生活的权利,其对生活的感受是独特的。不必强人所难,也不要自以为是。

由于生活的经历不同,体验不同,感受不同,因而谁也不应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谁也无权干涉别人的生活,谁也不能以自己的标准框定别人的行为。谁的行为都不是唯一的正确。谁的生活中都有别人无法感受的隐痛,任何决定都是基于自己生活的经验和感受做出的。不要以自己的幸福观苛求别人。

事不过三,物极必反。对于朋友,我们只能建议,只能提供我们的想法供其参考。凡事皆有度,过分强求是不明智的。对于我们的忠言,也许朋友不以为然,这是正常的,不必介意。我们只是一名旁观者而不是感同身受者,所以我们的建议不一定适合他,符合他实际的状况。友谊的维护在于共同的珍惜,而不是强求他人接受你的观点。 lqaFc4Iw9+W/3O7MsutvMUx3uKhZ/oQ9b3SvLE297Iby9D8zEn69EYbstvhw/3b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