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拒绝孤独

【哈佛心语】

绝望,如果抖落它的冷漠的灰尘,是包含着一种凶恶的、散布死亡的力量的,这种力量既无理智,也无理解力。——雷哈民

【故事殿堂】

5年前,玛丽失去了丈夫,她悲痛欲绝,自那以后,她便陷入了孤独与痛苦之中。“我该做些什么呢?”在她丈夫离开他近一个月之后的一天晚上,她对朋友哭诉,“我将住到何处?我将怎样度过一个人的孤独日子?”

朋友安慰她说,她的孤独是因为自己身处不幸的遭遇之中,才五十多岁便失去了自己的伴侣,自然令人悲痛异常,但时间一久,这些伤痛和孤独便会慢慢减缓消失,她也会开始新的生活——从痛苦的灰烬中建立起自己新的幸福。

“不!”她绝望地说道,“我不相信自己还会有什么幸福的日子。我已不再年轻,孩子也都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我孑然一身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抱着这种心态,玛丽得了严重的自怜症,而且不知道该如何治疗。好几年过去了,她的心情一直都没有好转。

有一次,朋友忍不住对她说:“我想,你并不需要特别引起别人的同情或怜悯。无论如何,你可以重新建立自己的新生活,结交新朋友,培养新兴趣,千万不要沉溺在回忆里。”她没有把朋友的话听进去,因为她还在为自己的孤独自怨自艾。后来,她觉得孩子们应该为她的幸福负责,因此便搬去与一个结了婚的女儿同住。

但事情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由于她的孤僻,她和女儿都面临着痛苦的经历,甚至恶化到母女反目成仇的状态。玛丽后来又搬去与儿子同住,但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后来,孩子们只好共同买了一间公寓让她独住,但这更加重了她的孤独。

她对朋友哭诉道,所有家人都弃她而去,没有人要她这个老妈妈了。玛丽的确一直都没有再享有过快乐的生活,因为她认为全世界都在孤立她。她实在是既可怜又可悲,虽然已年过半百了,但情绪还是像小孩一样不成熟。

在加州奥克兰的密尔斯大学,校长林·怀特博士在一次女青年会的晚餐聚会上,发表了一段极为引人注意的演讲,内容便是这种现代人的孤寂感:“20世纪最流行的疾病是孤独。”他如此说道,“用大卫·里斯曼的话来说,我们都是‘寂寞的一群’。由于人口越来越多,人性已汇集成一片汪洋大海,根本分不清谁是谁了……居住在这样一个‘不拘一格’的世界里,再加上政府和各种企业经营的模式,人们必须经常由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工作——于是,人们的友谊无法持久,时代就像进入另一个冰河时期一样,使人的内心觉得冰冷不已。”

【心理点睛】

许多孤独的人之所以会感觉到孤独,是因为他们不了解爱和友谊并非从天而降的礼物。一个人要想得到他人的欢迎,或被人接纳,一定要付出许多努力和代价。要想让别人喜欢我们,的确需要尽点儿心力。情爱、友谊或快乐的时光,都不是一纸契约所能规定的。让我们面对现实。无论是丈夫死了或太太过世,活着的人都有权利继续快乐地活下去。但是,他们必须了解:幸福并不是靠别人来布施的,而是要靠自己去赢取别人对你的需求和喜爱。 pdC42bZ3WP8pnlaTLBZ8IigQcubEtbSVx6GWiXAJftLKyAFVzYB7tBHNNpjUxIv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