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烂泥滩”的新村名

“走,走!再开三分钟的路程……”坐上车,那位当地干部已经有些手舞足蹈了。“昔日烂泥滩鬼哭狼嚎,今日涵江村欢天喜地……何作家,我这打油诗虽然不咋样,但是一会儿你看了烂泥滩的新村庄一定会大开眼界!”

“真有这么好啊?!”他这么一说,我反倒有些怀疑了。

“信不信由你……”说话间,车子已经到了一片异常宽阔的平坦之地——在连绵起伏的大峡谷中转了好一会儿的我们顿觉豁然开朗,心境大爽。举目四眺,满眼盛开的马铃薯花和一丛丛叫不出名的山花在四周山体上簇拥着、跳跃着,仿佛新组成的欢迎队伍在向我们热情招呼……那习习清风,拂面如洗,更令人格外神怡。峡谷之上的蓝天与白云,与群山青峰嵌接在一起,就是一处可以让“心思与生命一起留在此处”的世外桃源之境。站在这样的地方,你能不心旷神怡,充满遐思?

“来,来,快进到屋里坐坐!请!请!”我们远道而来的几位尚在百般尽情地做着深呼吸的当口,一股又亲切又真挚的热浪几乎像飓风似的把我们几个“卷”进了旁边的一家农户。

“这家男主人姓苏,叫苏孝平,前几年也是村上有名的贫困户,你们看看现在他的家……”引我们来此的当地干部让我们参观苏家的一座倒L形的农舍。房屋很宽敞,主屋有近百平方米,里面电视、冰箱和衣柜等样样齐全。我特别注意到两个细节:一是苏家墙上挂的衣衫都很新,而且质料不次;二是一台冬天取暖用的小锅炉,是崭新的。“这个取暖炉是政府配备的,家家户户都有。”男主人在村上打工,女主人边给我们切西瓜边介绍。

“你们家现在生活咋样?”我想知道苏家是否真正脱贫了。

“好着呢!一年比一年好着呢!”女主人一股麻利劲儿,一看就是个里里外外干活的能手,“我家两个娃都在念书,政府都给免了学费。家里养了9头牛、十几只羊,有得吃、有得用了!再加上地里收入些土豆等,日子越来越好了!我嫁过来十几年里搬过3次家,这回再不愿搬了……过去穷得不行想搬,现在好得不行不想搬了!你们看看我家这里好不好?前些日子,上海来的一批画画的大学生,他们说要租我这房子,一年给几万块钱,有的说要画画用,有的说干脆就想把家搬来跟我们一起住。你说你们城里人住的地方就没有我这儿好?”

“没有!绝对没有!”我立马告诉她,“像你这样有两幢住的房子,有一个足球场大的宅基地,而且四周还有那么美的环境,那么清新的空气,就是副国级领导都别想……”

“副国级?啥副国级?”

“就是你在电视上天天看到的那些国家领导人……他们的家都没有你家好呢!”

“咯咯……”女主人捂住嘴,弯腰大笑起来,“你逗我吧?”

我立即正儿八经地告诉她:“是真的。像你家这么好的环境,这么好的居住条件,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够有的。”

“那我不是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女主人开心地说。

“也许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但一定是非常幸福的人了!”我认真地告诉她。

“那得感谢习主席!感谢政府,感谢福建,感谢涵江……”女主人突然说了一连串的“感谢”。

福建?涵江?“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感谢福建和涵江?”我有些蒙。

“这个村今天的变化,全靠当年习近平同志在福建任职时建立起来的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机制,福建莆田市涵江区的对口支援改变了村子的旧貌。所以你刚才问的为啥由过去的‘烂泥滩村’改成‘涵江村’,就是这个原因。”当地干部这回总算把谜底揭开了。

原来如此!

“老乡,你们都知道今天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是习近平主席和福建人民给予的大恩大德呀?”我打趣地问身边的苏家女主人。

“知道知道。没有习主席,哪有我们这么好的日子!没有福建人掏心掏肺的帮助,我们哪会这么快就过上好日子呢!所以前年村上有人提出改村名,大伙都举手同意,我是举了双手的。咯咯咯……”女主人开心地笑弯了腰。

“那你说说,你们的生活跟过去比差别到底在哪儿?”我问女主人。

她似乎连想都没想便告诉我:“我刚嫁到烂泥滩时,一年四季就在窑洞里钻来钻去;后来搬到了槐树林那边,生活就好比在烂泥地里滚来滚去;现在呢,可以穿着运动鞋,走在水泥大马路上,轻松又舒心……”

“说得好!”我由衷地夸道,随后向当地干部一挥手,说,“走,我们去看看烂泥滩是如何变成涵江村的!”

