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包括“市场”和“营销”两方面。
什么是市场?市场在经济学中是指买主和卖主进行交换的场所。其在现代市场营销学中指的是某种产品的实际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的集合,即指的是人。市场包含三个要素:有某种需要的人,这些人要有购买能力以及购买欲望,三者缺一不可。
什么是市场营销?市场营销不同于销售和促销。有关市场营销的定义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解释。最简单的描述就是,管理有价值的客户关系(菲利普·科特勒)。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给出的定义为:营销既是一种组织职能,也是为了组织自身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创造、沟通、传递客户价值,管理客户关系的一系列过程。
日本市场营销协会(JMA)扩大了对营销概念的描述,指出:营销是包括教育机构、医疗机构、行政管理机构等在内的各种组织,基于与顾客、委托人、业务伙伴、当地居民、雇员及有关各方达成的相互理解,通过对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等领域的细致观察,而对组织内外部的调研、产品、价格、促销、分销、顾客关系、环境等进行整合、集成和协调的各种活动。
被称为现代营销学之父的菲利普·科特勒教授在其最新出版的《市场营销:原理与实践》(第17版)中,更进一步把营销定义为:通过为顾客创造价值和从顾客处获得价值以影响和感化顾客,并建立可持续的顾客关系的过程。我认为这个定义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当代营销学界对营销概念的最新理解。
第一组关键词:顾客的需要、欲望和需求。
市场营销中最基本的概念是人类的需要。人类的需要是人类一种感到缺乏的状态,包括对食物、服装、温暖和安全的基本生理需要,对归属和情感的社会需要,以及对知识和自我表达的个人需要。这些需要不是由营销者创造出来的,而是人与生俱来的。
欲望是人类需求的表现形式,受到文化和个性的影响。欲望受一个人的社会背景所影响。如,中国的北方人多吃面条,南方人多吃米饭;美国人多吃汉堡包,中国人多吃炒菜。
欲望对于有购买能力的人群才能成为真正的“需求”。市场营销人员就是要探究不同人群的欲望,并根据不同人群的购买能力,开发真正有需求的产品。需求是市场营销的起点。
第二组关键词:交易和交换。
交易是一个事件,交换是一个过程,交易是交换的基本单元。市场营销的过程就是完成一个又一个的交易。但是交易又不等同于交换,交换更多强调的是双方交易之后都获得了称心如意的结果。用通俗的语言来讲,营销者获得了金钱,顾客获得了产品、满足了需求,双方的交换是等同的,谁也不会吃亏。但是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企业进行的只是交易行为而非交换行为。一次交易过后,有一方感到不满意就会停止下一次的交易行为。从营销的角度来看,企业要追求的是平等互利的交换行为。
第三组关键词:顾客满意和顾客价值。
企业交付产品是为了追求顾客的满意,顾客满意是企业创造产品的初衷,违反这一初衷,企业就不能长久生存。顾客满意了就会重复购买,重复购买就是企业创造顾客价值的过程。顾客满意和创造顾客价值是管理顾客关系的核心所在。市场营销的终极目的不是卖产品,而是管理顾客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