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什么是当代“新消费”呢?目前尚无统一定义。
首先从官方的广义定义来看,2015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 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对此曾做过阐述:“我国已进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的重要阶段。以传统消费提质升级、新兴消费蓬勃兴起为主要内容的新消费,及其催生的相关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新投资新供给,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和空间。”
百度百科对“新消费”的定义是:由数字技术等新技术、线上线下融合等新商业模式以及基于社交网络和新媒介的新消费关系所驱动之新消费行为。它具有“增量提升”和“消费升级”的特点。
阿里巴巴集团前CEO张勇说:新消费不是原有消费的数字化,而是新供给创造的消费增量。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一定是消费驱动和体验驱动的。
综上所述,对于“新消费”,我给出了自己的定义。我认为新消费是新消费产品、新零售模式以及数智化管理“三结合”下的新消费市场。首先,当代的新消费品,不仅仅是“消费市场的增量”,也是“存量市场”的新生代产品升级和“变量市场”的替代品升级。消费品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类别,分别是便利品、选购品、特殊品和非渴求品。我们在本书中主要探讨的是便利品和选购品的营销。其次,新零售的商业模式也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人们了解商品、购买商品的渠道和方式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如社区型零售(永辉生活、多多买菜、钱大妈等)、综合性零售卖场(盒马鲜生、KKV、名创优品等)、专卖连锁品牌(瑞幸、三只松鼠、周黑鸭、喜茶、奈雪的茶)等。最后,数智化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共识。如中国新零售的代表性品牌“蜜雪冰城”,就在其2022年IPO申请书中宣布要投入2.7亿元用于数字化架构项目的建设;而早已成为全球领导品牌的星巴克,在2022年9月宣布在未来三年将投入14.6亿元用于建设中国首个数字技术创新中心。
在中国,消费占GDP的比重已由2008年的35%提升到至今的50%左右,有的年份能达到55%以上,估计未来十到二十年消费占GDP的比重可能会达到70%。中国有14亿人口,其中有超过4亿的中等收入人群,这样庞大的强购买力人群是任何国家都无可比拟的巨大消费力量,已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新消费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可以预见的是,将会有更多样化的新产品、新品牌诞生。中国的新消费品牌不仅立足于中国,更可能会走向全球市场。中国的新消费时代已经来临。当然,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具体的产品特点,这方面的内容我将在本书第四章“发现你的产品机会”中再做详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