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先解决认知,再解决情绪

我在学校里学习过关于很多问题的标准答案,这让我以为任何问题都有标准答案。所以,当我探索冲突的本质时,我会习惯性地寻找一个能明确表达出来的标准答案。

但事实上我发现,冲突的本质没有所谓“标准答案”,因为人的复杂性和关系的多变性决定了,任何答案都是脆弱的和片面的。我之蜜糖,汝之砒霜。我们自认为的绝对真理也许会害了别人。

所谓“看清楚冲突的本质”,是指明白自己对冲突的认知存在片面性,学会主动去觉察冲突的各个方面。

但这件事太难了!因为一不小心,情绪就会主宰我们的行为,让我们陷入对冲突本质的狭隘认知和自以为是的沼泽里。情绪太重要了,它不单在我们自己身上流动和变化,还会在人和人之间传递,对冲突的走向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闹情绪不可怕,但能否“好好闹情绪”,决定着我们能否把恶性冲突变成良性冲突。

情绪下的冲突

情绪绝不是某种孤立的存在,它是一系列主观认知和经验的通称,是感觉、思想和行为共同导致的心理和生理状态。面对同样的场景,我们的情绪不同,做出的反应也会截然不同。如果我们不及时调整,就会被情绪牵着鼻子走。

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积极情绪可以抑制人们受伤时的痛苦,提高积极性和活动力,积极情绪包括喜悦、满意、感激等。消极情绪会放大人们的痛苦,通常不利于人们继续完成工作或者正常地思考,消极情绪包括悲伤、愤怒、紧张、焦虑、恐惧等。

如果我当下的情绪是积极的,那么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我都会往积极的方面思考:如果同事不配合工作,我会觉得这是锻炼我社交能力的好机会;如果领导批评我,我会更加努力,争取进步;如果孩子胡闹,我会试着理解她;如果客户对我不满意,我会尽力满足客户的需求。

相反,如果负面情绪占据了主导地位,那么我眼里只有讨厌的同事、苛刻的领导、不懂事的孩子和挑剔的客户。这时候,我关闭了思考解决问题的通道,只会怨天尤人或自我怀疑。别说看清楚冲突的本质了,我自己的情绪都无法被有效觉察。

情绪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认知三角形

人们对“情绪到底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有很多解释,我认为其中最容易为我们所用的就是心理学家提出的“认知三角形”(见图 1.3),也有学者称其为TEA Model(茶三角)。

“T”代表Thoughts,即想法。

“E”代表Emotions,即情绪。

“A”代表Actions,即行动。

图 1.3 认知三角形

我们感受到的情绪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我们的想法以及行为是互相影响的。也就是说,我们通过调整自己的想法,可以改变自己的情绪,影响自己的行动,进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如果我们任由想法影响情绪,进而控制行动,再让失败后的挫折感影响我们的想法,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举个例子:我的一位客户,希望通过与教练谈话,来决定是否要去学钢管舞。为了学钢管舞,她跟她先生吵过一次,也哭过一场。她先生觉得钢管舞上不了台面,不希望她去学;她则被朋友发的又美又酷的跳舞视频深深吸引了,心生向往。先生的态度给她泼了一盆冷水。

如果用“认知三角形”来梳理这件事,那么她的想法应该是:

● 我只是想学个舞蹈,顺便健一下身,你不支持就算了,为什么还要做评判?

● 我非常喜欢钢管舞,你怎么就不懂我?

● 你表达自己看法的时候,不应该照顾一下我的感受吗?

正是这些想法,让她感觉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理解,甚至认为自己的品位受到了攻击。她当时的 情绪 是:

● 气愤

● 委屈

● 烦恼

这些负面情绪又让她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 行动

● 无法跟先生有效沟通。

● 报名也不是,不报名也不是。

● 搁置下来,不知所措。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她如何看待这次冲突,也就是她对这次冲突有什么想法。我们为此交流了半个小时,最后她发现,冲突的本质就是她和她先生之间的沟通出了问题。她的 变成了:

● 我好像没有真正聆听我先生的顾虑,也没有跟他表达清楚自己有多想学钢管舞。

● 我好像很在乎能否控制他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但他的看法不是我能控制的。

随着想法的转变,她的情绪缓和了,对先生的不满也转化成了歉意。她决定再跟自己的先生好好谈一次,倾听他的想法,同时把自己更深层的需求表达出来。她说,比起是否学钢管舞,她更在乎怎样和最亲密的人沟通这件事。

我随后又问她:“如果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她说:“如果以后我发现自己有着急和想要责怪对方的情绪时,我会停下来问问自己‘我的沟通处于哪个层次’。”

察—想—说—问—转,5 步轻松化解情绪冲突

从“被情绪牵着鼻子”到“牵起情绪的鼻子”,也不过是一念之转罢了。想要做到并不难,根据认知三角形,我们可以采取下面几个步骤:

察:感受到情绪波动时,先觉察一下自己的情绪,再试着描述自己的感受。

想:想一想这种情绪是由什么想法产生的,然后列出其中有决定性影响的那几条。

说:说一说自己的认知三角形是如何互相影响的,再把它画出来。

问:问自己“我还可以从哪些不一样的角度去想”。

转:观察一下你的新想法会让你的情绪发生什么样的转变。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往往用来形容人们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观点。同样,“一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是成立的,意思是说,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只是那另外“九百九十九个角度”,不易被我们察觉。千万别低估自己,更别低估自己的想法。当我们察觉到那“九百九十九个角度”后,我们会和自己的情绪走得更近,并且更能掌控自己的行动,在良性冲突中勾画我们的美好人生。 0JrdDr+elSc62WRO9WUp768cd/YdTWcXbRWgF9mgY6hITQqeWXNWn+CMqu9PAL2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