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梦的研究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

由于过去30年关于梦的研究,人们现在普遍接受这一观点:梦并非仅仅受到愿望、幻想或任何单纯的生理能量的促发。梦似乎是“思维和情绪保养”这一需要的结果。无论我们是否记得梦,梦都会参与到我们的内在平衡的工作中。

同样有充足的证据表明,梦境与我们的学习过程和记忆相关。有梦的睡眠只出现在能够把不平常的信息吸收进神经系统的物种里。快速眼动睡眠使得更复杂的学习成为可能,而无快速眼动睡眠的物种(如鱼),它们只有很有限的吸收新信息的能力。所有哺乳动物都会做梦。

人们想象并提出了很多试图解释做梦机制的理论模型。人类的梦的功能看起来极其复杂,所以一些理论和模型有时会相互矛盾。据我所知,大多学术研究都只有非常有限的治疗价值。作为一名心理咨询治疗师,我的主要兴趣在于实际操作方面,即如何将梦作为治疗和个人成长的工具。因此,我只在此简要介绍有关梦的研究的某些方面,以帮助我们澄清对梦的理解及开展对梦的工作。

梦是情绪净化的过程

在快速眼动睡眠期,脑部最活跃的部分是与加工情绪信息相关的部分。因此,显而易见的是,梦(包括噩梦)有情绪处理功能。情绪越强烈,我们越需要注意这个问题。

对哈特曼(Ernest Hartmann)而言,梦有着类似治疗的功能。无论你是否记得梦,梦都容许你在一个更安全的地方建立起“联结”。在快速眼动睡眠期,安全是由设定良好的肌肉抑制提供的,这能够阻止个体活动或将梦付诸行动。哈特曼说:“梦不只要唤醒思维的网络,还要建立更为广泛的联结。梦是交叉联结,这些联结并非随意地发生,它们是由梦者的情绪引导的。一种主导的情绪贯穿这些梦。梦或最深刻的梦的画面隐喻性地解释了梦者的情绪状态,这整个过程可能是功能性的。梦的活动通过交叉联结传递出兴奋或降低‘能量’。它有即时安抚或减少困扰的作用。梦更为长期的功效与记忆相关——并非巩固记忆,而是通过交叉产生新的联结。”

梦把主导的情绪融入具体的梦境中。梦者的主导情绪是驱动和指引联结过程的主要动力,它使梦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实现无数可能的联结,这就表现为梦中出现的画面。

梦的结构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在运动中的隐喻。这个隐喻可以用来解释:诸如生命、爱、死亡、嫉妒等抽象概念,可以用植物、旅程、离别、绿色眼睛的怪物等意象来加以说明。梦隐喻性地描绘了梦者的整体状态,特别是他的情绪状态,或至少是他的部分的思维状态。“我被淹没在潮汐里”是梦者情绪状态的隐喻性表达,显示出他情绪的脆弱易伤。然而,并非每个梦的每一点都必须被从解释性的隐喻角度理解。我们将会在梦例中看到,对于一些梦而言,我们可以直接从字面意义来理解梦境要素,另外一些梦则完全没有具体的含义。

尽管梦好像与梦者的生活事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它们通常更多地反映了梦者对这些事件的感受,而非事件本身。而且,梦的真正意义可能与外在场景或人物没有丝毫关系,因为这些通常只是隐喻的要素。在大多数情况下,只从字面意义理解梦不会有任何真正的帮助。

梦是右脑的功能

神经科学已经确定我们大脑两半球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和功能模式。即使大脑两半球一起工作,它们通过胼胝体分享信息,它们也代表着完全不同的显示信息的途径与方法。理想而言,它们必须互相补充,以便我们可以创造性地发挥功能,即作为一个多维度的存在,在一个躯体里体验生活。

我们大脑的右半球全部与当下相关,与此时此地关联。大脑右半球以图像的方式思考,通过身体的肌肉运动直觉进行感知理解。以能量形式出现的信息通过我们所有的感官系统同时进入,然后迅速组成一个巨大的想象拼图,即当下这一时刻看起来像什么,闻起来是怎样的,尝起来是怎样的,感觉起来如何,听起来如何等。我们是能量体,通过大脑右半球的意识与我们周围的能量相连。我们通过大脑右半球的意识与彼此相互联结。

