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六版序

本书上册与下册一样,都是在枪声炮影中得来的——前者作于内战的四川,后者作于齐卢战争时的南京。初不料到在那样情形之下所作成的书,尚能得到如许的读者,以致在三年之内,使它有印至六版的荣宠,这是作者应该对于本书的读者表示谢忱的。

为求答谢一般读者起见,作者遂以数月的工夫,将上册全书重行校改。其中最重要的,一是章目的重排,一是近事的加入。

本书章目的长短,在原版中太不一致了,所以现在一律重新排过。这事初看上去,似乎仅是一个属于机械的问题,但在实际上却大大不然。因为一书的章节,是各有各的意义,各有各的个性的;我们决不能为求整齐的缘故,去把史迹的个性牺牲,或把史流的衔续截断。所以在我将本书的章目重排之前,我曾将其中史迹的价值,重新估过,并曾以一个更为适当的解释,给予那些史迹间的相互关系。这件工作在中古史中,尤为明显。读者但须将本版和原版相较一下,便能明白了。

在上古和中古史中,近事的变迁,似乎是不会发生什么影响的了;但在实际上却也不尽然。比如一九二一年“北京人”的发现,一九二二年埃及的成为独立国,都是不容我们古代史的作者和读者不注意的。我虽不敢说,本书中所述的,都是一九二七年中最新的学说,最近的发现;但它却曾以最近的眼光,在本版中加上了一些材料与解释。

曾经以批评给予此书的朋友们,在地质学方面,则有丁在君先生及葛拉普教授,在史实及艺术方面,则有何柏丞先生及胡适之先生。我对于这几位的帮助,是十分感谢的;而尤以后两位所作的两个书评,为能鼓励我的奋进之心。但给我帮助最多的,自然是任君叔永,因为不但这书的原稿,都承他替我仔细读过;并且假使没有他的赞助与信心,这两书或将因为我的多病及历年时局的不靖,至今尚不曾出现。

陈衡哲
一九二七年五月 北京 BoYb57ASxkqfXZt1FHhAcfeMudrFpz3PJ1tpP96vDany0pIvRA5E46s6PrX2xEM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