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家纪伯伦说:“一场争论可能是两个心灵之间的捷径。”我们应该忠实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在冲突中不怕得罪人,但这不代表我们不需要改进沟通方式。不恰当的沟通方式会激化矛盾,无法把恶性冲突转化为良性冲突,更不可能让我们从中获益。
沟通的重要性不用赘述。有很多学者总结出了很多关于提升沟通效果的方法。不论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还是畅销全球的《关键对话》,又或者是网上随处可见的“改善沟通的N个技巧”,我们都能从中有所收获。
《非暴力沟通》建议我们通过“不带预设地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识别和表达内在的身体感觉和情感状态”“体会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用清晰和积极的语言说出自己的请求”四个步骤来进行沟通,从而拒绝无意识的暴力沟通。
《关键对话》更是指出了一种残酷现实:能够在“关键对话”中更好地进行沟通的人更有机会“活下去”。作者建议人们识别“关键对话”,并按照“拒绝傻瓜选择”“营造安全氛围”“共享事实信息”和“了解真实动机”四种思路进行沟通。
我学过很多沟通技巧,也认同其背后的逻辑和道理,但这些技巧没能让我在冲突关系中游刃有余,尤其是面对孩子时。虽然我前一天刚听过“非暴力沟通”讲座,学会了区分“事实性描述”和“主观评价”,但第二天在辅导作业时还是会忍不住阴阳怪气地对孩子说:“脑子是个好东西,麻烦你捡起来用一用!”
虽然我知道任何改变都需要时间,改变的过程也会有反复,但我还是想问:是我没有学到精髓,还是我天生资质平庸?是沟通公式无法放之四海而皆准,还是我的用法不对?
我们不难发现,对沟通技巧的总结虽然有用,但难免过于公式化。这些沟通技巧大多建议人们探寻真正的需求,描述客观信息,耐心聆听对方的心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底层需求,细化自己的请求,等等。为了简单且易于被看懂,它们被标准化、简单化,以公式的形式来推广。
但问题在于,学习者一旦发现其在某种场景中不好用,就会产生不好的印象,以后就再也不想用了。所以,沟通没有万能公式可言。公式再完美,到了每一个人手里,都会有差别,稍有不满意就会被摒弃。
更何况,在人际关系中,对方也是不可控的。僵硬的公式化沟通,难免让对方摸不着头脑,甚至觉得自己被“套路”了。
如果没有万能公式,那么沟通这道题到底还有没有解?我认为有的。
我在进行职业咨询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客户都对“如何在职场中跟老板或HR沟通”有疑惑,不知道如何说话才能达成目标。这给了我灵感。一开始,我也是帮助他们明确自己沟通的主要目的,识别公司和老板的理念,整理客观事实,让他们通过换位思考来体会各自的需求和立场,分析当下适合运用什么样的沟通方式。
但是,对此有疑问的人越来越多。我也发现,每个人都面临着不同的处境和不同的老板,我很难给他们一个标准答案。
在一次咨询中,客户对我说:“一直以来,我都不太会说话,我也不知道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会说话的人。”这句话触动了我,因为我爸妈当年也是这么评价我的,他们也觉得我“不会说话”。在我有了孩子之后,他们还经常强调要我培养孩子从小“爱说话,会说话”。
沟通只是“会说话”吗?沟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如果我们错误地认为“沟通就是会说话”,那么天生就不善言辞的人岂不是要在这条路上受尽折磨?他们每次与人沟通时,都如坐针毡、如芒刺背。
我始终坚信,一个人只有在做他擅长并想做的事情时才会熠熠生辉、绽放光彩,才会看见自己而后看见别人,因为觉察和关爱一定是由己及人的。如果我要求别人压抑自己“不会说话”的痛苦,强行要求其去沟通,那么我自己尚且是“泥菩萨过河”,如何聆听别人的心声,理解别人的感受?在这种情况下,沟通公式毫无用处,因为整个沟通都建立在痛苦之上。