我们的大脑左半球很是不同,它以线性、系统性的方式思考。大脑左半球是关于过去及未来的。它是线性的,把事物分割成碎片,依据我们特定的时空知觉进行组合。我们的左脑把字母组成词语,把词语组成句子,把句子组成段落,而右脑只需一秒即可感受整个文字段落。我们的左脑可以捕捉细节,以及细节中的更多细节,然后对所有信息进行分类重组,它帮助我们联想我们在过去已经学习的事物的不同要素,评估它们对我们未来的影响。左脑以语言思考,这使得我们的头脑不停地用声音把我们的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联结起来。

在我们睡着时,左脑功能关闭,与右脑活动相关的梦,可以开始完全自由地表达自己。不过,记梦却要求我们把右脑的体验转换成左脑线性的语言,这个转译过程并非总是容易的。在某种程度上,梦境内容不可避免地会被改变。我们都知道梦境的描述与梦中真实的体验有些微的差异,比如我们会用一些无法确切反映某些细节的词语,或者省略一些无法言传的内容。

记梦对左右脑之间的沟通品质有着一定的要求,一些研究者称之为“临界状态(boundary state)”。哈特曼认为这个临界状态非强即弱。在左右脑功能之间有着很强的内在界限的人,会把想法与感受截然分开;他们将时空有序地组织好,倾向于以非黑即白的方式思考;他们对自我有着清晰的界限感,这种界限感通常非常地坚实牢固,有着良好的防御,有时甚至有些僵化。左右脑功能之间界限很弱的人则正相反:他们容易把所有的感受与意义关联,允许想法和感受涌现;他们一般有着生动的幻想,他们的幻想并不总能区别于现实;他们不太注重防卫,倾向于以中庸的方式思考;他们的自我感欠牢固,倾向于过度卷入关系中。因此,临界状态的薄弱与“敞开面对梦体验”或者记梦有着很高的相关性。

受过创伤的人可能制造出“强的界限”以保护自己。特尔(Terr,1991)观察到儿童倾向于忘记创伤性事件以及他们自身后来并发的与创伤关联的症状,但对创伤性经历是否对记梦有影响却没有一致性的意见。一些研究者提出创伤性事件可能提高了梦的功能,包括情绪激烈程度及画面的生动程度。创伤之后的梦的确经常以高度现实的方式复制了痛苦的场景。

梦的意义

一些研究者依然执着地认为梦是“奇异”的,没有任何意义。面对从长期遗忘的记忆中出现的奇怪意象,人们不知其从何而来,如“我在水面上滑旱冰”“我的妈妈从秋千上一闪而过”“我的爸爸正在分娩”“一个死了多年的朋友坐在餐桌前”……这些梦总是令人困惑不解。没有任何线索使我们可以去理解这些意象及可能与之关联的感受。但正如我们看到的,梦至少是生物学的。这是否意味着梦也会有心理学的意义?答案显然是:有时是,但并非总是,并非每个梦都能在心理层面提供同等程度的信息。我个人对瞬间梦和屏保梦的划分可以很好地澄清这个问题(我们将会回到这个问题上来)。

多数研究已经建立起对梦的相关要素(如背景、环境、人物、互动类型和主题)的具体含义的统一理解。期刊上有关梦的比较性研究表明,梦经常不像它们看起来那样“怪异”。研究表明,当运用一些简单而关键的技巧去理解梦的隐喻性语言时,梦里很多方面的内容是梦者清醒时的观念及所“关注”的方面的一种延续。梦反映了梦者的愿望、兴趣和恐惧,也表达了梦者的担心,显示了梦者所考虑的问题的有意义且可靠的答案。这支持了以下观点:至少有一些梦是连贯且有意义的。

这显然也是本书的目的:对此提供一个清晰而明确的示范。

梦的解释

最为流行的关于梦的两个观点是:

(1)梦确实是有意义的,通过分析或理解梦的象征语言便可揭露梦的意义。

(2)无论梦的意义与梦者自身的感受、冲突或愿望有什么样的关联,这些关联大都是无意识的。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们广泛认为释梦的主要焦点是个体的自我觉察意识。梦者通常被邀请对梦的象征物进行联想,梦者的联想选择为解梦者提供了可能有意义的线索。另外,若解梦者不知道梦的前后情况,是很难处理一个梦的。

