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纪晓岚再度回到京师。

第一次随父入京,在乾隆元年(1736),那年他十三岁,父亲容舒从姚安知府任上调户部做官,并在虎坊桥置办了宅邸,将家眷搬移入京。

京师人文荟萃,纪晓岚眼界大开。就在那一年,他结识了著名学者李绂和方苞。

李绂,字巨来,号穆堂,江西临川人,康熙进士,当时正任户部侍郎,是父亲的僚友。他精于陆王学派的理学,有著作《穆堂类稿》《穆堂续稿》《穆堂别稿》《陆子学谱》《朱子晚年全论》《阳明学录》等行世,为时人宗仰。

方苞,字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丙戌科进士,后因《南山集》案株连逮赴诏狱。康熙帝宥其罪,命隶汉军。旋召入南书房。雍正即位,赦方苞并合族还乡,寻又召入京师,充武英殿修书处总裁。乾隆元年(1736)晋礼部侍郎,七年(1742)以衰病休致。纪晓岚初入京师那年,他又改调礼部侍郎,也成为父亲纪容舒的僚友。方苞是名重当时的学问大家,经术文章兼优,诸经之中,尤精者为《三礼》,次为《春秋》,皆有成书。而其文峻洁,严于义法,为古文正宗,号“桐城派”。

李绂和方苞也十分喜欢纪晓岚的聪慧韶秀,纪晓岚从两先生游,如鱼得水,学问日益精进。同时,纪晓岚也结识了孙虚船、陈句山等学术名家。他们敦重古谊,详为指授,纪晓岚的眼前,展开了一个学问的新天地。

十五岁时,父亲容舒正在户部员外郎任上,因公务繁重,不能亲自教授并督促儿子学习,便让纪晓岚师从翰林院编修董邦达受业。

董邦达,字孚存,号东山,浙江富阳人,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授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累迁中允、侍讲、侍读学士,以学问文章为天下重。又工书善画,篆隶颇得古法,山水画取法元人,善用焦墨枯笔,时人有“三董”之目。所谓“三董”,即五代时画家董源,明代画家董其昌和当朝董邦达。纪晓岚师从董邦达时,董邦达正为生计窘迫,公开设馆招生,开始只有纪晓岚和陈孝泳(枫崖)两个学生,这年秋天,董邦达完任陕西乡试正考官归来,学生很快多了起来。陆续来的,有后来官至左都御史的窦光鼎(元调),官至侍郎的刘补山,状元及第的蔡季实(以台),官至湖南巡抚的陆青来(耀)以及刘西野、李应弦等。

课诵之暇,一群小同年杂坐在董邦达先生的斯与堂东厢,以文艺相质正。大家海阔天空,指点古今,意气鹰扬。一起切磋的朋辈中,后来成为湖南巡抚的陆青来对纪晓岚的影响也很大。他比纪晓岚大一岁,性格稳重,有几分早熟。大家在一起谈笑锋起,唯有陆青来不声不响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看着大家吵嚷争论,从来不多说一句话。花晨月夕,同年们看花命酒,谈古论今,陆青来依然是落落穆穆,危坐微笑而已。纪晓岚好嬉闹,喜嘲弄,往往戏诲陆青来,陆青来也从不恼怒。有一回,他私下对同年季沧洲说:“纪晓岚这个人,易喜易怒,是他的浅处,也是他的真处。”纪晓岚听了这话,很受感动,从此把陆青来引为知己。

陆青来,名耀,字青来,吴江人。自幼立志,以古人自期,为人质直,居官廉俭。乾隆四十九年(1784),陆青来擢升湖南巡抚,盐商进献白金三万两,陆问其故,商人曰:“此旧规也。先进此金,后当以时继进。”陆不受,命以其数平盐价,价为之顿落。总督特升额以阅兵到长沙,见陆青来正吃午饭,饭桌上唯菽乳菜蔬,十分惊讶,陆青来说:“天久不雨,我为一方父母官,怎敢过奢?”特升额怒笞其奴曰:“吾此来,馆舍酒肉如山,何不以祈雨告?”返行辕,命悉撤去。诚如纪晓岚所说,陆青来果然是不负师训之人。

这次回到京师,纪晓岚仍从董邦达先生读书。

董邦达先生治学严谨,但很注重让每个学生都能发展自己的个性,学术问题自由争论,以求教学相长。有时候为启发学生心智,他也时常讲一些故事来引导学生思考。

斯与堂里的学子更多了,也忙坏了董邦达先生的夫人。

董夫人原本是京中一显宦家的婢女,董邦达先生刚入京师时,饥困潦倒,几欲轻生,是这位京官的资助,帮他渡过了难关。京官夫人有婢女生性聪颖,略通词翰,正是及笄之年,她喜欢上了书剑飘零的书生董邦达,宣称:“身虽贱,匹与隶,非所堪,乃所愿,必如董先生而后可。”遂嫁之。

