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对预算制度改革进行重要部署,要求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等,旨在大力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加强预算公开、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改革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党的二十大报告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明确了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举措,提出“健全现代预算制度”。这是党中央立足国情、着眼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部署,使现代预算制度建设迈上新征程。预算体现国家的战略和政策,反映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方向,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也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国需要构建现代预算制度,以便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相匹配。现代预算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健全现代预算制度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国预算制度不断改革完善,现代预算制度初具雏形,预算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与健全的现代预算制度之间仍有一定差距。本书系统地研究了我国现代预算制度建设问题,揭示了现代预算制度的特征与要求,分析了目前我国预算制度与现代预算制度之间的差距,同时围绕更好地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保障的总体要求,对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明确了未来现代预算制度改革的思路与措施。

本书的主要特点为:从实际出发,研究我国现代预算制度建设问题,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衔接,在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实现预算治理能力的持续提升,逐步建立我国现代预算制度的体系框架,更好地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保障。

本书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王秀芝教授和马光荣教授合作完成,王秀芝教授负责全书总纂和统稿。各章写作分工如下:王秀芝教授执笔第一章、第二章(马光荣教授写作的内容除外)、第三章、第四章、第六章、第七章的写作;马光荣教授执笔第五章,并参与了第二章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的写作。

本书在研究、写作、出版的过程中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本书获得了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的支持,同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给予了大力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此外,政府预算制度研究领域的许多前辈、专家、学者等的研究成果为本书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借鉴与启示,在此也表示衷心感谢!

现代预算制度建设可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仍在不断实践和推进之中,还存在大量的问题有待探讨。本书对于我国现代预算制度建设的研究只能算是一次探索,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我们真诚期待读者朋友的批评指正。

王秀芝
2023年10月 pcw2KkkvXUIpymSmPf6z/WSChftT2nDZRbgyFbZvwez9bpqqKBbaSfSnq43xG8c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