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出版说明

历史学家、文学家陈衡哲先生原名陈 ,字乙睇,笔名莎菲。她早年留学美国,获瓦萨学院文学学士、芝加哥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期间,她创作了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一日》,被美籍华裔学者夏志清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健将”。1920 年,陈衡哲受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之邀担任北大教授,讲授西洋史和英文课,曾被学者杨绛誉为“才子佳人兼在一身”。1922 年起,陈衡哲应商务印书馆之邀开始写作《西洋史》。该书本是为新学制高级中学撰写的教材,但作者并未限于教材体例,而是致力为普通读者提供“历史的常识”。因作者历史素养深厚、文笔酣畅、脉络简明、语言平易,使本书于 1924 年一经出版,即成为当时颇受欢迎的历史学普及读物,三年之内再版六次。学者胡适评价其为“一部开山的作品”,当代人则认为本书为陈衡哲史学代表作,是“民国时代最有才气的外国历史教科书”。

因种种原因,《西洋史》一度被湮没,进入 21 世纪后,其价值被史学界重新发掘,逐渐回归其应有的地位,影响力日增。本版以商务印书馆版《西洋史》为底本,最大限度呈现作品原貌,并依据当下出版规范适当调整,说明如下:

一、原文部分译名与当下通用译名有差异,为方便阅读,本版以当下通用译名为准,在该译名首次出现处以脚注形式标注原译名,并在文后附译名对照表,方便读者对照。

二、字词方面,除繁体字、异体字外,不进行过多修改;如“俾”“智识”“的”“限止”等用法,均予保留,但原文中出现的“发见”和“发现”为同一意思,则统一改为“发现”;语言风格方面,按作者行文习惯予以保留,以忠实还原当时写作年代的语言风貌。

本版尽管结合各版本进行了全面勘误和校订,因编者学力所限、参考不周,如有讹谬,敬请读者指正,以期再版更正。 pSPSVxGMaPMAT44U++AbrCj54OS0qw78FZBVdN3J7SoOTyYGwdZZ+ZYs4ucd9Oz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