不过,也有不少对弗洛伊德的诋毁,特别是针对“大多数梦都是性的象征性表达”这一假设。

人们的理解更接近荣格的观点:梦被广泛认为是梦者内心世界的一种表达;梦里的每一个部分都可以被看成梦者自身的一部分。

研究者一般已经认识到梦是人类的普遍经验,但是我们对梦的任何理解都经过了人们自身的语言、社会价值和文化象征符号的过滤。因此,释梦通常要求人们能够理解和破译文化代码。

尽管有不少由梦的研究者创作的理论著作,但这些著作的大多数都在提供具体的释梦技巧与方法方面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在释梦领域,实习咨询师经常只能依赖东拼西凑积攒的一点零碎的知识技能,而无法获得一个统一的标准化的方法,这也许是一件好事。对梦感兴趣的人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借助自己对梦中象征物和梦的语言的直觉感受来解梦。

然而,在我看来,我们在这个领域有更多要做的事情,这当然也是本书的主要目的:从个人和灵性成长的角度提出一个可靠且开放的对梦境进行工作的方法。我会在下一章提供理解梦的信息的方法和一系列基本要素,也会指出对梦境表达的具体内容可以做哪些有针对性的心理工作(情绪能量、记忆、认知模式、未识别的资源)。

我在前面已经提过,对一个特定的梦,象征意义的重要程度总是一件非常个人化的事情。梦者自己的内心感受总是理解其自身梦的最值得信任的资源,梦者也是评论其他任何解释是否有效的最有发言权的一位。

梦中的智慧从哪里来?

尽管有研究表明梦境内容与人们的问题改进之间有着明显的联系,但一些研究者 声称,人们对梦的认知不可能具有问题解决所需的必要反思与意志成分。他们相信觉醒状态的认知一定影响了梦境内容,而拒绝承认人在睡眠状态下更容易触及一些更高的智慧,否认梦对觉醒时的认知可能有创造性的影响。这一观点在我看来,反映了他们对左右脑功能极其有限的理解,以及对人类意识更深层本性的有限理解。我们的意识无疑超越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头脑、我们有限的“人格”(我在前言中已经提及)。最近的一些实验表明,梦的孵化技术确实使得个体的个人问题及心境得到改善,且这些改善无法被归功于其觉醒时的认知。这些研究的结果支持了这一观点,即在梦的加工处理过程中有些东西导致了问题的改善。这一发现的确充分支持了超个人观点,这一观点看见、探索并整合人类的超越于“人格”的维度,即所谓的“本性”。

总结:梦的真实特性是什么?

从生理学角度来看,梦是神经细胞的存储与记忆。梦是记忆的释放与重写,这是在睡眠状态下大脑为了重组身体必须进行的思维净化的一种形式。脑把存储的记忆移来移去,并将之区分出优先次序。不过,脑是以非线性的方式来进行这一切的,过去与现在被混淆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得到净化过程的画面,这不一定有什么意义。

从心理学角度看,受到我们的恐惧、爱与激情甚至沉溺上瘾驱动的记忆会被优先移来变去。脑会优先把相关的记忆组成秩序,一种结合并反射我们内在现实的秩序。这是释梦可以被称为一个有个人成长价值的工具的缘由。

从这一观点来看,做梦的过程提供了在我们细胞记忆中重写过去的可能性,这会影响我们内在的基本机制,甚至我们的DNA!这是一个很有威力的特质,使得深层疗愈和转化过程成为可能。当事人可以获得新的洞见、新的见解,可以解除与过去关联的未解决问题的束缚。

我们从这一理解中可以看到我们的生理和心理方面完全与驱动我们生命的深层目标相协作,有人将这一深层目标称为“灵性维度”。我们的梦看起来的确可能(至少是部分)像是随机的过程,但它们肯定也表达了(至少是部分)我们的更高灵感,即那个内在指向成长、平衡与疗愈的动力。

基本而言,敞开面对梦的工作就意味着我们可以选择敞开面对我们深层的自我,即敞开面对包括无尽的智慧资源的那一部分自我,引领我们生活并滋养我们存在的那一部分自我。 mSJ4KgSaGb/T4+3DnTQT6DfGvlzVd7DaKgI635dKbATsbMs9O9F4+oOuIFzJac9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