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心光明,同流世俗不合污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临死前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回顾他的一生,少年时便立下大志,勤读诗书。初入仕途被人陷害,贬谪龙场三年,饱尝人间之苦,身心俱受打击,却也在此悟道,受用一生。而后频频得志,名震天下,桃李满布天下。王阳明的一生波折与荣誉共生,他认为自己这一生不愧对百姓,不愧对国家,了无遗憾。

王阳明能够如此从容不迫地面对死亡,是因为他的一生虽同流世俗但并没有合污,是因为他一直在辛勤地付出,一直在为百姓和国家鞠躬尽瘁,真正实现他“狂而不狷”的狂者胸次。

古语道:“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宜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意思是说,处在太平盛世,待人接物应严正刚直;处在天下纷争的乱世,待人接物应随机应变、圆通老练;处在国家行将衰亡的末世,待人接物要方圆并济。对待善良的君子,态度应当宽厚;对待邪恶的小人,态度应当严厉;对待一般平民百姓,态度应当宽严并用。

身处污浊环境中时,我们如果能保持“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操守,能从容淡定、不失自我便不需急于撇清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这是真正的狂者胸次:同流世俗而不合污。

孙叔敖原来是位隐士,被人推荐给楚庄王,三个月后做了令尹(宰相)。他善于教化引导人民,因而使楚国上下和睦,国家安宁。有位孤丘老人很关心孙叔敖,特意登门拜访,问他:“高贵的人往往有三怨,你知道吗?”孙叔敖问:“您说的三怨是指什么呢?”孤丘老人说:“爵位高的人,别人嫉妒他;官职高的人,君王讨厌他;俸禄优厚的人,会招来怨恨。”孙叔敖笑着说:“我的爵位越高,我的心胸越谦卑;我的官职越大,我的欲望越小;我的俸禄越优厚,我对别人的施舍就越普遍。我用这样的办法来避免三怨,可以吗?”孤丘老人感到很满意,于是走了。

孙叔敖按照自己说的做了,避免了不少麻烦,但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几次被免职,又几次复职。有个叫肩吾的隐士对此很不理解,就登门拜访孙叔敖,问他:“你三次担任令尹,也没有感到荣耀;三次离开令尹之位,也没有露出忧色。我对此感到疑惑,现在看你的气色又是如此平和,你的心里到底是怎样想的呢?”孙叔敖回答说:“我认为官职爵禄的到来是不可推却的,离开是不可阻止的。得到和失去都不取决于我自己,因此才没有觉得荣耀或忧愁。况且我也不知道官职爵禄是应该落在别人身上呢,还是应该落在我的身上。落在别人身上,那么我就不应该有,与我无关;落在我身上,那么别人就不应该有,与别人无关。我的追求是随顺自然,悠闲自得,哪里有工夫顾得上什么人间的贵贱呢?”肩吾对他的话很钦佩。

孙叔敖没有被免职和复职的风波扰乱心绪,他始终保持物来则应,物去不留的淡然心境。为人处世,我们确实需要一颗方正的心。有圆无方,则谓之太柔,太柔之人缺筋骨,乏魄力,少大志,在生活中难以有大作为;但若有方无圆,则性情太刚,太刚则易折。

“众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虽有其清高自傲,但很多时候只能换来屈原式的含恨离世或是文人式的抑郁不得志。与之相较,同流世俗而不合污,周旋尘境而不流俗或许是更加明智的选择。这是推崇“狂者胸次”的王阳明所认可的修身之道。 NxQp7p5tR7ZnQ6Riwo0E3xttdDv4e2LzHIsmNPHEGVctXbfNa0J/b/eKfiwy/h7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