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不是所有的冲突都是坏事

害怕冲突是大多数人的本能反应。但事实上,不是所有的冲突都是坏事。冲突既有恶性的也有良性的。如果你此前没有意识到这点,说明你对冲突一直存在偏见。

承认自己对冲突有偏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直面自己的偏见,更是需要除了勇气以外的很多因素,其中时间的催化和生命的成熟,就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我对冲突的态度大概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我从别人口中得知自己不擅长处理冲突,比如“你脾气真好”“你也太好欺负了”等等。

第二个阶段,我在被动探索自己的过程中发现:有一类人就是不喜欢冲突,我就是这样的人。在各种职业性格测试或优势识别工具中,我的排在前三位的特质都是寻求共识、善解人意、排忧解难。我总是尽量避免和人发生冲突。

第三个阶段,我开始有意识地“扬长避短”。我会在冲突即将来临时用一些技巧去回避正面冲突,比如避免面对面对话,或者主动更改对话时间,等等。

第四个阶段,我意识到自己对冲突存有偏见,并开始和自己的偏见对话,尝试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并有计划地改变自己。

这本书,就是我站在第四个阶段的一个回顾和总结。

我试图从多个视角去观察各种人际冲突,用多种工具来解释冲突对大多数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在前三章里,我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探索了“冲突是什么”“冲突被我们当成了什么”“我们为什么会和别人起冲突”,以及“别人为什么要和我们起冲突”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看上去并不难回答,但很多人都没有仔细思考过它们背后的真实原因。我也是在写作过程中,才有了这些感悟。

作为冲突管理的探索者,我非常清楚“知道”和“做到”之间有着天壤之别。所以,我会用一些视觉化工具和模型,帮助大家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切入点。

比如,想要打破冲突惯性时,你可以利用“冲突画布”;情绪即将爆发而丧失行动力时,你可以利用“认知三角形”;寻求处理人际冲突的方案时,你可以利用“冲突处理四象限”。这些视觉化的工具,不仅能让我们迅速找到行动的突破口,还能帮助我们培养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

当你足够熟练时,你就会发现,很多模型的底层逻辑都是相通的,你可以举一反三。

模型和思维可以丰富我们对冲突的理解,但是,冲突毕竟出现在人际关系中,我们还必须回到人际关系中去面对。所以,在后面几章里,我重点探索了不同人际关系中的冲突有哪些特殊性。虽然我主张在冲突中首先要“向内看”,但“向内看”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人际关系的基础上。

在陌生关系、职场关系、两性关系、亲子关系、原生家庭关系和自我关系中,都可能出现冲突。这时候,是选择正面“对抗”,还是扭头逃避?是不惜得罪人也要主张自己的利益,还是隐藏自己的需求做个滥好人?是据理力争,还是一味让步?又或者,我们能否找到一个实现良性冲突的办法?

真正强大的人,是不怕“得罪人”的。他们遇事不会唯唯诺诺,也不会一味地争强好胜。他们深知冲突的破坏力,因此善于把冲突变成人际关系的推手。通过适度、合理的冲突,推动人际关系的改善,这就是良性冲突的精髓。

这本书虽然不会给你一个标准的终极答案,但却可以让你多一个看待冲突的角度。成年人的成长就是这样的——我们在不断丰富自己看待世界的角度,学习在不同的视角之间切换自如。与其让一本书告诉你该怎么做,不如试着从这本书开始练习如何看见、如何思考、如何认识、如何接纳和如何成长。

衷心祝愿每一个人都能从良性冲突中获益。 L9WyekmVgqrIduedeS+NGvoWJC96EtasP7FrRvQSPNA5WrhMVM1t/sKg/4dOSrk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