“那就到村委会去……”大家一同起身往外走。

“哎哎,不能走!你们不能走——”突然,女主人追到院子里,一把拉住我,就是不让走。“来了不吃饭咋行?吃了再走!”

“这……这……”我不知所措地想挣脱,但一只胳膊被热情的女主人牢牢地拖住,几乎动弹不得。我感觉她满是诚心诚意要让我们一行人在她家吃饭。

但我的采访行程很紧,真的无法在老乡家吃饭。可任凭我如何解释,女主人就是不放,一时“僵”在那里。我斜着身子欲走,女主人死拖着我的胳膊往屋里拉……这一幕让在场的宁夏朋友乐坏了,他们纷纷举起手机咔嚓咔嚓拍了起来,于是一张“拉郎配”的照片后来被我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后,竟然赢得满屏点赞。

百姓太好客,最后是当地干部再三解释后方才解了围。就在我们一行人即将离开苏家上车时,却发现随行的闫女士不知去了哪里。

苏家女主人热情挽留笔者一行人吃饭

“小闫!我们要走喽——”有人喊了起来。就在这时,我们看到闫女士从苏家的另一幢房子内走出,她的右手扶着一位身子骨看上去很硬朗的老太太。那一幕很温馨,尤其是闫女士红红的眼圈让我们一起来的人都有些动情,因为她说了一句:“这里太好了!人也好,我有点不想走了……”

其实我们都有点不太想走,一个人如果能够无忧无虑地生活在这种环境下,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和美满吗?

车子离开苏家和与这一家连成片的小村庄时,我们都有些恋恋不舍。车在朝前行驶,我们的目光却一直在往回看……

来到涵江村村委会的所在地,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现代化的新农村活动中心:这里有一片宽阔的村民广场,据说现在固原市的每个村都有这样一块便于广大村民举行文化活动、进行身体锻炼的场地。村民广场上有各种体育设施,尤其是有可供孩子与老人们游乐和运动的各种器械,这自然令人联想到这里的农民正在享受与一些大中城市居民不相上下的精神文化生活。

你再往几栋崭新的村部房子看一看,就会发现今天的西海固完全不再是传说中的那个样了:过去烂泥滩村在它村名的前面还有一个“乡”的冠名,也很特别,叫“偏城乡”,仅从其“大名”的文字表述——西吉县偏城乡烂泥滩村——就不难知其真相了。

村里人告诉我,偏远的烂泥滩村不是因为雨水多而成烂泥滩的,在这个滴水贵如油的山弯弯里的小山村,平时百姓用水要到5公里外的地方去驮——靠牛崽和驴子翻山越岭走上半天方能弄回一担污浊的黄泥水。就是如此缺水的地方,一旦下场暴雨,整个山弯便成了泥浆烂滩,连出山口的路都走不通。烂泥滩村就是这样得名的。

“因为穷,所以2016年以前,全村330户中有192户从这里迁出了,有的到了新疆,有的到了内蒙古,都是投奔亲戚或者朋友去落户,去那边打工、求生路。过去大伙儿有句话在村子里流传:能够走出这里的羊肠道,就能见得外面的金光道……可,这里毕竟是我们祖辈的根,即便有人离开这里,走得很远了,但思乡思亲人的情丝扯不断,扯不断还相思。这样的日子让烂泥滩人愁断了肠……”驻村第一书记秦振邦讲起过去村民们的贫苦往事,双目发红。

“真的要感谢习主席!感谢福建人民!”当再一次抬起泪眼时,秦振邦的双目溢满了感激和幸福的光芒,“才三四年时间,烂泥滩村彻彻底底变了样,变得那些从外地回乡探亲的人个个都不认识自己的家了……你看进村出村的路,是水泥大马路,汽车可以双向行驶,不用让道。原先到一次乡里需要半天,现在只要十来分钟。家家户户现在都有自来水。这水一通,既解了村里百姓几百年的愁肠,也牵住了那些原本想迁出去的人的心。因为有了水,通了路,烂泥滩村仅用两年时间就整村脱了贫!”

