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一节
“无”承载“有”

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中说:“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这句话的意思是,“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混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老子在这里强调了“有”与“无”的关系。

老子还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所以“有”是从“无”中生出来的;“无”是承载“有”的。

人的心智模式一直跳不出“有”的模式,也就是认为始终需要一个“有”来承载一切。举例来说,我们认为地球承载了万物,我们脚下的土地孕育了生命。地球就是个“有”,这个大“有”承载着其他小“有”。

用这样的思维去想,应该还有更大的“有”承载着地球。然而我们离开地球,站在宇宙中,就会发现地球周围没有任何东西,是“无”承载着地球。

假设人的心是一个浅盘,能够容纳的水当然不会太多,随着不断成长,有的人的心变成了大碗、水缸、游泳池。心越大,能承受的东西就越多。但只要是容器,容量就是有限的。所以不如抛开容器,抛开“有”。

正所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不用“有”来承载,到达了“无”的境界,那么我们就能做到“心包太虚”了,也就可以和万事万物从容和谐地共处了。 oy/U7BmyDVS25pyAAgdaHDZguaBMIWqSqATANQRDNEDZKR5h6tIrAb5jPYa+sKG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