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

收到湘萍老师发来的书稿和撰序邀约,我多少有些诧异:这本书旨在教人们拥抱良性冲突,而我的工作领域则大多是关于逻辑和推理,与人际关系并无太大关系。

带着诧异和困惑读完这本书后,我好像更能理解两者的共通之处了。

上中学时,我一度不喜欢化学,而更喜欢数学和物理。因为化学涉及上百种元素及其化学性质,不同元素之间又会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其复杂性和可变性曾让我头疼不已。而数学和物理则足够“简单”,在适用范围内,每条数学或物理原理都可以一以贯之。

我非常喜欢后两者的确定性。

人际冲突恐怕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化学反应”了:每个人的脾气秉性各不相同;面对不同的人,每个人又会有不同的反应;每种时空条件,都可以有无限种“赋值”。

不过,高度复杂和可变的事物并非不可应对。

我就曾通过编顺口溜的方式来记忆化学中的知识点和反应式。湘萍老师说,她在职业咨询中也总是遇到一些共性问题,这些问题并不是看上去那么难以处理的,运用适当的理论工具就能让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

这本书正是将最复杂的“化学反应”——人际冲突——公式化的一种尝试。这也是我和她的工作内容的共通之处,正所谓“千举万变,其道一也”。

她说,根据来访者的问题,她可以合理推断,需要帮助的潜在群体一定很庞大;她愿意把用以解决这些问题的工具箱和盘托出,为那些面对人际关系困惑的人提供帮助。

这跟我录制讲解视频的初衷是一致的: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观看,让更多的人受益。

我愿意把这本书推荐给更多人,因为它能让每个人以更平和、更智慧的方式应对冲突,从良性冲突中获益。

李永乐
2022 年 2 月 10 日于北京 TkodS/znszxCJAQDLHgC9815SOezAAs0sF576aSW6fdnFEHxP1otkYEKYNsS+3M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