“两年?不会吧?”听到这儿,我的一双怀疑的眼睛顿时瞪大了。

“我说的没错。”秦振邦笑着解释,“这还得感谢福建那边的涵江这些年对我们村的支持力度,他们一托底,我们这边的脱贫工作就像坐上了直升机……”

后来才了解到,福建涵江区对烂泥滩村的对口扶贫托底大体是:通向村外和百姓家家户户的能跑汽车的路包了;每家每户用的自来水全部安装用上;帮助村里的贫困户每家无息贷款养牛和建特色大棚;在村上设置扶贫车间,安置贫困家庭那些不能独立创业的劳动力;等等。一共 10多项重要措施。“加上我们当地政府贯彻中央扶贫政策的惠及,每家每户的旧房改造与重建、养老保险的建立、孩子读书补贴等一起落实,也就两年多时间,烂泥滩村完全变了样!变成了你今天所看到的这个样……”秦振邦一边骄傲地说着,一边把我带到便民中心参观。

在村委会办公室旁边,有一间五六十平方米大的屋子,里面不仅有便民小超市,还有各种政策咨询和便民服务办公室,而且专门有个西吉农村商业银行专柜……尤其看到墙上那一行“生活小事不出门,办事服务在身边”的醒目字样,我再度深深地惊叹:即使是在城市,你能有这样的方便吗?然而这个过去几乎是全国最贫困的小山村,如今百姓竟然能享受与大都市人一样的现代化的生活方式。

在白墙蓝瓦的扶贫车间,我看到有五六个员工在做电子配件。他们告诉我,在这里上班很自由,可以不用按钟点来,工作是计件的,所以只要你想来随时都行。我看到墙上贴着22名员工的照片,他们几乎是清一色的女工。“男同志都去干村上更赚钱的活,妇女要在家带孩子、做家务,所以她们更适合在这个车间务工。”秦振邦介绍。

“一个月能挣多少钱?”我问一位女工。

看上去有30多岁的她,抬头时红了一下脸,说:“一千五六百吧!”

“够花吗?”话刚从口出,我就自怨“傻”到家。

“咋说呢?比起到外地打工是少一点,但我在这里干活,离家不到300米,想啥时来就来,想回家就回,带孩子、做家务都不误,其实我觉得还是挺值的。”女工细声细语的回答,让我心头一片暖意——是为这些既当妈妈又当妻子的山区农家女而感受到的希望之暖意,这样的暖意对一个贫困的山区妇女来说,是何等的重要!许多人就因为没有这样的暖意,孩子丢失了,家庭丢失了,最后连自己也都丢失了。

扶贫车间并不大,然而当我走出这间可能在全世界都独一无二的扶贫样板小车间时,心头涌起万千波澜: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曾经拥有贫困人口众多的国家,为什么能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实现全面脱贫?正是因为我们有从中央到地方每一级党、政、军、学、商等各条战线全体动员的如排山倒海般的时代洪流,可以顷刻荡涤和扫除一切影响我们国家和民族前进的阻碍物,去改天、去换地;也正是因为我们还能从百姓最普通、最简单的日常生活、所思所求的点点滴滴出发,去做那些最细微、最入心的事儿,所以才取得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脱贫攻坚战役的全面胜利……

呵,那一天从小小的“烂泥滩”村刚刚走出,一场持续了数小时的滂沱大雨将整个西海固地区从南到北再一次灌了个够……就在我们到达新的目的地同心县时,雨过天晴,天空碧蓝如染,烈烈阳光将六盘山及其两翼的葱绿大地照亮,仿佛瞬间添彩增色,格外丰美。在清新和爽朗的气息下,我的心头再一次念起了那个早已在许多人口中一直传扬的事儿,那就是1996年前习近平在任福建省委副书记时所主导且后来一直关心的扶贫工作——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在北京,在福建,在许多地方,我听人说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如何如何精彩,如何如何真正改变了西海固、改变了宁夏……是的,现在我看到了,真真切切地看到了,看到了这里的一切都变得让我目瞪口呆、不可思议,惊叹而又无比欣喜——

那就是诗,那就是歌;

那就是阳光和希望,幸福与美好;

还有我们共产党人的信仰光芒、高远胸襟和体恤民心的那份如涓涓细流般的温情…… JCgrYQg7fnuJH8xAfRjj4I3ZdPfQcDTd65RO/4+QSqynvkLnjICfbMMi8UvWeIt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