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猜透心理再开口,同理心帮你笼络人

抓住要点,事半功倍;用错方法,功夫全废。聊天时察言观色,摸透并感受对方心理,说对方希望听到的话,谈对方感兴趣的话题,把话说到对方心坎儿上,这就是俘获人心的秘诀之一。

同样的一个人,有的人舌灿莲花,费尽了口舌也不能获得他的好感,而有的人却只需简单几句,轻轻松松就能与之相谈甚欢。这其中的缘由,归根结底,就是话说得对不对的问题。

什么样的话才算是说对了呢?判断的标准不是你的话语够不够精致,够不够幽默,而是你是不是揣摩透了人心,把话说到了他的心坎儿上。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或多或少都是带着某种意图的。作为交流的工具,语言除了传达我们的思想之外,还承载了我们沟通的目的,而目的的实现,最终还是要归结到对方的态度上。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儿上,交流才能顺畅进行,我们的目的才能实现。所以,说话的时候准确地掌握对方的心理,并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与之交谈,才能一语中的,事半功倍。这就是同理心在语言交流中的作用。

同理心是心理学术语,指的是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思考的方式。说起将同理心运用得炉火纯青的人,就不能不提中国第一贪官和珅了。当年乾隆去世之后,嘉庆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抄了和珅的家,一共起获了总价值十一亿零六百多万两白银的资产,这个数目是整个清政府一年财政收入的15倍多。和珅贪污这么多的资产,难道乾隆在世时丝毫不知吗?当然不是!那乾隆为什么对和珅贪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说到底,还是乾隆不愿追究和珅的贪污行为,因为和珅是一个让他觉得无人可替代的人。说起和珅取悦乾隆的招数,实在是再简单不过了,那就是同理心,想皇帝之所想,为皇帝之所为。正是靠着这种本事,和珅得到了乾隆的信赖,成了他最为倚重的臣子。

知道乾隆喜欢吟诗作赋,和珅就特意找出乾隆所作的诗赋,分析诗赋之中常用的典故和出处,然后花大功夫记诵研究这些知识。前期准备做得足,和珅才能在乾隆的身边受到宠信,无论乾隆问什么,和珅都能对答如流,这不仅让乾隆有种遇到知己的感觉,还会让其感受到和珅知识渊博,须当大大重用。

除了这一点,和珅还能做到和乾隆同情同感。公元1777年,乾隆的母后钮钴禄氏去世,皇帝难过得食不下咽。文武百官纷纷上前劝谏皇帝节哀,说的都是一些体面动听的话。但是这时候唯独和珅一句话也不说,他只是默默地跪在乾隆的身后低首垂泪,一连数日不肯休息也不肯进食,弄得自己憔悴不堪,很是让乾隆感动,深觉天下只有和珅才能体会自己的欢喜与悲愁,因此也对他格外宠信,尽管知道和珅有贪污之事,最终还是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还有一次,嘉庆和和珅去拜见当时已经退位的太上皇乾隆,两人见到乾隆的时候,他正盘膝而坐,双目紧闭,口中还念念有词。过了一会儿,乾隆睁开双眼问道:“此人何名?”嘉庆一头雾水,和珅却高声答道:“高天德、苟文明!”乾隆点点头继续闭目默念。后来嘉庆问起和珅为何知道太上皇所言,和珅回答:“我听说有种西域秘咒,只需默念便可令自己讨厌的人立即死于千里之外。而普天之下能令太上皇如此仇恨的人,莫过于白莲教贼首高天德、苟文明两人而已。”嘉庆听了立刻连连颔首,心中暗暗佩服不已。

了解其品性,感受其情感,揣测其心意,正是靠着这种本事,和珅最终成了乾隆眼前的红人,风头一时无二。其实,在生活中,如果想迅速和某人拉近关系,就是要时刻铭记同理心的原理,把自己当成对方,揣摩对方的心理,进而说出他想听的话,把话说到他的心坎儿上,如此,很多看起来不得其门而入的问题就能轻松化解了。如果我们能够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儿上,就能得到对方的信任和好感,如此有个好人缘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其实,仔细观察一下我们身边的那些口才高手,一定不乏利用同理心的例子。

高柏阳去参加一个聚会,正好看到一位有过几面之缘的企业家坐在一旁若有所思地喝闷酒。

高柏阳走过去寒暄了两句,说:“既然出来玩儿了就只想开心的事儿,今儿咱哥俩不醉不归。”

企业家举起杯子道:“你说得没错,但是一批产品出了纰漏,我怎么开心得起来。”

高柏阳说道:“确实,谁遇见这种事儿都会心烦。”

“这还不算!”企业家接着说,“我公司的首席设计师跳槽到了对手的公司……”

高柏阳听着、附和着,不断为企业家的遭遇感到惋惜和气愤,但是说着说着,企业家反倒情绪好转了一些,他对高柏阳说:“谢谢你,兄弟,今天和你说这么多我心里舒服了很多,别为我担心了,所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到时候咱们哥俩再坐在一起好好聊聊!”

其实整个过程高柏阳并没有为企业家提供什么可靠的建议,他只是付出了一份情感,感受企业家的困难并给予其体谅和尊重,所以最终收获了他的好感。

语言的力量有时候是超乎我们想象的,善用同理心的人往往可以抓住对方的心理,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儿上,如此便可获得别人的好感和信赖。而那些总是专注在自己身上不顾及别人心情的人即便是费尽了口舌也只会徒劳无功。即便是同样的一句话,可能使人笑,也可能使人跳,区别如此之大,关键就在于是不是同身同感地体会到了对方的心情。交流善用同理心,如此方为上上招。 Y31QsIumcqnVpZFOBPuYBgI+1FuysdOpeajtYSHKLHDsY6LXRyb3+fRqzxsap46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