董夫人对董先生的学生十分关爱,每一餐饭食都亲自安排,每一道菜的菜单都由她亲自制定,让学子们吃得舒心。

纪晓岚同董邦达先生的儿子董诰,也成为终生的挚友。

斯与堂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每当有重要客人到了,董邦达先生总是招呼弟子们出来陪坐。就在这一年——乾隆九年(1744)末的一天,斯与堂又来了两位贵客,一位是詹事府少詹事裘曰修,另一位是詹事府詹事张鹏翀。

张鹏翀是位画家,江苏嘉定人氏,字天飞,自号华南山人,人称漆园散仙,雍正五年(1727)进士,授编修。张鹏翀很有艺术个性,天资超迈,风流博雅,诗、书、画俱精绝。他与董邦达先生同气相求,两人切磋画艺、书道,弟子们听得如饮醍醐。有一天二人小酌,弟子们侍坐敬酒,张鹏翀喝到半酣,来了兴致,要给弟子们画画,给每人画了一幅荷花图。纪晓岚也得到一幅,但这张画的一座小桥却只有半边,另外一半误画到与之毗连的另一张画上去了。张鹏翀看了,将错就错,在纪晓岚这张画上题了一首诗:

杈桠老树翳危坡,

坐爱闲云过眼多。

略彴不须安对岸,

怕来俗客到山阿。

(《张南华先生夏木清阴图为伊墨卿题》)

这首诗颇具禅家兴味,一时传为画坛轶闻。

而同张鹏翀一起到斯与堂的少詹事裘曰修,比纪晓岚大十二岁,只有三十三岁,风仪端庄又幽默诙谐。此次相识,遂成一生之挚交。

裘曰修,字叔度,一字漫士,江西新建人。乾隆元年(1736)以廪生荐博学鸿词,四年(1739)中进士,自编修五迁为侍郎,历兵、吏、户诸部,任过礼、刑、工三部尚书。裘曰修又是一位著名的水利专家,一位功勋卓著的河臣。他领导过治理黄河、淮河、淝水、济水、伊河、洛河等大大小小近百条河流,民间把他尊为“河神”。实际上,裘曰修是个独具性情的文人,他文章写得很漂亮,学术功底也很扎实,一生五主乡试,一主会试,曾奉敕编纂《热河志》《大学志》《四清古鉴》《秘殿珠林》《石渠宝笈》等书。

从这一次在董邦达家里结识了少詹事裘曰修,纪晓岚就成为裘家的座上宾。纪晓岚一生,得裘曰修之力最多。裘曰修纂《热河志》时,曾与汪由敦一起大力举荐纪晓岚参加纂修工作,纪晓岚以此受到乾隆皇帝赏识,裘曰修是纪晓岚“出山”的第一个“伯乐”。后来裘曰修又充《四库全书》总裁官,和纪晓岚同在四库馆共事。当然这是后来的事。

裘曰修“居恒喜宾客,工谐谑,搜奇语怪,了无倦色”,这一点和纪晓岚性格一致,更重要的是裘曰修特别喜欢古砚,所藏名品盈箧。纪晓岚后来曾有一首《漫士先生绘断碑砚图敬题其后》诗云:“公于三代器,过眼逾千万。断碣数寸余,视之何拳拳。绵邈思古人,寄托申素愿。睪然千载心,写之铭与赞。弹指六百年,瞥眼逝如电。一会想灵山,俨然犹未散。”这在他和纪晓岚的师生之谊中又多了一重情缘。纪晓岚一生最爱砚,无疑是受了裘曰修的影响。

总之,在董邦达的“斯与堂”前后十来年的经历,影响了纪晓岚的一生。

纪晓岚在文章和笔记中多次记录下恩师的教诲:

“天道凡事忌太甚。故过奢过俭,皆足致不祥。然历历验之,过奢之罚,富者轻而贵者重;过俭之罚,贵者轻而富者重。盖富而过奢,耗己财而已;贵而过奢,其势必过于贪婪,权利重则取求易也。贵而过俭,守己财而已;富而过俭,其势必致于刻薄,计较明则机械多也。士大夫时时深念,知益己者必损人 。”

“人品自一事,功名自一事,此世俗之见也。砺人品而建功名,乃真功名;有功名而不失人品,乃真人品 。”

这些话对纪晓岚为学为官,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从乾隆三年(1738)算起,九年(1744)绛帐,到十二年(1747)纪晓岚乡试中解元,他才离开董邦达先生的斯与堂。但他们的师生情谊,却延续了一生。 t16rI2kTxnwWrMoKSvyo8NcO+yNgix9GtYVEbP2CuzzebOJ6B6mT3EkeBNJ7bRf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