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会试,本来是应让阳明居第一名的,因为徐穆力争,所以退居第二;虽是第二,却反比第一名徐穆的声望大得多。天子又命他观政工部。这时他已成为一个新贵少年,大有意气不可一世之概哩。
秋间,工部特差阳明去督造威宁伯王越的坟墓,阳明很勤苦地替他鸠工修造。后来造好,威宁伯王越的家里人,都很感谢,特地送他许多金帛礼物作为酬劳,阳明丝毫都不肯受。威宁伯家里的人,见他坚辞不受礼物,只好再用别的东西来送给他;明知财物他决不受,除非是点高贵清雅的物品,或者他还肯留下。想来想去,只有威宁伯自己用的一把宝剑,现在还遗留在家里,而且家中又没人会使用,于是便把这剑送给阳明,并坚决要其收下,不准再辞。阳明一见这剑,心中不胜惊异。原来他在未及第之先,就梦见威宁伯赠他一把剑;现看见的,就是梦中所见的宝剑一样。这样奇巧的事,教他如何不惊异呢?一来威宁伯家里的人要他非收留此剑不可,二来正符梦中情事,所以就拜谢收了下来。
有天,京师忽然天空里发现彗星,弄得京师内外,人心惶惶,惊惧变色,都视为大祸将至。这时又值边境不宁,虏寇猖獗,愈觉疑虑纷纷,连天子也有点心惊胆战。因为这个彗星,是个极不祥之物,如果一出现,就是刀兵四起、国势陵夷的先兆,唯有赶快设法禳解才好。至于禳解的法子,一方面就是天子自己向天祈祷,引过自责;又一方面,下诏求言。这次京师忽然发现这个不祥之物,天子当然也异常忧虑,循例向天祈祷,又循例下诏求言了。
求言诏一下,阳明发展抱负的机会也就来到。蕴积胸中的治边政见,借此正可以大大地发泄一下,于是便上了一疏。这篇疏内所陈共有八事:第一,是蓄材以备急。他眼见那时朝廷,虽设武举,所得不过偏裨之材,并非能韬略谋猷的大将。而公侯的子弟,又是虚应故事,阳奉阴违。一会议便仓皇失措,如何还能负起大任?国家不预为储蓄大将之材,以备急需,这是最危险的。第二,是舍短以用长。他觉人材不易得,过于吹毛求疵,决定是不对。即子思所说“勿以二卵,弃干城之将;勿以寸朽,弃连抱之材”的意思。第三,是简师以省费。这是主张兵贵精而不贵多。多而不精,且又耗饷。第四,是屯田以足食。这里颇含有寓兵于农之意。也是省饷持久的兵家要诀。第五,是行法以振威。这乃他愤恨当时一班丧师辱国的人,借着来头大、靠山好,虽是丧师辱国,却反逍遥法外,“朝丧师于东陲,暮调守于西鄙”。这样法等虚设,如何不懈战士之心、兴边戎之怨呢?唯有严厉执法,不稍宽徇,方可克敌制胜。第六,是敷恩以激怒。这是说要抚恤为国丧亡的将士,使死者无怨言,生者会感动。一方面激励其爱国心,另一方面又使其恨敌复仇。第七,是捐小以全大。即兵法“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的诱敌之策。第八,是严守以乘弊。这是说:中国的军队,工于自守;胡虏的军队,长于野战。最好用中国军队之所长,严守勿战,养精蓄锐,以逸待劳,乘其疲敝,然后用奇设伏,出其不意,以击溃之。这篇疏是阳明以前调查胡虏虚实、研究兵法秘诀、参合当日情势的结晶品,也是阳明初步政治军事才能的表现。因其见得远澈,所以说得这样剀切。只可惜因权臣秉柄,天子暗弱,竟把这疏屏置而不采用,以致国势日削,竟招覆亡之祸,都是明代天子自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