很多人会反问:“既然痛苦是一种主观感受,为什么不能自行调节呢?”他们不知道,这样抗拒感是很难改变的,就像人被针刺到一定会躲闪,被阳光直射一定会闭眼。
我高中的时候,我爸爸就带着我去没人的野外练车。尽管四周连一个人影都没有,我还是十分害怕,第二次就撞上了一个大土堆。我现在都记得我爸蹲在他那辆桑塔纳前用细木棍挖土的画面。从那以后,我一开车就会紧张,但我爸依旧坚持教我开车。虽然他会把车开到没人的地方让我练习,但每次都以我喊“胃疼”结束。
我的胃疼不是装的,那是我身体最真实的反应。
大学毕业后,我下决心要考驾照,因为驾驶毕竟是现代社会一项重要的技能。我去了驾校,一开始还是很紧张。教练先教我倒车入库,告诉我到什么位置就要开始转方向盘,转几圈,等等。我对这种机械操作还是驾轻就熟的,因此得到了教练夸奖,这让我信心倍增。在那之后,我碰到车再不胃疼了。多年以后,我爸这位老司机对我车技的评价是:“除了我亲自开车,坐你开的车我最安心。”
通过这件小事,我想说:如果沟通和开车一样,都是需要演练和学习的技能,我们就从自己最擅长的地方开始吧!找到沟通优势,或许是解题的第一步。
比如,我不善于进行对抗性对话,但却善于用文字整理和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可以在预期某段对话走向对抗时跟对方说:“不好意思,我有一件提前安排好的事情要办。处理完这件事后,我再给您发邮件说明情况,之后我们再打电话或见面沟通,这样可以吗?”这样一来,我不但为双方争取了恢复冷静的时间,还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当我的沟通基于我的优势时,我就会敞开心扉,去体察关系中其他人的感受。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逼着自己做一个“会说话”的人,结果可想而知。
如果你擅长分析数据,那就多用数据说话;如果你擅长解决问题,那就多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如果你擅长察言观色,那就充分展现自己的同理心。
总之,找到自己的优势,才能让沟通有个好的开始。
既然沟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那么找到自己的沟通优势就只是一个切入点,重要的还在于沟通的具体过程。
冲突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说:“让我们好好沟通一下。”但我们沟通的到底是“事实”,还是“情绪”呢?
如果本来应该讨论“事实”,但却在“情绪”上徘徊不前,就会让对抗升级;如果本来应该顾及“情绪”,但却冷冰冰地就事论事,沟通的桥梁就会被堵塞。所以,脑子里有清晰的沟通框架十分重要(见图 2.1)。根据这个沟通框架,再结合自己的沟通优势,定制一个属于自己的沟通公式,未尝不是一种更好的方法。
这个框架包括了我们在沟通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基本内容,忽略其中任何一部分,都可能让沟通陷入僵局。简单来说, 我 们需要照顾到沟通各方现在和未来对事实和情绪的看法和期待, 同时明确沟通之后的决策机制,这样才能保证沟通框架的完整 性。 也只有保持沟通框架的完整性,各方的沟通体验才可能帮助我们达成某种程度上的共识。
图 2.1 沟通框架
而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个框架,从自己的优势出发定制自己的沟通公式,甚至可以分场景来调整。
比如,在跟客户沟通时,我会用这个公式:
明确对方目标 + 体察对方现在的情绪 + 询问对方期待何种感受 + 表达同理(统一目标) + 双方交换和讨论事实 + 确定决策机制 + 如有必要重复前面的步骤
这就是我根据上面的沟通框架图自己制定的公式,如果我觉得哪里不合适,我就会随时调整,因为客户的需求是多样的。唯一不变的是,他们都需要通过沟通来达成关于“事实”和“情绪”的某种需求。我作为其中的一方,也有自己的需求。照顾到各方(包括自己)的需求,是沟通框架帮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确保各方需求在合适的时间点被照顾到,则是沟通公式的作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