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间功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王阳明认为,在白天学习时,如果感觉自己被外界繁乱打扰,就学习静坐;如果觉得自己懒于看书,就去看书。这就是对症下药。
对症下药一词出自《三国志·魏志·华佗传》,本是指医生针对病症用药,后用来比喻人们针对问题,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的行为。
华佗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医术高明,诊断准确,在我国医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华佗给病人诊疗时,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开出不同的处方。
一次,州官倪寻和李延一同到华佗那儿看病,两人诉说的病症相同:头痛发热。华佗分别给两人诊了脉后,给倪寻开了泻药,却给李延开了发汗的药。
两人看了药方,感到非常奇怪,问:“我们两人的症状相同,病情一样,为什么吃的药却不一样呢?”
华佗解释说:“你俩相同的只是病症的表象,倪寻的病是由内部伤食引起的,而李延的病却是由于外感风寒,着了凉引起的。两人的病因不同,我当然得对症下药,给你们用不同的药治疗了。”
倪寻和李延服药后没多久,病就全好了。
华佗能够区分病情,对症下药,因而能很快治好病人的病。治病讲究对症下药,解决问题也具有同样的道理。对症下药地解决问题,首先要找对关键,抓住问题的“症结”。在生活中遭遇难题、一筹莫展的时候,我们不妨先冷静下来,仔细分析一下问题,认真区别不同的情况,给予相应的对策,就能正确地处理各种问题。
一位幼儿园老师每个月都被评为优秀员工,许多同事向她请教和孩子相处的技巧。她只说了四个字——对症下药。
同事不解,这位老师解释道:“就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比如,当孩子有负面情绪时,一定要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不同处理。
如果孩子是因为担心、害怕,我一般会以轻松的口气告诉他不用着急,并用科学知识为他释疑,缓解他的不良情绪。比如,孩子做噩梦了,我便告诉他每个人都有可能做噩梦,这并不丢脸,做噩梦只是因为我们平日玩得太累或者睡姿不好造成的,只要我们注意就可以避免,而且噩梦本身不是真实存在的,即使很可怕也没关系,因为它不是真的。有时候,我还会以感同身受的办法来消除他的担心,如我会告诉他我小时候也有类似的担心和害怕,后来是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自己解决的,等等。
如果孩子是无理取闹,我一般是冷处理,放任他自我宣泄,并且不屈服于他的哭闹(不答应他的不合理要求),我还会告诉他:‘生气会使人变丑、变老哦!’这样,孩子往往会因为自讨无趣而接受我的合理建议。
如果孩子是因为生病等或碰到挫折有一些小小的情绪,我则会比较宽容,给予耐心的安慰和劝告,并尽量满足他一些要求,还会选择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和游戏引导他,使他能够从负面情绪中尽快抽离出来。”
看似同样的事或表面现象,其实蕴藏着很多不同甚至是相反的作用。如果人们忽视那些细微的差别,笼统地对待问题,就无法抓住问题的核心,也就无法对症下药,从而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处理生活问题,都要讲究方法。只有抓住关键环节,切中问题的要害,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事半功倍。办事情、做工作应从关键处下手,尽量避免过程烦琐,更不要面面俱到。正如著名的人力资源培训专家吴甘霖博士说的:“要解决问题,首先要对问题进行正确界定。弄清了‘问题到底是什么’,就等于找准了应该瞄准的‘靶子’。否则,要么是劳而无功,要么是南辕北辙。”这就是王阳明所推崇的“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