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nie小的时候,生活在山西北面一座大山山顶的一个小小的村落里,全村不到100户人家。那时,举目四望,能看到的是一片片高低错落的沟壑,夏天会点缀着些许绿色,到了秋天便是满目的枯黄,令人窒息的枯黄。Ernie童年并不特别快乐,物资的匮乏,父母的争吵,破旧的课桌,甚至于同伴的欺凌,以及记忆中潜藏的多动与自卑。Ernie也不是一个聪明的人,既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更不用说其他才艺。尝试学过跳舞,却显得总是比别人慢半拍;学过游泳,喝了无数水遭到教练无数次呵斥才终于勉强可以蛙泳;学过滑冰,摔了无数跤终没能学成;尝试弹吉他,却分不开五根手指永远像在弹棉花;尝试打游戏,许多游戏却一直打不过第二关;学了驾驶,拿驾照用了近半年。
Ernie高中时英语极差,基本上没有英语基础可言,更谈不上懂高深的语言学理论。当时,家庭的困境让我一度辍学。高中二年级时候英语还是只能考五六十分,是整个试卷三分之一的分数。乡镇高中里,老师的发音仿佛都能闻到黄土地的味道。记忆中老师的上课内容便是“ask sb.to do sth.”之类的东西,甚为头疼,每日强记,却总感觉如鸡肋般无可适用。后来,老爸机缘巧合,承包了一点林地,造林一年后挣了三万块,犹记得那时,他把钱往床上一扔,对我讲:“过去你考不上大学,可以怪老子供不起你,现在学费给你放这儿了,再上不了就没老子什么干系了。”
于是幡然醒悟,决定要上大学。下决心要攻克英语这座碉堡,但丝毫不得法。于是朗读成了我唯一可以想到的方法。当时,后座的女同学每天带我朗读一篇课文之后,这一天我就什么也不干了就朗读这一篇课文。几遍,十几遍,几十遍。当一个月重复的朗读过后,朗读英语成为我的兴趣和坚持,我当时朗读英语的状态可以用痴狂来形容。我曾在无数个清晨爬起来,在操场、树林、湖边,大声地朗读英语。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听、模仿、朗读英语。朗读英语成为我的兴趣,直到大学及研究生时期。两个月过后,我的英语成绩从平常的五六十分提至及格,老师以为我是抄的,但令我郁闷的是,我的成绩之后按照这种方法却再也提升不了了。我突然开窍想到了语法。很幸运,我读的第一本语法书便是薄冰先生的《薄冰初级语法》。阅读中恍然发现,之前令人避而远之的语法此时竟如琼瑶小说般赏心悦目,似乎句句都在印证着自己往日对朗读的记忆,句句都沿着自己的思维惯性一淌而过。之后几年至大学间,完成了其整体三大本著作《薄冰初级语法》《薄冰中级语法》《薄冰高级语法》的研读。自从第一本语法书花了两个月津津有味地读完之后,我的英语突飞猛进,如牛市之股票,一路拔高,从高三刚开始的五六十分达到了高考时的138分,英语获得全校第一,短短几个月,亦成为全校的奇迹。后来读了大学,读了英语专业,也慢慢走上了英语教学与跨文化沟通这条路。
记得上大学的第一天,外教让我们做自我介绍,当我以“流利”的英语讲完之后,全班哄堂大笑,后来才明白,我说的是一口地道的塞北英语。语音课上,语音学教授觉得我选错了专业。但是,我没有放弃,于是我又经历了痛苦而快乐的校音过程,整整大一一年,每天早晨6点,雷打不动,冰雪湖畔,对口型,练习发音。就这样,一年之后,参加学校和市里的大小英语比赛,也逐渐拿到了一些奖项。一次学校的英语演讲比赛,正好是那个语音学教授做评委,比赛后他给我颁奖,对我说:“王玉龙,没想到,好样的。”那一刻,泪水溢满双眼。后来,从事了英语教学之后,思考自己的这段英语学习经历,逐渐明白一个基本的道理:英语对于我们是第二语言,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讲,语言的学习,可以先从听说入手,积累大量的语言感性材料,但当我们欲进一步向深层次迈进之时,我们便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语法的需求,因为这时开始需要理性的框架与规则,否则会出现混乱与思维打架现象,会分不清通常规则与例外情况。当我们脑中的语言感性材料经过语言的理性框架约束并指导时,作为第二语言习得者,我们的语言水平便可自然登堂入室、渐入佳境了。
简单来说,语法,实际上亦是给你语言整体架构上的语感(规则),它既给了你能解释语言现象的鱼,又教你如何从理性思维角度去钓语言深层的鱼。何乐而不为呢?说到这儿,学习英语语法的目的也就清清楚楚了:弥补氛围难以在短期内培养一定语感的缺憾,比较经济地获得英语整体的语感。当然,也为通过我们这个考试大国的众多英语测试提供初级“抱佛脚”的方法。
英语语法的学习范围,也可以因人而异,因学习目的而异。范围不必很大,面也不用太宽,点也不宜研究太深,毕竟需要用英语说之乎者也的人不多。
英语语法书很多,学习英语语法的方法也不少。学好一样东西,本没有绝对好的方法。号称包治百病的医生,不是庸医,便是骗子。事实上,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不断尝试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Ernie认为,学习语法,要有两点考虑: 第一,不管用什么方法学英语语法,进而学英语语言,一定要有整体语感。 具体来讲,就是要学会归纳和演绎,要有由此及彼的领悟。 第二,是要借助对母语的了解,琢磨汉语和英语的异同之处,转而进行两种语言之间的分析与理解。 比如:学了wish的宾语可以用不定式,可以推理出名词wish的定语、表语也有可能是不定式。是还是不是?一查词典便知。汉语的“讨论”一词用动词短语作宾语,中间一般要加个wh-词,如能说“讨论如何学习英语”,不能说“讨论学习英语”。英语里的discuss用不定式作宾语是否也如此呢?英语中类似的词是否同样情况呢?花点时间就解决问题。
对语言的分析能力,实际上是以对语言的整体语感为基础的,更是以对语言完整的整体语感为目的的。说到底,语法不就是对语言规律和例外的研究吗?勤于语言积累,研读些语法著作(推荐薄冰语法体系),多做些比较归纳,用不了多久,你就是语言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